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約珥書
一、概要
作者是約珥(意即︰耶和華是上帝),或許是猶大先知中最早的一位,他說預言是在約阿施與烏西亞作王時(代下廿三至廿六章)。鑰義是刑罰與恢復;鑰節是二13;著書時間是主前801至795年或更後。
二、題旨
明顯可見約珥並不是祭司,他是在比較繁榮時期的耶路撒冷居民,蒙上帝所召,說明蝗虫之災與即將來臨的旱災乃是因為百姓的罪。以上所說的情形是屢發的,所以約珥在預言上往前瞻望未來與榮耀的恢復以及後來所發生的事件。
三、特徵
有很多與何西阿同時代的人,先知寫書的體材清晰,富描述性。
四、顯著的教訓
對農民而言,最壞的天災之一就是蝗虫,它們一來到就把田中的綠葉全吃光了,這是警告即將有敵人的入侵而受到災禍,這種警告是何等的緊急逼真。
約珥最大的預言是關於聖靈的澆灌,首先是五旬節(二28,32;徒十六21),以後在外邦人的日期滿了的時候。
明顯可見,先知約珥是注重於對世界末了的警告,因為他被召是叫犁頭打成刀,鐮刀打成槍(與彌迦四3所說正相反)。
約沙法谷的大季節(三2)明顯是關係到“災難期間”(太廿五32),災難期間的末了,外邦諸國受審判。
五、了解的關鍵
約珥是上帝所重用的僕人,蒙召闡述上帝偉大的真理。使徒彼得在五旬節時所傳全部的信息是以約珥的預言為根據。
作者是約珥(意即︰耶和華是上帝),或許是猶大先知中最早的一位,他說預言是在約阿施與烏西亞作王時(代下廿三至廿六章)。鑰義是刑罰與恢復;鑰節是二13;著書時間是主前801至795年或更後。
二、題旨
明顯可見約珥並不是祭司,他是在比較繁榮時期的耶路撒冷居民,蒙上帝所召,說明蝗虫之災與即將來臨的旱災乃是因為百姓的罪。以上所說的情形是屢發的,所以約珥在預言上往前瞻望未來與榮耀的恢復以及後來所發生的事件。
三、特徵
有很多與何西阿同時代的人,先知寫書的體材清晰,富描述性。
四、顯著的教訓
對農民而言,最壞的天災之一就是蝗虫,它們一來到就把田中的綠葉全吃光了,這是警告即將有敵人的入侵而受到災禍,這種警告是何等的緊急逼真。
約珥最大的預言是關於聖靈的澆灌,首先是五旬節(二28,32;徒十六21),以後在外邦人的日期滿了的時候。
明顯可見,先知約珥是注重於對世界末了的警告,因為他被召是叫犁頭打成刀,鐮刀打成槍(與彌迦四3所說正相反)。
約沙法谷的大季節(三2)明顯是關係到“災難期間”(太廿五32),災難期間的末了,外邦諸國受審判。
五、了解的關鍵
約珥是上帝所重用的僕人,蒙召闡述上帝偉大的真理。使徒彼得在五旬節時所傳全部的信息是以約珥的預言為根據。
阿摩司書概論
先知阿摩司的出身和為人 , 阿摩司書的作者 ,
阿摩司其人其事 , 阿摩司書的信息 ,
阿摩司書寫作緣起和對象 , 阿摩司書背景 ,
阿摩司書的分段與內容 , 阿摩司書的主要信息 ,
阿摩司書中心信息–你當豫備迎見你的上帝 ,
阿摩司書寫作目的和神學教導 ,
復興的異象 ,
阿摩司書
一、概要
作者是阿摩司,提格亞(伯利恆之南的村莊)的牧人(一1),著書時間是主前785至750年;工作對象是北國以色列。鑰義是不義帶來了刑罰;鑰字是被擄;鑰節是四12。是何西阿同時代的人,在耶羅波安二世(以色列)秉政期間,亦即與猶大王烏西雅(代下廿六章)同時說預言。
二、題旨
阿摩司是猶大國人,奉上帝的差遣去警告以色列人,說假如不悔改,上帝的刑罰即將來到,在耶羅波安二世長期的繁榮之下,以及由此所犯的罪腐化與拜偶像。他預言刑罰並藉著呼召以色列人為未來的恢復與榮耀而結束了他的先知工作。
