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舊約的詩歌

    我們所認識的以色列詩歌,全都包含在舊約裏,而且聖經中的詩歌在詩體文學中佔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以色列的詩歌大概在古代近東一帶十分知名,因為連巴比倫也風聞其盛名(詩一三七4)。舊約文學的精神和結構,多半都有詩的風格──這不但是詩體文學的特徵,也是先知文學的特徵;在先知文學中,我們可發現許多格調提升的詩歌,並且都充滿想象力,好像耀眼的寶石一樣。先知文學有節奏感,有格律、平行和分節,像詩歌書一樣。 

    較近期的中文譯本均把舊約所有詩歌按詩的格式來排印,和合本的新標點版亦如是。要留意舊約中除了被視為詩歌的書卷(即詩篇、約伯記、耶利米哀歌、雅歌和箴言)外,傳道書和各卷先知書中,均有散文和詩歌。摩西五經和歷史書中也有一些詩歌的好例子。

    希伯來語是表達詩意的理想工具,因為這種文字簡潔精練,含有極深的感情和深遠的意境,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在希伯來詩歌中,象徵、隱喻和誇飾法極之常見,藉著強烈的喻意,希伯來詩歌的精髓得到了最佳的表達,在詩歌中,天地與大自然中的奧妙都一起共鳴。

    希伯來詩歌的內在素質部分受到作者的年代、社會狀況和環境所影響。雖然舊約是從上帝而來的著作,但也是囿限於某個文學範疇,我們必須按其文學特色來理解。雖然 聖靈把信息默示給希伯來人作者,但他們個人的寫作風格亦清楚可見。每位詩人都使用簡潔生動的詞藻、詞句的修飾和文學技巧,表達了豐富的宗教思想、經驗和感情;明喻、暗喻、寓言、誇張法、擬人法、諷刺和相關語等,都多方面加強了作者的思想模式。

    希伯來詩歌是詩人個人心靈的一種表達,同時也是一種啟示性的文學──即上帝向人類說話。

希伯來詩歌的特色

    希伯來詩歌的單位正常是兩個平行的對句但這並非希伯來詩的唯一組合形式。一個單位以3個(詩一1,五11,四十五12)、4個(詩一3,五十五21;箴二十七1516)、5個(詩六67;箴二十四23-25)、6個(詩九十九1-3;箴三十21-23),甚至更多平行句組成的都有。

    據現有的資料所知,聖經中的詩歌沒有韻律。細意編排的韻律是希臘、拉丁和許多英國詩詞的特色,但希伯來詩歌則肯定不著重這方面。押韻的句子也十分罕見,可說幾乎是不存在的;只有哀歌除外(耶九18-20;哀一至四),在哀歌中稱為哀歌韻律,一節分成兩部分。

在另一方面,希伯來詩歌是有節奏感的──這是顯著的特色之一。其節奏在重音節和非重音節頗有規律地重複。1句通常有34個重音或節拍,但其節奏單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希伯來詩歌的節奏,也不是限於句子中重音或節拍的平衡。用字的意義及其位置也是重要的──一種稱為平行對句法的特色。盧羅拔博士清楚瞭解這種顯著的特色,他在1753年詳述了平行對句法的原則。

     一般將平行句分成五大類,並將英文類名列出,因學者偶取不同名稱論述相同內容,且中文的翻譯也偶異。

() 同義平行句Synonymous  Parallelism

      (1)最基本的平行句,第二行重複第一行的意思,在思想上沒有任何增減。若第一行的每個思想單元均在第二行出現平行單元,則稱為「相同或相似平行句」(IdenticalSimilar Parallelism)。

例:詩一一七1     萬國啊,你們都當讚美耶和華。
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衪。

例:詩十九2         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
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2)「不完整平行句」(Incomplete  Parallelism),即第一行的各單元,不一定都在第二行找到平行單元,但第二行通常有補充解釋。

例:詩一一四1     以色列出了埃及,
雅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

() 相對平行句Antithetic  Parallelism

在箴言第十至二十二章中最普遍。其中第二行和第一行思想相反。

例:箴十五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 綜合平行句SyntheticConstructiveFormal  Parallelism

      (1)詩篇中最常用的筆法,其中第二行補完第一行的思想。我們根據平行的行數,詩體上下文,或不平常的字序而鑑定它是詩而非散文。這一類的結構乍看之下並非平行句,在思想或意義上無平行格調,只是韻律對稱而已。

