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詩的種類

    詩 歌起源於百姓的宗教生活,有團體、也有個人。散文不足以表達靈魂深處的感受,而詩歌則能深刻流露情感,在信仰與敬拜上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方法。不同的宗教 需要,造成不同類型的讚美詩。希伯來的詩歌不具娛樂性,而是要在全國的生活中,並在它和耶和華的關係上,發揮作用。詩歌具崇拜方面的功能,調整百姓與上帝 的關係;又具講道功能,提醒百姓在上帝面前的責任。詩篇並不像今日的讚美詩一樣,只作點綴之用;在聖殿和會堂中,詩篇乃是崇拜聚會的焦點。先知從上帝而來 的話語常為詩歌的形式,並非無故。詩歌不僅便於記憶,其中的資訊也更動人情感,能力更強。

    1
.戰歌


    戰歌是詩歌最早的形式之一。很多人認為,出埃及記十七章16節全民備戰的呼召,士師記七章1820節的戰爭口號(或許民十35-36也是如此),都有詩歌的意味。最出名的是摩西(出十五1-18)和底波拉(士五)的凱旋之歌;此外還有民數記二十一章27-30節勝過摩押人之歌,和撒母耳記上十八章7節,二十一章 11節,二十九章5節對大衛英勇的讚揚(「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等。後面一例沒有強調對上帝的倚賴,不過其他大部分都因上帝的手制服仇敵而歡欣鼓舞。榮耀屬於耶和華,他將擄物與尊榮和他的子民分享。

    2
.情歌

    情歌成為詩歌的第二大類。立刻躍入我們心頭的,便是雅歌--那歷世歷代以來讓學者困擾的書卷。蔡爾茲(BSChilds)論到本書在歷史上的五種解釋法:

1)猶太教與初期教會(以及現代的倪柝聲等人)將它寓意化,解為上帝或基督對他子民之愛;

2)有些現代學者認為它是被擄之後對上帝之愛的教誨(類似第一項);

3)常見的解釋是視之為戲劇,或是描述一位女子與她愛人的故事(傳統看法),或是三個角色的故事(君王要引誘女子離開她的愛人);

4)大部分現代批判家認為,其結構不具進展性,因而認為它是世俗情歌的收集,或許是以讚美詩為其模式;

5)少數人認為,這卷書以愛情為意象,是以色列節期時宗教儀式中所用。

   
以 上第三與第四種的可能性最大,我個人的偏好是視它為一首情詩,描述一位美麗的女子與她愛人的故事,將她的愛人描寫成鄉間的牧人和君王。既然這兩幅圖都與大 衛相關,並延及他的兒子所羅門,我認為沒有理由視之為複雜(且困難重重)的三角劇。我也不認為其中的架構鬆散到只是詩集的地步。中心的特色是兩人之間的愛 情。這首詩只是略具結構佈局,而其中愛的關係從頭到尾一樣堅定。所以,它主要是一首情歌,非常適用於婚姻講座。

    3
.哀歌

    哀歌是最常見的詩歌。整個詩篇中共有六十餘篇為哀歌,包括個人的(如詩三,五-七,十三,十七,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三十一,三十八-四十,四十二-四十三,五十一,五十四-五十七,六十九-七十一,一二,一三九,一四二)和整體的(如詩九,十二,四十四,五十八,六十,七十,七十九 -八十,九十四,一三七),就是詩人或全國在痛苦中向上帝呼求。在詩篇之外,大衛還有兩首哀歌,為掃羅和約拿單(撒下一7-27)和押尼珥(撒下三 33-34)而寫。這類詩歌為悲慘的遭遇傷痛,並向上帝求助。

   
海斯注意到哀歌的結構有七個共同的要點:

1)向上帝說話(如詩二十二1所記被棄絕的感受:「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通常吐露信靠之心(七十一1:「在你裏面,哦,耶和華,我要找避難所;願我永不致蒙羞」);

2)對痛苦的描述,通常是用比擬的說法(五十七4:「我在獅子當中……他們的牙齒是槍,是箭」),有時說到自己的安危(六十九2:「我陷在污泥中」),甚至會對上帝發出埋怨(四十四9:「但你已經拒絕了我們,羞辱了我們」);

3)祈求拯救,一方面脫離險境(三7上:「起來,哦,上主!救我,哦,我的上帝!」),一方面擊敗敵人(三7下:「因為你打了我一切 仇敵的腮骨;你敲碎惡人的牙齒」);

4)陳明對耶和華的信心或信靠(十二7:「哦,耶和華,你必保護我們;你必保佑我們永遠脫離這世代的人。」;

5)認罪 (二十五11下:「赦免我的罪,因為我的罪重大」),或肯定自己的無辜(十七3-5:「你熬煉我,卻找不著什麼……我不行強暴人的道路……我的兩腳未曾滑跌」);