三、大綱
關於別國的預言(一至二章)
關於以色列的預言(三1至九10)
關於未來祝福的預言(九11至15)
四、特徵
先知寫書的題材簡易,反應了他作牧人的背景,他寫的書也是非常清晰、直接、與實踐的應用。
阿摩司書與申命記的信息很相似(參二10與申廿九5;四6─10與申廿八22)。
阿摩司書的開場白(一2)與他預言的結束都提到同樣的勸誡,要認識約珥書中的預言。
五、顯著的教訓
阿摩司極其有力地說到鄰邦諸國的罪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刑罰,在那裡說上帝刑罰以色列人的罪,也必刑罰外邦人的罪。
阿摩司書體材與一般預言書毫無二致,先警告刑罰的來臨,然後有祝福的應許。
六、特色
阿摩司書在新約中曾被司提反在徒十42、43,並被雅各在徒十五15─17所引用。
七、了解的關鍵
以色列人雖然極其邪惡,可是上帝仍然向他們表示恩慈和忍耐。他今日仍然是如此。
作者是阿摩司,提格亞(伯利恆之南的村莊)的牧人(一1),著書時間是主前785至750年;工作對象是北國以色列。鑰義是不義帶來了刑罰;鑰字是被擄;鑰節是四12。是何西阿同時代的人,在耶羅波安二世(以色列)秉政期間,亦即與猶大王烏西雅(代下廿六章)同時說預言。
二、題旨
阿摩司是猶大國人,奉上帝的差遣去警告以色列人,說假如不悔改,上帝的刑罰即將來到,在耶羅波安二世長期的繁榮之下,以及由此所犯的罪腐化與拜偶像。他預言刑罰並藉著呼召以色列人為未來的恢復與榮耀而結束了他的先知工作。
三、大綱
關於別國的預言(一至二章)
關於以色列的預言(三1至九10)
關於未來祝福的預言(九11至15)
四、特徵
先知寫書的題材簡易,反應了他作牧人的背景,他寫的書也是非常清晰、直接、與實踐的應用。
阿摩司書與申命記的信息很相似(參二10與申廿九5;四6─10與申廿八22)。
阿摩司書的開場白(一2)與他預言的結束都提到同樣的勸誡,要認識約珥書中的預言。
五、顯著的教訓
阿摩司極其有力地說到鄰邦諸國的罪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刑罰,在那裡說上帝刑罰以色列人的罪,也必刑罰外邦人的罪。
阿摩司書體材與一般預言書毫無二致,先警告刑罰的來臨,然後有祝福的應許。
六、特色
阿摩司書在新約中曾被司提反在徒十42、43,並被雅各在徒十五15─17所引用。
七、了解的關鍵
以色列人雖然極其邪惡,可是上帝仍然向他們表示恩慈和忍耐。他今日仍然是如此。
俄巴底亞書
一、概要
作者是俄巴底亞(意即︰耶和華的僕人),背景不詳,著書時間是586─583年,鑰節是21;向猶大國發預言,與耶利米是同時代的人。
二、題旨
以掃的後裔以東人是以色列的勁敵,當猶大被尼布甲尼撒王俘擄,耶路撒冷被毀的時候(主前586年),以東人趁火打劫,與征服者同進退,盼望為他們自己領一份荒土。關於此事,上帝默示俄巴底亞向以東發預言,告訴他們,他們的命運已經到了,必無剩餘的年日。
三、特徵
在新約中沒有引証過俄巴底亞書。
關於以東,舊約提到二十餘處的預言,最多的是在俄巴底亞書,其他在賽廿四63、耶四十九、結卅五也有。
四、顯著的教訓
上帝為他自己保留審判以色列人的權利,其他的國家像以東,他將要嚴厲審判。在瑪拉基書一35中顯示他在主前四百年已經這樣做了。
以東的近代廢墟給予人印象深刻,在今天我們能看到三百個城市已成荒涼的廢墟,其中包括希臘(見士一36;賽十六)。在主後七十年以後,就沒有人知道以東了。
