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約拿書神學

      向外邦宣教

      約拿書之神學主題 ,

      約拿書的神學   ,

向外邦宣教

   上帝的恩典延及對以色列最具敵意與攻擊性的鄰國——亞述。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對上帝的信息,竟然比以色列更有反應,這一切都令約拿深感懊惱。在那羅波安二世統治時期,約拿曾歡欣地預言,以色列的邊界將擴展(王下十四25)。然而,要他去向尼尼微宣告,上帝的審判將在四十天內臨到,好讓她有機會悔改,使上帝得以施恩收回他的審判,卻是約拿所不願見到的,這也令他大發脾氣。

     本書的神學環繞著上帝延及外邦人的恩典,這是創十二3的又一擴大,大半的教訓中心是出卅四6對神性情的啟示。在拿四2,約拿回想起上帝是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耶和華是萬有的創造者(一9),也是一切人事的統管者,正如他操縱海浪(15節),奇妙地安排大魚(17節)、蓖麻(四6)、蟲子(7節),及炎熱的東風(8節)︰祂的能力毫無拘限,祂是全地的審判者(創十八25),也是引導全書的主角。根據拿一2,祂是全書之始,也是全書之終(四11)。

     既然尼尼微值得這位永活真神不計代價和不辭勞苦,他豈不該愛惜它,正如約拿愛惜這棵非他勞苦栽種的蓖麻。由全書清楚的神學角度︰上帝讓外邦人共享他的恩典,這兩節經文的省略形式就顯得格外生動。因此,當約拿在一9肯定他的信仰告白︰『我敬畏耶和華』,那些多神的水手也『大大敬畏耶和華』,並且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一16)。

  在三9,尼尼微人也同樣肯定上帝的權能說︰『或者上帝轉意後悔,不發烈怒』。就這樣,尼尼微人蒙了憐恤,正如約拿由溺水中獲救。這是約拿書第二章那篇感謝禱文的主題,其中充滿了引自詩篇的詞句。

     在上帝的計劃中,拯救外邦人並非創新之舉。長久以來,從麥基洗德以降、出埃及的閑雜人、葉忒羅、喇合、路得等,上帝一直在這麼做,正如阿摩司書九7的宣告,他們也是上帝施恩的對象。如今,尼尼微人也能宣告同樣的特別待遇。




耶和華的日子的預言

  先知約珥對將來的國度提供更多亮光。他描述了以色列人和列國將要受的審判,並在千禧年國度的福祉。

 
約珥呼喚猶大人悔改,因為蝗蟲之災已經敗壞全國(珥二1213)。蝗蟲的災難,象征耶和華的日子的來到(一15),這包括三件事情︰

(Ⅰ)這可以指上帝在歷史上的任何審判;

(Ⅱ)這可以指一次末世的審判;

(Ⅲ)這可以指千禧年國時期的祝福。

如此說來,耶和華的日子是「一個延長的時期,從大災難被提後上帝對待以色列人開始,直至耶穌第二次降臨及千禧年國度,一直延展到千禧年國度之後的新天新地」。約珥用了二章18節至三章21節這段篇幅,來形容末世耶和華的日子,他提到祝福,也提到審判。

 
約珥勸喻百姓悔改,他描繪將來以色列人悔改的情形︰「耶和華就為自己的地發熱心,憐恤他的百姓」(二18)。

約珥形容將來上帝要在千禧年國度中賜福給以色列人︰

(Ⅰ)那地出產豐富(二2127);

(Ⅱ)以色列人生活安康(二26);

(Ⅲ)耶和華要住在百姓當中(二27);

(Ⅳ)聖靈要澆灌以色列人(二2832)。

 
將來賜福的日子,同時也是以色列人的敵人被滅的日子。以色列人悔改之後,上帝要根據列國怎樣對待以色列人,審判他們(三26),耶和華要得著尊榮,他要審判列國(三917)。

世界要認識上帝是以色列人的上帝,是住在耶路撒冷中的上帝(三17),約珥描述末日時,上帝的福氣要臨到以色列地(三1821﹞。上帝叫他被贖之民成為聖潔的計劃,要在那一天完成。耶路撒冷要成為聖潔,住在耶路撒冷的,也要成為聖潔,歸給耶和華(三17)。

