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壹貳叁書
【內容和結構】
◎約翰壹書
前言(1:1-4)
信徒要行在光明中,藉此與上帝相交(1:5-2:17)
論及收信教會目前所遇到之問題(2:18-3:24)
驗證屬上帝的人和屬世界之人作出區分的準則(4:1-5:13)
結論(5:14-21)
而約翰所提供隻驗證三準則是:
(1) 確信耶穌是成為肉身而來的基督(也就是道成肉身);
(2) 行公義;
(3) 表明出愛心。
◎約翰貳書
約翰貳書雖然寫給『蒙揀選的太太和她的兒女』,實質上是寄給另一間教會,要祂們堤防某些旅行佈道家。他們其實是『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7節)
他仍然提醒『我們若照他的命令行,這就是愛。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當行的,就是這命令。』(6節)要切實彼此相愛。
◎約翰叁書
此書是寫給該猶,向他說明丟特腓之惡行,因他不僅好做領袖,又拒絕約翰的佈道團,不僅自己做惡,又要求別人和他一般做惡。(9-10節)
當然約翰也勉勵他『親愛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屬乎上帝;行惡的未曾見過上帝。低米丟行善,有眾人給他作見證,又有真理給他作見證,就是我們也給他作見證。你也知道我們的見證是真的。』(11-12節)
【作者】
◎外証的資料非常一致的指向使徒約翰。
◎內証並不明顯,一切論據皆指向第四福音作者。
【寫作地點】:以弗所是最有可能之處,因為約翰居住該處。
【寫作時間】:大約為公元80-85年間
【收信者】
◎約翰壹書
本書並無特定受者,是一種公函,寫給各地教會的信徒們,將對象稱之為「親愛的」或「弟兄們」(參約壹二7;三13,21;四1,7),又依其年齡之差異而稱呼為「父老、少年人、小子們」等三類(參約壹二12~14),有時又通稱「小子們」(參約壹二1,18,28;三7;五21),因當時作者已經接近百歲,「小子們」是一種長者對後輩很親密的稱呼。
◎約翰貳書
「蒙揀選的太太和她的兒女」(參1節)有二意:
(1)指當時某地教會中一位敬虔愛主之女信徒和她的「家庭」成員(參10節);
(2)「太太」暗指某一個地方教會,「她的兒女」則暗指該教會中的成員信徒,這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情勢,教會正面臨迫害,使得本書信的作者不能明言寫給何地教會,若果如此,則「你那蒙揀選之姊妹」(參13節),應當指該受書教會的姊妹教會。
◎約翰叁書
本書的受書人名叫「該猶」(1節)。從本書的內容可知:
(1)他是作者使徒約翰在真理中所親愛的一位弟兄(1節原文);
(2)他的身體可能不怎麼健壯(2節);
(3)他的靈魂卻相當興盛(2節),對人滿有愛心(6節);
(4)他不但心裏存有真理,且按真理而行(3節);
(5)他經常接待出外為真理作工的客旅弟兄們(5節),被多人在教會面前為他作見證(6節)。
「該猶」在當時的羅馬帝國境內是很通俗的名字,在新約聖經中除本書之外,另有三名該猶:
(1)馬其頓人該猶(徒十九29);
(2)特庇人該猶(徒二十4);
(3)哥林多人該猶,他曾接待過使徒保羅,很可能哥林多教會就在他的家裏聚會(參羅十六23;林前一14)。
本書的受者或許是這三人中的一位。根據一份教父著作《聖徒合縱錄》,曾提及有一位特庇人該猶,他原是使徒保羅傳福音所結的果子(參徒十四20~21),在保羅去世以後,轉為使徒約翰的屬靈兒女(約叁4)。就在《約翰三書》成書之後,使徒約翰到該猶當時所在的地方,親自解決了丟特腓的問題,並革除其教會的牧職,而以該猶取代。
【寫作目的】
◎約翰壹書
約翰壹書的對象,不像彼得前書所面臨的是外在逼迫,討論的重點就在試煉中的喜樂;約翰壹書所面臨的是內在的危機,也就是異端思想的入侵。異端並非外來的逼迫,而是從內部產生的,所以更難處理。公元第二世紀時,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在希臘各地非常流行,但它並沒有統一的教訓,也沒有什麼正典可作遵循,其主張隨著各個諾斯底主義者而有所差異,歸納起來其最基本的主張有二:
(1) 宇宙二元論:主張靈界是善的,所創造出來的物質是邪惡的,二者相互對抗、完全不相混淆。上帝住在遙不可即的靈界中,與這物質世界無關。舊約中的耶和華既是創造世界萬物的,他就是次等的神。
(2) 知識是救贖的途徑:人必須靠知識與智慧,才能將靈魂從肉體的桎梏中釋放出來。這個知識包括我是誰,我從那裏來,將來往那裏去等等,而此等知識之獲得必須靠一個救贖者。雖然有些諾斯底主義者主張這個救贖者就是耶穌,但此救贖者的功能不像基督教會所主張的,耶穌藉著死與復活,將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比較像存在主義式的自我了解。
根據這樣的思想所帶出來的倫理影響有四方面:
(1) 肉體是邪惡的,所以要禁慾。