對以東來說已經絕望無復起之日,可是對以色列人卻有將來復興的應許。
俄巴底亞是舊約中最短的一卷書。
在太一16─28,屠殺無辜嬰兒的希律王就是以東人。
六、了解的關鍵
我們必須從上帝全部的旨意觀點來看俄巴底亞的預言。任何一個國家若未能承認上帝為他選民的終極旨意,他們就應當以以東為前車之鑒。
作者是俄巴底亞(意即︰耶和華的僕人),背景不詳,著書時間是586─583年,鑰節是21;向猶大國發預言,與耶利米是同時代的人。
二、題旨
以掃的後裔以東人是以色列的勁敵,當猶大被尼布甲尼撒王俘擄,耶路撒冷被毀的時候(主前586年),以東人趁火打劫,與征服者同進退,盼望為他們自己領一份荒土。關於此事,上帝默示俄巴底亞向以東發預言,告訴他們,他們的命運已經到了,必無剩餘的年日。
三、特徵
在新約中沒有引証過俄巴底亞書。
關於以東,舊約提到二十餘處的預言,最多的是在俄巴底亞書,其他在賽廿四63、耶四十九、結卅五也有。
四、顯著的教訓
上帝為他自己保留審判以色列人的權利,其他的國家像以東,他將要嚴厲審判。在瑪拉基書一35中顯示他在主前四百年已經這樣做了。
以東的近代廢墟給予人印象深刻,在今天我們能看到三百個城市已成荒涼的廢墟,其中包括希臘(見士一36;賽十六)。在主後七十年以後,就沒有人知道以東了。
對以東來說已經絕望無復起之日,可是對以色列人卻有將來復興的應許。
俄巴底亞是舊約中最短的一卷書。
在太一16─28,屠殺無辜嬰兒的希律王就是以東人。
六、了解的關鍵
我們必須從上帝全部的旨意觀點來看俄巴底亞的預言。任何一個國家若未能承認上帝為他選民的終極旨意,他們就應當以以東為前車之鑒。
彌迦書
一、概要
作者彌迦(名意是︰誰像耶和華?)乃摩利沙迦特(距耶路撒冷西南三十裡處)的先知,服事猶大和以色列兩國。預言的時間,主前751─693年,約拿單、亞哈斯、和希西家當政之期,在主前722年撒馬利亞傾倒之前。與以賽亞、何西阿是同時代的人;鑰義是爭論;鑰節是六2。
二、題旨
個人歷史背景不詳,這卷書是用來譴責與警告猶大和以色列國的。彌迦被稱做“社會改革的先知”,因為他強調反對百姓的統治者和虛偽宗教領導者的罪孽。特別以未來的刑罰強調百姓的缺點。對上帝的百姓而言,亨通之日就要來臨。
三、特徵
雖然亞述在世界上稱霸,可是彌迦當時的預言卻是有關巴比倫的勝利(四10),這事在二百年後才發生。
彌迦書的體裁如詩一般的優雅與活潑有力,雖然有幾處聖經有點兒暗昧不明,但是在預言將要來的刑罰方面則非常清楚。
許多實物教材是有關首都耶路撒冷和撒瑪利亞的。關於後者,說它要變成“田野的亂堆”(一6);耶路撒冷則變為“亂堆”(三12)。
四、顯著的教訓
當惡王希律探問有關新生王的出生時,耶路撒冷的文士提到彌迦的預言(太二2─6;彌五2)。
四1─5是一段令人振奮的經文(與賽二2─4有些相似),因為這位先知是以上帝的選民為前景,提到一個萬民綏安,國不相攻,景色繁榮的上帝的世界。
其他預言的事包括撒縵以色的侵略(一6─8)、西拿基立的侵略(一9─16)、以色列人的分散(五7、8)、預言的中止(三6、7)、耶路撒冷的最終毀滅(三12)。
五、特色
耶利米在預言中也提到彌迦(耶廿六18、19)。
有人說,六8乃是舊約中最偉大的經文。
彌五2乃舊約聖經預言彌賽亞的主要預言之一。
六、了解的關鍵
上帝用人來宣布他的信息。他藉著被選的人為媒介,將有關未來歷史的一些令人困惑的細節告訴那些願意聽受的人。和往常一樣,當上帝降罰以前,他會事先警告。