但以理書神學

       但以理書的神學  ,

       至高者的聖民  ,   第五個國度的預言 , 自大的小角  ,

       七十個七 , 亙古常在者 , 石頭與上帝的國 ,

第五個國度的預言


 
但以理詳細記述了屬世國度的崩潰,和彌賽亞國度的建立。

 
上帝賜給但以理解夢和解釋異象的恩賜,讓他能講解末世的計劃。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作了一個夢,但以理解釋這個夢,是指以色列人受外邦人管治的時期。夢中的四個國家是︰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及羅馬(但二3643)。這四個國度結束後,但以理又看見另一個永不毀滅的國度︰「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二44)這就是那第五個國;這是彌賽亞的國度。第五個國將前四個國用「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砸碎,這說明了彌賽亞的國度不是由人建立的。(但二45

 
另一段相關的經文是第七章,那章形容相同的外邦政權,被一位人子(彌賽亞的稱號)毀滅,這國度是從「亙古常存的」(但七1314)。悔改的希伯來人,會在新的國度中興盛繁衍(但七27)。但以理再進一步講及「七十個七」(四百九十年),這七十個七,是與希伯來人有關的,說明上帝對付罪惡的計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但九24),和上帝在地上設立公義國度的計劃(「引進永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但九24)。六十九個七(四百八十三年)已經在歷史上應驗了,預言最後的實現,是基督的死,那是主後33年的事(但九26)。最後一個七(七年)是將來的事情,以色列人要在大災難和「必有一王的民來」(但九26)的情況下受苦。這王(一般稱為敵基督)壓迫以色列人,但他自己也被毀滅(但十一45),以色列人要從苦難中獲救,那些死去的人要復活(但十二12)。但以理形容這次復活「有得永生的」,也有「永遠被憎惡的」(但十二2)。這兩次復活之間,無疑是被千禧年隔開了。

 
但以理詳細描繪末世的情景。上帝是至高者,他憑自己的旨意而行,按自己的心意結束這個時代(但二21,四35)。敵對上帝和上帝的真理的外邦政權,都被征服和毀滅;受苦難的以色列人,將獲得拯救,並在千禧年國度中建立。上帝的榮耀要在將來的國度中彰顯(但十二3)。


耶穌基督所講的比喻(2)


比喻
經文
類型
主題
教訓
善僕與惡僕
24:45-51
12:42-48
預言性
與判決性的
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
所有真正跟隨耶穌的人要儆醒,預備迎接祂的再來。
儆醒的看門者
13:34-37
預言性
與判決性的
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
真正跟隨耶穌的人要儆醒, 預備迎接祂的再來。
兩個兒子
21:28-32
預言性
與判決性的
對以色列的審判
「不虔誠」的猶太人若悔改可進入天國,反之,不忠心的猶太首領則被棄絕。
園戶
21:28-32
12:1-12
20:9-18
預言性
與判決性的
對以色列的審判
上帝在這個世代已將上帝國度的管理權,從不信的以色列人轉移到其他的管家。
不結果的無花果樹
13:6-9
對以色列的審判
上帝給以色列最後一次機會悔改,然後上帝就棄絕他們。
娶親的筵席
18:23-35
預言性
與判決性的
審判
所有人都被邀請進入上帝的國度,但只有悔改的人能享受祂的祝福。
不憐憫人的僕人
18:23-235
預言性
與判決性的
天國裏的審判
人類應效法上帝的饒恕。
家主
13:52
教誨性的
領受主的教導
門徒應能從比喻中獲得屬靈的真理。
機靈的管家
16:1-10
教誨性的
善用金錢
耶穌的門徒必須慈惠地使用金錢,因為這樣才能在將來獲益。
財主與拉撒路
16:19-31
教誨性的
愛上帝愛人
人在今世必須在上帝與金錢之間作適當的優先考慮。


耶穌基督所講的比喻(1)


