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新約
新約是耶穌與門徒所立的約(路22:20)。新約聖經是與舊約有區別的,耶穌離世的時候,新約聖經還未出現。
一、新約的文字
全本新約聖經(除了馬太福音)都是用希臘文寫成的。馬太福音最先用希伯來文(或稱Syro Chaldaic)寫的(因為當時巴勒斯坦通用這種文字),後來才被譯成希臘文。還有幾段是用別的文字寫的:「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太27:46,參可15:34)這幾個字是亞蘭文。十字架上的牌子「是用希伯來、羅馬、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約19:20)。至於約翰福音8:6節、8節,則是耶穌用指頭在地上寫的字,不過所寫的內容並沒有記在聖經內,所寫的字早就被塗抹了。
二、新約名字的意義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耶31:31)這是預言基督再來的時候,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所立的新約。但這亦可用來指耶穌與門徒(猶太人)所立的新約:「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路22:20,林前11:25)英文聖經「新約」二字——New Testament是采自拉丁文武甲特譯本——Novum Testamentan.「約」字用Testament本來不很合適,因為這個字是含有「見證」或「遺囑」的意思,用Covenant更合希臘文的意思(即原文)。這就是主耶穌與我們所立的「約」。
「新約」是指在中保耶穌身上設立的:「為此,祂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來9:15)這裡所說的「前約」就是指「舊約」。舊約是與新約相對的(林後3:14)。
新約又是一本「書」,不過這本書是「聖」的,與普通的書大有分別。直到第4世紀的末葉,新約被認為是基督徒的聖經。「約」,最先就是神表明祂與人的關係,後來轉入「記錄」之內,就成了「恩典的約」(比較舊約「行為的約」)。舊約也是一本書:亞當的譜系原文是「亞當的書」(創5:1);耶穌的譜系是新約的書,馬太1:1,原文是「世代的書」。但這不僅是一本書,而是由二十七卷合成的,是聖靈用七個不同的作者寫的。
三、新約的分法
請我們注意,新約的分法比舊約的分法更要緊。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一點,就會把許多寶貴的真理混亂了。
(一)歷史書——馬太福音至使徒行傳,共五卷。四福音是耶穌的言行錄;使徒行傳是使徒們傳福音的記錄。
1.四福音
馬太福音至約翰福音,共四卷。這四卷書記載耶穌的事蹟。許多人都稱四福音為「耶穌的生平」。如果嚴格地說,四福音並不是「耶穌傳」,因為聖靈不是把耶穌的一生都記載出來(約21:25)。除了耶穌的降生,福音書很少提到祂29年的歷史。只有路加2:40-52提祂12歲的時候在聖殿裡的事。我們不能盡知祂的工作,但可以知道祂自己。許多人喜歡把四福音合編,但這不是聖靈的心意。為著研究而合編,不是絕對不可以的,但要知4位傳道者寫作的觀點與角度是不同的。聖靈不是報告者,而是著作者。他把所有的材料拿來,用合宜的方法來排列,有棄置,亦有加以註解,絕不是機械式的。但4位傳道者是沒有一點幻想和加插。他們只是把耶穌介紹出來,讓祂說話。他們各人的觀點是不同的。啟示錄第4:7可以說明這四方面的寫法:「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臉面像人;第四個像飛鷹。」這四個活物可以說明四福音記載耶穌的四個方面。獅子是獸中之王,耶穌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啟5:5),馬太福音記載耶穌是猶太人的「王」。牛犢是僕役,有忍耐與服務的意思(申25:4);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是個「僕人」。第三個臉面像人,這是說耶穌的為人方面,有同情心(來2:14-18)。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是「完全人」;飛鷹是高飛的(賽40:31),說出耶穌的神性。約翰福音記載耶穌是「全能的神」。拿這四個方面來讀四福音就很清楚了。
我們通常說《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其實只是一個福音——「耶穌基督的福音」,不是四個福音。不是馬太等人的福音,而是基督的福音由馬太、馬可記載出來罷了。
