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背景
歷代志上、下在希伯來文聖經原本是一本書,後來舊約聖翻譯成希臘文的時候才分為兩部分。關於本書的作者,到今天還沒有肯定的結論。猶太法典認為歷代志是出自以斯拉的手筆,這大概是因為歷代志的最後一段(代下36:22-23)跟以斯拉記的開頭(拉1:1-3) 幾乎完全一樣之故。不過有些學者對這現象有不同的解釋:歷代志的最後一段是後人加插上去的,為的是要把它和以斯拉記連接起來。無論如何,書中雖有提到波斯王古列下詔批准猶太人返故土重建聖殿一事,全書卻沒有記載波斯帝國和希臘時代的歷史,顯然是寫在猶太人被擄歸回故土後的短短時期之內,而編寫人很可能是以斯拉。另外有學者根據書中記錄了約雅敬王後人六代的族譜 (代上3:17-24),認為本書是寫於主前第二世紀初。然而更可能的解釋是:書內部分族譜是後來加插上去的,但主體是歸國後初期的作品。
主題特色
本書有四大特色:
1 本書的內容和文字有很多與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相同(代上10章至代下36章相當於撒上31章至王下25章);
2 歷代志特別著重數位的記錄,而書內的數字往往比平行的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的來得大;
3 本書作者明顯地是由果報神學的觀點來解釋歷史,他試圖說明:一些很好的君王之所以遭遇悲慘的收場,都是由於他們犯了某些錯誤之故;
4 本書對於一些人物的描述與以前某些歷史人物相似,例如:大衛和所羅門的關係就跟摩西和約書亞的關係相似,又負責建築聖殿的工程師戶蘭(代下2:13-15),與建造會幕的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出35:30-35)相似。
本書作者重寫歷史的目的,是要告訴新一代的猶太人,只有大衛的子孫才是「真命天子」;只有大衛所屬的支派──猶大(即歸國後的猶太人)才是「真以色列」。北國的十支派因背叛大衛家而受懲罰,已被撇棄,就好像好些南國的君王,因為沒有好好地忠心事奉耶和華,最終失敗。上帝是賞善罰惡的上帝,現在只要回國的百姓真心跟從耶和華,就必能長久居住在 帶領他們歸回的應許地,否則必會再次遭受刑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