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言
智慧文學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格言(希伯來文mashal),可以定義為:一則簡短的普世性真理,以便於記憶的方式寫 成。前面曾提到,聖經中的格言不止在箴言中(如創十9;撒上二十四14)。
格言的說法有很多種,以下所提的幾種文體在舊約中被稱為mesahallim, 如:寓言(結十七1-10)、警語(傳九17-十20)、俗語(耶二十三28)、講論(民二十三7、18)或比擬(撒下十11)。
所謂格言又可分幾種,例 如:教導(箴二十二17-二十四22)、智慧短語或言論(九l-6)、訓誨或禁令(八24-31、33)、勸勉或資詢(二十二28)、數目字格言(六 16-19)、同義(二十二22-27)或反義(十一l-31)格言,以及事實或經驗之談(十七27)。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應將過多的內容讀進格言中。它們的本質便是一般性的說法,用意為給予建議,而非設定上帝工作的呆板法則。赫伯特說,古代的智慧文字 「是要強調個人的成功與幸福」,而「先知則是要強調全國和全民的宗教生活」。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應將過多的內容讀進格言中。它們的本質便是一般性的說法,用意為給予建議,而非設定上帝工作的呆板法則。赫伯特說,古代的智慧文字 「是要強調個人的成功與幸福」,而「先知則是要強調全國和全民的宗教生活」。
箴言十六章3節說:「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
這句話似乎應許我們可以得到無限的豐富,但是費依和司陶特指出,這不可能包括所有獻給上帝、卻粗製濫造的計畫:「匆促的婚姻、草率的業務決定、欠妥的職業抉擇--這些都獻給上帝,但是結果卻會一團糟。」
正如約書亞記一章8節或詩篇一篇3節,「成功」或「發達」的意義,必須首先從上帝的旨意來瞭解,其次才從物質方面來看。在上帝眼中的成功,或許和世界的標準完全相反。詮釋者必須認出這些話語所屬文體的本質,再透過聖經中類似的推理來作應用,也就是:要配合聖經其他能補充這段真理的教訓,一起來看。
\2.諺語
\2.諺語
雖然諺語包括格言,我卻將格言分開討論,因為它們是智慧文學中最基本的一環。諺語在形式上還沒有發展到固定的地步,也不像格言一樣,具放諸普世皆準的 「地位」。諺語常在地方上流傳,與當地人生活的某種方式有關(如創三十五17;撒上四20),且具教導的目的。
墨菲(Murphy)注意到兩種類型:
第一,經驗的諺語,描述實際的情況,但是有待澄清;是觀察,而非固定的規則。例如,箴言十一章24節(「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 這並不是勸勉,只是說出事實。箴言十七章28節所講的(「愚昧人若閉口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有時成立,但不能算是一般性的原則。
第二,教導性的諺語,這並非一般性,而是要開導人建立某種價值觀,例如箴言十四章31節:「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上帝。」
這句話明顯期待某種行為;這類諺語接近格言,因為在文字上比較精煉。
這些諺語常收錄在一般性的講論或對某件事的教導之中。箴言第一至九章尤其如此,其中廣泛講論智慧人和愚昧人以及義與惡的對比。智慧詩篇和傳道書也屬於 這一類。這些教導常以一段有力的話作結語,蔡爾茲稱之為「評估式總結」。他特別舉出以賽亞書十四章26-27節,十七章14節 下和二十八章29節,又認為詩篇四十九篇 13節;約伯記五章27節,八章13節,十八章21節,二十章29節,二十七章13;傳道書四章8節;箴言一章19節和六章29節是類似的智慧之言。箴言一章19節是講論惡人之路(10-18節)的總結:「凡貪戀不義之財的,結局都是如此;凡得著它的,它就奪去他們的性命。」
3.謎語
這些諺語常收錄在一般性的講論或對某件事的教導之中。箴言第一至九章尤其如此,其中廣泛講論智慧人和愚昧人以及義與惡的對比。智慧詩篇和傳道書也屬於 這一類。這些教導常以一段有力的話作結語,蔡爾茲稱之為「評估式總結」。他特別舉出以賽亞書十四章26-27節,十七章14節 下和二十八章29節,又認為詩篇四十九篇 13節;約伯記五章27節,八章13節,十八章21節,二十章29節,二十七章13;傳道書四章8節;箴言一章19節和六章29節是類似的智慧之言。箴言一章19節是講論惡人之路(10-18節)的總結:「凡貪戀不義之財的,結局都是如此;凡得著它的,它就奪去他們的性命。」
3.謎語