      (2)綜合平行句通常分下列數種

        1.完成式(Completion Types):第二行補完第一行的思想。

例:詩二6             我已經立我的君
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詩二十七6a           現在我得以昂首,
高過四面的仇敵。

        2.理由式(Reason Types):第二行提出一個理由答覆第一行。

例:箴二十六4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
恐怕你與他一樣。

        3.比較式(Comparison Types):舉例比較說明一個真理。

例:箴十五17       吃素菜,彼此相愛,
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4.概念式(Conceptual  Types)利用一個主題來發揮。

例:詩一1             不從惡人的計謀,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漸強或高潮平行句(ClimacticRepetitiveComplementary Parallelism
         
常見於稱頌詩篇中,第二行(或第三行)重複部分第一行,然後補完整個思想。

例:詩九十二9     (原文順序,直譯)
因為,看哪,你的仇敵,耶和華阿,
因為,看哪,你的仇敵,都要滅亡,
一切作孽的也要離散。

詩一一八1516
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
耶和華的右手高舉,
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

詩九十三3(原文直譯)
大水揚起,耶和華阿,
大水揚起它們的聲音,
大水揚起它們的巨浪。

()象徵平行句(Emblematic  Parallelism
         
第二行通常用一個「明喻」或「暗喻」說明第一行的意思,兩行鬆懈地相連。

例:詩四十二1
上帝阿,我的心切慕你,
 如鹿切慕溪水。

聖經中的詩歌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用希伯來的字母來編排。用這方法連成的詩篇稱為「離合體詩」。一篇詩之中,每一行可能用一個新的字母來開始,像詩篇二十五篇。又或一段之內,以相同的字母來開始,直至22 個字母全部用罄,像詩篇一一九篇。然而,詩篇一一九篇(希伯來離合體詩中最顯著的例子)在編排上,是頗為複雜的。不單每一段用一個字母來開始,而且每一段 中的8節均以相同的字母來開始;因此,每一字母都有8個平行的句子。其他精心寫作的離合體詩有詩篇九、十、三十四、三十七、一一一、一一二和一四五各篇。耶利米哀歌的首4章也是用離合體來編排。另一首離合體詩見於箴言三十一章1031節。

使一首詩連繫在一起,同時又段落分明的另一個方法是使用重複句。詩篇一三六篇是這種編排的一個顯著例子。其重複句是「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這句子用來結束每一節的詩句。

對句法或思想上的平衡除了是詩歌的特色外,也可幫助我們解釋經文意義。把類似的思想看成一對,幫助我們正確地解釋一個含糊的字眼或片語。詩篇三十三篇6節是一個簡單的例子;這節詩歌第二行的「氣」跟第一行的「話」(和合本譯作「命」)平行相對,指諸天是藉這「話」和「氣」而造成的(參詩八十七11)。在解釋希伯來詩時,要留意詩歌的喻意不可當作散文來理解。

研讀詩歌的基本方法

    正因為詩體經文的意念,是藉類比﹝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相關語、擬人法、象徵等﹞和重複﹝包括字眼、意念及句子結構的重複等﹞來傳遞,因此研讀詩體經文時,必須注意這兩種獨特的表達方式:

1)找出詩句中重複的詞句或意思。須注意的是,作者重複的地方,通常是詩中較重要的部分,讀的時候,常常可在重複之處,找出全詩的重心。

2)細心思想詞句所類比的經驗和意念二者間的關係,並代入所表達的意象中,藉感受和默想,體會經文的意思。以下以詩篇131篇為例。

1  耶和華阿,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
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
我的心在我要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3  以色列阿,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全詩分為三部分:
1節:作者,心境以幾個「不」,道出作者心不高傲的態度。
2節:以具體的比喻表達不高傲的心境,豐富的描述了當中的內心感受。
3節:作者心願中將個人感受擴闊投射,成為對國家民族整體的盼望。

    分析詩中的重複句子,可注意作者是用了很多相同的字眼,表達一些近似的意思。在第1節裏,「心不狂傲」、「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不敢行」,都同是表達了作者的虛懷。同樣,第2節所採用的「斷過奶的孩子」的比喻,也在字句中兩次重複出現。

    因此,單就字眼的重複,可看出「心不狂傲」和「心像斷過奶的孩子」的兩組意思,都是這詩篇的一些重點。前者直接道出了作者的思想,後者則含蓄地表達了他的內 心感受。而這二者之間的呼應關係,也透過文句的組織清楚的顯示了出來:第2節開首的「我的心平穩安靜」,正好是承接了上文「心不狂傲」的意思,同時引入下 面「好像斷過奶的孩子」的意象中。

