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故事帶出神學

      上帝愛世人:上帝(差派者)差約拿(宣教士)去尼尼微(宣教工場)宣教,特別是作者對頻臨死亡獲救的場景描述──外邦船員面臨的死;約拿面臨的死;外邦尼尼微面臨的死──使我們看到上帝愛世人的本性(約三16)以及上帝對外邦人救贖的計劃,透過他立約的聖民以色列人將上帝的心意帶到外邦。

      上帝的主權:書中經常出現「安排」、「使」等詞來描述上帝主權的彰顯──上帝使風浪大作(一4),又使風停止(一15);他控制水手擲簽的結果(一7);他安排大魚將約拿吞下(一17),又在適當的時候把他吐在旱地上(二20)…。這一切都是為要成全上帝的旨意。所有上帝的創造物都聽從上帝的安排,甚至連外邦的水手都承認『耶和華是隨自己的旨意行事』的上帝(一14)。

      上帝的憐憫:

  A.約拿認識上帝的憐憫,在第一章中約拿逃避上帝,因為他早知道上帝憐憫人的本性──是「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四2)。後來約拿順服上帝的第二次呼召,到尼尼微城去。其實這只是外表的順服,不是出自內心的真誠。他沒有真正體會上帝的心意,因他心底里仍然恨尼尼微人,不願意看見他們因悔改而蒙上帝的憐憫。

  B.上帝憐憫約拿,雖然約拿不順服上帝,但上帝並沒有致他於死地,乃使大魚將他吞下,使他有機會再回到上帝面前。約拿的感恩禱告間接承認上帝是憐愛他的主(二8),使他免於死亡。

  C.上帝憐憫尼尼微人,上帝的憐憫是不間斷、不死、不會受環境攔阻而退縮的。上帝先差約拿去尼尼微,但他不去。而上帝卻藉著風浪、外邦人的責備、以及大魚、將他吞下等經歷教導約拿,這一切的發生似乎在對約拿說:「約拿,你還是去吧!不要自討苦吃了!」

      上帝再次呼召約拿,約拿不得以去了。

      約拿所傳的信息:「再等四十天,尼尼微必傾覆了。」(三4)

      這信息後半部分是審判,但前半部是恩典。上帝給予尼尼微人四十日的時間來作出悔改的回應,因而引導他們全城悔改。主耶穌遲遲未再來,不是拖延,乃是寬容,祂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當尼尼微悔改時,上帝的憐憫亦催促祂改變原意,收回成命,不降所定的刑罰(三10)。

      本書亦以上帝的憐憫作結束。上帝留給約拿最後一句意味深長的問話:「何況這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的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四11)充分表現上帝憐愛普世的慈父心腸。

      但這問題的發出,並沒有記載約拿的回應。這書最後的話不斷地迴響在讀者的耳中,使人體會憐憫人是上帝的本性,這憐憫不單只臨到尼尼微人身上,同樣亦臨到一位頑梗不順服的先知身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