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論禱告

 

(太6:5-15;可11:25;路11:1-4)

 

    在會堂裡,禱告是由主領人帶領會眾站在聖壇前禱告。在中午,當聖殿獻祭時,就會發出呼喊聲叫眾人禱告,猶太人將會站在路邊禱告。耶穌沒有反對站在路上禱告; 他反對「站在十字路中間,又故意叫人看見的禱告」。

 

    接下來耶穌就用例子說明怎樣禱告。「進屋關上門」引用自賽26:20。

 

外邦人(各希臘神教徒)認為要使神聽到你的禱告,就要盡可能把越多神的名字先提出來。門徒只需奉一位父神的名禱告就可以了,並且詞句也可以像以下那麼簡單:

 

    主教導人的禱告就好像猶太會堂的Kaddish禱告,是在每個聚會結束時的禱告; 當中有一句是「願人都遵你在世間大而榮耀的名為聖,因你按著你的旨意而成就。願你的國降臨」。路加記錄主禱文是因為施洗約翰教導他的門徒禱告,而耶穌的門徒也要耶穌教他們禱告。「我們」說明這禱告是教會的公禱。

 

    文禱文中共有七個要求; 路加沒有第五和第七個要求。馬太的主禱文是由一個開頭句加上三個雙語句組合而成。

 

1.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2.  願你的國降臨。

 

3.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4.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5.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6.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7.  救我們脫離兇惡。

 

    在原文,這些句子是以詩歌體形式組成; 易讀易背,多是用在崇拜儀式中。

 

「我們在天上的父」是使用希伯來話或亞蘭文禱告時的第一句話。

「尊你的名」是對上帝的敬畏和服從衪的旨意;因此準備衪的國降臨。

「衪的國降臨」就是說明上帝的旨意或主權施行。

「旨意行」 (路加沒有這一句) 說上帝在人類歷史中繼續工作。

「日用的飲食」由向上帝的要求轉向人自己的要求。

「今日」(馬太),「每一日」(路加)是亞蘭文的“今日和明日”的意思。

「免我們的債」亞蘭文的債”常用來指“罪”,因此路加用「罪」。

「試探」猶太人的禱告中常提起說不致引他們進入罪。

「兇惡」或「惡者」可能指魔鬼或惡人的逼迫。

 

    接下來是以榮耀頌”來作結束。路加沒有記錄這一句。(見代上29:11)    太6:14-15節似乎不適合這裡的談論。要補充較前使用「債」這字並不可以完全表達「罪」的意思。

 

解放神學詮釋例子

 

從救贖中解放:啟1:5-6及5:9-10

 

以下的詮釋資料是出自菲倫莎(Elisabeth Schussler Fiorenza)的啟示錄註釋書。

 

1:5   並那誠實作見證的、

    從死裡首先復活、

    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

    他愛我們,

    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lusanti)罪惡,

 

1:6   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

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5:9   他們唱新歌,說:

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       

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

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hgorasav)了人來,

叫他們歸於神,

 

5:10 又叫他們成為國民,  

作祭司歸於神,

在地上執掌王權。

 

(一)經文中的主要解放觀念

 

一向以來,基督教的神學均受非議,因為只把基督的救贖以屬靈的角度來認識或只當它是關於個人靈魂的拯救,反而不會從一個實際現況(Sitz im leben)來詮釋。如果救贖是這樣看的話,那它只是關切個人的靈命,只是把靈魂從罪惡的世界帶到神的屬靈國度/群體。菲倫莎認為啟示錄的作者約翰,並不只是關心這屬靈層面的救贖意義,並且也關心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經濟情況。

 

她認為,約翰的救贖不只是要說明從奴隸的綑綁中被解放出來,並且要指出耶穌基督的救贖賜與人新的尊嚴。約翰是藉著國度/國民(basileia/kingdom)和祭司(hieries/priests)的觀念來詮釋這尊嚴。這兩個觀念的意義是針對民眾受制於政治和屬世權勢的解放(經文中使用「解放」和「買〔贖〕了」這兩個字眼)。

 

約翰使用這兩個觀念是因為當時的宗教與政治是互相密切聯系的。約翰雖然藉著救贖來表達這解放的信息,但是解放並不是現在就可以達到,而是必須先改革地上的權勢和社會。當撒旦及牠在地上所傀儡的羅馬帝國消滅後,解放才會來臨。也就是說,當神和衪的羔羊在地上掌權,救贖才會完全實現。這解放的國度/國民是神在地上所設立,當中沒有悲哀、飢餓、苦難、死亡,並且人人皆為祭司。