作者彌迦(名意是︰誰像耶和華?)乃摩利沙迦特(距耶路撒冷西南三十裡處)的先知,服事猶大和以色列兩國。預言的時間,主前751─693年,約拿單、亞哈斯、和希西家當政之期,在主前722年撒馬利亞傾倒之前。與以賽亞、何西阿是同時代的人;鑰義是爭論;鑰節是六2。
二、題旨
個人歷史背景不詳,這卷書是用來譴責與警告猶大和以色列國的。彌迦被稱做“社會改革的先知”,因為他強調反對百姓的統治者和虛偽宗教領導者的罪孽。特別以未來的刑罰強調百姓的缺點。對上帝的百姓而言,亨通之日就要來臨。
三、特徵
雖然亞述在世界上稱霸,可是彌迦當時的預言卻是有關巴比倫的勝利(四10),這事在二百年後才發生。
彌迦書的體裁如詩一般的優雅與活潑有力,雖然有幾處聖經有點兒暗昧不明,但是在預言將要來的刑罰方面則非常清楚。
許多實物教材是有關首都耶路撒冷和撒瑪利亞的。關於後者,說它要變成“田野的亂堆”(一6);耶路撒冷則變為“亂堆”(三12)。
四、顯著的教訓
當惡王希律探問有關新生王的出生時,耶路撒冷的文士提到彌迦的預言(太二2─6;彌五2)。
四1─5是一段令人振奮的經文(與賽二2─4有些相似),因為這位先知是以上帝的選民為前景,提到一個萬民綏安,國不相攻,景色繁榮的上帝的世界。
其他預言的事包括撒縵以色的侵略(一6─8)、西拿基立的侵略(一9─16)、以色列人的分散(五7、8)、預言的中止(三6、7)、耶路撒冷的最終毀滅(三12)。
五、特色
耶利米在預言中也提到彌迦(耶廿六18、19)。
有人說,六8乃是舊約中最偉大的經文。
彌五2乃舊約聖經預言彌賽亞的主要預言之一。
六、了解的關鍵
上帝用人來宣布他的信息。他藉著被選的人為媒介,將有關未來歷史的一些令人困惑的細節告訴那些願意聽受的人。和往常一樣,當上帝降罰以前,他會事先警告。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那鴻書概論
那鴻書 , 那鴻書概說 , 那鴻書的性質 ,
那鴻書作者 , 那鴻書的作者 , 關於先知那鴻 ,
那鴻書的年代 ,
那鴻的生平 , 那鴻書與作者 , 約拿書與那鴻書中的上帝 ,
那鴻書寫作年代 , 那鴻書背景 , 上帝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
那鴻書寫作目的和神學教導 , 那鴻書的信息 ,
那鴻書中心信息–尼尼微的毀滅 ,
那鴻書
一、概要
作者那鴻,加利利伊勒歌斯(可能與後來的迦百農有關,意即“那鴻村”)的先知,“那鴻”意思就是“安慰”。寫書時間約在約拿(主前663─633年)之後一百年;鑰字是毀滅;鑰節是一8、9。
二、題旨
本質上,那鴻書乃是約拿書的繼續,約拿書記載尼尼微的悔 改,那鴻書則預言它的毀滅。從人這方面來說,那鴻的預言是不可能的,因為尼尼微是統治世界之大帝國的首都,地位固若金湯;可是正如所預言的,亞述大國終於 在那鴻預言之後約一百年瓦解了。那鴻書幾乎全部是在討論這一個題目。
三、特徵
亞述對待俘虜的百姓真是極盡殘暴,數不清的財富都被鄰國洗劫一空,那鴻將它比喻成獅子洞(二1─13),因為在那裡獅子橫行,掐死活物。俘虜被挖出眼睛,割下舌頭。
那鴻的預言使耶路撒冷的居民拍案叫絕,人人稱快,因為亞述一直是兩百年以來他們又恨又怕的敵人。
四、顯著的教訓
當上帝的百姓犯了罪,信實的上帝必須刑罰他們的時候,他所用的列國也仍須知道祂的忿怒,亞述帝國就是一例。
