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卷福音書的作者馬太在寫本書時,試圖將耶穌的生平、教訓和工作與他本身的基督徒群體連上直接的關係。由於他對耶穌的描繪是那麼全面,以致當我
們談到『馬太神學』時,就相當於表示『第一卷福音書中所展示耶穌的教訓』。不過,若從他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勾勒耶穌的事奉這角度來看,我們未必可以從嚴謹的
神學含義去談馬太的『神學』。我們若想更多認識馬太(或本書作者)本人的實質信仰內容,唯一的途徑就是透過他這本記述耶穌事奉的著作了。
【綜覽】
根據韋茨(N. T. Wright)的看法,馬太福音是以當時猶太教信仰所理解的角度,去重新演繹以色列的故事。以色列的故事是人所熟悉的:上帝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祂揀選了亞伯拉罕,與他立約,並且應許向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永遠信守此立約的關係(創十二1-3,十三14-17,十五1-6等)。為了清楚說明此立約關係,這位創造萬物的上帝便向摩西和與他同時代的人頒示律法,詳列有關遵從上帝和獻祭的細節,以及群體生活的守則(出二十至四十章)。然而,作為亞伯拉罕後裔的以色列人,卻經常做出背約的行為,因此,上帝設立了一個用以衡量以色列人是否忠於約的關係作為準則的賞懲制度(參利二十六章)。以色列人就在犯罪和遵從這兩者之間搖擺不定,歷經了數百年,他們亦逐漸知道有更重要的『那日』即將臨到——到那日,上帝便會對罪作出最猛烈的審判,而它的最高峰,則是以色列的上帝在耶路撒冷榮耀地作王統治。與期待上帝介入有關的,就是等候彌賽亞親自來帶領以色列的盼望(例如:賽九1-6,十一1-9;耶二十三1-4;結三 十四章;彌五1-3;亞九9-10)。以色列的復興、被顯為義和拯救,全是第二聖殿時期猶太教的核心信仰。馬太亦根據這個盼望而懷有一個信念,就是馬利亞和約瑟的兒子耶穌之出生、生平、死亡和復活,正是以色列故事的圓滿篇。馬太福音中的家譜,便包含這種含義(太一1-17)。
簡單來說,馬太是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陳述以色列的故事:由一開始(參太一18至二23所引甩的舊約經文),上帝就計劃差遣彌賽亞來拯救以色列(一 21)。這位彌賽亞就是馬利亞和約瑟的兒子耶穌(一18-25)。不同的是:那些願意跟從耶穌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真子孫,亦只有他們才能享受以色列上帝信 實的賜福。而且,亞伯拉罕的約亦已經被耶穌更新了(二十六26-30)。
因此,馬太福音的神學具強烈救恩歷史和基督論的角度。那麼,根據馬太的記載,這位耶穌究竟是誰?耶穌就是彌賽亞(一1),是成就舊約有關彌賽亞預 言的那一位。祂亦是上帝的兒子,為人類帶來上帝的救恩(參三17,十一27,十七5,二十七54)。上帝的兒子耶穌除了教導人認識上帝的旨意(五17-20),祂 亦藉著遵行上帝的旨意而開創上帝的國度(參三15,四17,八16-17,二十28)。馬太福音把天國(猶太人用這個措辭來表達上帝的國)理解為上帝藉著耶穌,以 能力和公義、慈愛和寬恕來施行管治的地方。
【神學重點】
馬太福音的神學至少回答了四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置身在歷史的哪一點?我們面對甚麼問題?上帝為我們的問題提供甚麼出路?