 

也只有這樣的詮釋,才可具體的解釋這兩段經文。不然屬靈的解釋只帶來幻想。

 

(二)經文分析

 

這幾節經文都是以詩歌體裁編寫出來,與整卷書的形式相符。兩段經文都有許多相似之處。

 

兩段中有三個平行觀念:

 

.  1:5 說明  基督現在愛的行動。

平行5:9   基督那暴力的死亡。

 

.  1:5 說明  國民因藉羔羊的血得解放。

平行5:9   藉著基督的血買贖了神的子民。  

 

.  1:6             使被解放的人作為國民,作神的祭司。而神的權能直到永永遠遠。

平行5:10  使被解放的人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

 

第三個平行觀念最終指出後來那些得了完全解放的國民,他們是在「地上執掌王權」。這是可能的,不過必須在完全的解放以後。

 

(三)解經:基督的積極行動

 

1:4約翰清楚表達基督的三個特別身份:「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的」、「為世上君王元首的」。這三個身份皆要說明基督不只是那復活的主,也是世上的君王。任何世上的政權皆不能與衪的替比。只有衪,只有靠著衪,必能完成解放的工作。

 

這三個榮譽的身份,加上三個積極行動(以「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神的祭司」),最後加上一個榮耀頌(1:8),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讚美詩歌。

 

菲倫莎繼續註釋這幾節經文。發現當中的觀念也出現在其他新約書卷中。她結論說,這些觀念一起反映了當時的現實情況(Sitz im leben)。這正是當時的基督徒要求的解放,不只是屬靈的,並且是現實情況的。

 

「他愛(agapao)我們」。這是新約常出現的觀念;基督愛衪的子民。一般上,新約指基督或神的愛多使用過去式動詞。可是這裡的現在式動詞說明基督看重現在的愛,即使這些子民處在苦難和逼迫中。

 

「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血可潔淨罪的觀念早就在存在聖經裡。一般上,新約多數指基督以血來潔淨/洗去人的罪的“洗禮”。但是這裡使用脫離(lusanti),指明救贖的意義。基督是要以自己的血來救贖罪人。這裡救贖含有解放的意義;基督是要把人從過去的惡行中解放出來。

 

「祭司的國度」(basileian hiereis)。原文祭司們(眾數)的國度(單數)。出自舊約出19:6(彼前2:9)。「成為」(poiein/to make)含有“設立”的意義,如可3:14-19,主設立門徒,或徒2:36基督被設立為主為彌賽亞了。也就是說神設立這些被贖的子民一個新的身份,新的尊嚴。最接近的背景可參考撒上12:6;王上12:31;13:33-34,指國中子民可作為祭司即使不是出自利未支派。這新的身份含有君王的意義,不再受軍主/地主的壓制。不再受任何宗教措施,各人可自由的敬拜上帝。

 

(啟5:9-10:各人唱新歌)

相信約翰是害怕他的讀者把這救贖/解放當著是已完成了的事,而不再注重現今的情況,因此特別寫下這首新歌。

 

這新歌是由廿四位長老唱出,確定這羔羊配為世界君王的身份。有三個原因說明基督如何配掌管地上的王權:因為衪曾被殺、因為衪買贖了許多人、因為衪使這些子民成為國民並作祭司。

 

「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贖了人來」。買贖的代價是羔羊的血,說明這代價是如何寶貴。「買贖」(hgorasav)一般指商業上的買賣(啟3:18;13:17)。也是指當時買賣奴隸的交易。或是指當時以一個贖價贖回奴隸的事情。這個背景可參考出埃及記上帝如何在逾越節以逾越節的羔羊買贖並解放了在埃及當奴擄的以列色人。如今基督徒都是上帝藉著基督的血被贖出來的人。這是當今的解放,是真貴的。

 

「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上帝,在地上執掌王權」。當時被解放了的奴擄或是戰奴將被安排進入正常的社會中。這裡被解放了的子民卻是被上帝安排成為正式的國民(不再是暴政的草民),作祭司(不受任何不公平條例的壓制,自由的信仰和敬拜),執掌王權(不再是由一人/一群人當權,每個人皆民主的參與國家的統治)。

 

這新歌因此是以經濟和政治的觀念裡被表達出來。

 

(四)當今的意義:末世的寄望

 

