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五經的文體與名稱]
你聽過摩西五經這名詞嗎?你知道它指的是那些經卷嗎?對了,摩西五經指的是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等五卷書。它主要的文體是敘事文,當然也穿插有詩歌、演講集、儀式錄等,我們可以從這些記載中知道希伯來民族的起源與發展。
「五經」(英文 Pentateuch)這名稱主要源於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翻譯。penta是五,teuchos是書的意思。猶太人稱創、出、利、民、申這五卷書為妥拉(Torah),翻譯成英文,就變成律法(law)。所以律法也好,妥拉也好,五經也好,指的都是舊約聖經的前五卷書。
為什麼它被冠上「摩西」而成為「摩西五經」呢?傳統上大家都認為這五卷書是摩西寫的,後來有許多學者對這點有許多質疑,不過即使摩西並未親筆寫下這五卷書,他還是這五卷書的主角,裡面處處流露出摩西的精神。正如約翰福音一17所說:「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所以五經通常就被稱為摩西五經。
[內容與主旨]
簡單來說,創世記是講開始,包括萬物的起源。出埃及記是講救贖,利未記講敬拜,民數記講曠野飄流,申命記則是預備進入應許之地。前面說過,猶太人的「妥拉」翻成英文變成「律法」。其實「妥拉」更重要的意思是「引導」、「教導」(instruction, guidance)。
請問,「律法」和「引導」這兩個名詞帶給你什麼不同的感覺?當你聽到「律法」時,你聯想到什麼?「引導」呢?「律法」給人的感覺是靜態的,有時我們還會聯想到那些繁瑣的規條,那些帶給人束縛的條例。「引導」就不同了,它讓我們想起上帝的保守,帶領和指引。它是活潑的、動態的。
摩西五經中就處處顯明上帝對祂子民的引導。不論是直接的頒佈律法,或是間接的敘述歷史,甚至那些枯橾的族譜和獻祭條例,在在都顯出上帝的作為和引導。詩篇一0三7說「祂使摩西知道祂的法則,叫以色列人曉得祂的作為。」
上帝將祂自己啟示給摩西和以色列百姓,引導他們過一個蒙上帝喜悅和祝福的生活,這就是摩西五經的主旨。今天我們作為上帝的兒女,仔細研讀這五卷書,一樣可以認識上帝和祂的作為,領受祂在我們生活中的引領。你願意這樣試試看嗎?
請按照每課預習的讀經進度表,大家一起來讀經,來認識上帝,經歷上帝!摩西五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每一卷書的結尾都不是結束,而是指向下一卷書,顯示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創世記最後一章、最後一節提到約瑟停屍在埃及, 而約瑟臨死前曾經吩咐子孫們要把他的屍體帶出埃及(創五十25),所以故事可以說尚未了結。
出埃及記的末了提到上帝用雲柱、火柱引導以色列人,「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出四十38);以色列人還在行路當中,行往應許之地,故事也沒完了。
利未記和民數記裡記載大量的律法和禮儀規條,似乎變得呆滯和停頓,但在結尾仍顯出變動;利未記廿七24「這就是耶和華在西乃山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
民數記的結尾就更加接近應許之地了(民卅六13):「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但河邊,耶利哥對面,藉著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申命記更是向前瞻望,雖然摩西死了,但有約書亞接續下去(申卅四9~12)。
其實摩西五經真正的指向是指到耶穌基督。耶穌復活以後向門徒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路廿二44)
上帝在耶穌身上成就了最大的事,祂對人類的心意和指引在耶穌身上表現得最為透澈。因著耶穌,人與上帝復和,恢復溝通,也因著耶穌,人與人能夠以愛相對待。
[摩西五經作者之探討]
摩五經的作者是誰,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猶太教與基督教傳統以來都認為五經的作者是摩西。直到近代才有人開始提出質疑,而有底本學說的產生。
十八世紀有一位法國醫生亞實突(Jean Astruc)注意到創世記對上帝有兩個不同的稱呼:一個是伊羅興 Elohim (中文譯為上帝),另一個是雅巍 Yahweh (中文和合本譯為耶和華,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上主)。他認為摩西五經的作者在編寫創世記時一定引用了兩份不同的文獻。
這種從不同文獻取材的想法繼續演變下去,到十九世紀出現盛極一時的底本學說,由威爾浩生(Julius Wellhausen)總其成。底本學說認為五經是一本選集,由幾份不同的文獻組成,它們成書的時間,地點均不相同,但都遠在摩西之後,前後約有五個世紀之久。
既然各份文獻都在摩西之後才完成,摩西就不可能是五經的作者。至於這些文獻的數目有多少,它包含五經裡那些經文,學者們意見頗不一致。根據威爾浩生的描述,摩西五經主要來自J,E,D,P四份文獻:
