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讀者(The Audience Addressed)
分析讀者的地理環境、社會狀況、經濟和社會心態。相信這些因素不只會影響讀者的思想、接受能力、心理狀況,也今日的讀者可以認識他們更多。
讀者的地理環境: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這些是亞西亞屬羅馬的省份,佔地達一萬三千平方哩。這是一個好大的地區,而這屬於亞西亞的內陸地帶,人口稀少。這可以窺見當時基督教的廣傳。
讀者的社會狀況:
受逼迫的基督徒(2:17;5:9)。
參雜著自由人(2:16)和奴隸(2:18-20)。
這些人皆稱基督為主(2:13),也尋求上帝的旨意(2:15)。
男女老少都有,夫妻之間的關係被稱為「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3:7),年長者要作「群羊的榜樣」(5:4),年幼的要順服年長的(5:5)。
猶太人(1:1)和外邦人(4:1-4)在一起。可見當時的信徒群體,有許多不同背景的人一起過屬靈的生活。
他們之間似乎有清楚的角色。
經濟及社會心態:是這世界的「客旅」、是「寄居的」(1:1,17;2:11)。相信這些基督徒是受當時社會人士的懷疑和偏視而有此心態。
二. 作者-寄信者(The Author-Senders)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是這封書信的主要寄信者,也說明在這名譽和權威下寫成。
他也自稱自己為「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5:1)。
共同署名者有:西拉(5:12),相信他是送信者,他應該是徒15的西拉;我兒子馬可(5:12),相信這「兒子」是指信主關係上的帶領者。
「在巴比倫」(5:13)相信是指羅馬,也相信這地點就是寫書的地點。在第一世紀尾,基督徒常以此名來代替羅馬。從這名字,可見當時教會已受到羅馬政府的逼迫。
(註:呂雷特相信作者是一班與彼得相熟的人,以使徒的彼得名字寫這信。他也相信這封信是在主後七0年才寫成。)
三. 社會處境(The Social Situation)
按書的內容,可見當時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之間的緊張關係,基督徒必須活在一種敵視的關係之下。這造成基督徒受許多無謂的逼迫。造成彼得多次要求基督徒以善良來面對這敵意(2:15;3:9,13;)。基督徒被稱為「作惡的」或被人誣賴及毀謗(2:12;3:9,16)。這些毀謗甚至導致害怕(3:6,14)及不公平/無謂的苦楚(1:6;2:19,20;3:14,17;4:15,19;5:10)。這幅基督徒受社會人仕敵視及逼迫的情景與新約多處有相似的記錄。
四. 情況和對策(The Situation and Strategy)
彼前可說是一卷教導信徒如何面對逼迫具有極高神學價值的書信。
彼得首先肯定他們為受揀選的族類,有君王的身份,是祭司(2:9),是上帝的群羊(2:25;5:2),他們之間是弟兄(5:9)。
雖然這些信徒是散居在各地,但是彼得指出這些信徒是在上帝的家裡(2:5;4:17)。另一方面,說他們是世上寄居的是作客旅的(1:1,17;2:11)。相信這裏的信徒是因為經濟的原因移居在各地,但是卻藉著主而屬於一家人了。這是屬靈的家人。面對這物質和敵視的世界,彼得一方面指出「萬物的結局近了」,另一方面教導信徒要謹慎自守,儆醒,並且彼此切實相愛(4:7)。
從書信中,也讓我們見到當時社會中的階級和分別:政府-人民、君王-臣宰、主-僕、丈夫-妻子、老-少。
這種「基督徒」(Christianoi,4:16)的身份雖然使信徒失去了許多社會上的利益,但是卻在上帝的家裡得了一席位。
五. 抗衡策略(The Sectarian Strategy)
作者的策略是要支持和激勵收信人如何面對社會的敵視和不公平的逼迫。可從三個方面看出來:
一.確定信徒那集體的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他們是與上帝聯結的、是重生的人、是上帝所揀選聖潔的子民、同為忠心的信徒(1:2-2:10)。也與外邦人分別,在道德上是聖潔和超越的(2:11-4:19)。
二.確定內在的合一(internal solidarity):大家同為遵守上帝的旨意(1:14,17,21;2:13,15,18-20,21;3:17;4:19;5:6),對基督忠心(1:8;2:7,13;3:15;4:14,16),互相相愛、尊敬、謙卑、接待、服事(1:22;3:8;4:8-11;5:1-5)。
三.確定堅定的委身(steadfast commitment):說明與基督一同受苦的理由(2:21-25;3:13-4:6;4:12-16),與基督一同得(救贖的)榮耀(1:3-12,18-21;2:2-10,24-25;3:18-4:6,12-19;5:10-11)。,同為兄弟(2:17;5:9)、神家裡的人(2:5;4:17)、順服的子民(1:14)、聖潔的人(1:22-23;3:8;4:8)。
這封信並沒有低視那從外來的逼迫和社會上的不公平,反而說明這事實,並鼓勵信徒去面對這社會的敵意。指出這逼迫是暫時性的,都要過去。信徒都是世上的客旅和寄居者,就如舊約的族長在中東一帶流浪。這種客旅(paroikoi)並不是一種社會中的損失,反而應看為是一種祝福。
這事實成為了一股力量,支持和推動信徒在世上的團結和道德責任。
六. 興趣和意識型態(Interests and Ideology)
呂雷特指出,文本作者的寫作興趣比較困難決定。其中的原因是因為這書卷作者的興趣多數是隱藏起來。詮釋者只好從文本的內容和策略觀察出來。
在彼得前書,我們必須藉著它的內容和策略猜測出那位在羅馬的作者和部份亞西亞信徒之間的興趣和意識型態。唯一的線索是「我略略的寫了這信…勸勉你們,又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你務要在這恩上立得住」(5:12)。明顯地,這是一封私人的信。作者似乎有興趣與亞西亞的信徒確定和保持個人關係。不只是要分享他們共同的信仰,也談論他們那受逼迫的經驗。這受逼迫的經驗是大家共有的(4:12-13;5:9)。
這封信保持了羅馬教會與亞西亞教會之間的密切關係,就如後來由羅馬寄給哥林多的革利免前書(I Clement)一樣。羅馬教會的在經濟、政治、文化、行政上的優良地位,說明這封信的寄信方向。羅馬教會正在向地中海一帶地區執行它們那種影響力。這自然也是羅馬教會的責任。
關於意識型態,作者正是向在亞西亞受逼迫的信徒作一些神學的教導。大家都是上帝家裡面的人,說明作者欲安慰和鼓勵亞西亞受苦難的信徒。藉著這種內在的關係,因此大膽地談論如何應付許多外在集團/外邦人的壓制和逼迫。
這種一家人的意識型態自然形成了書中的內容,它不只是宗教的,也是社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