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4:14-9:50;可1:21-8:26;太4:23-19:1)
耶穌在拿撒勒(路4:16-30;可6:1-6;太13:53-58)
耶穌先回到自己的家鄉傳福音。路加說明耶穌是應驗了以賽亞61:1-2的預言。相信路加是以此經文作為路加福音的中心,因為以賽亞先知在六十一章曾經預言一天將有人在加利利地傳福音。耶穌的事奉也是屬於末世的:「今天」指明上帝的救贖日子已經到了;這是上帝的恩年,有福音傳給他們,也有神蹟顯明給人。
耶穌到會堂去說明他遵守猶太人的規矩。後來教會中的猶太人基督徒,例如彼得、約翰等等,皆有在安息日到會堂去聚會。會堂的敬拜有以下的程序:在進會堂時作個人的禱告和認罪(申6:4-9;11:13-21),然後是會眾的禱告,接下來是讀聖經;先讀五經,然後是先知書,然後是禱告,禱告過後是証道(如果有特別的外來教師(拉比),將會被邀請上台講解經文),最後是以禱告作結束。
耶穌被邀請講解聖經,衪引用賽61:1-2說明舊約所預言的那位“彌賽亞”已應驗在自己身上;就是這位受了聖靈恩膏的人(路1:35;2:22)。這引用說明三件事情:有福音傳給貧窮的人、被擄的得釋放或瞎眼的得看見、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禧年是猶太日曆的第五十年(利25:8-55),是安息和自由之年,一切都得釋放:包括奴棣的釋放、赦免欠債的人、祖傳的產業要歸回給原主,這象徵上帝的“釋放”。後來的基督教會也承納了這樣的崇拜秩序。
「今天這經應驗...」耶穌注重「今天」這意思,也就是他閱讀這經文的那天(另見路2:11)開始。可6:2,太13:54,記述說眾人都希奇,說耶穌有智慧。不過,眾人也因為衪的出生太平常而厭棄衪。也因為衪被棄而應驗及預表了耶穌就如舊約的以利亞和以利沙被棄一樣;在自己的地方被厭棄而到別的地方去,別的地方的人也因此受到祝福(王上17-18;王下5)。
耶穌在迦百農(路4:31-44;可1:21-39;太4:12-17)
這裡記述耶穌的傳道。指明他是上帝的聖者、上帝的兒子、彌賽亞。馬太(4:13-16)說明這是應驗了先知的預言;因為以賽亞先知(賽9:1-2)預言的「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地」就是當時加利利海的北面和西面。
耶穌所講的是「教訓」。「希奇」是因為衪的話帶有權柄,不像文士們。文士們通常在教訓前會說"某某拉比這麼說"。耶穌的教訓是直接說出上帝的意念。
耶穌「教訓」,同時也有趕鬼和醫治的權柄,表明耶穌獨特的身份。「污鬼」認出「聖者」:這兩個觀念成為強烈的對比。
「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是一句猶太通俗語句(idiom)(書22:24;士11:12;撒下16:10;19:22;王上17:18;王下3:13;路8:28;可5:7;太27:19;約2:4); 意思是"不要來管我們的事"。污鬼出來時是在人面前「抽了一陣瘋」或「摔倒」。眾人的反應是「驚訝」; 這是福音書作者對神蹟奇事後人們反應的一般描述。
路加把耶穌醫治西門岳母的事排在耶穌呼召彼得之前,說明彼得已認識耶穌。馬可和馬太(8:14-15)卻把他的呼召排在之前。耶穌的醫治是立刻痊癒的。
耶穌趕鬼和醫治的事很快就傳開去,許多人也因此而來。「日落」以後是過了安息日。工作也可以進行,也可見當時人們的迫切性。馬太說這是應驗了以賽亞先知的話(賽53:4),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耶穌到曠野去(路加),馬可說是去禱告(另見路5:16)。上帝的差傳性質是把衪的國度擴展至世界各地。耶穌的差遣也是因「這事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