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辯證運動的興起(透過巴特和布特曼,尤其是後者),這種歷史法逐漸受到攻擊。
文
學批判與它有類似之處,但卻是另一種演變。士萊馬赫在本世紀之初影響力很大,而新批判派,則於一九三零至一九六零年一直佔優勢。這一派強調經文的形式與架
構,過於其歷史層面;它的方法是研究經文的本質,可是它不夠注意詮釋者主觀的參與。後來興起的現象學與結構學,在文學界的出現比在聖經學界晚,但卻很快改
變了文學界研究的方向,以致現今文學批判的路已經更加偏向以讀者為動力中心,比釋經學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並不是說,新批判派已經遭取代。其實,倒有好幾個
旁枝由此而生,例如新亞里斯多德派的「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他們強調以哲學為基礎的「模仿」(mimesis)或「擬態」(imitation)。但是今天在市場上掌控的是讀者法,而不是以經文為中心的方法。
談到最近的批判,首先必須提出的是迦達莫,他所著的《真理與方法》(Truth and Method),代表了後布特曼派神學家所持「文字——事件」(word—event)的看法。傅許(Fuchs)和艾伯靈(「新釋經學」派的創始人)所稱的「釋經迴圈」(hermeneutical circle),在迦達莫看來,則為「視野的融合」;意即,經文的視野與詮釋者的互相融合。根據海德格晚期之思想,迦達莫主張,語言乃是根植在我們「本體」(Being)之中,不單只紮根在我們的思想生活中,因此,語言和經文都是自主的實體,本身有其生命。解釋的動作並不在於解開經文過去的意義,而在於目前和經文建立辯證。心理學式(迪特意等人)要確定作者原意的作法, 在此毫無立足之地,因為,在寫作的動作中,「意義經過了一種自我隔離的過程」,必須被讀者所用的語言「重新陳述」,或重新喚醒。
換言之,當我研讀保羅回想自己過去生活的經文時--如羅馬書第七章和腓立比書第三章,我不是在研究保羅,而是在研究他所寫的經文,這段經文向我目 前的狀況說話,但並不重塑作者過去的狀況。迦達莫說:「瞭解經文,主要的目的不是向過去作推理,而是現今能參與在經文所說的話中」。這是因為「經文沒有要求人視它為原作者主觀的表達。……經文一經寫下,就和當初產生它的條件與它的作者隔離了,它有自由建立新的關係」。意義乃是根據經文用語現在的組成來判斷。
但 同時,迦達莫又堅持,解釋不是「一個人主觀的動作」,乃是一種歷史的動作,「將自己放在傳統的過程中,在其中過去與現在不斷進行融合」。要訣是主體(詮釋 者)和客體(經文)的「時間距離」;這讓我們能過濾先入為主觀(或歷史傳統),只把對瞭解經文有幫助的方面挑出來。啟蒙運動對先入為主觀持反感,認為它是 解釋的攔阻,但迦達莫的看法正相反,認為它是正面的因素,更是真瞭解的要訣。在此,迦達莫對「先入為主觀」的用法和士萊馬赫相仿:這是詮釋者和經文世界的 共同立場,就是讓人能捕捉經文概念的知識庫。詮釋者的先入為主觀向經文提出問題,也被經文質詢。這樣,主觀和客觀便結合在一起,而當嶄新的視野可能性被開 啟,解釋就成了應用。簡言之,在解釋的歷史過程中,經文和詮釋者都參與其內。經文和讀者一樣,都具開放性,而兩者各自受制於歷史的視野,在進入瞭解的動作 中則能結合在一起。對迦達莫而言,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它發生於現在,並不受過去作者原意的主觀所掌控。
