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聖經神學認識

聖經神學(Biblicaltheology),有兩種用法:

其一,是指聖經神學的運動,

其二,是指一種方法學(methodology)

這種研究方法,是從新舊約搜集資料,本著歷史學的態度,建立起一種神學的思想。本質上,它是註釋性(exegetical),材料取自聖經,這與作為哲學性的神學方法是不同的。它強調教義所衍生的歷史環境,它細從在一段特定歷史時期中的神學,或某一聖經作者的思想。

聖經神學,可謂是神學研究的一支。它將聖經所記載有關上帝自我啟示的歷史進程,做有系統的研究。  

認識舊約神學

   舊約神學是什麼  ,   舊約神學之認識  , 舊約神學概論   ,

   舊約神學之研究 , 舊約神學須具備的條件 ,

  舊約神學的歷史  , 舊約神學的歷史與發展   ,

 舊約神學的方法學  ,  舊約的神學的研究方法  ,

 舊約神學的重點  ,   舊約神學的範圍 ,

 舊約神學的本質  ,  舊約神學的歷史分期 ,    

 舊約神學的動機  , 舊約與新約的關聯 ,

 彭巴頓的舊約神學簡介

舊約神學之認識

    舊約神學是根據舊約經文來做的研究,而舊約的主題,應是環繞著神權國度。上帝在整個舊約時代,透過不同的中保(mediators), 去實現祂的國度﹔上帝指派人做領袖,祂藉著人去啟示祂的旨意與祂自己。上帝的國度最終實現的形式,就是由耶穌基督做王的千禧年﹔千禧年正是舊約一直所盼望要出現的。

  舊約神學可歸納在「國度」這個主題中。從歷史的起頭,上帝一直透過祂所指派的中保來成就祂的工作,他們在整個舊約時期,管理祂的中保國度(mediatorial kingdom)

  舊約中的約是沒有條件的,上帝藉著亞伯拉罕之約,開始與一個特別的民族交往,這個民族就是以色列人,上帝應許他們得著土地、得著後代,彌賽亞會從他們的後代誕生﹔他們要成為一個民族,讓上帝管治,得到屬天的賜福,成為上帝的代表,賜福與世界萬族。

千禧年觀與解經

        不同的千禧年觀   ,  前千禧年派的釋經基礎  ,  無千禧年派的釋經基礎  ,

預表與解經

   聖經預表和預表範型  ,   何謂預表聖經中的表記或象徵  , 象徵的解釋 ,

   啓示文體、預表和表記的解釋(1)   ,   啓示文體、預表和表記的解釋(2) ,  

   啓示文體、預表和表記的解釋(3) ,   啓示文體、預表和表記的解釋(4)     ,

   啓示文體、預表和表記的解釋(5)  ,   啓示文體、預表和表記的解釋(6) ,

   預言/預表  , 預表的解釋 , 比喻與預表  ,

   因信稱義之舊約的預表 (參出十三︰2;民三︰13;創四十九︰3)  ,

先知書解經

    先知書之釋經原則  , 先知資訊的本質  ,  先知角色的性質  , 

      什麼是先知預言? ,  預言的功能  ,  為何要研究預言  ,

     解釋預言文體要注意什麼?  ,  解釋預言應遵守甚麽原則   ,

     豫言的定義與性質  , 豫言的解釋  ,

    神蹟 ,

解經與譯經的關係

  解經的主要任務,是確定上帝在聖經裏說了甚麼,決定上帝所啟示的正確意義,然後用當代當地人民所熟識的語言文字和概念闡明出來,使人明白上帝的心意,而接受為信仰的根基,生活工作的準則。這工作包括釋經和講經。

  從公認的正典經文,翻譯為另一種文字語言時,譯者的神學思想,和對兩種文字,文化與哲學的修養程度有極大的決定性。雖然在主前第三世紀,來自耶路撒冷的七十二位文士,在亞力山大城,將希伯來文的舊約譯成希臘文時,他們都是精通兩種文字的學者,但在譯經時,對某一詞的運用,也受當時神學觀念的影 響。雖然一般譯經的原則是意義相符,效果相等,但在成語的運用上,難免有牽強附會的弊病。