我們是誰?馬太福音以非常簡單的措辭來回答這個複雜的問題:我們——馬太福音的讀者和跟隨耶穌的人(四18-22,二十八16-20)——是教會 (十六18,十八17),即真正和新的以色列。我們是亞伯拉罕的真子孫(三7-10),如今結出了上帝期望祂百姓結出的果子(二十一33-44)。
這答案的背後指出以色列已經持續犯罪太久,而上帝卻因著祂的恩典差遣彌賽亞來到祂的百姓中間,顯明祂的恩典和真理。於是,這位彌賽亞藉著降生、教 導、死亡和復活,引進了天國。凡願意相信耶穌,忠心守約的人,都能享受這個國度(四17,八14-17,十六21,二十28,二十六29)。
我們位於歷史的哪一點?在馬太筆下,這群上帝的新百姓正踏進新生命的開端,將來當人子在榮耀中顯現的時候,他們將獲得更完全和更榮耀的生命(十六 28,二十五1-46)。因此,教會是上帝的子民,在以色列的悠長歷史中有份,然而,她是在肉身的以色列和末世的以色列(教會)分家之後才出現的。換句話 說,以色列被擄的可怖時期,已經在彌賽亞降臨的那一刻結束(參一11-12,一16-17)。因此,教會在這世上,正處於彌賽亞已引進以色列復興的年代, 不過,她仍然要等候(並以色列餘下歷史的同步發展),直至最終的世代來臨。那時,隨著人子的顯現,必會完全成就上帝給以色列的應許。
我們面對甚麼問題?以色列的問題是在於她們的背逆,以致上帝為了施行懲罰而使羅馬管轄她們。至於上帝的新子民——教會,問題則在於麥子中間混有稗子 (即上帝的國已漸露,但仍有不信和罪惡出現;十三24-30、36-43)。從推斷來看,當時的教會似乎正面對道德衰落的問題,馬太福音亦對此表示關注,特 別在書中強調正確的生活模式和最後的審判(五至七章,二十三章,二十五31-46)。因此,福音書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以色列仍然由法利賽人帶領,縱然上帝的 彌賽亞——耶穌——明顯地已經選立眾使徒作新以色列的新牧人(九35至十一1、23)。
我們有何出路?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剛開始傳道時所講的那句話:『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四17)它正好為這問題提供了答案。全以色列都必須在 這個歷史的重要關頭,立即歸信彌賽亞耶穌,像耶穌的眾門徒一樣,離棄罪惡,跟從耶穌(四18-22)。馬太為了向教會說明上帝對其新子民的立約要求,特別在 其精心記述的『登山寶訓』中,詳細闡明悔改和跟從耶穌的真正含義(五至七章)。再者,教會還要在這個苦難的世界中忍耐到底,等候上帝的審判臨到以色列那些假 冒為善的領袖和跟隨者身上(二十三1至二十四36)。到了那時候,耶穌的眾使徒將要施行統治(十九28)。當然,這個出路再次以耶穌的生平和事奉作為前 設:上帝的救恩——上帝的國——已經藉著耶穌來到祂的百姓中間(一21)。
【馬太所用的符號】
每一種宗教運動都有其本身的符號,無論是禮儀性抑或意識形態方面的。馬太的符號包括彌賽亞、妥拉(按耶穌所理解的)、作上帝新子民的教會、洗禮、聖餐。
符
號可以作為某個群體的身份標記,當中的成員可透過採用或是記念,來強化他的世界觀,以及描寫反映他的世界觀的作品。教會源出於猶太人,而猶太人
在符號方面則擁有豐富的遺產。那些符號包括聖殿、土地、亞伯拉罕的血統和列明上帝與以色列的立約內容的妥拉。任何人閱讀馬太福音,都可以看到耶穌的門徒與
這 些符號之間的張力。在耶穌看來,聖殿已被玷污,需要潔淨(二十一12-17)。是否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已不再重要,因為真正的關鍵是跟隨耶穌(三 7-1O,八5-13,十五21-28,二十一33-44,二十八16-20)。儘管妥拉對馬太的教會很可能還繼續發揮指導性的影響力,但事實已非常清 楚,就是耶穌的教訓和生平,已經成全了摩西的妥拉(五17-20、21-48)。因此,除了土地這個符號之外,馬太的神學與猶太教的標準符號有著嚴重的分 歧。這種因應符號而產生的張力,始終會導致——也許已經反映著——一群新子民(教會)的形成。
