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約翰壹書的寫作背景

  約翰壹書一般都認為是使徒約翰晚年在以弗所寫給亞細亞一帶教會的書信。根據早期教父的傳統,使徒約翰在羅馬皇帝多米田(Domitian, 或譯豆米仙, 81-96 A.D.)死後被釋放,他來到以弗所教會,在那裡寫了約翰福音和約翰壹書。當時約為第一世紀末,耶穌的十二門徒僅剩約翰一人,他回想過去與主耶穌基督生活、相交種種,又知道自己在世的時日不多,就對他所愛的教會提出殷殷勸勉。

  使徒約翰是伯賽大人( 1:44, 1:19),父親西庇太是漁夫,母親撒羅米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是姊妹,常供給耶穌和門徒旅行傳道所需( 8:3);耶穌死的時候,她和幾個婦女在十字架下觀看,並在第三天清晨一起前往要膏耶穌( 15:40-4116:1)

  約翰和哥哥雅各,他們倆人的綽號是「雷子」( 3:17),由此可見,他們的脾氣並不好。有一次,耶穌來到撒馬利亞村莊,那裡的人不接待耶穌,他們就要求耶穌准許,讓他們吩咐火從天而降來燒滅撒馬利亞人,耶穌不許( 9:51-56)。雅各、約翰與彼得三個人同為耶穌最親近的門徒,他們都慢慢地為主耶穌所改變。約翰福音所記載耶穌所愛的門徒最有可能就是使徒約翰( 13:2319:2620:221:7),耶穌臨死之前,甚至把母親馬利亞託付給約翰來照顧( 19:26-27),可見他是一個相當貼心的門徒。

  約翰壹書的對象,不像彼得前書所面臨的是外在逼迫,討論的重點就在試煉中的喜樂;約翰壹書所面臨的是內在的危機,也就是異端思想的入侵。異端並非外來的逼迫,而是從內部產生的,所以更難處理。公元第二世紀時,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在希臘各地非常流行,但它並沒有統一的教訓,也沒有什麼正典可作遵循,其主張隨著各個諾斯底主義者而有所差異,歸納起來其最基本的主張有二:

  (1) 宇宙二元論:主張靈界是善的,所創造出來的物質是邪惡的,二者相互對抗、完全不相混淆。上帝住在遙不可即的靈界中,與這物質世界無關。舊約中的耶和華既是創造世界萬物的,他就是次等的神。
  
    (2) 知 識是救贖的途徑:人必須靠知識與智慧,才能將靈魂從肉體的桎梏中釋放出來。這個知識包括我是誰,我從那裏來,將來往那裏去等等,而此等知識之獲得必須靠 一個救贖者。雖然有些諾斯底主義者主張這個救贖者就是耶穌,但此救贖者的功能不像基督教會所主張的,耶穌藉著死與復活,將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比較像存 在主義式的自我了解。

  根據這樣的思想所帶出來的倫理影響有四方面:

(1) 肉體是邪惡的,所以要禁慾。

(2) 肉體既然無用,我們可以漠視它,或放縱它。此第二個見解雖然與第一個相反,但它也是從諾斯底主義發展而來,可以說是諾斯底主義的另一支。

(3) 自認為屬靈,以為靈魂既已脫離肉體轄制,不受肉體侵害,就以自己為無罪。
(4) 區分有知識、已經得釋放的屬靈人和未獲此能力的人,而且前者輕看後者。

  這種思想除了可能在道德上容易導致放縱以外,在理論上亦無法接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這件事,因為按照諾斯底主義者的講法,肉身屬於物質,是邪惡的,基督就不可能取肉身而存在。

    從這種想法導出兩種反對道成肉身的基督論異端:

(1) 幻影說(Docetism):希臘文幻影動詞的意思是「看來如此」。幻影說主張,基督只是像有肉體存在,卻無真正的肉身、血液、物質或身軀,耶穌的肉體只 是無實體的幻像。

(2)色林妥主義(Cerinthianism):它主張耶穌只是一個人,只有當他受洗時,基督的靈才臨到他;而當他上十字架時,這靈又離開他。如此,神性的基督並未受苦,他只是純粹屬靈的存在。

  事實上,耶穌基督具有神人二性,他是完全的上帝,道成 肉身成完全的人。任何否定耶穌基督神性或人性的主張,都是異端。約翰壹書就是要來對付這樣的異端。曾有學者以為既然約翰壹書要對付的是第二世紀的諾斯底主 義思想,它就不可能由使徒約翰在第一世紀末執筆。事實上,思想潮流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諾斯底主義的思想在第一世紀尾聲,已經開始蘊釀;使徒警覺到它的危害 與影響,早早提出辯駁,是十分有可能的。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感謝神,藉著使徒留下寶貴的話語提醒我們要防備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