6)起誓,如果上帝應允所求,便要作某事(五十六12:「我一定會將所起的誓獻上,哦,上帝;我要將感謝祭獻給你」),也常包括提醒上帝履行它的約 (七十四18:「紀念這事,哦,上主」;

7)結論,或許是讚美(五十七11:「願你崇高,哦,上帝,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或許是重述請求 (八十19:「讓我們復原,哦,上主,全能的上帝;願你的臉光照我們,我們便能得救」)。很少有幾篇詩完全具備以上各點。不過,這些的確是衷歌的主要成分。

   
這類詩篇對每個信徒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若有疾病纏身(詩六,十三,三十一,三十八,三十九,八十八,一二),或遭仇敵欺淩(三,九,十,十三,三 十五,五十二-五十七,六十二,六十九,八十六,一九,一二,一三九),或感受到自己有罪(二十五,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一,五十一),都可以從哀歌中找到祈禱的榜樣,也從中得到安慰。許多人聲稱,可以直接用這些詩歌來祈禱;我同意,但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式是:透過默想,將它處境化,然後再用它們來祈禱,以反映出我本身的情況。

    4
.讚美詩

    讚美詩是聖經的詩歌中最接近純粹崇拜的一類。它們不是憂傷或需要的產品,而是因敬拜耶和華的喜樂直接發出的稱頌。這類詩歌提醒我們基督徒生活的真義,如韋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中所說,人的目標為「榮耀上帝,並永遠以他為樂」。所有的讚美詩結構幾乎都相同:呼籲上帝(一三九1:「上主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敬拜的宣召(一百一十一1:「我要一心稱謝上主」);讚美耶和華的動機和敬拜的理由,通常是講論神的屬性與作為(一百一十一2:「他的作為榮耀又偉大」);最後為結論,重複讚美的呼召,通常包括一連串的稱頌(一百一十一1O:「讚美永遠歸於他」)。

    費依與司陶特注意到讚美詩的三種特殊類型:稱頌耶和華為創造者(詩八,十九,一四,一四八)、為以色列的保護者與賜福者(六十六,一○○,一一 四,一四九)、為歷史之主(三十三,一三,一一三,一一七,一四五-一四七)。有幾首讚美詩詳述神在以色列中曾行的奇妙拯救,顯明它掌握歷史(七十八, 一五~一六,一三五-一三六)。這些詩重提以色列的失敗,與上帝的信實作對比,呼召全國更新立約的承諾。在收割慶典與節期時,到聖殿朝聖時(八十四,八 十七,一二二,一三二)、打了勝仗之後(詩六十八;馬喀比書上卷四-五),和特殊歡樂的場合,都會吟唱這類讚美詩。哈利路亞詩(一一三-一一八)成為逾越 節時必用的詩歌,也是會堂敬拜的一部分。這些詩篇的內容,從上帝對受壓迫者的憐憫(一一三)進到他救贖的能力(一一四),和對以色列的幫助(一一五),再進到以色列對雅巍的讚美與感謝(一一六-一一八),這些不但在當初寫作和吟詠時,帶給人又新鮮又深入的崇拜經驗,今日依然如此。

    5.感恩詩

    感恩詩比讚美詩更特定一些,是感謝神回應特殊的禱告。我們幾乎可以說,哀歌與感恩詩構成宗教信仰的「前」和「後」:哀歌將問題擺在上帝面前,而感恩詩則讚美它的回應。感恩詩也像哀歌一樣,分為個人(詩十八,三十,三十二,三十四,四十,六十六,九十二,一O三,一一六,一一八,一三 八)和整體(六十五,六十七,七十五,一O七,一二四,一三六)兩類。

    在個人方面,當上帝拯救他們脫離造成哀歌的困境之後,他們就唱感恩詩。約拿在大魚腹中的禱告便是如此(拿二2-9),在感恩中覆述當時的險況(2-5節)與悔改(6-7節),然後誓言要向耶和華獻祭,並還債(9節)。除了感謝上帝的拯救之外, 這類詩通常還應許將來要效忠於上帝,敬拜他(十八49:「因此我要在萬邦中讚美你,哦,耶和華」),特別要把榮耀歸給耶和華,因為它擊敗詩人的仇敵(十八39:「你賜我力量能以爭戰;你制服我的敵人」),或因詩人從病中痊癒(三十3:「上主啊,你曾將我的靈魂從陰間救上來;你救我,使我不致落入墳墓」)。

   在感恩詩的結構中有六種成分: 
   邀請人來感謝雅巍或讚美他(詩三十25,三十四2-4,一一八1-4

   
敘述困難與拯救的經過(詩十八4-20,三十二3-5,四十2-4,四十一5-10,一一六3-4,一一八10-14

   
讚美耶和華,承認他的拯救之工(詩十八47-49,三十2-412-13,四十6,九十二5-6,一一八l428-29

   
奉獻的公式,獻上祭物(詩一一八21,一三○2,一三八l-2;賽十二1

   
為參與慶典的人祝福(詩二十二27RSV 26],四十5RSV4〕,四十一RSV 1〕,一一八8-9

   
勸勉(詩三十二 8-9,三十四 1012-15,四十 5,一一八89

   
有幾篇詩(十-,十六,二十三,二十五,二十七,六十二,九十一,一一一,一二五,一三一)讚美神的賜福保護,並呼籲人信靠他的眷顧。這些詩歌對處在苦難中的人極有意義,與新約所教導的信靠(如彼前五7)類似。