(2) 肉體既然無用,我們可以漠視它,或放縱它。此第二個見解雖然與第一個相反,但它也是從諾斯底主義發展而來,可以說是諾斯底主義的另一支。
(3) 自認為屬靈,以為靈魂既已脫離肉體轄制,不受肉體侵害,就以自己為無罪。
(4) 區分有知識、已經得釋放的屬靈人和未獲此能力的人,而且前者輕看後者。
這種思想除了可能在道德上容易導致放縱以外,在理論上亦無法接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這件事,因為按照諾斯底主義者的講法,肉身屬於物質,是邪惡的,基督就不可能取肉身而存在。
從這種想法導出兩種反對道成肉身的基督論異端:
(1) 幻影說(Docetism):希臘文幻影動詞的意思是「看來如此」。幻影說主張,基督只是像有肉體存在,卻無真正的肉身、血液、物質或身軀,耶穌的肉體只 是無實體的幻像。
(2)克林薩斯主義(Cerinthianism):它主張耶穌只是一個人,只有當他受洗時,基督的靈才臨到他;而當他上十字架時,這靈又離開他。如此,神性的基督並未受苦,他只是純粹屬靈的存在。
事實上,耶穌基督具有神人二性,他是完全的上帝,道成 肉身成完全的人。任何否定耶穌基督神性或人性的主張,都是異端。約翰壹書就是要來對付這樣的異端。曾有學者以為既然約翰壹書要對付的是第二世紀的諾斯底主 義思想,它就不可能由使徒約翰在第一世紀末執筆。事實上,思想潮流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諾斯底主義的思想在第一世紀尾聲,已經開始蘊釀;使徒警覺到它的危害與影響,早早提出辯駁,是十分有可能的。
◎約翰貳書
正如《約翰壹書》一樣,當時小亞西亞的眾教會,正受著一種雛型「諾斯底主義」異端之侵襲,所以本書作者特意提筆警戒受書人,基督徒固然須遵行主所賜「彼此相愛」的命令(參5節),但必須在合乎真理的原則下相愛(參1~2節),對於那些越過基督的教訓的異端假教師(參7,9節),千萬不可接待他們,以免在他們的惡行上有分(參10~11節)。
◎約翰叁書
在教會時代初期,使徒們和自由傳道人受聖靈和教會的差遣,出外巡行傳道並建立新教會,又在所建立的教會中,選立長老們(複數),以監督各地教會的牧養和治理,並在眾教會間維持交通來往。不久,眾教會即面臨兩種危機,一種是由外部而來的異端假教師(參徒二十29;約壹二18~19;約貳7~11),另一種是從內部簒起的野心領袖(參徒二十30;約叁9),造成初期教會的重大問題。
欲對付外來異端假教師所造成的問題,就必須拒絕接納他們,也就是必須對他們關閉教會的門;但若完全關閉教會的門,則又易招來另一種問題,即縱容內部的領袖,
不受節制。所以教會之門的開或關,必須拿捏得準。《約翰三書》就是針對《約翰二書》的「不接待」而有所調整,亦即凡動機純正的信徒,應予「接待」(接待他們,不一定須提供講壇給他們)。
有解經家根據本書內容,將寫書的動機推論如下,雖不一定準確,但可提供吾人參考:在本書之前,使徒約翰曾寫了一封簡短的書信,給當地的教會,但為丟特腓所拒絕(9節)。丟特腓本人,大概不是異端份子,或者僅出於他「好為首」的領袖慾(9節),而不順服約翰的權威,故約翰並未對他立即採取斷然措施,而予容忍,將來會當面「題說他所行的事」(10節)。丟特腓基於他對使徒約翰的誤解,不但「用惡言妄論」約翰和他的同工們,並且禁止本地信徒接待約翰的同工,違者「趕出教會」(10節)。使徒約翰被迫必須解決此問題,乃寫此書,並託素有好名聲的低米丟攜帶此書(12節),送給熱心接待信徒的該猶(5~6節),他可能也是當地教會的另一領袖人物,故未遭丟特腓趕出教會。使徒約翰的用意,或許是先穩住當地教會一部分信徒,以免全體一面倒的支持丟特腓,然後親自前往,當面解決問題(13~14節)。
【貢獻】
◎約翰壹書
約翰壹書是歷代教會對抗異端邪說不可或缺的寶典,基督教純正的信仰得以存續,本書厥功至偉,其價值可以與保羅眾多書信相比擬。再者,本書從積極方面循循善導基督的信徒,提供正確的教訓,使吾人對生命、相交、愛、真理等能以深入的認識。
◎約翰貳書
約翰貳書可說是《約翰壹書》的補充說明,《約翰壹書》強調「愛弟兄」乃是生命的自然表顯(參約壹四7;五1),沒有愛心的,就仍住在死中(參約壹三14);但為了防止愛心過頭,成了濫愛,故須受本書的節制,亦即在合乎真理的前提下彼此相愛。
◎約翰叁書
約翰叁書提供寶貴的資料,使我們明白三種教牧職分之間的潛在危機:
(1)使徒職分──約翰所代表的;
(2)本地教牧──該猶和丟特腓所代表的;
(3)訪問教牧──低米丟所代表的。
本書雖僅就事論事,而未多陳明真理原則,但字裏行間流露出因生命成熟而有的屬靈智慧,使我們看見當初和歷代教會所共有的難題,以及妥善處理之道。歷代教會的難題為屬靈權柄的誤用與濫用(例如丟特腓),而解決之道乃為:
(1)更高權柄者(例如使徒約翰本人)須正確地善用權柄;
(2)鼓勵其他信徒(例如該猶、低米丟)積極以正面的行動協助錯用權柄者改正過來(注意,使徒約翰並未要求該猶介入他和丟特腓之間的矛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