經文中解放的意義並不是已經完成了。約翰是要求他的讀者注重“末世”(eschatological)的意義。只要巴比倫這獸(軍政/暴權)繼續在地上掌權,基督徒皆要存有一個末世的心態。他們必須繼續為這解放“奮鬥”。並且這解放不只是屬靈上的,而且也是實質的。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保羅的終末論

     保羅書信的安息    ,   保羅書信終末論的目的   , 

      矛盾的今生  ,  天上的福份  ,

    保羅的末世架構﹕保羅如何使用兩個世代的觀念  , 

     保羅思想中的國度詞匯與國度觀念   ,

    保羅修正,可是仍然使用「兩個世代」的架構  ,

保羅的救贖觀

   保羅論成聖之道(一)  , 保羅論成聖之道(二)  , 

  保羅與十字架神學   ,  保羅對聖經的態度    , 保羅如何看得救   ,

   保羅如何看得勝  ,  保羅如何看救恩的對象  ,  保羅如何看救恩的源頭  ,

  保羅如何看救恩的內容  ,   靈裡的團契  ,    保羅論基督徒生活  ,  保羅的律法觀   ,

    保羅論「預定」   ,  保羅論基督的稱義與和好  ,  律法或信心 ,

  認識保羅的救恩觀之意義   , 保羅論基督的贖罪保羅書信論救恩的形象   ,

保羅新觀

       認識保羅新觀  , 什麼是保羅新觀?  ,   保羅新觀的主要人物和組織 ,

       保羅新觀的起源是什麼? ,

保羅新觀的起源是什麼?

 

    聖經學者們通常以為,保羅新觀和類似運動的起源,只在最近三十幾年,其實是它更早。保羅新觀背後的哲學思潮,在二十世紀初已經開始。當時,現代人對科學客觀主義的信心迅速地消失。新的通訊理論、潛意識的發現、急速轉變的科學理論,叫我們不再說﹕『客觀科學』對世界的解釋,代替了『宗教神話』。我們發現,科學也有它的主觀性——我們只看見我們能看見的;我們的發現,被今天的科技所限制。結果,西方哲學投進一個激進的相對主義,於是結論說﹕我們所能知道的真理,就是我們每個人所感受到的。

 

    相對主義把每個人孤立於他或她的個人真理裏。世俗人士的回應是﹕如果我們能分享同樣的經歷,我們就能互相了解。但是,當然,我們愈比較經歷,就愈能發現我們的經歷根本的不同,即便我們在同一個團體、教會、或家庭亦然。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構架來明白別人的經歷,這就帶來一個結論﹕藉著分享共同故事,我們可以有一個共同的理解。這些故事就是讓我們從同一角度去明白世界的共同的經歷。所以有說,每個文化是他自己的「後設敘述」(meta-narrative,可以用來解釋個人的經歷,又讓我們可以活在同一個團體裏。

 

    當這樣的思想進到有關宗教的研究,就會破壞正統信仰。二十世紀初的現代神學家說,聖經是神話,可用科學理解來明白。但當科學失去它的客觀性,『新正統』(Neo-orthodoxy)人士便說﹕聖經可以藉著聖靈在各人心中的工作,從個人存在的角度去解讀,而不必是聖經所宣稱的歷史真理。

 

    個人主義的信仰觀點,培養了利己的望,於是當代神學家轉而教導﹕信仰只能在團體中構成。根據這思路,每個團體藉著共同的故事,各自構成信仰,創造他們的宗教,然後帶來他們的世界觀。誠然,這就是說,聖經並不是天上啟示的神聖真理,只不過是一個文化產品,它能提供故事,讓每個人知道怎樣在團體中行事。換言之,每個社會按著自己的故事,為自己創造『真理』,基督教並無不同之處——於是沒有超越宇宙的真理,所有宗教都是人的射。

 

    福音派神學家沒有完全跟隨這樣的哲學趨勢,只不過受影響了。尤其有一點,福音派人士明白﹕聖經信仰,不能,也不應該,按照個人觀點去明白。我們明白上帝所默示的超越真理,因為祂的聖靈在我們裏面,又因為我們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聖經裏的故事,是形容一些人的經歷,好讓不同時代的基督徒明白聖經不變的論點。上帝把我們放置在教會的團體裏,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卻是因為這團體——各自有他或她的功用——幫助我們明白和應用聖經真理。這團體沒有發明信仰或宗教;但在這聖經團體之外,人不能了解信仰和宗教。這團體包括那些在我們之前的聖徒,以及我們身邊的聖徒。