教會似乎已經建立了新的符號來取代舊有的聖殿、以色列和妥拉。那位應驗上帝給以色列的啟示的耶穌,已經取代了妥拉,成為教會的核心符號。此外,耶穌 宣告了一套新道德,保羅稱之為『基督的律法』(加六2),代替了作為猶太教符號的妥拉。以色列的信仰基礎,在於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要使他的後裔繁衍,為上帝 成立一個大國(創十二1-3)。以色列人對上帝的基本信念是祂會信實守約。馬太福音所展示的,是教會——新以色列——的形成,並且,到了天國時代,她就取代 以色列的原有位置(二十一33-44)。於是,這群新子民成了一個新的符號:跟從耶穌的門徒,除了可以視自己為真猶太人外,也視自己為教會,是屬上帝的新以 色列。同樣重要的是,人要意識到這個屬上帝的新以色列在本質上是跨越國界的;上帝的新子民不單包括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更包括所有跟從耶穌的人(二1-12, 八5-13,十五21-28,二十七54,二十八16-20)。當保羅在猶太人散居的各地展開其宣教工作時,這個去除種族限制的信念,便在猶太人的群體中 造成極大的騷動。我們可以想像馬太在這裡大膽地表明此信念,亦同樣給人帶來極大的困擾。
至於土地的符號,我們在馬太福音幾乎找不到任何有關的痕跡,除了在八福裡的第三福,或許可以理解為凡順服跟從耶穌的人,將獲得承受『地土』的應許 (五5;ge這個希臘字詞可解作『地土』)。這若然是事實(至今仍未能清楚確定),則表示馬太相信凡順服地跟從耶穌的門徒,將來都可承受地土,而並非只有 以色列人才能承受土地。另一方面,馬太福音中對將來的描述,也沒有直接提及土地的應許。因此,馬太福音二十四章37節至二十五章46節的注意力,是較側重 於來世,而較少在於今世。倘若這些比喻才是馬太福音裡上帝子民的盼望本質,那麼,我們大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馬太神學中有關將來的事,根本就不包括土地。 這顯然又與猶太教的土地符號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馬太福音中,真正在群體和上帝學上發揮作用的符號,可能是洗禮和聖餐(三13-17)。耶穌也曾受洗(三13-17),祂的門徒也不例外;祂還吩 咐門徒要為跟從祂的人施洗(二十八16-20)。事實上,人要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表明這行動在本質上包含神學上的認信。而且,洗禮是遵從耶穌一切命 令的第一步(二十八20),那些命令叫人自然想起登山寶訓。
我
們所習慣稱呼為『聖餐』的,其實是耶穌與門徒最後一次分嘗的踰越節晚餐。此筵席的目的,在於讓以色列人重溫他們得拯救、脫離埃及捆綁的歷史故
事。如今,這個筵席變成耶穌的最後晚餐,所記念的不再是出埃及的歷史,而是耶穌的死,反映耶穌認定祂自己就是以色列拯救歷史中預表的原型。同樣,耶穌的死
乃是為了拯救上帝的新子民所付上的贖價(參二十28)。於是,藉著把踰越節的晚餐轉化為記念祂的晚餐,耶穌便建立了新約的贖罪基礎(二十六28)。
【實踐】
以色列人的信仰側重行為正直(orthopraxy),過於信仰純正(orthodoxy),馬太所傳達的信息也大抵相同。馬太福音等同於上帝對公 義的要求。要成為基督徒——更準確地說,成為馬太群體的成員——就是要跟從耶穌。而跟從耶穌的實質意義就是:決心在生活中實踐公義和愛。