比喻
經文
類型
主題
教訓
撒種
13:1-8
4:3-8
8:5-8
教誨性的
天國
在天國裏的生產力乃在於人對道所作的反應之種類。
稗子
13:24-30
教誨性的
天國
在天國掌權之前,它會與撒旦的國度並存。
芥菜種
13:31-32
4:30-32
13:20-21
教誨性的
天國
天國開始時很微小,但在未日時卻大為擴張。
麵酵
13:33
13:20-21
教誨性的
天國
天國開始時雖然很微小,但有一天將主宰世界。
寶藏
13:44
教誨性的
天國
天國是無價之寶,因此它要求完全的委身。
貴重的珍珠
13:45-46
教誨性的
天國
天國是無價之寶,因此它要求完全的委身。
撒網
13:47-50
教誨性的
天國
在天國掌權之前,它會與撒旦的國度並存。
種子長大
4:26-29
教誨性的
天國
上帝完成祂的國度是超越人為的努力。
葡萄園中的工人
20:1-16
教誨性的
服事
上帝賜恩典給那些不配的人是出於祂的慷慨。
才幹
25:14-30
教誨性的
服事
人應委身事,預備迎接基督的來臨。
交銀與十僕
19:11-27
教誨性的
服事
耶穌的門徒應保持忠心,直等到祂再來。
無用的僕人
17:7-10
教誨性的
服事
門徒不要期望他們所做的每件事皆得到報答;服事須來自一種使命感。
半夜的朋友
11:5-8
教誨性的
禱告
如果鄰舍在需要時,我們就給予幫助,而不是給予難堪,那麼上帝豈不更幫助那些祈求的人。
切求的寡婦與不義的官
18:1-8
教誨性的
禱告
如果一個不義的官因著人不斷的懇求而給予公正的審判,那麼這位公正而仁慈的上帝豈不更在基督再來時為人伸冤麼!
筵席上的末位
14:7-11
教誨性的
禱告
門徒是被上帝升為高,而不是自高。
法利賽人與稅吏
18:9-14
教誨性的
謙卑
上帝赦免悔改的人,而非自以為義的人。
好撒瑪利亞人
18:9-14
教誨性的
謙卑
愛任何一個需要的人,並幫助他, 就是他的鄰舍。
迷失的羊
18:12-14
15:3-7
佈道性的
愛鄰舍
普世需要悔改。
失銀
15:8-10
佈道性的
上帝關心失喪者
上帝為一個罪人的悔改高興。
浪子
15:11-32
佈道性的
上帝開心失喪者
所有悔改的人,同樣都是上帝赦罪之恩的承受者。
兩個欠債的人
7:41-43
佈道性的
蒙救贖者的感恩
一個人對蒙赦免的感恩與他對自己罪的認知成正比。
十個童女
25:1-13
預言性
與判決性的
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
那些想在基督再來時迎見祂的人,要因著祂再來的緊迫性而儆醒。

以西結書神學

    更新敬拜的預言  , 好牧人  , 新的潔淨與新生  ,

    應許之人  ,  以西結書的神學 ,  空間聖化   ,

   榮耀的轉移    ,

更新敬拜的預言

  以西結先知形容在千禧年國度中,以色列人在聖地上復興、重生和有更新的敬拜。

 
在尼布甲尼撒王毀滅聖殿(主前586年)之前,上帝的榮耀已經離開聖殿(結十一23)。這是因為以色列人拜偶像、背道,干犯上帝的聖潔,他們已經違背摩西之約,背棄信仰,但是將來有一天,以色列人要在聖地上重新復興(結三十六1至三十七28),在千禧年國度中,他們將會在新的聖殿裡敬拜上帝(結四十5及以下)。以西結形容上帝的榮耀從東面回到這個未來的新聖殿,東面就是以前上帝的榮耀離開聖殿的地方。(結四十三24

 
以西結再作詳盡的討論,形容一個悔改及復興的民族,在千禧年國度聖殿的新環境中敬拜上帝。以西結書三十三至四十八章,是談論末世的事情,形容上帝怎樣叫聖地的聖民悔改和夏興。以大衛為稱號的彌賽亞,要作他們的君王和牧者(結三十四2324)。上帝要帶領他們回歸聖地,在那裡安享和平安舒的國度(結三十六1至三十七28)。希伯來人要悔改,上帝要賜給他們一個新心,將聖靈放在他們裡面(結三十六2527)。當耶和華毀滅了他們北方的敵人(結三十八1至三十九6),那地便被潔淨,預備在千禧年的敬拜。四十至四十八章詳細形容了千禧年國度的敬拜情形。


 
千禧年國度的聖殿,至少有五個主要的目的。

 
I)彰顯上帝的聖潔……百姓因著拜偶像(背逆﹞,觸犯了耶和華的聖潔和管治,引致審判臨到罪惡的以色列人,和附近犯罪的各國。審判過後,上帝的恩典要臨到這個回頭的浪子……

(Ⅱ)為上帝的榮耀安排一個居所……這是「我寶座之地,是我腳掌所踏之地,我要在這裡往,在以色列人中,直到永遠」(四十三7)……

(Ⅲ)保持祭祀的記念。這祭祀不再是救贖的祭祀,而是在耶和華榮耀的顯現前,保留一個記念性的祭祀,說明救恩已經完成……

(Ⅳ)作上帝管治的中心點。上帝的榮耀要住在聖殿裡,這不但要說明聖殿是上帝的住處和敬拜上帝的所在,也說明了聖殿是上帝管治的中心點。「這是我寶座之地」(四十三7)……