迦 達莫追隨海德格,將所有瞭解的方向都指向語言:瞭解並不來自解釋的「方法」(如釋經學古典的派別所言),而來自溝通時的「彰顯。(或「真相」)動作。進一 步說,它是一種美學的經驗,而且出現在講話中,多過經文中。在前一種狀況裡,可以由現成的情境來解釋溝通。但是,若面對的是「經文」,過去的思想世界既不 存在,其中的資訊便向讀者的主觀感受敞開。惟一的解決法,就是普世的語言基礎。詮釋者來到經文前,知道自己有什麼先入為主觀,並運用這觀點向經文提出問 題。經文打開它的思想世界,在接下來的對話中,經文將詮釋者的問題重新改造。這便是迦達莫對「釋經迴圈」的解釋,即所謂視野的「融合」。過去(經文)和現 在(詮釋者)結合在一起。
有 一點很重要:迦達莫從未否認客觀或科學的方法。他所主張的是:這種方法只能提供某種程度的把握,但絕對無法重塑經文的「原意」或「用意」。在釋經大業中, 重心並不是兩個(解釋與瞭解)或三個(加上應用),而只有一個,就是「開始瞭解」的那個動作。過去與現在融合在一起。我們不能單單從約翰的觀點來解釋「上 帝愛世人」;約翰福音三章16節必須要從我們現今對上帝愛之體驗的角度來思想。
總之,迦達莫的美學釋經法,離開了作者和經文,把經文與讀者連結在一起,紮根於現今而不在過去。但是這個理論本身有幾項弱點。正如新釋經學一樣,迦達 莫並沒有清楚說明怎樣能避免主觀解釋的危險。對他而言,防止主觀的掌控有二:經文過去的視野,和詮釋者現今所屬的團體(就是向主觀解釋挑戰的「傳統」)。 但是,他並沒有明確列出避免主觀的標準。事實上,閱讀的每一時刻,都可能產生嶄新的瞭解。
同時,迦達莫也沒有發展出區分真假解釋的方法。金容得指出:「有系統地曲解溝通」會改變經文的意義,但是迦達莫沒有提出防備有缺欠之瞭解的標準。再說,他對讀者在解釋中的角色,也採取不加批判的觀點。看來他很難避免多重意義, 因為現今每一種狀況或觀點,都可以任意引導經文。結果很可能會造成一片混亂。最後,赫爾胥指出:「跟隨傳統路徑的讀者就是對的,而離開這路徑的讀者便是錯的」。然而,這種方法有欠穩定,因為傳統是會不斷發展和改變的,要看團體與資訊而定。
再者,這會造成真理定義的大改變,按各個傳統而各自不同。這樣,真理就沒有普世性或絕對的根基,能將各個團體連在一起。這種現象雖然可能發生,但卻不一定必會發生,尋找經文的原初意義是可能的。
談到最近的批判,首先必須提出的是迦達莫,他所著的《真理與方法》(Truth and Method),代表了後布特曼派神學家所持「文字——事件」(word—event)的看法。傅許(Fuchs)和艾伯靈(「新釋經學」派的創始人)所稱的「釋經迴圈」(hermeneutical circle),在迦達莫看來,則為「視野的融合」;意即,經文的視野與詮釋者的互相融合。根據海德格晚期之思想,迦達莫主張,語言乃是根植在我們「本體」(Being)之中,不單只紮根在我們的思想生活中,因此,語言和經文都是自主的實體,本身有其生命。解釋的動作並不在於解開經文過去的意義,而在於目前和經文建立辯證。心理學式(迪特意等人)要確定作者原意的作法, 在此毫無立足之地,因為,在寫作的動作中,「意義經過了一種自我隔離的過程」,必須被讀者所用的語言「重新陳述」,或重新喚醒。
換言之,當我研讀保羅回想自己過去生活的經文時--如羅馬書第七章和腓立比書第三章,我不是在研究保羅,而是在研究他所寫的經文,這段經文向我目 前的狀況說話,但並不重塑作者過去的狀況。迦達莫說:「瞭解經文,主要的目的不是向過去作推理,而是現今能參與在經文所說的話中」。這是因為「經文沒有要求人視它為原作者主觀的表達。……經文一經寫下,就和當初產生它的條件與它的作者隔離了,它有自由建立新的關係」。意義乃是根據經文用語現在的組成來判斷。