尼尼微和亞述帝國的崩潰是驟然的。瑪代人和巴比倫人圍攻首都尼尼微二年,直到底格裡斯河洪水泛濫,沖破部分的保護牆,為進攻的敵人開了一條入侵的通道。這是那鴻在一百年前預先記下的。
一10提到西拿基立在進攻耶路撒冷時慘遭失敗的事,這位國王的過早去世大略記在以下的經節中。
五、特色
除約拿之外,以西結(卅一3─14)和西番雅(二13─15)都提到尼尼微的命運。
這個城市的城牆高一百尺,寬足夠四輛馬車並駛,有一千五百個了望塔以為防衛。從來沒有一個預言會比這更不可能。
六、了解的關鍵
除了上帝,誰還能預言數百年後所發生的微小事件呢?這對那些日日研究預言的人可說是真正的安慰,上帝是信實的。
作者那鴻,加利利伊勒歌斯(可能與後來的迦百農有關,意即“那鴻村”)的先知,“那鴻”意思就是“安慰”。寫書時間約在約拿(主前663─633年)之後一百年;鑰字是毀滅;鑰節是一8、9。
二、題旨
本質上,那鴻書乃是約拿書的繼續,約拿書記載尼尼微的悔 改,那鴻書則預言它的毀滅。從人這方面來說,那鴻的預言是不可能的,因為尼尼微是統治世界之大帝國的首都,地位固若金湯;可是正如所預言的,亞述大國終於 在那鴻預言之後約一百年瓦解了。那鴻書幾乎全部是在討論這一個題目。
三、特徵
亞述對待俘虜的百姓真是極盡殘暴,數不清的財富都被鄰國洗劫一空,那鴻將它比喻成獅子洞(二1─13),因為在那裡獅子橫行,掐死活物。俘虜被挖出眼睛,割下舌頭。
那鴻的預言使耶路撒冷的居民拍案叫絕,人人稱快,因為亞述一直是兩百年以來他們又恨又怕的敵人。
四、顯著的教訓
當上帝的百姓犯了罪,信實的上帝必須刑罰他們的時候,他所用的列國也仍須知道祂的忿怒,亞述帝國就是一例。
尼尼微和亞述帝國的崩潰是驟然的。瑪代人和巴比倫人圍攻首都尼尼微二年,直到底格裡斯河洪水泛濫,沖破部分的保護牆,為進攻的敵人開了一條入侵的通道。這是那鴻在一百年前預先記下的。
一10提到西拿基立在進攻耶路撒冷時慘遭失敗的事,這位國王的過早去世大略記在以下的經節中。
五、特色
除約拿之外,以西結(卅一3─14)和西番雅(二13─15)都提到尼尼微的命運。
這個城市的城牆高一百尺,寬足夠四輛馬車並駛,有一千五百個了望塔以為防衛。從來沒有一個預言會比這更不可能。
六、了解的關鍵
除了上帝,誰還能預言數百年後所發生的微小事件呢?這對那些日日研究預言的人可說是真正的安慰,上帝是信實的。
歌羅西書簡介
歌
羅西書是一封「書信」,是一封流傳於初代教會的牧函,也是在聚會中朗讀的公開信。新約時代的教會不像今日大部份的教會那麼有福氣,有駐堂的牧師作長期、有
計畫的牧養工作。那時候的教會是由巡迴各地的宣教師所設立,通常在一段時間後,宣教師會離開教會,到其它地方繼續開拓新的教會。例如在使徒行傳13-21章中,記載保羅三次的傳道旅行就是最好的例子。聖經中提到保羅這三次的旅行共花了十多年的時間,但保羅跑過的地方不下二十個,平均每個地方服事的期間不到半年,停留最久的是以弗所,也只有花了約二至三年(徒19:10,20:31)。
在初代教會時因為沒有神學院,而那些穿梭在各教會之間的宣教師,也素質參差不齊。例如:使徒行傳19章1-7節就記載了一位叫亞波羅的宣教師,竟然只知道約翰的洗禮,而沒聽過關於聖靈的教導。但這些很差的宣教師也是到處遊走,對教會的影響相當廣泛。
當教會開始擴展後,很多羅馬人也信耶穌加入教會;這些人多半有羅馬神秘宗教的信仰背景,甚至是異教的神 職人員。他們剛進到教會時通常很熱心,但又得不到適當而正確的教導,就很容易把他們以前在神秘宗教裡所信的那一套拿來套在新的信仰上,產生混合的信仰,甚 至異端。這些會製造異端的人在教會都很熱心,加上部分信徒因欠缺信仰的造就,分不清楚什麼是正確的信仰,所以很容易擁護這些散播異端的人為領袖,他們就是 新約聖經裡時常提到的「假教師」和「假先知」。