V)要勝過咒詛(四十七112)。先知在異像中看見,在聖殿房子的門檻以下,有河水向東面直流,不斷涌入,進入死海,醫治死海的水……這是一種賜生命的水。先知看見河的兩岸長滿樹木,有不枯萎的葉子和不落的果實,可作藥物,也可作食物。

 
以西結預言的開始,先是形容上帝的榮耀(結一428)。在該書的結束,又形容上帝的榮耀要在千禧年國中回來(結四十三2)。以西結更形容上帝的審判和上帝怎樣勝過罪惡,好讓他的榮耀,可向以色列人及世界各國彰顯。


僕人的預言

  以賽亞書被稱為舊約中的羅馬書。先知以賽亞描述彌賽亞王者身分的一面,上帝要藉著這位彌賽亞,將光賜給萬國,救贖以色列,赦免罪惡,並帶來全世界的祝願,這一切都要在千禧年國度中實現。

 
以賽亞的預言,和許多將要發生的審判和福氣,交織在一起。按未來的福分,聖經描繪以色列民要在彌賽亞國度中悔改,在聖地上復興,得到福氣。以賽亞神學的概念,是建基在以賽亞書第六章先知的蒙召上。在上帝顯現的異象中,以賽亞看見榮耀的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四面有基路伯,以賽亞因此而想起了上帝的聖潔(賽六3)。以色列民必須認識上帝的聖潔,並生活在聖潔中(利十一44)。先知繼續描寫未來的日子︰以色列民要分別為聖歸給上帝,上帝的榮耀要遍滿全地。

 
以賽亞並不是經常描繪彌賽亞將來怎樣賜福給以色列人及列國。先知稱彌賽亞為「耶和華的苗裔」(賽四2);彌賽亞將從大衛的後裔中誕生,並要將福氣臨到全世界。彌賽亞也稱為「以馬內利」,就是在生活和事奉中「上帝與我們同在」(賽七14)。從馬太福音一章23節中很明顯看到,這個預言因基督的降生實現了。基督藉著他的話語和工作,彰顯了「上帝與我們同在」的事實,因為基督所作的是上帝的工作,所說的是上帝的話語。

 
以賽亞對彌賽亞的形容為︰「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和「有一子賜給我們」。前一句話暗示他的人性,後一句話暗示他的神性(賽九6)。以賽亞所給彌賽亞的稱號,也特別強調他的神性︰「奇妙策士」(比較二十八29)、「全能的上帝」及「永在的父」(賽九6)。
以賽亞強調,彌賽亞不單將福氣賜給以色列人,也是賜給列國。一度被藐視的加利利地,是被稱為「外邦人的加利利地」的,它有一天要成為彌賽亞榮耀顯現的所在(賽九12;比較四十二6,四十九6)。彌賽亞定會掌權,彌賽亞作為大衛的後裔,將要在未來的國度中施展對世界的管治(賽九7)。彌賽亞的國度是公義和公平的(賽十一15),但在他統治之前,世界各國先要受審判(賽二十四123),那時,彌賽亞要賜隔給以色列人(賽十四12)及列國(賽二十五612),使人類能恢復在亞當裡所失去的一切。彌賽亞統治時,死亡的咒詛將被除去(賽二十五8),世界要認識真理。這位偉大教師彌賽亞,要引領世人歸向他的真理(賽三十2021﹞。彌賽亞更要醫治世界(賽三十五56)——這種醫治,在那些生活在聖潔裡的人產生功效(賽三十五8)。

 
以賽亞也提到耶和華將來的榮耀,以賽亞說明了上帝要怎樣賜福給以色列人和列國。這種福氣,是建立在赦罪的基礎上。以賽亞所介紹的,不單是一個君尊的彌賽亞,也是一個受苦的彌賽亞——這兩種身分皆屬一人。彌賽亞要被殘害至死,並補贖世人的罪惡(賽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

 
從以賽亞的神學,我們可以看見上帝解決人類罪惡的方法,是藉著彌賽亞的救贖,叫上帝的榮耀在千禧年國度中得以彰顯。


約珥書神學

   耶和華的日子︰約珥  ,

  耶和華的日子的預言  ,

   約珥書之神學信息  , 

  約珥書的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