    6
.歡慶與確認之歌

    歡 慶與確認之歌包含幾類讚美詩,慶賀上帝與王和全國立約的關係。這些詩歌是以色列自我意識的核心,因此應當劃規為同一類。不過,大部分學者都將它們分開。最 中心的是更新立約之詩(五十,八十 一),或許是在每年聖約儀式中詠唱,這些詩對今日的靈性更新也很有價值。大衛的立約之詩(八十九,一三二)慶賀上帝揀選大衛家,具彌賽亞含義。這些詩篇確 認上帝對以色列的揀選與呼召,作他特殊的子民。

   王室詩又分幾種。加冕詩(二,七十二,一O一,一一O) 與登基詩(二十四,二十九,四十七,九十三,九十五~九十九),是描寫登上寶座的情形,即加冕典禮、在耶和華面前宣誓就職、受膏、接受百姓的朝拜。登基詩 不單包括加冕的那一次場合,還包含每一年王權的慶典。有些學者認為,這些詩也教導耶和華對以色列的主權,但這看法的證據很弱,可能性不大。這些詩篇明顯具 彌賽亞含義,這一點常遮掩了它們在全國生活中的深刻神學影響。在探討其中末世的特性之前,我們一定要 先瞭解它們在歷史中的意義。另外一些王室詩還包括哀歌(八十九,一四四)、為勝利的感恩(十八,一一八)、戰爭的準備(二十,二十七),和王的婚禮(四十 五)。每一篇都是以王為中心。

   
還 有一類為錫安之歌,讚美上帝賜下聖城耶路撒冷。這些詩歌頌耶路撒冷的歷史--最早與亞伯拉罕、摩西相連,後來大衛選定它為新的首都;而這城的聖名--錫安 --成為詩的中心。妥拉規定,每一年都必須朝聖,這神聖又歡愉的場景,是第八十四篇和一二二篇的內容。朝聖者進入聖所的一刻,是第十五篇與二十四篇慶賀的 重點。所謂錫安之歌(四十六,四十八,七十六,八十七,一二五)傳揚上帝的揀選、它對聖城和聖殿的保護,以及聖城的平安,不受仇敵攪擾。所以,詩中要求朝 聖者,甚至全國,都來觀看上帝在那裏的作為。

    7
.智慧和訓誨詩

    智 慧和訓誨詩(一,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九,七十三,一一九,一二七,一二八,一三三)和箴言一樣,都頌讚智慧,視之為上帝賜給他子民的厚禮,並將智慧與上 帝的話和妥拉相連。詩中呼籲百姓要知道自己的特權與責任,聽從上帝的智慧,在靈裏保持純淨與順服。這些詩和箴言一樣,將義人的路和惡人的路相比(詩一,四 十九,七十三),並應許忠心者必然興旺(一,一一二,一一九,一二七-一二八)。這些詩歌倫理性極高,很容易應用在現代基督徒身上。

    8
.咒詛詩

    咒詛詩(十二,三十五,五十二,五十七一五十九,六十九,七十,八十三,一九,一三七,一四)通常是哀歌,講述極大的苦難與想要申冤的急切。因此詩篇一三七篇8-9節有這樣的話:「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現代人對這類話語感到震驚、過分,許多人懷疑聖經作者的倫理程度。然而,有幾點必須注意。作者實際上是在向上帝埋怨被擄的光景,如詩篇第一三七篇。同時,他也聽從上帝在申命記三十二章35節(羅十二19)的命令:「申冤在我,我必報應。」

    作者是根據聖約中的咒詛(申二十八53-57,三十二25),呼籲上帝來審判;這些咒詛是為了除掉犯罪者,包括家人在內(1981183)。以上所用誇大式的辭彙,在這類情緒高漲的經文中很普遍。

   
簡言之,這些話與新約「愛仇敵」的教導並不衝突。若一個人能將所有的敵意都向上帝傾吐,這個舉動就會開啟憐憫之門,和羅馬書十二章20節(箴二十五 21-22) 類似。事實上,受到極大打擊的人(如孩童時受到虐待),若默想並應用這些詩篇,可能會產生治療效果。把內心自然產生的恨意向上帝傾倒,受害者會感覺得到自 由,而能夠去「愛那不可愛的」。我們必須記住,除了第八十三篇和一三七篇之外,以上各篇都是大衛寫的,而他向掃羅卻顯出極大的憐憫和愛心。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