 

    上邊這些和保羅新觀有什麼關係?因被當代哲學趨勢所支配,保羅新觀隨著這道而強調團體新觀並不主張「信仰是團體發明的」;它卻為教會團體的解散(或/和其軟弱無能)而發出報,因世俗文化的侵蝕,叫保羅新觀人士敏銳於信仰的團體性方面。新觀擁護者環視那些自稱福音派的(和改革宗的),發現他們在雜交、墮胎、離婚、管理職責、商業道德、照顧窮人、種族主義等事情上,和世俗文化沒有什麼兩樣。同時,保羅新觀人士在聖經裏看見,保羅呼召我們要活得像一個盟約團體,這團體和世俗有分別、和基督聯合、大家團結、轉變這個世界。他們回應所察覺的個人主義、自主自治、和『浸信主義/復興主義』(例如,過份強調要有個人的信心、又要表明信仰)在教會裏的影響,保羅新觀提倡者相信,他們呼籲教會,在教義上、又在展現救恩的故事上,回歸聖經對信仰團體的要求。聯盟異像和奧本街的推動者——在不同的、但平行的路徒上——也認為自己在呼籲改革宗教會,回歸和教義更一致的表現,以至產生一個對盟約特點更忠心誠的團體。

 

 

保羅新觀的主要人物和組織

 

    在學術圈子中,保羅新觀最早的名字是﹕史檀德(Krister Stendahl)、桑德E. P. Sanders)、James Dunn)。他們可能和福音派有一些共同見解,但他們都不是傳統的福音派人士。

 

    保羅新觀能滲入福音派,主要是靠賴特(N. T. Wright)的寫作,他是一個精明和有魅力的聖公會人士,他也有一些傑作,是關於復活和福音的歷史性,但賴特有一些其他地方,卻攪動了福音派圈子。

 

    他說,早期的改革人士(尤其是馬丁路德),雖然有前進的正確神學,但他們錯讀了保羅書信,因為他們是從自己和羅馬天主教的衝突中看它,而不是根據使徒自己的背景和關注來讀。

 

    賴特說,保羅最關心的,不是我們怎樣因著信,獲得個人的救恩,相對於憑良好的道德行為得著它。反之,賴特認為,保羅最關心的是,新約基督徒怎樣能和一個不再只容納猶太人的盟約團體認同。

 

    賴特說,保羅大力反對的,不是靠道德行為建功而得著救恩,卻是反對﹕若要做基督徒,除了相信基督之外,必須接受猶太人專有的身分鑒別。

 

    有一些人常常被別人和保羅新觀相提並論,就是那些自稱「聯盟異像」(Federal Vision)和「奧本街神學」(Auburn Avenue Theology)的人。和美國長老會有繫,又和這些神學觀點認同的人,包括Doug WilsonJames JordanSteve Wilkins易斯安那奧本街長老會牧師)和Rich Lusk。雖然他們目前不是都屬於美國長老會,但他們都是精明的多產作家,有對改革宗神學熱誠的人(更嫌美國長老會不夠改革宗),讀他們的作品。這些和美國長老會有關係的作家,一面欣賞保羅新觀某些方面,另一面堅定地說,他們主要關心的事情,和新觀有異。 

 

    推動聯盟異像和奧本街神學的人(他們認為自己返回一個更一致性的改革宗神學),不願意和保羅新觀連結因為它顯然質疑基本改革宗神學。同樣地,保羅新觀的領袖們也不太留意聯盟異像和奧本街神學聯結,因為它只關心教會聖禮問題或有關的教會神學。

 

    保羅新觀的領袖們,常認為自己比較關心「大框」,就是盟約在救贖工作中的角色;他們通常認為聯盟異像和奧本街神學是花時間在重整長老會主義的「小事」上。雖然有這樣的不同異見,可是,這兩組人(新觀和聯盟異像/奧本街神學)繼續被別人認為是同聲同氣。原因是,根據長老會教務評議會的觀察,聯盟異像和奧本街神學推動者常和保羅新觀對話,又為它護航;聯盟異像的提倡者從保羅新觀的寫作中,挖掘主意,以支持自己。而結果兩組人都同時被美國長老會留意到。

 

    雖然兩邊的領袖們都提出抗議,但這些事實就可能繼續引起別人把他們視為同類。可是,兩組的領袖們都不太留意到,雖然他們的基礎不同,但他們出自相同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