恩典的原理不是在福音書內,而是在「書信」裡,不過,這也是根據耶穌的死與復活而來的(羅4:24-25)。
「符類福音」Synoptic,馬太、馬可、路加三卷合稱「符類福音」,因為這三卷所記載的多半相同,是「符類的」。符類福音記載耶穌是站在「猶太人」的背景下說話與行事的。他們多半記載耶穌所「行」的,惟有約翰福音是注重耶穌所「說」的。符類福音從「外面」寫耶穌屬地方面的為人與工作;約翰福音是從「內裡」寫耶穌屬天方面的神性。
馬太——馬太是個稅吏(太9:9,10:3)。猶太人當時是受羅馬人治理的。馬太是猶太人,但他替羅馬人收稅,所以猶太人恨惡他。但聖靈就用了一個人所恨惡的人(當然相信了)來寫新約的第一卷。馬太福音是「猶太人的福音」,其中有很多經文的原意,是要一個明白猶太人的習慣和長老們的遺傳與教訓的人才能瞭解的。我們讀馬太福音的時候,必須緊記這是耶穌直接對以色列人說的:「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10:5-6)馬太福音是對以色列家而不是對外邦人說的:「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15:24)「我說,基督是為神真理作了受割禮人(猶太人)的執事,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羅15:8)還有,馬太福音1:1節是從「亞伯拉罕」說起的:「亞伯拉罕的後裔……。」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始祖(太3:9)。它從亞伯拉罕說起,這更證實它是對猶太人說的。它是用希伯來文寫的,這又證明它是寫給猶太人的。
馬太福音特別注重「王」的問題。馬太1:1的原文先提大衛:「耶穌基督的世代的書,大衛的兒子,亞伯拉罕的兒子。」(直譯)「大衛」是說「王」的問題。王有百姓:「自己的百姓」(太1:21)。「要對錫安的居民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太21:5)耶穌不是教會的王,祂是教會的未婚夫。祂乃是猶太人的王。王是有國的,馬太福音提「天國」不下三十次之多;而其他的福音多是說「神的國」。
馬太福音沒有提「信耶穌的人有永生」等字樣,這並不是說馬太沒有提「信心」,乃是說馬太不是對外邦人講「救恩」的:馬太對猶太人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3:2,4:17,10:7)馬太只提「悔改」,未提「信福音」,這是留待馬可福音說的(可1:15)。至於馬太福音對我們的用處,以後我們還要討論。
馬可——許多學者都承認說馬可福音是寫給羅馬基督徒的,因為馬可不像馬太引用許多舊約的經句。新學說主張馬可是排在馬太之前,但這是沒有什麼根據。馬可福音的作者是彼得,馬可只不過是個記錄的人。
馬可福音的主題是「耶穌是僕人」:「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賽52:13)它的要字是「立即」、「立刻」等,因為一個順命的僕人是「立即」聽命的。
馬可福音16:9-20,在最好的原文古卷——《西乃古卷》,《梵帝岡古卷》是沒有的,這段經文有可疑的地方。請不要誤會,不要以為我是個「不信派」。世界最好的解經家都證明這段經文在一些原文古卷裡是沒有的。
路加——路加是一個醫生(西4:14),是保羅的同工(門24)。他寫書都是根據保羅提供的材料寫的。他是按事實的次序寫的(路1:3),而馬太則把同類的事實放在一起。路加多記耶穌的神蹟。因為他是個醫生,所以他很留意耶穌醫病的事。路加記載耶穌是個「完全的人」,所以他追蹤到亞當(路3:38)。路加福音是寫給希臘人的。因為當時的希臘哲學家與道德家正在追求一個完善的人,所以路加把這個「完全的人」介紹給希臘人。
約翰福音——它與符類福音有點不同。符類福音是作者站在猶太人的背景寫給猶太人、羅馬人與希臘人的,他們把耶穌所作的告訴他們。而約翰福音是一本補充的書,是最後寫的。馬太、馬可、路加他們3人把耶穌的事蹟寫了,而約翰則把他們沒有寫的補充上去。約翰多寫耶穌的話語,他是向全世界說的,因為:「祂到自己的地方(以色列)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約1:11-12)約翰福音記耶穌是「神的兒子」和「信」祂的人得「生命」。1:1說出祂的本源,末了,「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相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20:31)「信」與「生命」是書中的要字。
四福音的始末:它們的次序是非常奇妙的,四福音的開頭與末尾都顯明耶穌生平的要事,這是值得我們留意的。