純粹的謎語只出現在士師記十四章10-18節(參孫給非利士人的謎語,論蜜和獅子)。這當然本身不是智慧文學,但是古代近東常用謎語,以致許多學者提議,數目字格言的背後為謎語的形式,如箴言六章16-19節(上主所恨惡的六樣東西),三十章15-31節(15-17節,四樣 不知足的東西;18-20節,四樣不能明白的事;21-23節,四樣使地震動的事;24-28節,四樣有智慧的小物;29-31節,四樣步行威武的動物)。
4.勸勉
4.勸勉
倪爾指出,勸勉是另一種基本的智慧文字。在一般的模式中,勸勉的句子之後為一動機子句,告訴聽眾,他們為何需要聽從命令,正如箴言九章9節的平行話語:
勸勉
|
動機
|
教導智慧人
|
他就越發有智慧
|
指示義人
|
他就增長學問
|
勸勉可能是正面的(命令),也可能是負面的(禁令,如箴二十二24-25),而兩處的動機子句都說明了這些動作會產生的實際後果。整段話的目的,顯然是要說服聽者,聽從這教訓的人便有智慧。有時,動機子句或許沒有說出(箴二十18),或許只是暗示(箴二十四 17-18,二十五21-22),但無論如何,命令的意思總是要聽者回應和順服。
5.寓言
5.寓言
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智慧文字中有很多寓言,但舊約裏面較明確的只有兩處:箴言五章15-23節一連串有關淫亂的邪惡與婚姻 之祝福的象徵說法,以及傳道書十二章l-7節論老年與死亡的長篇隱喻。在高度象徵性用語的經文中(參本書第七章),確定意象的意思、判斷背後的實體,是很 重要的。傳道書十二章l-7節很難瞭解;例如,第5節,是否「杏樹」指白髮、「蚱蜢」指老年人脆弱的四肢,還是它們為相當字面化的意象,描寫生命的冗長?無論如何,第5-6節總是一幅年長者要過世的圖畫。
6.讚美詩與禱詞
6.讚美詩與禱詞
讚美詩和禱詞在古代智慧文學中隨處可見。這不僅指智慧詩篇,在許多智慧書中的詩歌部分也常出現(伯五9-16,九5-12,十二13-25,二十六5-14,二十八;箴 八;便西拉智訓二十四 l-22;所羅門智訓六12-20,七22-八21,十一21-十二22)。智慧讚美詩的兩個主題為:智慧的榮耀,及感謝上帝為造物主與救贖主。智慧讓我們 能參與上帝的創造能力,經歷他的拯救。智慧的禱詞是依據所羅門(在獻殿時,王上八23-53)、以斯拉(拉九6-15)和但以理(但九4-19)的散文式禱 詞而來。它發展成熟的形式,只出現在非正典的文學中(如便西拉智訓二十二 27-二十三 6,三十六 l-17,五十一 l-12;所羅門智訓九l-18)。
7.對話
7.對話
約伯記中雖有幾種形式(如哀歌、法庭戲劇、認罪),但主要的次文體乃是對話。本書的架構為約伯、他的朋友,和上帝之間一連串的對話。克蘭紹將這種形式和「假想言論」相連,即將反對者的思想以修辭方式列出,並加以駁斥。這方法亦用於箴言一章 11-14、22-23節,五章12-14節,七章14-20節,八章4-36節和所羅門智訓二章l-20節,五章3-13節。
8.自剖
8.自剖
自剖是自傳式的文字,用聖徒所經歷到的困難作別人的榜樣。傳道書便是明顯的例子;其中講述所羅門坦白承認,在面對上帝的同在, 和俗世虛空世界的意義時,他經歷的掙扎。第一章12節至二章26節是最清楚的例子,按埃及類似的文字看來,這可以稱為「王的自剖」,因為它說到作王之人常 過著何等虛空的日子。有時約伯將他的心傾倒在他的朋友和上帝面前(二十九-三十一,四十4-5,四十二l-6)。最後,箴言四章3-9節(從幼年起,所羅門就受到教導,要尋求智慧)和二十四章30-34節(對懶惰之危險的心得)也可列為自剖。每一個例子都是用聖徒個人的經驗,來強化整個論證的真實。
9.智慧目錄
9.智慧目錄
智慧目錄是由馮拉德的書開始倡議的。他顯示,約伯記第三十八章中,上帝所提一連串的問題,與埃及的智慧文字--阿門尼莫普的歐挪馬斯提肯 (Onomasticon of Amenemope)--類似。這兩者都列舉諸上帝在宇宙中的創造之工。馮拉德否認這兩者之間有直接的關係,這是正確的;他主張,這種文體在兩種文化中都很普遍。他發現詩篇第一四八篇與便西拉智訓第四十三章也類似。克蘭紹又加上約伯記第二十八章,三十六章27-37、40-41節;詩篇第一O四篇,以及其他次經的類似之處(1974:258-29)。這些都從創造延伸到其他方面,如心理,甚至商場(便西拉智訓二十八 24-二十九 11),或智慧人的標準課程(所羅門智訓七 17-20)。
1O.福頌
1O.福頌
福頌經常出現,帶有獨特的神學語氣。最出名的是詩篇一篇1節:「有福之人,就是不從惡人的計謀」,最具宗教意味的是詩篇一一二篇1節:「有福之人是敬畏耶和華的人」,以及箴言二十八章14節:「有福之人是常存敬畏的人」(亦參傳十17;箴三 13,八32-34,十四21,十六20,二十7,二十八14,十九18)。這些都比較一般性,帶有動機聲明的意味,應許人會有幸福、順利的日子,並有上帝的賜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