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結構主義

    在法國,對沙特式存在主義(Sartrian existentialism) 的不滿而造成的空缺,由結構主義填補了;而在聖經研究中,它也填補了一個類似的空缺,就是學者對形式和編輯批判不滿而造成的空位。結構主義的倡導人主張, 現今的聖經批判太專注在歷史傳統上,而不看重文體以及情節的發展,結果進入死胡同,令詮釋者無法跨越意義和重要性的鴻溝。歷史事實(Geschichte)犧牲在歷史(Historie)的祭壇上。結構主義則從反方向入手,認為這類對歷史性(diachronic)的興趣是尋找真正意義的攔阻,而詮釋者只需要考慮經文非歷史性(synchronic,或文學性)的全貌便足夠了。

   
結構主義--或更準確地說,後結構主義的記號語言學派--又進一步脫離了以作者和經文為優先的狀況。李維斯托(Claude Levistrauss)是真正的「結構主義之父」。雖然他並不是這派的創始人,但是他發展出我們今日所知的整個系統,並大加提倡。他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索緒爾(1915)將語言中的語言(language,語言系統)和回令(Parole,個別的語言動作),以及指示物(意象)和所指示之物(背後的概念)作出區分。例如,「愛」一詞,不但在各種文化裡指很不一樣的事,甚至在同一個文化中,對每個人的意義也不同。在一個語言動作中,要從指示物(愛)轉到所指示之物(犧牲奉獻、強烈感情,或情慾),並不簡單。

   
第二,傑克森(Roman Jacobson) 二元相對的形式系統主張,在隱喻(一個詞與它字面的意思之間有垂直關係,或有關聯)和轉喻(語言概念之間為水平關係,或相繼關係,導致字的結合)之間具對 立性。若用同一個比方(「愛」),它在隱喻的語意範圍,和它在某個語言動作內個別字串中特殊的用法之間,有張力存在。我們必須解讀這些字表面關係背後的密 碼,而這兩者有時意思完全相反。這樣作了之後,我們才能「瞭解」真正的「意義」。

   
在這個基礎之上,李維斯托建立了他的理論,即:語言現象的瞭解,不在於「意識」到的意義,而在於「無意識」的意義,決定的因素不是個別的用詞,而是無 意識的「系統」在其中可以把它們加上密碼,或找到它們。結構主義者對羅馬書五章8節的表面資訊沒有興趣,只注意羅馬書第五章背後的密碼,以及藏在表層經文之下的資訊。詮釋者必須將「一般定律」用到這個封閉的符號系統中,才能判斷在表層結構之下深層結構或無意識(詩意概念)的意義。

   
對結構主義者而言,人類的思想是透過封閉的符號或密碼系統架構而成,這種系統是依據普世性的大腦模式組織而成的。這些模式成為文化之間的橋樑,基本上也決 定了作者對實體(世界觀)的觀點。所以,這個系統存在於潛意識的層面。意義有水平(「同模」,syntagm)和垂直(「範例」,Paradigm)兩方面,同模指表層上下文內思路的發展,而範例指與每個概念對應的思想世界。詮釋者從整體的角度來研究書內所有成分的結構;這些成分成為線索或「密碼」,指向 作者所用之表層話語之下的深層意義結構。許多書和《符號學期刊》(semeia)的許多文章,都講到這些原則如何運用,整個故事首先當如何拆開,成為基本的單位故事(稱為「actants」)。然後這些單位再按照結構密碼或故事順序單位來檢驗;這會產生密碼外貌的結構。最後,再根據改變定律 Chomsky所定)來重新組織整個結構,從中便可找出適用於今日的背後資訊為何。

   
一般讀者被這個學派弄得很糊塗。也許用一個例子可以稍加說明。結構主義者否認約翰福音三章16節的表層聲 明可以將經文的「意義」傳給人。我們必須先參考第三章l-15節耶穌和尼哥底母的整個對話,尤其是上(耶穌)與下(尼哥底母)的二元密碼,然後再將這些應用到第三章16-21節 的編輯插入語中,其中有它自己的密碼,如差遣與接受、審判與拯救、相信與拒絕、光明與黑暗、真理與邪惡。這些符號再經解讀,找出深層結構,或背後的資訊, 然後再依據我們今日所用的密碼來改寫。背景或表層文法並沒有發言,而是經文內在的對立因素將意義傳達出來。而這些又直接向每位讀者 說話。