但 是,並不是所有的宣教師和教會的領袖都這麼差,也不是全部的信徒都會被異端邪說蒙蔽。因此,當假教師和假先知在教會製造問題時,就會有人提出辯解,認為應 該分辨什麼是應該遵循的正統信仰?什麼是穿鑿附會的花言巧語?所以當教會發生這種紛爭時,通常會找教會外的宣教師,請教他們的見解。而這些宣教師有些是創 立教會後離開的,也有一些不是創立教會的,只要是教會認為信得過的宣教師,他們就會想辦法和他們聯絡。當時最常用的聯絡方法就是寫信。這些宣教師在接到教 會求援的信後,通常也是以書信的方式回答,讓帶信的人把信帶回去,在聚會中公開宣讀,讓那些不識字的信徒也可以聆聽宣教師的解釋和訓誨。
歌羅西書就是這樣的一封書信。歌羅西教會和附近的一些教會遇到了異端的困擾(2:8-23), 就寫信向一位他們信任的宣教師請教,這位宣教師寫了歌羅西書給他們,還交代他們讀完後要傳給鄰近的老底嘉教會,因為老底嘉教會也遇到了類似的困擾,同時也 已經有其他宣教師寫信給老底嘉教會,詮釋類似的觀點,所以寫歌羅西書的宣教師就要求歌羅西教會也要讀從老底嘉教會轉來的書信(4:16)。可見,歌羅西教會所遇到的問題不是單獨的個案,而是初代教會普遍存在的問題,最起碼是一個地區的幾間教會所共同遇到的困難。
歌 羅西城位於現今土耳其的西南方,「歌羅西」的名字,原意就是一種暗紅色的羊毛染料,可見這個城市是一個紡織和羊毛工業很發達的地方。歌羅西城曾經毀於地 震,重建後的規模大不如前,所以其重要性就由鄰近的老底嘉城取代。歌羅西城的居民很混雜,除了當地的居民和羅馬人之外,也有來自帝國境內各地的移民,包括 大約一萬名猶太人在內。歌羅西教會可能是以巴弗創立的(1:7,4:12),信徒大部份是外邦人(2:13)。
與其它書信很類似的是歌羅西書的主要目的,也是在解決教會所產生的問題,而在這裡所要解決的是個神學上的問題。根據歌羅西書2章8-23節所提供的線索,歌羅西教會所遇到的神學困擾,是一種混合的學說,因為有一些是猶太教所特有的飲食律法、節期和安息日,也有一些屬於希臘羅馬宗教的「虛妄的哲學」和「星宿之靈」在裡面。
根據1章15-20節 的解釋,歌羅西教會當時所遇到的是和基督論相關的異端;這種盛行在歌羅西教會和鄰近教會的異端邪說,嚴重地扭曲了基督的形象,以致於教會的信仰和生活都變 了質。因此,歌羅西書的主題,除了要正確地解釋「基督」的本質及其拯救的事工,以呼籲信徒回歸正統的信仰之外,也要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正確的信仰活 出來。
歌羅西書可分成下列六大段:
一、請安和感恩的禱告(1:1-14)
二、基督的本質和拯救事工(1:15-23)
三、傳福音的辛勞與目的(1:24-2:5)
四、教會所面臨的異端邪說(2:6-23)
五、倫理教導(3:1-4:1)
六、最後的請安(4:2-18)
在初代教會時因為沒有神學院,而那些穿梭在各教會之間的宣教師,也素質參差不齊。例如:使徒行傳19章1-7節就記載了一位叫亞波羅的宣教師,竟然只知道約翰的洗禮,而沒聽過關於聖靈的教導。但這些很差的宣教師也是到處遊走,對教會的影響相當廣泛。