  許多譯經者常以自己的神學思想確定經文的意義,應用一些不合聖經原意的文字或詞句來譯經,與其說是譯經不如說是解經。這就造成後來不細心研究原文的讀者,或解經者只根據譯本的字句,去發揮聖經的含意,結果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所以譯經者常作了解經與註釋經文的工作,把譯者對經文原義的見解,當作譯文的正典。使譯文的讀者,在無意中跟從譯者對經文不正確的認識,導致對聖經正典的誤解,產生錯誤的教義與神學思想。

  在譯經的過程中,由於兩種不同的語文和文化思想,所以譯者總要兼任譯經與解經的任務。不過譯者若忠於讀者的話,應該在譯本中有所說明,這譯本是根據譯者們,或翻譯委員會的神學思想,及對兩種語文與文化的認識而翻譯的。英文的新國際譯本,在其介紹詞中提及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的翻譯原則,使英文 讀者能如聖經第一班讀者,對希伯來文與希臘文聖經,一樣地體會原意。

  其實譯經就是從希伯來文的舊約,與希臘文的新約,或其他的譯本為主要根據,翻譯到別一種文字的工作。為求的目標,的成分自 然會減低,而卻是譯經最主要的原則,可是有的為了求,而失其的原則。在求達與雅的目標,常要加以解釋,或按譯者的學歷素養等,以其認為最切合的詞句文字來表達,這就是譯經帶有解經的工作。如果各譯經者認清在譯經的工作中,帶有解經的成份,且向讀者忠實交代,那可以幫助讀者在能力所及之內,盡量參考其他譯本或聖經原文,而達到真正地從聖經原文的本意中,得到神學的思想,和正確的教導,作為信仰,生活與事奉的根基與準則。 

解經與神學

         聖經的神學思想與解經   ,   解經與神學思想  ,  解經和神學思想  ,

        神學分析神學與解經

       聖經、詮釋、神學之關係 ,

       經文的應用與系統化有關   ,

解經與神學思想

  解經的正確目標,是將聖經的原意向讀者或聽眾講解。使他們明白上帝在聖經中對人類的信息,旨意和計劃。將上帝對人的信息和啟示,按主題,分題有系統地論述,成為說理清晰,教義健全的理論,就被稱為神學。

  多數的神學家以希臘文的theos(神)與logos(道)二字合起來說:研究上帝的道,或合理,合邏輯地討論上帝的道,就稱為神學。但聖多馬在其神學總論(SUMMA THEOLOGICA),第一部中稱神學是聖教學,是一種受上帝啟示的學問,是超乎人類理性的事,所以人當以信心加以接受,而不可能以處理自然科學的方法,來處理上帝的默示。因為神學是藉接受那由上帝默示給他的原則,來討論創造主與受造物的學問,是一實踐的學問,是更高貴更真確的學問。

  所以神學思想絕不是以人有限的思想,理性,語文和文化中的觀念與邏輯體系去限制,分割上帝那超乎人類理性的啟示。我們不但要用理性接受那些合乎人類理性與邏輯的聖經真理,更要用信心去領受那些超理性,超邏輯的聖經真理。不是人的理性和邏輯決定聖經的真理,乃是用上帝所賜的信心,去領受聖靈在聖經中所啟示的真理。我們以單純的信心,受教的態度在聖靈的啟迪下,接受聖經的全面真理,才是正確的神學思想,才是解經的前提。

