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精研式讀經(3)

Ⅰ、課程內容
一、歸納式讀經(或歸納式查經):
(一)儘可能一口氣把所要查考的經文有關的書卷看過一遍。
這種讀法能給我們整卷的概觀。看的時候,手中拿紙和筆,寫下─ 1. 主題
;2.主要的分段;3.重覆的鑰字;4.主要人物。
(二)盡你所知的找出該卷的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能幫勵助你以一個收信者的身份來讀這些經文,有了這些資料,就
能更貼切地明白經文的意義。
在一口氣讀整卷經文時,也可以注意有關歷史背景的資料。例如:讀哥林多
前書,就能看出教會分裂成黨派 ( 一:11), 有淫亂的問題 ( 五:1),有
屬靈恩賜的誤用 ( 十四:1 ~ 40)。 研讀保羅書信時和使徒行傳時,可以
發現很多當時的歷史背景。參考聖經百科、聖經字典、經文彙編等,也可以
提供許多歷史資料。
(三)個人仔細研讀經文,然後提出三個重要的問題:
經文說什麼?( 觀察 )
經文的意思是什麼?( 解釋 )
這段經文對我有何意義?( 應用 )
按照這種方式的查經,可以避免兩個極端。有些人只注意觀察和解釋,從來
不會應用在生活上。有些人只注重在觀察和應用上,忽視了經文中的環境背
景和真正的涵義,而有不正確的應用。完整的歸納法查經,包括三部分──
觀察、解釋和應用。
(四)發掘事實──觀察。
正確的觀察經文需要精神專注,今日的人們都變得只看而不會觀察。請回想
上一次你和一群朋友一起吃飯的情景。當然,你一定看見他們在吃東西;但
是你仔細觀察過他們吃什麼嗎?他們先吃什麼?後吃什麼?最後在盤子上還
殘留些什麼?你一定沒注意這些,你只有看到他們而沒有注意到他們。
觀察一段經文,需要像新聞記者一樣發掘所有相關的事實。而發掘所有相關
事實的關鍵在於問對問題。一位學者季陸達總結道:「有六位誠實服務的人
,教會了我所要知道的事, 他們的名字就是─什麼 (What)、為何 (Why)、
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如何(How)」。
何人(Who)─名稱,代名詞,所提到的人。
何時(When)─事情發生的時間,在聖經歷史中的年代。
何地(Where)─地點、位置。
什麼(What)─主要動詞,發生的行動。
為何(Why)─作者寫作的理由。
如何(How)─用什麼方法表達的?故事,引句,比喻,或教導?
(五)根據觀察所得探測含義──解釋。
解釋的目的就是揭開經文的意思。你的角色現在要從記者變為偵探,要蒐集
各種線索以便找出經文的中心信息。首先反覆地看上下文,然後要瞭解重要
的字或片語,可能需要為一些字下定義,最好參考不同的版本或譯本;或者
研究一個特別的字詞在聖經別處是怎麼用的 ( 可參考經文彙編、 聖經字典
) 。
第二是找出這些或片語之間的關係。要問為什麼用這個片語?有了這些線索
,就能夠試著找出經文的中心信息。作者在這封信或這卷書中要向讀者表達
些什麼?保羅或聖經的其他作者必定希望讀者從一段經文中就學到很多的真
理。總之,要找出中心信息必須詳讀經文上下文以及語法之間的關係,絕不
能只從一字、一句來看。
(六)找出這段經文現今對的意義──應用。
找出了中心信息之後,就要尋求這信息今日對有何意義。可自問下列問題:
○在此段經文中有什麼影響了我的思想、觀念沒有?
○有那些是我該有所改變的?
○我要採取什麼行動?
研讀聖經的主要目的是應用出來,而不能單用理智來研究分析。

二、專題研經( 主題式查經及人物式查經 )
研經時多半是以一段經文為範圍,但有時不妨換換方式,以歸納法查考一個
題目。例如恩典、罪、或團契等專題,也可以查考一些時代的問題如同性戀、婦
女的領導地位、金錢的管理等,都可以成為研經( 查經 )很好的題目。又如專門
查考聖經人物,像大衛、摩西、彼得或以斯帖等,也是很好的方式。然而專題查
經是很難做得完全,只能從一個已定的主題來尋找全本聖經的論點。專題研經(
查經 ),必須願意花許多時間鑽研。
專題研經有下列要點需注意:
(一)題目範圍不要太大。
比方查考聖靈的工作,不如專門研究聖靈工作之一──聖靈的恩賜。若題目
訂得太大,則無法充分查考所有相關的資料。
(二)使用經文彙編等參考書,找出所有相關經文。
從解析性索引,像 Young's Concordance, 或 Strong's Concordance,能
夠在幾分鐘之內找出該題目希臘文或希伯來文的衍生字,及各種不同的意思
,它在新舊約中出現過多少次,以及有幾種譯法。
(三)研讀聖中與該專題有關的上下文。
仍以觀察、解釋和應用的過程,來查考所有有關專題的主要經文,研究並了
解上下文的關係。
(四)比較每一段經文,以找出聖經對於該題目整體一貫的論點。
為了查考這一題目的中心信息,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不同的經文對此題目
有不同的說法嗎?新約和舊約對這題目的觀點如何?有何不同?如何協調?
(五)找出最適合小組的應用問題。
(六)以觀察、解釋和應用的過程來提出問題,或許可以延伸出主要經 文之外的相關資料。