但 同時,迦達莫又堅持,解釋不是「一個人主觀的動作」,乃是一種歷史的動作,「將自己放在傳統的過程中,在其中過去與現在不斷進行融合」。要訣是主體(詮釋 者)和客體(經文)的「時間距離」;這讓我們能過濾先入為主觀(或歷史傳統),只把對瞭解經文有幫助的方面挑出來。啟蒙運動對先入為主觀持反感,認為它是 解釋的攔阻,但迦達莫的看法正相反,認為它是正面的因素,更是真瞭解的要訣。在此,迦達莫對「先入為主觀」的用法和士萊馬赫相仿:這是詮釋者和經文世界的 共同立場,就是讓人能捕捉經文概念的知識庫。詮釋者的先入為主觀向經文提出問題,也被經文質詢。這樣,主觀和客觀便結合在一起,而當嶄新的視野可能性被開 啟,解釋就成了應用。簡言之,在解釋的歷史過程中,經文和詮釋者都參與其內。經文和讀者一樣,都具開放性,而兩者各自受制於歷史的視野,在進入瞭解的動作 中則能結合在一起。對迦達莫而言,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它發生於現在,並不受過去作者原意的主觀所掌控。
迦 達莫追隨海德格,將所有瞭解的方向都指向語言:瞭解並不來自解釋的「方法」(如釋經學古典的派別所言),而來自溝通時的「彰顯。(或「真相」)動作。進一 步說,它是一種美學的經驗,而且出現在講話中,多過經文中。在前一種狀況裡,可以由現成的情境來解釋溝通。但是,若面對的是「經文」,過去的思想世界既不 存在,其中的資訊便向讀者的主觀感受敞開。惟一的解決法,就是普世的語言基礎。詮釋者來到經文前,知道自己有什麼先入為主觀,並運用這觀點向經文提出問 題。經文打開它的思想世界,在接下來的對話中,經文將詮釋者的問題重新改造。這便是迦達莫對「釋經迴圈」的解釋,即所謂視野的「融合」。過去(經文)和現 在(詮釋者)結合在一起。
有 一點很重要:迦達莫從未否認客觀或科學的方法。他所主張的是:這種方法只能提供某種程度的把握,但絕對無法重塑經文的「原意」或「用意」。在釋經大業中, 重心並不是兩個(解釋與瞭解)或三個(加上應用),而只有一個,就是「開始瞭解」的那個動作。過去與現在融合在一起。我們不能單單從約翰的觀點來解釋「上 帝愛世人」;約翰福音三章16節必須要從我們現今對上帝愛之體驗的角度來思想。
總之,迦達莫的美學釋經法,離開了作者和經文,把經文與讀者連結在一起,紮根於現今而不在過去。但是這個理論本身有幾項弱點。正如新釋經學一樣,迦達 莫並沒有清楚說明怎樣能避免主觀解釋的危險。對他而言,防止主觀的掌控有二:經文過去的視野,和詮釋者現今所屬的團體(就是向主觀解釋挑戰的「傳統」)。 但是,他並沒有明確列出避免主觀的標準。事實上,閱讀的每一時刻,都可能產生嶄新的瞭解。
同時,迦達莫也沒有發展出區分真假解釋的方法。金容得指出:「有系統地曲解溝通」會改變經文的意義,但是迦達莫沒有提出防備有缺欠之瞭解的標準。再說,他對讀者在解釋中的角色,也採取不加批判的觀點。看來他很難避免多重意義, 因為現今每一種狀況或觀點,都可以任意引導經文。結果很可能會造成一片混亂。最後,赫爾胥指出:「跟隨傳統路徑的讀者就是對的,而離開這路徑的讀者便是錯的」。然而,這種方法有欠穩定,因為傳統是會不斷發展和改變的,要看團體與資訊而定。
再者,這會造成真理定義的大改變,按各個傳統而各自不同。這樣,真理就沒有普世性或絕對的根基,能將各個團體連在一起。這種現象雖然可能發生,但卻不一定必會發生,尋找經文的原初意義是可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