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啟榮
諾斯底主義的諾斯底這一字”gnostic”,主要來自一古代的基督教旁支派別的自我稱呼”gnostics”,因為此一派的歷史很早,亦留有許多的著作,因此自始教會對它就有所瞭解。
諾斯底派的起始年代問題
諾斯底派活躍於二世紀中以後,主要的語言是希臘文,而現存最早提到有關諾斯底的人是愛任紐(Irenaeus),約公元180年左右,根據他的說法,諾斯底的學說對基督教神學家Valentinus有很大的影響,而這事應該在Valentinus去到羅馬宣揚其學說之前,大約公元136年左右,或不久之後。不過確切日期是多早,則難以回答。
或許我們可以從其哲學上的特徵對照當時代希臘哲學,間接的回答其起源日期。在希臘哲學的背景之下,諾斯底有關創造的神話似乎類似耶穌時代的哲學上現有的神話。諾斯底神話的形成乃完全由柏拉圖主義者對柏拉圖著作Timaeus (Plato’s dialogue)內有關創造之神話的詮釋,加上舊約創世紀的內容,一同構造出來的。這種神話(中期柏拉圖主義)在Philo Judaeus時代(ca. 30 B.C.—A.D. 45)亞歷山大城說希臘話的猶太人知識分子間是非常普遍的,也在第一和第二世紀異教哲學圈中廣為流傳,因為諾斯底神話似乎反映了這種傳統,也有可能它的歷史上看至Philo Judaeus時代。所以學者們無法正確的指出到底諾斯底的起源是早愛任紐(A.D. 180)多久。
諾斯底持續發展至第三和第四世紀,但在公元381年皇帝Theodosius I在位期間立法正式承認只有一派基督教是羅馬帝國的大公正統教會,開啟了對所謂異教的逼迫和打壓,這其中當然包括諾斯底派。自此以後,諾斯底派只於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波斯有所聽聞,一些著作只偶而提及,大體來說諾斯底派基督教可能早已被Valentinian Church所吸收,且在公元250年之後溶入了摩尼教中,因為在那與諾斯底派有某些相似之處。
諾斯底名稱之由來
諾斯底”Gnostic”這一名稱對第二世紀說希臘話的人來說是非常新又有點奇怪的。單就這字來說,希臘文gnostikos最早出現在柏拉圖時代,它是一帶有很濃的哲學味的專有名詞,一般甚少使用,它的意思是有點像「導向知識」或「能獲取知識」一類的話,正常使用很少用來指涉人,換言之,不能形容一個人為”gnostic”,甚且”gnostic”這個字的用法是用在學術規範、或人類官能、能力等類似地方,舉例來說柏拉圖主義哲學家Plutarch可以這樣寫:「人類靈魂有一種將可見事物gnostikos(導向知識化)的能力。」所以當一個二世紀早期的社會團體開始稱呼自己gnostikoi或”gnostics”時,聽起來就有點像是奇怪的宗派行話,就像一個現代的俱樂部稱自己為「洞察力」或「知識論者」一樣。
“gnosis”的意思
在諾斯底的著作裏,使用gnosis這個希臘字來描述個人的拯救,而”gnostic”派(這名稱是該派自己取的)則用gnosis來表示他們獲取gnosis 之能力。gnosis的意思比較容易理解,而其衍生字gnostikos則冷辟,在生活上和宗教上(包括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用法都可見到gnosis,基本上是譯成”知識”或”知的行動”,但古代希臘語言能很容易區分成二種不同的知識。
一種是命題或陳述性的知(propositional
knowing)---某事是某某情形,例如「我知雅典是位於希臘裏面」。有許多希臘字是這種用法,如eidenai。
另一種是個人對某對象的認知,這對象通常是人,例如「我認識大成很多年了,或我對雅典很熟。」希臘文還有gignoskein,英文可以稱這種知為”acquaintance”,希臘文的名詞則是gonsis。假如二個人互相介紹認識,則這二個人都可宣稱他們對另一人有gonsis或acquaintance。若某人被介紹給神時,某人就有神的gnosis,古代的諾斯底派形容救贖是一種gnosis或acquaintance,而acquaintance之最高最終極的對象則非神莫屬了。
諾斯底派興起的背景
羅馬帝國始於奧古斯都時代,政治系統安定,保障了國家的太平,更造就了經濟的繁榮,甚且促進了原有的宗教,使之更加昌盛,而政治上對皇帝崇拜的推展,使得皇帝的肖像更是無所不在:皇帝神像,雕像,錢幣等都是這種現象的見證,還有皇帝崇拜和人民的宗教結合在一起,使得到處的神廟、慶典、和競技都有皇帝崇拜的影子。假若這些神明想要將他們的祝福帶給世上的大眾,則得先得到凱撒奧古斯都的保證,因為他是人間的頭頭,同時也是諸神明想要賜福的肖神的中間者。這樣的世界,這樣的政治人間,值得人們活下去嗎?