四福音的開始:馬太福音的開頭是記載王的「譜系」;馬可福音的開頭是記載僕人的「尊貴」——從神來的;路加福音的開頭是記載祂的「人性」;約翰福音的開頭是記載祂的「神性」。
四福音的末了:耶穌末後的事是復活、升天、差遣聖靈降臨與祂的再來。馬太福音的末了(28章)是記載祂的「復活」;馬可福音的末了(16:19,有古卷沒有9-20節)是記載祂的「升天」;路加福音的末了(24:49)是記載應許「賜下聖靈」;約翰福音的末了是記載「吹一口氣」(20:22)與「再來」(21:22)。
四福音一共記載了耶穌講的比喻35個,行的神蹟35件。
2.使徒行傳
這是記載使徒們在地上傳福音,設立教會的經過,可說是一本初期的教會歷史書。這本書在福音書的道種例解,解明聖靈在教會中的工作。使徒行傳沒有詳細地記載各使徒的工作,而是主要地記載兩個使徒的言行與工作:彼得(1:-12:)和保羅(13:-28:)。彼得是猶太人的使徒,但外邦的門也是藉著他開的(10:)。保羅是外邦人的使徒:「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榮耀我的職分。」(羅11:13原文)使徒行傳也可以說是「聖靈的行傳」,使徒行傳2章裡講到聖靈已經降臨了。祂一直在地上工作,直到教會被提為止。這本書充滿了聖靈的能力與權柄,使我們知道聖靈的時代開始了。
(二)書信——羅馬書至猶大書,共二十一卷。書信不是「歷史」,乃是「原理」。
書信是使徒們所寫的「信」。在每一卷的開頭(除了希伯來書、雅各書與約翰壹書)都有「寫信」等字樣的(詳看羅1:7,林前1:2,林後1:1,加1:2,弗1:1,腓1:1,西1:2,帖前1:1,帖後1:1,提前1:2,提後1:2,多1:4,門1,彼前1:1,彼後1:1,約貳1,約三1,猶1)。希伯來書的開端雖然沒有提「寫信」2字,但在末了,我們看見:「弟兄們,我略略寫信給你們,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來13:22)在24-25節又有問安,約壹、雅各書雖然沒有提「寫信」2字,但有「寫給」2字:「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又報給你們的資訊。」(約壹1:4-5)雅各書雖然沒有提「寫信」2字,但開頭就有請安的事:「……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雅1:1)這樣,我們就很清楚地知道這二十一卷都是「信劄」,不是歷史。
書
信是教會的真理。如果沒有書信,我們就讀不懂四福音(特別是馬太福音,耶穌是站在猶太人的背景下說話的),因為書信是解釋耶穌言行的,是我們應用的部分。
聖靈藉著使徒們把福音書揭開給我們看,並指示我們當怎樣遵行。書信是真理與生活的教訓,很詳細地教訓我們怎樣過聖潔的生活,使我們生命有長進。
1.保羅書信
羅
馬書至希伯來書,共十四卷。若按寫信時間先後的排法,最先是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是保羅在哥林多(第二次行程)的時候寫的。羅馬書至加拉太書是他在第三次行
程的時候寫的。以弗所書至歌羅西書、腓利門是在保羅坐監時候寫的。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希伯來書(?)是關乎牧養與治理教會的書信。
羅馬書——總題是「因信稱義」,請特別注意1:16-17。
哥林多前後書——論教會道德敗壞、人格破產(詳看林前3:3;5:1;6:6;7章;8:;10:;11:6;20-22;12:10;14:23等)。哥林多後書說他們悔改了。
加拉太書——總意是:有的人信仰失敗,他們要靠守律法得救(加3:1-2,1:7等)。
以弗所書——它是新約的約書亞記,使我們進入迦南過著屬天的生活,得勝仇敵(弗6:12)。
腓立比——總意是:「在患難中要喜樂」(腓4:4)。這是保羅坐監的時候寫的,他勸勉腓立比教會要喜樂。
歌羅西書——總意是:「當防備理智、哲學與律法。」歌羅西書2:8節的「理學」,原文是「哲學」。我們切不可因著世智把我們的信仰動搖了。
帖前與帖後——總題是:「基督再來」。帖前的末了都有提到主再來的事。但可惜他們誤解了「等候」的道理,以為只要等候基督再來就不用作工。所以保羅寫了第2封信去更正他們的錯誤:「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帖後3:10)
以上9封信的排列,亦合乎耶穌一生大事的次序,並我們從祂所得著的福氣與盼望。如果我們細心地一一比較,就會覺得非常有意義了。
「個人的書信」:提前至腓利門書,共四卷,分別寫給3個人。
提摩太前後書——總意是:「牧養神的教會」。一個傳道人或監督應當有好的行為(提前4:12),並對聖經有深切的認識(提後3:15-16)。
提多書——論「教會的組織、純正的信仰與聖潔的生活」。注意!教會本身「不是」一個組織,乃是生命的肌體,基督的身體。但教會是「有」組織的。提多書的內容有許多是與提摩太前書相同的。