J:J典寫於 850 B.C.左右,它對人物的描寫非常生動,描述上帝時更常用擬人化手法,使人有親切感。它稱呼上帝,採用的是雅巍 Yahweh。
E:E典稱呼上帝為伊羅興 Elohim,它的敘述風格比J典客觀。上帝和人的溝通在 E 典裡是藉著夢,不像 J 典有擬人式的直接接觸。E典約於750 B.C.完成。
D:D典主要是申命記,它是621 B.C.約西亞王改革時期的作品,目的在呼籲百姓唯獨敬拜上帝,並廢棄地方性祭壇,把祭祀集中於耶路撒冷。
P:P典是祭司作品,它對始源、家譜、祭禮及禮儀的細節特別感興趣,約成書於570 B.C.。 這些文獻最後有人將它們編纂,集成摩西五經。很多學者相信文士以斯拉在這件事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除了底本學說之外,當時還有「補遺學說」(Supplemental
Hypothesis)認為摩西五經有一個最主要的來源,然後再加上其他資料,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最後才變成現有的樣子。還有「殘片學說」(Fragmentary Hypothesis)認為五經由許多小片段的故事組合而成。
底本學說在學術界產生極大的影響力,但是反對的聲浪也不小。尤其是廿世紀以來,考古學更多的發現使我們對摩西當代,甚至更早的亞伯拉罕時期的近東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於是補充的、修正的、反對的各種看法紛紛出籠。
近年來,學者比較傾向採用新式文學批判的看法,不去探究縱貫式的文件如何組成,而從橫斷式來看作者把這些資料組成時,編輯的手法與用意何在。換句話說,就是從經文的最終型式出發,來分析故事的內容。
到底摩西五經的作者與經文的來源是怎樣,學者們能否得到略微一致的看法,實在難以預料。
值得注意的是五經裡有些地方明白地說摩西將律法寫下來:
出十七14「……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
出廿四4 「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
出廿四7 「又將約書念給百姓聽……」
民卅三2 「摩西……記載他們所行的路程」
申卅一9 「摩西將這律法寫出來,交給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利未子孫和以色列的眾長老」
申卅一24「摩西將這律法的話寫在書上……」 五經以外也有經文提到摩西的律法書,不過這並不能作為「五經就是摩西所寫」的論證,而只能將五經歸為屬於摩西的傳統:
書八31「……正如摩西律法書上寫的」
書八32「約書亞在那裡當著以色列人面前,將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
王上二3「……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這一句話是大衛臨終時勉勵所羅門的話)
王下十四6「……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指亞瑪謝王沒有殺那弒父王之兇手的兒子,時約796 B.C.)
耶穌說過:「你們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為他書上有指著我寫的話。你們若不信他的書,怎能信我的話呢?」(約五46~47)
摩西確實寫了一些東西,不過由於文字的演變和保存歷時甚久,現有的摩西五經係經過長久的流傳,融合了各時代的潤飾,到公元前第五世紀才全部定稿。
[摩西五經的地位]
猶太正典分為律法書(亦即摩西五經)、先知書和聖卷三部份,其中以摩西五經為最重要,其他經典都不能跟它牴觸。摩西五經也是猶太人生活的最高準則,由於它的地位高超、絕對,有時「律法書」(亦即摩西五經)就被用來泛指全本舊約聖經。
到耶穌的時代,我們仍可見到摩西律法主宰以色列人的生活。當文士和法利賽人捉拿淫婦要來質難耶穌時,他們說:「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他怎麼樣呢?」(約八5)
他們的意思是抬出摩西律法的權威,看耶穌敢不敢跟它對抗。沒想到耶穌的智慧高過他們,根本沒有落入他們的圈套中。
耶穌指出他們的錯誤在於誤用摩西律法,來定別人的罪,卻一點也不反省自己的罪,所以他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結果他們就從老到少一個個開溜了。福音書中還有許多地方記載法利賽人跟耶穌辯論律法的事,都可看見他們十分重視律法。
撒瑪利亞人的經典只有五經。根據尼希米記十三28及約瑟夫所著猶太古史,和倫人參巴拉的女婿,亦即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孫子,耶何耶大的兒子被尼希米趕出去後,在基利心山築了一座聖殿,與耶路撒冷聖殿相抗衡。他從猶太地帶經典出去,但只有摩西五經,時約432 B.C.。摩西五經也被撒瑪利亞人所接納、遵行,其影響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