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讀者反應詮釋之定義


讀者反應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y)和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都屬於後現代(Post-modern)的理論,這兩個理論強調「讀者」(reader),以「讀者」作為中心來閱讀「文本」,成為「文本」意義的生產者。讀者反應理論認為「文本」只是一個客觀的物體(an objective text),因為意義是在「讀者」的閱讀(頭腦)中,所以“反應”(對文本的反應)把「讀者」和「文本」聯合起來。這反應是一個主觀的詮釋動作(a subjective interpretative action)。可見按讀者反應理論,主觀性並不是一個須要避免的事,反而應該鼓勵如此作。在詮釋過程中,「文本」最終就會消失,只剩下「讀者」在那裡“創造”意義。

廿世紀中的現象主義(phenomenianism)和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可算是這理論的先驅,認為現象(或「文本」)只是一個無意義的客體(object),意義是存在(exist)於主體(subject)/「讀者」中。「讀者」才可以決定一個客體的意義。英國著名讀者反應理論學者腓斯(Stanley E. Fish)認為意義必須藉著「文本」和「讀者」的結合才會產生。他提出一個“解釋策略”(interpretive strategies),認為一個「文本」被一個解釋群體(interpretive community)解釋就會產生解釋策略。這種解釋策略藉著解釋群體和「文本」的結合就產生出來。換句話說,當解釋群體按著自身的需要來看一個「文本」,自然地,解釋策略就會出現。

德國著名的讀者反應理論哲學家愛色爾(Wolfgang Iser)卻認為「文本」和「讀者」是處在兩端,當中有一個“鴻溝”(gap/distance)。當「讀者」與「文本」互相對話時,「文本」的主題就會影響「讀者」,讓「讀者」去理解它,甚至這「文本」還會不時的調正「讀者」所收到的意義。「讀者」將按著這調正的過程吸收「文本」的意義。因此愛色爾認為「文本」是多意義的,不同的意義將由不同的「讀者」去發現。例如,耶穌的登山寶訓可能會使同一位「讀者」在不同的時間閱讀時,因著不同的處境,意義會有所改變。

讀者反應理論的弱點屢次被指出來,不外有:

一.主觀性成份過重,造成「文本」意義必須按著「讀者」的處境來決定它的意義,因此意義似乎是因時地而變化,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二.認為「文本」是多意義的。如果把這樣的理論應用在聖經的詮釋上,這與聖經的特別啟示論相衝突。

三.選擇性的詮釋,也就是「讀者」必須按著一個特定的處境選擇某些「文本」(經文)來詮釋才有意義,因此忽略/輕看了其他的「文本」(經文),造成“正典中的正典”的問題。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