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1.作者:大衛73首為主(其他包括摩西1首、所羅門2首、亞薩12首、可拉的後裔11首、希幔1首、以探1首、及數位姓名不詳49首)。最後是由以斯拉蒐集完成。
2.日期:大部份在聯合王國時期,遠至摩西時代,近在被擄時代。1500-450B.C.。
3.地點:在不同的場合與地點。
4.主旨:指出歷代聖徒與上帝密交之經歷、讚美。
5.主題:信徒對上帝的感受、讚美。
(二)內容:
1.大綱一:卷一(1-41)、卷二(42-72)、卷三(73-89)、卷四(90-106)、卷五(107-150)
a.卷一(1-41) 論人
b.卷二(42-72) 論信徒得贖
c.卷三(73-89) 論上帝殿
d.卷四(90-106) 論信徒得救後生活
e.卷五(107-150) 論上帝的話
編者:大衛、所羅門 希西家、約西亞 希西家、約西亞 以斯拉、尼西米以斯拉、尼西米 五經: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末記 民數記 申命記
2.大綱二:卷一(1-41)、卷二(42-72)、卷三(73-89)、卷四(90-106)、卷五(107-150)
a.卷一(1-41) b.卷二(42-72) c.卷三(73-89) d.卷四(90-106) e.卷五(107-150)
世人的失敗 世人的得贖 世人的敬拜 世人的安息 世人的靈糧
蒙福的人 得救的人 世人的敬拜 世人的安息 傳道的人
3.背景:
a.大衛為有名善歌者,曾編有詩歌(撒下1,22,23),且創立詩班(代上六31、十六7、二十五1)。
b.所羅門作詩歌超越千首(王上四32)。
c.可拉為哥轄(利未三子革順、哥轄、米拉利)的後裔;希幔為可拉的後裔,亞薩為革順的後裔,以探是米拉利的後裔,他們都有人在聖殿供唱歌之職(出六16)。
d.許多亞薩後裔從巴比倫回國,參與所羅巴伯之獻殿禮(拉三10)。
(三)特點、要點:
1.詩篇是一集「人向上帝」的感想集,而聖經其他各卷均是「上帝向人」的記錄。詩篇與聖經其他各卷一樣,均是上帝與人合作寫成,一般的詩,則完全是人的作品。特點為作者多、收集久、內容多、篇幅多、閱者多、居中心、調可唱。
2.詩篇譯為讚美之書(希伯來文)及詩歌(希臘文)。其要旨為兩方面:基督是我們的詩歌及聖徒的一生是一首詩歌;開始是論一個有福的人,末了是論一個唱詩的人。其效用為敬拜的啟迪、心靈的伴侶、祈禱的良助及基督的見證。
3.詩篇意為詠唱的詩歌伴以樂器,以「詩篇」標題者共57首。
4.詩篇的重要性為信徒靈力寶庫、讚美的教科書、人類陰暗面的跳板、有福音的信息、新約引用多。其性質以信仰為中心,有宗教情調;希伯來人的心理是以上帝為中心,從自然的觀察至內心的感受,都集中於對上帝的仰慕;也有啟示與靈感,使天與地連結。
5.詩篇的標題說明:
a.指曲調:
(1)交與仱長(詩4等55首):給仱長之指導或交其保存。
(2)調用女音(詩46、68):女高音或歌女唱出,意為童女、閨女。
(3)慕拉便(詩9):偉大之死,給女音唱,為哀調。
(4)休要毀壞(詩57等4首):危急時的呼叫,意為不要破毀,是希伯來的一種流行曲,由摩西時代傳下來。
(5)百合花(詩45等4首):指春來了,是幽雅之曲,與逾越節期有關;又是愛歌或婚禮進行曲。
(6)遠方無鴿聲(詩56):意為遠處橡樹上之鴿,為哀怨的曲調。
(7)調用第八(詩6、12):男低音的調子。
(8)朝鹿(詩22):意為旭日,是一種民謠,是清晨的鼓勵與幫助。
(9)麻哈拉(麻哈拉利暗俄)(詩53、88):意為大舞蹈,是一種跳舞的曲子。
(10)流離歌(詩7):意為讚美或大叫,是一種短調。
(11)愛慕歌(詩45):意為愛歌,表達愛意。
(12)耶杜頓(詩39、62、77):仱長之一,歌唱的利未人。
(13)金詩(詩16等6首):意為鑄造,表永久性,指個人之默想與禱告。
b.指樂器:絲絃樂器(詩4等7首)如琴瑟,吹的樂器(詩5),迦特樂器(詩8等3首)為非利士人樂器。
c.指性質(用途):
(1)訓誨詩(詩32等13首):是供學校中教導用之詩。
(2)祈禱詩(詩17、86等)。
(3)安息日的詩歌(詩92)。
(4)讚美詩(詩145)。
(5)獻殿詩(詩30)。
(6)記念詩(詩38、70)為獻素祭時所唱。
(7)稱謝詩(詩100)為感謝獻祭時所唱。
(8)上行之詩(詩120-134共15篇)是各地以色列人每年上耶路撒冷的聖殿朝見上帝時所唱之詩。出門啟行時唱詩120,行抵橄欖山遙見耶路撒冷時唱詩125,當全家抵耶路撒冷時唱詩128,祭司夜間守更時唱詩134。 上行之詩共分五組,每組三首,各組按順序重複一串連貫思想。
(a)以色列之痛苦:120、123、126、129、132
(b)耶和華之幫助:121、124、127、130、133
(c)錫安平安蒙福:122、125、128、131、134
d.細拉:詩篇中的專用名詞,有插段、終曲、分段、強聲、特調、拖長六個意義。
6.詩篇分類可分為讚美詩、哀歌、上行之詩、詠史詩、悔罪詩、聖言詩、彌賽亞詩、咒詛詩等。
(四)信息:
1.禍福自取,兩種人生、兩種道路;兩個世界(詩1、2序詩)。決定人禍福的因素,不是由於命運,也不是由於個人本身的天賦,更不是由於環境的促成,乃在於人生態度和方向所造成的後果。詩1注重個人的經歷,詳論福,凸顯律法;詩2注重世界的經歷,詳論禍,凸顯預言。
2.詩篇每一篇均有獨立的信息。詩篇的信息是積極與樂觀的、詩篇的中心是讚美與感謝的、詩篇的導向是光明與盼望的、詩篇的依歸是見證與禱願的。
(五)難題:咒詛詩(詩35、69、109、137等19首):無論是標題或內容都容易引人非議,讀者要先瞭解詩人的前提,才能接受且欣賞。詩人是站在上帝的立場,表達上帝對罪的審判。詩139:21是解釋咒詛詩的鑰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