   
對 結構主義者而言,我們不能運用歷史法來讀經文,以闡釋在過去它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必須用非歷史法,來解讀它對現今的「意義」。所以,這個方法(如現象 法一樣)對作者原初的意義不感興趣,只想發掘作者所表達之思想背後的結構,就是背後密碼的「共通世界」,因為它才能直接向我們說話。既然外表並不能導向實 體(reality),詮釋者只有藉著揭開整體--不是部分--背後的結構,才能進入這個共通世界,也就是要揭開經文情節的發展與其中的多重含義,而不是要找表層聲明過去的意義。

   
此外,結構主義反對注重主體或自我,就是現象主義或存在主義所提倡的。他們從整體來看人類,而不從個體來看,認為思想的普世定律能架構實體;因此,個 人「的價值自動消失,因為人類思想到處都是按照同樣的邏輯在工作」。經驗和實體不再是連續的,必須按深層意義來重新整理或重新架構,這是從表面的現象看不出來的。

    因此,我們所架構的模式或密碼結構,是在所見的世界之下,碰到它下面的真正本質。「所以,多彩多姿的真實狀況,與代表它的抽象形式結構之間,不是連續的,乃是斷開的,從一方到另一方,意味著從多 樣化變為簡單化,從具體變為抽象」。

   
對結構主義者的主張很快有人表示不滿,這個系統本身的缺陷,導致「後結構主義」的形成。事實上,現在常有人說,所謂的結構主義已經被替換了,或甚至已 經「死了」,首先被符號學(semiology)取代[早期的巴特斯(RBarthes],後來又被記號語言學取代(Derrida和後期的 Barthes)。為了幫助讀者,這裡將早期結構主義所以會被推翻的弱點簡列如下:

    1
.專注於語言學,沒有奠定穩妥的哲學基礎:有人認為這是舊的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之間最大的分野之一;以下所列的其他難處也與此有關。

    2
.對歷史的否定:許多後結構主義者承認,對歷史極端的否定,會導致意義的瓦解。概念是進展的,不能只由關注某一片刻來取代,這樣根本不可能瞭解。

    3
.人類自由的喪失:如果個人被封閉的密碼系統所取代,就會造成宿命論。個人毫無意義,惟有在團體的思維中才可能有瞭解。這種看法要付的代價太大了。

    4
.過分強調符號一密碼封閉系統的地位,以及雙因數的二元論,成了以偏蓋全。今天大部分人都拒絕死板的封閉式或普世性定律系統,而承認:雖然人的心思有時會採用對立語(如善與惡、光與哈),但我們不能將思想結構勉強納入這麼狹隘的範疇中。

    5
.簡化的傾向:這個系統強將一段經文的思想與情節歸入人工化的理論架構,而忽略了其中表層經文的複雜性。今天,後結構主義人士承認,該學派只是一種 理想主義,而不是真正的科學,它所產生的是可能的分類[Barthes稱之為「假說式的模式」(hypothetical model],而不是能涵蓋一切的定律。

    6
.未能認出深層故事句法與表層結構語意之間有必要的聯繫:表層結構決定了背後的原則,而通常,深層結構是根據意識的意義而來,並非無意識的意義。所謂心思中「深層結構」是單獨存在的說法,缺乏充分的證據。

    7
.要尋找經文代表的世界(worldrepresentation)非常困難:如何能透過符號系統來找到普世性真理,很難定奪;因為他們忽略了一般性的釋經原則(即模仿),只看重非歷史性的時刻。結構主義解釋的結果,甚至比歷史批判者更加主觀,差異也更大。

    8
.極端否認用意:拒絕考慮經文的歷史平面,或上下文,實際上便是否認了經文本身非歷史性的一面,因為它乃是寫於過去的時代,不是出於現代。索緒爾所區分的語言和回令,還不至於要求走這麼極端的一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