腓利門書——總意是:「代求」(門10)。
「希伯來人的書信」:希伯來書是給希伯來人(猶太人)的。它雖然沒有明說這是保羅寫的,可是書中的語氣很像保羅的筆法,多半的解經家都認為它是保羅寫的。本書與舊約比較,就看見新約比舊約更美。「更美」2字,在本書共用過13次,是書中的要字。信主的猶太人正在受逼迫中,所以保羅勸他們要持守福音的盼望。
2.普通書
雅各書至猶大書,共七卷。保羅書信是保羅1人寫的;但普通書信是由另外4個人寫的:雅各、彼得、約翰與猶大。
雅各書——總意是:「真信生行為」。我們不只因信得救,更當有好行為來顯明自己的信心 。
彼得前後書——總意是:「盼望」。主若未來,我們當忍耐等候,切不要失去這美好的盼望(彼後3:1-9)。
約翰壹、貳、三書——總意是:「愛心」,特別是約翰壹書(比較保羅書信的總意是「信心」)。
猶大書——總意是:「謹防假先知」。我們如果容讓不信派,我們的「信心」、「行為」、「盼望」、「愛心」等,都會漸漸失落,歸於烏有了。
3.保羅與約翰
保羅與約翰是新約兩位突出的寫作家。保羅寫的最多,共十四卷書信(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雖是路加寫的,但路加是從保羅那裡得材料的)。保羅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他的書信都是對外邦教會(除了希伯來書)說的。約翰的靈性頂高,他寫了約翰福音書,關乎「信」;約翰壹、貳、三書,關乎「愛」;啟示錄,關乎「望」。
4.猶太人的書信
希
伯來書、雅各書、彼前、彼後、猶大書,共五卷(比較猶太人的福音書就是馬太福音)。這五卷是直接寫給猶太基督徒的。他們信了主,但仍要守律法,因為他們還
是猶太人。他們守律法並不是為得救,而是為作個好猶太人。但保羅書信就沒有叫外邦信徒守律法,反倒說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來7:25)這總有點分別(不是教會問題,弗2:14-16,而是國籍問題)。我們只能從中取出教訓,取出恩典的原則,但我們不能單以猶太書信作為完全的根據。
5.書信的內容
(1)教義——加拉太書、羅馬書、希伯來書。
(2)教會秩序——林前、林後、提前、提多書。
(3)教會真理——以弗所書、歌羅西書。
(4)世代的結局——提後、彼後、約貳、約三、帖後、猶大書。
(5)生活——腓立比書、帖前、腓利門書、雅各書、彼前、約壹。
(6) 預言——啟示錄。啟示錄的總意是「基督再來」。第4章以後,都是
預言主再來以後的事。
四、新約對我們的用處
1.福音書
除了約翰福音之外,其他三本福音書都不是直接給我們守的,因為它們是站在猶太人的背景下寫的。我們可以直接取用約翰福音,因為它是寫給全世界的。請注意!耶穌的話語不是直接給我們守的,因祂是對以色列人說的。其中有幾段經文是需要說明的:「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約12:47-50)這段是指得救問題說的。「聽見」與「遵守」是指「信」(46)說的。凡棄絕祂不領受祂的人,要受末日白色大寶座的審判,這是對不信的人說的。但愛主的人也遵守主的話(約14:21),並且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藏在」心裡(西3:16)。又有人根據馬太28:20來教訓外邦人要守寫給以色列人的登山寶訓:「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但這節經文的意思不是這樣。這是對外邦人說的:先作門徒,並要受浸(19),再來注意這節的教訓。「凡」字不是指馬太福音一切的話,而是主復活前與門徒約定在祂復活後到加利利山上所說的一切話(太28:16-19)。祂在山上與門徒不只講了 一兩 句話(18),而是對門徒講當怎樣把祂的話教導凡信的人。這是祂在復活後在山上所說的一切話。「教訓」2字,原文只作「教」,意思是教導他們怎樣遵行。「遵守」2字,原文是tereo,意思是看守、察看。原文還有「萬事」——panta,這字與羅馬書8:28的相同。我們不是遵守馬太福音的話,而是要察看耶穌所說過的各樣事物。把「都教訓他們遵守」譯作「都教導他們察看萬事」,我們就不會誤解聖經了。耶穌的話,必須用十字架及復活的亮光來光照,才能叫人明白;有些話語是要在祂升天后才能明白的。
2.使徒行傳
這是一本榜樣的書。有了榜樣,還當有聖靈的引導方可。(徒15:20)是我們要禁戒的。
3.書信
這是特別對教會說的。書信就是教會的真理,是我們當遵行與根據的。這都是主釘十字架與復活後的話語。
4.啟示錄
這是一本預言的書。2、3章是給當時的眾教會,亦預表後世教會,但預表需要有書信的根據。
5.聖經的預表、異象與比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