Ⅱ、實習
一、以「觀察」、「解釋」和「應用」三個步驟再來查考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3
節。當你重新再用過六W的方法之後,請概述一下你的心得。
二、請以人物──「大衛」為主題,查考新舊約中凡是出現「大衛」的地方,並
概略寫下你查考的心得。

Ⅲ、歷史書的介紹
緊接著摩西五經之後, 自約書亞記至以斯帖記共十二卷歷史書。 前三卷 (
約書亞、士師記、路得記 ) 是論以色列人進取迦南及在那裡初期的情形, 亦即
「王國前之歷史」; 中三卷,每卷分上下 ( 撒母耳記、列王記、歷代志 ),專
論「王國時期的歷史」;後三卷 (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 專論「王
國後歸回時期之歷史」。
按內容來說,歷史書繼承摩西五經之「遺志」,把神在以色列中的計劃及把
以色列在萬民中之計劃記述下來,一方面顯出以色列是屬上帝君尊之國度,歸上
帝之管理,是上帝統治之國家 ( Theocracy );一面也藉著歷史之演變,指出以
色列在上帝的計劃中如何失敗及失敗的過程,更指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約條內
完全應驗上帝的話。事實上,歷史( History )就是上帝的故事( His story )。
一、王國前之歷史
(一)約書亞記──可能為約書亞本人或非尼哈所作,亦可能是非尼哈或後人所編
,成書時間大約在十二到十四世紀之間。
──本書記述以色列人勝利佔領迦南,上帝的大能在這片土地上彰
顯。
(二)士師記──傳統認為是撒母耳所作,但可能是撒母耳同時代的人所寫。自內
證推知本書若非寫於掃羅為王時,就是寫於大衛作王的初期( 主
前 1050 至 1000 年 )。
──本書作者將這一段時期大小十二位士師的英雄事蹟和多采多姿的
真實愛國故事,編寫成書,又將以色列人在迦南早期的生活片段
附錄於後,希望讀者能從這些血淚史中學到靈性生活的功課。
(三)路得記──作者無法確定,傳統的說法是由撒母耳所作。
──在士師時代兵荒馬亂的歲月中,〈路德記〉提供了一個普通家庭
的生活故事。其中有如何與饑饉奮鬥,忍受苦難;豐收時的田園
風光,還有那永難熄滅的愛情。
二、王國時期的歷史
(一)撒母耳記上下──作者不確定,但應該是所羅門王死後和王國分裂之後仍在
世的一個人。不過傳統認為撒母耳是作者。
──本書 ( 上下 ) 有三個關鍵的人物:掃羅、大衛和撒母耳
掃羅出現時,已是勇士,在追趕著一群失驢;而大衛出現
的時候,則是個年輕的牧羊人,喜歡音樂,力足打死獅子
和熊。只有撒母耳的記載,始自母腹,終於故鄉的拉瑪的
墳墓。他是以色列人歷史轉捩的關鍵人物,是以色列王朝
真正的奠基者。本書以士師時代晚期始,而以大衛王朝的
開建終。撒母耳記上下原為一書。
(二)列王紀上下──本書作者不確定,但一般相信是一位住在巴比倫的被擄猶太
人。
──本書是〈撒母耳記〉講述以色列人建國史的續篇。本書以大
衛晚年的事開始,病榻旁如何選立王室繼承人所羅門,一直
到王國分裂,百姓被擄於異邦。列王紀上下原為一書,和撒
母耳記合稱為「王國記」。
(三)歷代志上下──歷代志上下原為一書,古希伯來傳統或若干現代作者都認為
作者是以斯拉或者是一位與他同時代司音樂的利未人。成書
約在主前 450 年前後。
──本書所記時代與〈列王紀〉同,不過略去了一些人物和史事
,但也加添了不少資料。本書之歷史不為某一特定王朝所寫
,其時間涵蓋了亞當到波斯帝國的建立,故名叫「歷代」。
三、王國後歸回時期之歷史
(一)以斯拉記──本書在最早的猶太和基督教的正典目錄中是和〈尼希米記〉同
為一書,大多數學者認為本書作者應和〈歷代志〉的作者為同
一人,不過傳統的說法認為作者是以斯拉。 時間是 440 主前
年到 430 年。
──本書在〈歷代志〉之後,跨越了五十年沈寂被擄時期,繼續向
讀者介紹一個民族如何進入新生時代。以色列人飽經亡國痛苦
之餘,終得上帝的應許,在廢墟上重建家園,又能記取教訓,
,在大雨中哭泣認罪,立志改革復興。
(二)尼希米記──同上。
──這是一部用個人回憶錄的形式寫成的書,雖然書中插有一些譜
系和名單,但大半為一位被擄回國的猶太人領袖的私人札記,
坦率、謙卑,充滿愛上帝和愛民族的情懷。
(三)以斯帖記──作者很難稽考,不過可以確定是猶太人,他不但長住波斯,而
且能看到瑪代和波斯的官方文獻。 時間則應於主前 331 年波
斯為希臘所滅之前。
──全書未提到上帝的名字,也沒有提到聖殿或耶城,新約中也沒
有引用過書中的話。本書雖然講出了普珥節的由來,但這不是
它被收入正典的主要理由,而是因為整個故事過程,無處不見
到上帝全能的手和祂如何掌管人類前途。上帝藉著弱女子以斯
帖而拯救整個猶太人,就是最清楚的證明。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