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聖經的合一性與差異性

    福音派(強調合一)與非福音派(強調差異)對聖經的誤會,都在於不能掌握這兩種層面的平衡,其實它們是互相倚賴的。差異性是因聖經用語具類比的性質而來。聖經很少有幾卷書是向同一個情境說話因 此,在用字和重點方面,差別很大。再者,默示的教義要求我們注意這些聖書背後作者的個性。每一位原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所強調的要點,和所用的比擬 法也各有千秋。例如,約翰使用「新生命」的用詞來表達重生的觀念,而保羅則用收養的意象。保羅注重惟靠信心才能重生,但雅各強調惟有行為能表現出真實的信 心。這些並非互相衝突,只是每位作者在重點上的差異而已。

   
問題在於,這些差異是否無法協調,還是以色列與初期教會在各種傳統之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之下,有深層的合一。鄧恩(JDGDunn)所著《新約的合一性與差異性》(Unity and Diversity in theNew Testament)一書中指出,初期教會有很大的差異性,而貫穿全體惟一的一條線,乃是歷史的耶穌與高升之主的連續性。這個合一始於基督論[參鄧恩後來所著《基督論的形成》(The Making of Christology],延伸至聖經論(連於初期教會的信條和耶穌言論集),甚至延及教會論(如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二章所強調的論點)。

   
可是我們不能太過強調聖經的合一性,以致抹殺了約翰或保羅個別的重點。這樣作便會產生錯誤的平行,以致依據某一位作者(如:約翰)來解釋另一位作者(如:保羅)的話,這樣的詮釋肯定有錯。不過,在不同的表達背後,卻有至為關鍵的合一性。

    差異性的概念是聖經神學的主幹,而我認為,惟有聖經神學能將解經與系統神學(以合一性為中心)連系起來。例如,在發展完備的關於堅忍的教義時,我們首先必須讓約翰福音與希伯來書充分表達各自的看法,然後才將兩者放在一起來看。而合一性的概念則為系統神學的基礎。

    當然,有限的人永遠無法作出聖經真理最完整的「系統」;可是,若說我們無法將聖經真理「系統化」,卻是不正確的。要訣是讓系統出自經文本身,透過聖經神學浮現出來,再按要義分類,扼要說明聖經各種不同表達法背後的合一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