公義這個字詞在猶太教是指遵從上帝的旨意而活,最明顯和最決定性的表達方式,就是遵行摩西律法。馬太福音同樣採用這個字詞作為討上帝喜悅的重要素質, 不過,它如今所加增的另一個層面,卻使它的含義產生了重大的改變。猶太教中的『義人』,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謹守律法的人(太一19,約瑟被稱『義人』),可 是,它如今卻指行事為人皆遵從耶穌教訓的人,因為耶穌本身已經成全了律法(五17)。為此緣故,耶穌期望跟從祂的人所表現的義行,必須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 的義(五20)。義人雖蒙耶穌的賜福(五6、10),但跟從耶穌的人卻不應在人面前刻意做出敬虔的行為(即『行義』),以致吸引別人留意自己的善行(六 1)。追求公義將成為人生的方向(六33)。事實上,登山寶訓的總意,可以理解為耶穌對『義路』的詳細闡釋。
愛耶穌要求跟從的人聽從祂,而凡聽從祂的人都被稱為『義人』。同樣,祂吩咐跟從祂的人要活出一個愛的生命,就是愛上帝和愛人。耶穌透過施行醫治和給 予幫助的具體行動,表達祂對人的憐憫和關心(九32-34),跟從耶穌的人便應該傚法祂的榜樣(十5-8)。耶穌既願意對不同種族的人伸出援手(十五 21-28),所以,祂的門徒便要聽從祂的吩咐,要跨越種族的界限,愛世界各地的人(五44-45,二十八16-20)。因此,教會與以色列就後者的優越 性產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可能來自耶穌對於愛和服侍萬國萬民的教導。這種對普世的愛將會是上帝最後審判時的一個基本考慮因素(二十五31-46)。因此,按照 耶穌的看法,最重要的誡命就是愛上帝和愛人(二十二37-40)。
傳福音的使命公義和愛固然是討上帝喜悅的重要元素,不過,馬太福音還有另一個在實踐方面的重點,就是傳福音。正如耶穌被差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 去』(十5-6,十五24),耶穌同樣差遣祂的門徒繼續和擴展祂這個重要使命,拯救上帝的子民(一21,十5-8)。因此,門徒的努力是植根於禱告(九 37-38);他們是因著耶穌的揀選而出去(十2-4);他們要延續耶穌的使命(十5-8);他們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遭受逼迫(十17-25):最後, 他們要至死忠心,大膽的宣講(十26-39)。我們可能會推測,這段簡短的描述已經迅速成為基督徒宣教工作的守則。事實上,馬太福音的架構本身,正是耶穌 與其他人不斷交替地向以色列傳講天國的信息和作天國的事工。至於馬太福音的高潮,則是耶穌差派門徒出去,將祂的好信息帶給『萬民』(二十八16-20)。 我們可以將東方博士前來耶路撒冷(二1-12),與眾門徒奉命離開耶路撒冷,往外邦人的加利利,履行耶穌向『萬民』傳福音的使命(二十八16-20),這 兩者作出對比,便得出此信仰從以色列國為中心,演化成為跨種族教會的梗概。
【總結】
我
們發現馬太福音的作者其實是重述以色列的故事,不過,卻以新舊並存的元素來表達。作者顯然認為上帝給以色列的應許已經在耶穌,以及由上帝的新子民所
組成的教會身上應驗了。馬太在重述這個故事時,抽取了信息中的重要主題,再從一個全面的基督論取向,把信息的內容加以改動。上帝祇有一位,但是,如今祂的
兩 側卻有聖子和聖靈。以色列是上帝所揀選,要成為上帝的子民;然而,這上帝的子民之應許,如今已在教會——信靠和遵從彌賽亞耶穌的群體——身
上成就。換言之,教會
可說是真正的餘民。這群上帝的新子民應驗了耶利米書三十一章的預言,是藉著另立的新約結連起來,而教會守聖餐的目的,就是為了記念耶穌拯救的死。以色列自
歷
史以來一直等候的末世盼望,按馬太的記述,已經在耶穌和教會身上應驗了部分。此盼望還未成就的,正是那榮耀的高潮,到時人子會與祂的眾聖天使一同再來,按
照人的一生所作所為賞賜各人(十六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