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解構理論有兩大動作

一.讀者把自己加入文本中,參與當中的辯論或填補文本的空缺(gaps)/不足之處。解構理論主義者堅持語言的隱喻性(metaphorical nature of language),認為語言是不完整的(incompleteness)(不能完全表達文本的意義,因為文字不能完全表達人的思想),所以讀者應該參與當中的情節,讓讀者來填補那些空缺,決定不完整部份的意義。另外,解構理論也認為文本中的文字是不定性的(uncertain),同樣的字可隨著情節的進展而擴大或縮小,必須由讀者和文本「對話」,藉著「自由遊戲」去感受和加添這些字的隱喻意義(也就是語言分析所說的「所指」(signified))。

例如:耶穌與尼哥底母談話(約3:1-15)時曾使用「重生/第二次生出來」,「靈/風」這兩個雙關語(paronomasia)的字眼來表達不定性的意義。好讓讀者自己去想像和發掘。

二.認為意義並不是去發掘原作者的意義,並不是把文本中原初的意義(解構理論認為文本的原初意義已無法真正/完全被今日的讀者找出來)顯明出來,而是認為文本是向讀者的世界展開(新的視域,open horizon),向讀者挑戰,要求讀者有創新的意義。當然,藉著讀者和文本繼續不斷的「對話」去尋找新的意義。許多時候,這些新的意義是與傳統的意義不同,甚至是反傳統的(解構理論喜歡用「顛覆的」這詞來形容新的意義)。

例如:創28描述雅各因逃避哥哥以掃的追殺,到曠野伯特利伏在地上睡著了,後來夢見耶和華在天梯之上,而有天使在天梯上下。原本的意義可能指上帝如何保守以撒給雅各的祝福繼續看顧雅各。可是從解構詮釋來看,認為雅各原本是一位很有理想的青年,這時卻落得要逃命的下場。在意志消沈時,常作許多夢(夢想)。可是上帝仍然看顧保守他的理想而有此天梯的異象。

這兩大動作已足夠讓讀者去解構任何的文本。讓讀者有更多的空間,更擴大的視域(horizon)去創新意義。也讓讀者不必理會過去的意義,不需向傳統負責,最重要的是我作為今日的讀者按著以上兩大動作可以得到新的意義。

米格福柯(Michel Foucault)和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是當代兩位最特出的解構詮釋學者。福柯認為文本含有“能力”(power),這能力(藏在意義中),必須藉著讀者被釋放出來。德里達的理論複雜難懂。引用他的一段話:

「在閱讀和分析一個文本時,當我們發現一個無法解釋或矛盾的字時(unresolvable contradiction),這個字有時含有這個意義,有時又含有別的意義,這說明該文本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意思(a unified meaning)。我們這時必須捉住這個字。如果它是含有特別的隱意(metaphor),我們必須捉住這隱意。我們必須跟隨這個字在不同地方的出現,觀察它在不同地方的“不定性”(undecidability)的意義。我並不是說隨便的尋找它的不明意義或是反面意義,而是它如何威脅著文本欲把文本推毀(threatens to collapse the system)」。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