哲學已經自這問題撤出了:學校不需要形而上學。羅馬人自來都是只注重倫理哲學及其在政治上的實用性。一方面,一個人當然可以從匆忙的世界中退出來,並斥責她的浮華和享樂,也可以躲避起來,對一切事物抱持懷疑,或在犬儒主義的自滿中保持獨立,另一方面,他卻可以選擇加入一些當時的新的宣教運動中,至少它們提供了某些答案以及團體歸屬感給那些追尋意義的人。
諾斯底主義
諾斯底主義宣稱只有它的信息能回答人類所有的問題,它知道那包羅萬有之核心問題背後的答案是什麼,那問題就是:人類所居住的這整個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它回答:世界,對神自身而言,是一件不幸事件的結果。人性,就其本質而言,是超越之神性之一部分;就其不屬這世界而言,人乃是被擄於這一不幸事件當中,在與他無關之世界裏,成為一個他來者。人類的問題是---這世界究竟是存在著的呢!
拯救是使這世界回歸於虛無,以致人類能得到自由而回歸到他們的神性始源。當人類能認出他們的真實自我,這世界也就失去對人類存在的主宰和所有權,這就是”gnosis”、知識、對自我的認知,同時也是對神的認知,因為真實的自我,是神之一部分。由於人類被擄於這世界上、被囚、被騙、是瞎眼的,且因為他們是睏了,醉了,所以得從外面來叫醒他們,並使他們意識到他們的真實身分。
這就需要有一個啟示者(revealer)在這世界裏來作呼籲的工作,他呼籲的內容就只單單是:人類乃屬於神聖的領域,他是這個世界的外來者。所有帶著、分享著與神平等身分的人,都能聽到這呼籲並認清他們的真自我,帶著這樣的認識,他們就得解放。
其他諾斯底的信息,則用來幫助每個人尋得脫離這既虛無又失喪之世界的方法。這些問題就是:我從何處來?為什麼我在此?我如何找到回歸之路?故此諾斯底神話將提到神聖始源之原初(theogony)、充滿悲劇和不幸之被擄(cosmogony)、人類之被囚禁
(anthropology)、以及如何回到神聖始源之實在界(eschatology)等。
從比較宗教史看諾斯底主義
對以上的討論,宗教史學者或許會感到不甚滿意,比較宗教史嘗試去探究諾斯底主義的發展,並了解其依存關係,意欲用一種方式,呈現這個新現象,即:看看諾斯底主義有否可能與老的或類似的宗教觀念有關聯,甚至由它們而出。然而諾斯底主義裏的新的宗教內容,卻不能得自老的傳統或宗教運動,想要看出它是否有基督教或猶太教或柏拉圖主義的血統是枉然的,從特定的歷史依賴或發展觀點,也無法解釋諾斯底的來由,因為它的內容既新奇又具有革命性,使這變得不可能。只是如何產生諾斯底這問題還是不能迴避。
諾斯底興起的當時,正是人們的社會和政治認同產生問題時。之前的政治和社會機構,如城邦制度,已經被宗教所束縛並被賦予了宗教的意義,故對所有的人來說,政治的歸宿和宗教的歸宿是同一個。而現在希臘人發現了宇宙才是人類的家,讓許多人對他們原先所熟悉的、來自傳統宗教信念的觀念,變得不自在和陌生,也無法理解。
