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五經導論(2)

. 摩西五經與底本學說(Documentary Hypothesis)
一些學者在近兩個世紀提出對五經的來源和作者的理論,提倡說現存的五經是由不同的底本(documents)編輯而成,並非摩西的作品,這理論被稱為「底本學說」(或假設,Documentary Hypothesis)
此學說是由十九世紀的威爾浩生(J. Wellhausen)發揚光大,但在他以前,遠自初期教會,就對摩西為五經作者的懷疑存在。
    否認五經的作者為摩西,主要是因為五經文體、文筆、內容都很複雜,也有一些明顯的分歧令人對它出自一人之筆存疑,底本學說基本上是按以下的原因支持它的看法:
. 上帝的兩個名字。耶和華(Jehovah)和神(Elohim,音譯以羅興)。在一些經文之內,作者只用其中一個名字。
. 有些經文的內容是重複的,雖然主題是一樣,但卻有明顯的不同,如創1-2章有兩個不同的創造記載;創6-7章兩個洪水故事。
. 不同的用字、句子結構、文筆風格、文學體裁、結構。
. 不同底本有獨特的神學思想。
 
    除 此以外,十八、十九世紀流行的「宗教是發展出來的」看法,也影響了學者對以色列人信仰發展的看法,認為一切的宗教的開始是原始、簡單的膜拜自然界之物,然 後逐漸發展成有系統的一上帝觀,故此五經所顯示的宗教不可能是摩西時代的以色列的人信仰,而是後來被擄歸回後,以斯拉時期才成形的宗教。     
    底本學說提出五經內的文獻最少有以下四類或四位主要的作者:
J典,約主前950-850的南國(猶大省)人作品。
       E典,約主前850-750的北國人(以色列)作品。
       D典,主前621年,約西亞王尋到的律法書。
        P典,被擄前後期的作品,很可能是以斯拉的。

結論:底本學說本身的假設令人質疑它的真實性,使它遭受不少的修訂,也漸漸不為近代學者看重。直至今日,仍未發現任何底本的存在。

. 近代聖經批判學對五經作者的看法
         大多數的學者都接受五經的內容是遠古的,考古學的發現不斷證實這點。不過,一般聖經批判學者的看法,是認為五經是經過長時期,由多人編修而成。核心資料可能是來自摩西;傳遞的方法是先由口傳(Oral tradition),由族長時期開始,至摩西後,便以文字保存下來。不過,考古學的文件也支持「即時筆錄」,因為「即時筆錄」也是古代近東文獻常見的情況。

. 五經的統一、完整性
    五經本身的結構和主題顯示出編寫者的安排,同時我們應留意當代近東文化的寫作方法和思想形態,而不要隨意用現代西方的標準來批評五經。
五經的統一和完整性可以從以下數點看出來:
. 經文內的主題和連貫性的經文發展。
    五經的經文讓我們清楚看見人的起源和以色列民族的起源都是因著上帝的計劃,其中心人物是摩西,而幾個核心地點重覆出現在五經不同的書卷,例如,西乃山(19-20章;利未記;民1-10)、約但河東(21-36章;申命記)
    另外,還有前後呼應的經文,如以色列家族下埃及(1546章,出1:16:14)
. 猶太人的傳統支持它的完整性。歷代以來猶太人堅持摩西五經是由摩西編寫並傳給他們的祖宗的。
. 新約支持它的完整性,例如,約1:455:46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