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哀歌]
第一章是哀悼耶路撒冷的居民被擄,以及該城的荒涼結局。
第一首哀歌開始時(一3),作者暗示了申命記二十八章64至65節的意思。在那段經文裏,摩西警告百姓,倘若他們背叛上帝,他們會被分散於列國之中,沒有安息之所。耶利米哀歌一章3節說這警告已經應驗了。
以色列的不幸,是源於罪(一8上)。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悖逆上帝的後果。在這第一首哀歌裏,充滿著一連串深切的悲愴感受,那就是罪的可怕結局(一
11、12、16、17)。在這痛苦之中,以色列人承認上帝的公義(一18)。上帝的公義包括其正直的行為,即使是祂的百姓,祂也懲罰他們的惡行。
第一首哀歌的結尾是百姓禱告呼求上帝審判他們的仇敵(一21、22)。這種咒詛的方式,是舊約中的信徒用來表達他們渴望終止惡行的方式。他們視不信的民族為罪惡的化身。
[第二首哀歌]
第二首哀歌也關乎耶路撒冷的毀滅,但較為強調上帝的審判。它的語調比前一首哀歌更尖銳。整段記載都流露著憤怒的情緒(二1-3、6、7),似乎上帝毀滅耶路撒冷時的烈怒,作者仍歷歷在目。
作者把上帝的憤怒歸咎於假先知(二14)。然而,百姓亦難辭其咎,這就正如其他經文所記載一樣(例:一5、8)。當時的假先知,未能向百姓提出警告,使他們知道犯罪的後果(二14)。因此,耶路撒冷被毀滅,作者也不能安慰其中的百姓(二13)。
第二首哀歌以上帝的「腳凳」(二1),即約櫃來開始。約櫃是上帝自我啟示的焦點。這節經文反映了當時在神學上的危機,作者哀哭上帝忘記了祂的「腳凳」。甚至那標誌著上帝與祂的百姓同在的約櫃,也不能阻止上帝毀滅耶路撒冷。
第6及第7節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以色列人傳統的敬拜及聖殿,被視為同遭上帝的毀滅。這項重要的真理顯示了全書的觀點,就是視上帝為這不幸事件的直接導因。
[第三首哀歌]
第三首哀歌是十分個人性的。結尾時,愁苦及埋怨均轉化為一篇充滿確證的禱文(三61-66)。
在這章的頭18節裏,作者描述耶和華如何使其受苦。他一直以第三身來描寫上帝,直到第18節,才直接稱呼耶和華的名字。只有在他全然傾吐了他的苦情,他始能呼喚耶和華的名字。這深切的哀痛,突然轉為喜樂之情。他可以肯定耶和華立約的信實,並且在深深的痛苦中,看見上帝的憐憫猶如每個早晨,都是新的(三
22-24)。
這章以突如其來的肯定作結(三58-66)。在此,作者深信上帝會在他的仇敵面前,為他伸冤。只有在他默想上帝慈愛的本性後(三22-27),他才能夠說出這些話。第1至17節所表達他與上帝分離的感受,在他肯定了上帝的美善後,便一掃而空了。當他回想上帝的美善及本性,他便獲得確據。
[第四首哀歌]
第四首哀歌強調這審判是理所當然的。作者描寫了不同階層的居民(四1-16),並且指出他們如何受到耶路撒冷的毀滅所影響。第12至20節肯定了上帝的審判是犯罪的直接後果。
當作者肯定上帝必會懲罰以色列的敵人,這首哀歌就變成了一篇喜樂的希望宣言(四21、22)。以色列的罪會得到赦免,「以東的民」的罪會受到懲罰(「以東的民」無疑是指所有的敵對民族。在以賽亞書六十三章1節,「以東」的用法也是一樣)。
直到猶大民族的罪得贖,救恩始會臨到猶大國。當上帝征服所有不信的民族,救恩就會臨到。根據無數舊約及新約經文顯示,在末世的時候,這些不信的民族會被征服。它代表了上帝的絕對主權在祂的創造中彰顯。
[第五首哀歌]
最後的一章是一篇深刻的禱文,作者在此描述那種痛苦,並且求上帝恢復賜福祂的百姓。開始的時候,是向上帝求告,求祂記念祂百姓的遭遇(五1-18)。被擄
的猶太人所受的恥辱之一,就是那轄制他們的「奴僕」(五8)。這明顯是指著巴比倫侵略者說的,他們自己多年來也在專制的統治下生活。
在第19節,作者的看法有所改變。他肯定上帝永遠作王。當耶路撒冷──耶和華在地上的居所──被滅的時候,耶和華的寶座仍永遠長存。由於祂的寶座永遠長 存,所以作者問:「你為何永遠忘記我們?」(第20節)
這問題是基於一個信念,那就是上帝既然永遠作王,祂不能完全放棄祂的百姓。祂會復興祂的國。
[總結]
許多基督徒忽略了耶利米哀歌。這書是值得再三研讀的。它有力地宣告了悲劇過後,便是祝福。這信息關乎任何時代的人。而且,在舊約中,這是最具說服力的例子,表明罪的結局。它的神學精簡而明確,繪畫出一幅精彩的圖畫,那就是在錫安城被毀的黑暗背景中,描繪出上帝的信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