我們可以確定,對此問題自始就不乏各種解釋。如斯多亞派曾說,人們必須瞭解他們是整個世界的公民,且是充塞萬有之神聖的洛各斯的一部分。新的宗教的神則被宣稱是整個宇宙的統治者。但這些神明的權力和統治,卻不等於羅馬帝國公民所臣服的政治力,進一步說,若把你的眼光注視在天空星際上,則你會知道,它雖充滿了幽靈卻不必然令人興奮,星球帶來的苦日子不比好日子少,星象裏的星座規則,嚴格到連諸神也得遵守。就是這樣的世界,所產生出來的經驗,成為諾斯底宗教和其信息的前題,所以諾斯底主義,就是從這種世界已如同異鄉的經驗發展出來,以及從一種具有神聖呼召的信息中產生出來,這信息解放人們,使人認清自己和自己的真實存有(true being)。
在這諸多爭辯的問題中,或許更實際的是,諾斯底主義是首度出現自那一個古代宗教語境。從現存的諾斯底文件中知,其作者大部分都宣稱自己是基督徒,且通常確信耶穌帶來了具有解放信息的知識(Gnosis),這事實早自二世紀就為人所知。在文件裏,諾斯底的信仰交雜著基督信仰的語言和傳統,甚至到一個程度,使今日的我們,也難以釐清不同的立場。但基督教諾斯底主義著作裏,有很多內容並不容易從基督教觀念和語言找到,特別是關於神統系譜學(Theogony)和宇宙開闢論(Cosmogony)的神話、形而上學的二元論、以及對啟示者(reveler)的神話性描寫等。
諾斯底有許多的神話性格,它不是希臘哲學所能概括,可能受近東神話傳統所影響,但對此我們也所知有限。而諾斯底的二元論是否來自古代伊朗,我們對此時期的波斯宗教的知識很不足,所以也只能猜想它的前身是伊朗的拯救神話。對是否出於迦南宗教之創造神話,也是同樣的情形。因此我們甚至也可大膽猜想諾斯底不是與同時期以色列宗教形式有鄰近的關係,特別是就以創造神話詮釋諾斯底文件之觀點來說。
即使從猶太經典所羅門智慧書中來看,當中有許多描述類似諾斯底主義,但從猶太教尋根就和從基督教一樣不可能,猶太人的上帝觀與諾斯底的上帝觀,究竟還是有不可調合的地方。
無論如何,諾斯底主義還是留下了非常確定的教義和內容,從他們對整個創造的負面解釋,尤其是人類的創造,可知聖經創世紀的影響是很清楚的。同時在希臘化時期,受猶太人注釋聖經之元素的影響也是非常清楚,例如Philo of Alexandria說明了人們那時已經學會區分人類在天上(以柏拉圖用語就是觀念界)真實和基要的創造,與地上之創造的不同(地上之人,只是天上原型人的第二影本),他的作品也展示了對天界發展過程之瞭解,這天界是在可見世界形成以前就有的。若Philo不同意在他的創造學說裏使用占星學式的和神話式的描繪的話,那他乃是因他身為猶太人和哲學家的身分而設下了一個限制,對沒有這身分的他人而言是無需有這樣的義務,特別那並不是一個神話遍佈復興的時代。Philo也非常小心不去在最高神和較低之創造神間作區別,即使他知道有一位創造的中介者。但在久已成為哲學教科書之柏拉圖的對話錄裏,次等的創造神---得謬哥(demiurge),卻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總之,被擄後的猶太主義,已經學會從二元論瞭解世界的演進和人性的本質,這一個宇宙開闢二元論,不止出現在大眾化柏拉圖形式和哲學理論的專門用語中,且在提到上帝和彼列鬥爭的神話二元論之中,還有也在光明天使和黑暗天使之中。