當教會開始擴展後,很多羅馬人也信耶穌加入教會;這些人多半有羅馬神秘宗教的信仰背景,甚至是異教的神 職人員。他們剛進到教會時通常很熱心,但又得不到適當而正確的教導,就很容易把他們以前在神秘宗教裡所信的那一套拿來套在新的信仰上,產生混合的信仰,甚 至異端。這些會製造異端的人在教會都很熱心,加上部分信徒因欠缺信仰的造就,分不清楚什麼是正確的信仰,所以很容易擁護這些散播異端的人為領袖,他們就是 新約聖經裡時常提到的「假教師」和「假先知」。
但 是,並不是所有的宣教師和教會的領袖都這麼差,也不是全部的信徒都會被異端邪說蒙蔽。因此,當假教師和假先知在教會製造問題時,就會有人提出辯解,認為應 該分辨什麼是應該遵循的正統信仰?什麼是穿鑿附會的花言巧語?所以當教會發生這種紛爭時,通常會找教會外的宣教師,請教他們的見解。而這些宣教師有些是創 立教會後離開的,也有一些不是創立教會的,只要是教會認為信得過的宣教師,他們就會想辦法和他們聯絡。當時最常用的聯絡方法就是寫信。這些宣教師在接到教 會求援的信後,通常也是以書信的方式回答,讓帶信的人把信帶回去,在聚會中公開宣讀,讓那些不識字的信徒也可以聆聽宣教師的解釋和訓誨。
歌羅西書就是這樣的一封書信。歌羅西教會和附近的一些教會遇到了異端的困擾(2:8-23), 就寫信向一位他們信任的宣教師請教,這位宣教師寫了歌羅西書給他們,還交代他們讀完後要傳給鄰近的老底嘉教會,因為老底嘉教會也遇到了類似的困擾,同時也 已經有其他宣教師寫信給老底嘉教會,詮釋類似的觀點,所以寫歌羅西書的宣教師就要求歌羅西教會也要讀從老底嘉教會轉來的書信(4:16)。可見,歌羅西教會所遇到的問題不是單獨的個案,而是初代教會普遍存在的問題,最起碼是一個地區的幾間教會所共同遇到的困難。
歌 羅西城位於現今土耳其的西南方,「歌羅西」的名字,原意就是一種暗紅色的羊毛染料,可見這個城市是一個紡織和羊毛工業很發達的地方。歌羅西城曾經毀於地 震,重建後的規模大不如前,所以其重要性就由鄰近的老底嘉城取代。歌羅西城的居民很混雜,除了當地的居民和羅馬人之外,也有來自帝國境內各地的移民,包括 大約一萬名猶太人在內。歌羅西教會可能是以巴弗創立的(1:7,4:12),信徒大部份是外邦人(2:13)。
與其它書信很類似的是歌羅西書的主要目的,也是在解決教會所產生的問題,而在這裡所要解決的是個神學上的問題。根據歌羅西書2章8-23節所提供的線索,歌羅西教會所遇到的神學困擾,是一種混合的學說,因為有一些是猶太教所特有的飲食律法、節期和安息日,也有一些屬於希臘羅馬宗教的「虛妄的哲學」和「星宿之靈」在裡面。
根據1章15-20節 的解釋,歌羅西教會當時所遇到的是和基督論相關的異端;這種盛行在歌羅西教會和鄰近教會的異端邪說,嚴重地扭曲了基督的形象,以致於教會的信仰和生活都變 了質。因此,歌羅西書的主題,除了要正確地解釋「基督」的本質及其拯救的事工,以呼籲信徒回歸正統的信仰之外,也要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正確的信仰活 出來。
歌羅西書可分成下列六大段:
一、請安和感恩的禱告(1:1-14)
二、基督的本質和拯救事工(1:15-23)
三、傳福音的辛勞與目的(1:24-2:5)
四、教會所面臨的異端邪說(2:6-23)
五、倫理教導(3:1-4:1)
六、最後的請安(4:2-18)
耶利米書作者