  在以信心領受聖靈對聖經真理的教導過程上,由於文化與語文概念不斷地變遷,及講解者對聖經真理的領受力與表達的方式,對領受者領悟力的差距,所 以要表達一個真理或神學思想,需要一組的詞句來推理,敘述,說明。由於講解者或領受者,多是靠理性的理解才接受,所以一切的推理要合邏輯,合常理,這就不免流於削足適履的現象。自十八世紀理性主義掛帥以來,這種現象在神學界更為普遍,凡不合理性的,都是迷信,都當拒絕。因而興起對聖經經文,作者,年代等,以幼稚的偏見作為批評的尺度。凡研究神學的學者當深切的體會,單求合邏輯,合理性的神學理論,不能等於聖經所啟示的全部真理,只能當作合理性的一部分理論,且需要不斷修改訂正,以便更接近全部真理。如果我們篤信全部聖經真理是上帝的啟示,那麼就不應該以某種的神學理論,作為解經的前提;反之,要以全部聖經真理作為解經的前提,和神學思想的基礎。

  細究歷代的神學思想,可知他們都受當代哲學思潮的影響。如果這些當代的哲學思潮,違背全部聖經真理,而我們將它當作解經的前提,那麼曲解聖經,強解聖經或謬解聖經的事就會層出不窮。我們這般標榜基要派,福音派,篤信聖經真理的教會領袖,在決定解經的前提上,必須分清賓主,免得隨波逐流而不自知。

比喻與解經

        比喻之解釋的歷史  ,  比喻之釋經原則  , 比喻的目的   ,

        怎樣解釋聖經的比喻  ,  聖經比喻的解釋  , 比喻 ,

       比喻的特色(1)--屬地性  , 比喻的特色(2)--簡潔性  ,

      比喻的特色(3)--主要與次要之點  ,  比喻的特色(4)--重複

      比喻的特色(5)--結論在最後比喻的特色(6)--與聽眾的關係  ,

      比喻的特色(7)--出乎意料之外比喻的特色(8)--以國度為中心的末世論  ,

      比喻的特色(9)--國度的倫理  ,  比喻的特色(10)--比喻中的上帝與救恩  ,

      比喻的意義和運用  , 比喻的解釋  ,

     比喻的解釋(1)   ,   比喻的解釋(2)比喻的解釋(3)比喻的解釋(4)  ,  比喻的解釋(5) ,

聖經的神學思想與解經

  正確的聖經神學思想是來自正確的解經態度與解經學,所以釋經學的研究是先決的事。但單運用這些解經的原則和體系,是否能正確得到聖經的原意,全部聖經的神學思想?其答案是可能,也不可能。可能,是這些解經法,多是一般敬虔愛慕上帝話語的聖徒所使用的。他們用這些方法,得到正確的聖經全面真理,和聖經的原意,我們若沿用這些方法,豈不也會得到同樣的效果麼?其答案卻不一定。雖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利器在一個不熟練人的手中,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這是很普通的常理。在研究自然科學的人,只要公式相同,操作的技巧相同,必會得到相同的結果;但在領受上帝所啟示的聖經真理,雖方式相同,前提相同,但若靈命不同,領悟力不同,就很難得到相同的結論。

  我們研究上帝啟示真理的方式各不相同,領受神啟示的方式也各不一樣。如上帝對摩西啟示律法條例是面對面的,但對大衛的啟示,有時藉聖靈的感動,有時藉先知的口傳達。先知們傳達上帝的信息方式也不一樣,摩西要傳律法給以色列人,是先將律法刻在幾塊大石頭上,然後召集以色列人,到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傳給他們。然而先知以西結傳信息有時用行動,有時用口頭傳述。領受上帝信息程度的也不一樣,當摩西將上帝的律法傳給以色列人時,百姓都說阿們;但以西結傳信息時,百姓的反應完全不同。

  研究聖經真理的動機,與所要得的神學思想也有密切的關係。許多教會領袖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盤,擴張統治的權力,維護自己的利益,常會按私意強解聖經如解釋其他的經書一樣。正如統治者強解某一主義乃是為了堅固自己的政權。這樣,雖有良好的解經法,也不能得到聖經正確的真理。許多人不省察,認為合情合理的就接受,把不完全的神學理論,當作聖經的真理來實行,結果只作某一宗派理論的奴隸,失去在聖經真理中的自由。讓我們不是為維護某一宗派的神學理論而爭辯,乃是為全部聖經的真理作見證,為耶穌基督赦罪得永生的救恩作見證。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