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讀者和經文的問題

    解釋的問題起於讀者,也終於讀者。如何才能回到古時經文背後的觀點和資訊中?我們在談話中要互相解釋對方的意思,都相當困難,因為每個人的觀點都有稍許不同,我們用字雖然相同,可是含義卻不盡相同。

真 正要開始溝通,首先必須將觀點協調一致。而如果我們把這種狀況擴及兩千年,跨越聖經時代直到今日的發展,問題就似乎太難克服了。一般的傾向總是會將現代的 問題讀入經文中,要取得純粹「客觀」的看法,就是重演原初的狀況,不受現代先入為主觀之影響,實在非常困難,甚至應當說不可能。在進行解釋的時候,我們已 置身於一種文化與神學架構中。事實上,若要發揮瞭解力,這種架構乃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可是這樣一來,經文又居於什麼地位呢?

   
弗 瑞的見解十分令人信服,他認為,這並不是二十世紀的新問題。歷代以來聖經學者都在掙扎,究竟應當用字面(以經文為中心)或非字面(按文化或神學)的角度來 看聖經。不過,最近年來,這個問題以一種新的方式呈現出來。弗瑞說,近幾十年之前,就辯護的一面而言,釋經學對故事類經文缺乏實際的作法,因為 「歷史批判法藥性強烈,以致讓人無法將故事本身的解釋當真。」

簡言之,這個方法既然不容許經文為自己說話,真正的釋經就無法進行。釋經的重心從經文移轉到個人,因為焦點不再是經文如何揭示(探討解釋經文的方法),而是質疑「瞭解」本身的架構。

因此,注意力就從經文轉到自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