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比喻的特色(10)--比喻中的上帝與救恩

  在比喻中,上帝以幾種身分出現,如:君王、父親、園主,和審判官。整體而言,這些圖畫所刻畫出的,是一位充滿恩 惠與憐憫的主,提供赦免,但同時也要求人作出決定。

    在浪子的比喻中(路十五11-31),父親歡迎孩子回來,儘管他已將自己的那份產業浪費殆盡,父親仍重 新接納他,寬恕他的一切。

    在葡萄園工人的比喻中(太二十1-6),園主慷慨地給予每個人同樣的工資,甚至有些人沒有作多少工。

    路加福音另外兩個比喻(失羊、失錢),描繪出上帝尋找失喪者的迫切。這些比喻說明了彼得後書三章9節的真理:「主……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救恩現在已經來到,人必須有所回應。上帝的治理以恩典為特色,但是恩典向聽眾發出挑戰,要他們看出悔改的必要。兩個兒子的比喻中(太二十一 28-31),耶穌向文士發出挑戰,要他們看明自己的錯誤。

    那個起先不肯去葡萄園工作的兒子,後來懊悔去作了,他顯然代表那些承受上帝國的「稅吏與妓女」,而那個答應去工作卻食言的兒子,卻代表文士與法利賽人。

    亨特(Hunter)說:「這個故事先捧高(文士),再摔下。」

    在大筵席 的比喻中(路十四16-24),恩典的上帝兩度發出拯救的邀請,頭一批客人拒絕之後,他又打發使者到大路與籬笆旁勉強人前來。顯然,救恩是重大的邀請,人必須有所回應。那位憐憫的上帝也是審判的上帝,他會結束歷史,而他所提供的救恩是不可置之不理的,人只能接受或拒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