來自亞拿突的先知耶利米,就是本書卷的作者,對於這一點,很少人懷疑。雖說如此但是仍有疑問,如:第五十二章引發的爭論尤多。反對第五十二章是耶利米所寫的最有力論證是:耶利米約在主前657年出生,而以未米羅達釋放約雅斤是約在95年之後。五十二章33節更總括此後發生的事。此外,地點問題是另一個反對的論證。耶利米遷居埃及(四十三5-7),約雅斤卻住在巴比倫。何況耶利米的著作,到五十一章已作結,五十二章成了一則附錄。由於五十二章和列王紀下二十四章18節至二十五章30節平行,故推斷耶利米書和列王紀下其他平行的段落,可能也是他人代筆的。
巴錄是耶利米的書記,二人的關係持續了很久。耶利米也給他勉勵的話(四十五5)。依照當時的習慣,書記有權用自己的措辭,寫下先知的信息;這並不否定上帝的默示。
真實性聖經和經外無數的證據(例:但九; 《傳道經》四十九;約瑟夫:《猶太古史》第十卷;他勒目之巴巴伯德拉),都證明了歷史上真有耶利米其人,這卷以他為名的書,大部分內容都是他寫的。同時代 的聖經書卷,以及巴比倫、埃及、波斯等地保存的歷史文獻,都證明了耶利米書所記載的歷史事件是真實的。
聖經的高等評鑑學家,試圖證實七十士譯本沒有記載的部分耶利米書,該部分就是不可信的。他們又以風格歧異(例:三十至三十三章),或字的拼法不同(例:二十七至二十九章),或語言學問題(例:十11是亞蘭文寫成,可能是個註釋)為理由,稱某些段落是後人加上的。他們又聲稱預言必在應驗之後才寫,所以他們把預言的日期,改在書內所顯示的時間之後。這些理由沒有一個足以推翻耶利米書的可信性。
希伯來文的聖經,比七十士譯本備受重視。當時的猶大人已經常接觸亞蘭文(參但二至七;結四至七)。同一作者在不同情況為不同目的而寫的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風格。上帝也可能默示巴錄,寫成本書的一部分。而預言在應驗之先寫成,對信徒來說是可以相信的。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耶利米本是耶利米書之作者。
巴錄是耶利米的書記,二人的關係持續了很久。耶利米也給他勉勵的話(四十五5)。依照當時的習慣,書記有權用自己的措辭,寫下先知的信息;這並不否定上帝的默示。
真實性聖經和經外無數的證據(例:但九; 《傳道經》四十九;約瑟夫:《猶太古史》第十卷;他勒目之巴巴伯德拉),都證明了歷史上真有耶利米其人,這卷以他為名的書,大部分內容都是他寫的。同時代 的聖經書卷,以及巴比倫、埃及、波斯等地保存的歷史文獻,都證明了耶利米書所記載的歷史事件是真實的。
聖經的高等評鑑學家,試圖證實七十士譯本沒有記載的部分耶利米書,該部分就是不可信的。他們又以風格歧異(例:三十至三十三章),或字的拼法不同(例:二十七至二十九章),或語言學問題(例:十11是亞蘭文寫成,可能是個註釋)為理由,稱某些段落是後人加上的。他們又聲稱預言必在應驗之後才寫,所以他們把預言的日期,改在書內所顯示的時間之後。這些理由沒有一個足以推翻耶利米書的可信性。
希伯來文的聖經,比七十士譯本備受重視。當時的猶大人已經常接觸亞蘭文(參但二至七;結四至七)。同一作者在不同情況為不同目的而寫的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風格。上帝也可能默示巴錄,寫成本書的一部分。而預言在應驗之先寫成,對信徒來說是可以相信的。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耶利米本是耶利米書之作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