一個人可以接受以下任何一項甚或全部,卻仍然是遵守律法的以色列人、柏拉圖哲學家、或彌賽亞的盼望者:神話的智慧觀念、宇宙開闢論和占星術、二元論和創世解釋、律法和啟示主義、上帝、得謬哥、天使、撒旦。然而要融合以上諸元素,使成為一種世界觀和救贖論,則還要觸媒,諾斯底主義所扮演的,正是這個觸媒的角色。在Nag Hammadi全集裏,有許多本似乎歸類於最早的神話的諾斯底主義時期,裏面基督教的元素不是尚未見蹤影就是到後來才被膚淺引用,當中像Apocryphon of John內容我們可以感受到受諾斯底那種新觀點影響的貪詞和胡圇吞棗,新的形式容讓它可以吸收使用任何觀念,不致缺什麼。只消讀一點內容就會使人覺得眼花撩亂,對於敘述父神the father god的字或詞,任何理性神學家只會小心翼翼使用,但他們卻用得讀來令人喘息不過,比如:「因為那位完美者是威嚴榮耀,他是純然不可測度的偉大,他是賜永世之永世(aeon-giving aeno)賜生命之生命,受祝福的賜福者,賜知識的知識,賜美善的美善,仁慈和救贖的仁慈,賜恩典的恩典…
他的年歲不朽,不管休息或靜默,長存且先於一切。」等等。
諾斯底對教會的威脅
諾斯底主義的特性就是混合性,成分包含許多不同的思想派別,所以一種單一形式的的諾斯底主義是不可能的,表現為神話式的、法術的、或哲學的要看成分中那一種佔優勢。也有所謂猶太教式之諾斯底和異教式之諾斯底主義,埃及的希耳米Hermeic writings也有諾斯底思想。它也使用了基督教中的許多思想,對基督的看法,它認為基督將那前此未為人知的崇高而完善的上帝啟示出來,藉著這種啟示的光照,一切屬靈的人如果能領受,得以回到那良善的上帝世界中去,物質的世界是不好的,基督便不能真正成為人身。對基督降世於是有以下幾種解釋:基督在世時只是幻影、基督暫居在耶穌肉身上,以及童女所生者並非物質實體。舊約的上帝既為世界物質的創造者,則不能是基督所啟示的崇高上帝,不過是次等之得繆哥。
各種派別形式的諾斯底主義,共同看法是,承認那崇高良善的上帝是光明靈性世界的主,他們常稱那光明的靈界為Pleroma。而Pleroma又落下了一部分,被囚禁在黑暗邪惡的有形世界中,後期的諾斯底主義又以這些落下來的成分是許多的Aeon中的最低階,最低下的一種靈界,皆出自那崇高的上帝。有形世界乃是光明世界所降落了的種子。為了要拯救墮落了的這部分,基督降世,帶來那真正的gnosis,那能接受基督教訓的人,就超升到光明的靈界。但此乃少數人,諾斯底派大致把人類分成兩種:一是能得救的「屬靈人」;一是不能接受救法的「屬物人」。
諾斯底對教會最大的危害是它把基督教的歷史基礎推翻了,它的上帝也不是舊約的上帝,它把舊約的記載看作是一位次等的或邪劣的神明所作的事。而代表諾斯底主義的人,卻是第二世紀教會中思想最敏銳的一些人,所以它危險性也大。
參考書:
Koester, H.,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Vol. 1: History, Culture, and Religion of the Hellenistic Age, New York and Berlin : Walter de Gruyter,
2nd ed., 1995.
Walker, Williston. 基督教會史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謝受靈譯。香港::基督文藝出版社,1979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