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常提及耶和華是以色列入真正的王(出十五18;撒上八7;賽四十三15),也是全地的王(王下十九15;賽六5;耶四十六18;詩廿九10,九十九1至4)。雖然以色列人背逆,先知們還是強調耶和華終必作王(賽廿四23,五十二7;番三15;亞十四9)。在但以理書,上帝更藉異象啟示先知,世上的國度終必被廢棄,上帝要將國賜給他的聖民(但七18)。最後這節經文,其主題與本段所說的一樣,但是在用詞上,「天國」或「上帝國」這個名詞並沒有出現。
耶穌基督論及天國時,有些話表示它與舊約的應許有密切的關係。在太八11至12,他看到外邦百夫長的信心表現以後,對當時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來有許 多人來,在天國裡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根據第一句話動詞的形態,我們可以說 從他說話的角度而言,天國是將來才實現的國度,但列祖的名字在天國裡出現,顯然表示他們在這國中有份,而且是主要人物;第二句話中「本國的子民」明顯是指當代的猶太人,他們被稱為天國的子民,表示他們是舊約時代上帝王國中的人。
兇殘園戶的比喻(太廿一33至46)也是說明類似的真理。耶穌基督指著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說:「上帝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43節)
這個比喻的重點是針對法利賽人棄絕耶穌而發的警告,沒有清楚說出這上帝的國甚麼時候出現,但它既是能被「奪去」,起碼表示從某種意義上這些人已「擁有」上帝的國。由於比喻中的葡萄園在賽五1至7和耶七25都是指以色列人,我們可說法利賽人「擁有」上帝的國的原因,是因他們原是選民中的一份子。
從耶穌基督與施洗約翰的關係,我們也可以看到天國這觀念與舊約連續性的問題。從信息的內容而言,馬太福音記載施洗約翰與耶穌基督宣講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三2,四17);他們二人都宣告以色列入快要面臨上帝的審判(太三7,十二41起);又說以色列人若不悔改,上帝會興起別的人(太三9,八11起);而且二人也都拒絕自義的人(太三7至10 ,廿三),接納罪人(路三12 ;可二16)。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時代的分界上,約翰屬乎舊約先知和律法,從約翰以後天國開始了另一個階段和局面(太十一11至13,路十六16)。
根據施洗約翰及耶穌基督的教訓,他們二人的分別可從二個不同的洗禮看出。約翰是用水施洗,耶穌基督是用聖靈與火施洗(太三11至12;徒一5)。聖靈的澆灌是舊約預言末日現象之一(賽四十四3至5;結卅七14 ,珥二28至32),而火的審判在舊約中也提及(賽一31,六十六24 ;耶七20)。
在耶穌基督的言行中,我們也因此看到他談論天國時表現出「新」的一面。與約翰比較,「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子來了,也吃也喝……。」(太十一18)
約翰和他的門徒禁食,但他和他的門徒不禁食,因為新酒不能放在舊皮袋中,新布也不能補在舊衣服上(太九14至17);約翰猶如伴郎,耶穌基督是新郎(太九15 ,參約三29)。
馬太福音描述耶穌基督的言行,也指出他與當時文士不同。一方面,「他的教訓,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七29)另一方面,他帶進了上帝的恩典,人不必生活在律法的重擔之下(太十一28至30)。
馬可福音記載當時的人對耶穌基督言行的反應,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新道理」(可一27),因這道理有馴服污鬼的權柄。而這其中的秘訣,則是路加與約翰所說的:「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路四14)「上帝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約三34)在聖靈的能力彰顯之下,耶穌的教訓與救恩成全了而且超越了舊約的應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