    因此,要深入體會詩人的情懷,就必須細心揣摩12兩節之間的關係。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懷中是怎樣的一幅圖畫?孩子的心境如何?這些與平靜安穩和不狂傲的 心有甚麼共通之處?就是這樣,一個人人都能明白的小孩子的經驗,在詩人手中就成了一道橋樑,幫助讀者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

    另一方面,從內容看,詩句所流露的卻是一種飽歷滄桑者的情懷。明顯地,作者有過很多面對重大和測不透的事的經驗,而全詩由個人經驗伸展至對民族和同胞的盼望,更顯示了只有時間才能磨練出來的情操。正因如此,讀者的人生閱歷越深,也就越能對詩句產生共鳴。

詩篇第一百一十篇:基督的祭司職任

    新約聖經共引述詩篇第一百一十篇十四次,次數較其他舊約經文為多,而每次都是論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不單使徒彼得、保羅和希伯來書的作者曾引述,更有主自己的權威印證,他說大衛蒙聖靈感動寫成這詩(太廿二:4146)。他的論點分兩方面:

第—,大衛著詩篇第一百一十篇;

第二,大衛被聖靈感動,稱他的兒子為主。

    法利賽人也看到這點,卻無法反駁。

    詩篇第一百零九篇描寫彌賽亞是「困苦窮乏」人,隨後第一百一十篇形容他是被高舉的主。 「詩 篇第一百一十篇是歷史的鑰匙。這位唯一能糾正地上錯謬、止息暴風、砍斷鎖鏈、醫治傷痛、矯正彎曲、驅除黑暗的主,是隱藏在天上的,因地上沒有地方為他存 留。他坐在上帝的右邊,正是兒子和後嗣獨有的特權。他忍耐等候,直至上帝親自幹預地上的事,那時仇敵要成為他的腳凳。」(Max Isaac Reich
本篇用三幅華美的圖畫描述基督,結尾是令人欣悅的附錄。

1)作祭司,高舉在上帝的右邊(l節)——等待。

2)作君王和祭司,他發號司令(24節)——輝煌。

3)作審判官,他消滅仇敵(56節)——凱旋。

4)附錄:喝水和抬起頭來(7節)。

    本篇起初彰顯他的神性,結尾美妙地論他的人性。兩個吩咐——

「你坐在」(l節)——兩千年在他父的寶座上。

「你掌權」(2節)——一千年在千禧年的寶座上。

  1)作祭司,高舉在上帝的右邊(1節)

    「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

    先知在舊約論耶和華嚴肅的聖言時,常用這稱謂,但詩篇裡只有本篇引述。這詞首見於創世記第廿二章十六節:「耶和華說……我便指看自己起誓說。」

    這是默示的最高峰。我們的語言甚貧乏,不能盡道他的王權。大衛被聖靈感動,寫下父神與子神一起商議的情景。

    論到「你坐在我的右邊」,希伯來書共四次記載神子坐在上帝的右邊。

     1. 作為潔罪者,他比先知更大,這是上帝最終、完備的啟示(來一:15
   
   2. 作為大祭司,他使我們可以親近上帝(來八:l2
   
3. 作為完成犧牲大工的主,甩把自己獻上,成就了一次永遠完全的獻祭,使信徒成聖(來十:112
   
4. 作為信心的創始成終者,他的百姓可以傚法他,並存一樣的信心(來十二:l3)。

     希伯來書從兩方面闡明基督作祭司的職任:

第一:亞倫的等次;

第二:麥基洗德的等次
亞倫在銅祭壇前獻祭,作祭司的職任。贖罪日來到,如利未記第十六章記載,亞倫身穿細麻衣服,三次進入至聖所。他首先把香放在施恩座前(來九:4);跟著,用公牛的血為自己和家人贖罪;最後,用贖罪祭的血,在施恩座前彈七次。這預表挽回歸上帝的大工。
   
然後,他出到祭壇前,就是活山羊所站的地方,按手在它的頭上,承認百姓一切的罪孽、過犯和惡行。跟著由合適的人把山羊帶到曠野,到無人居住的地方。這預表所承認的罪被取代和挪去。
   
至 聖所內的灑血象徵向上帝的挽回祭;所認的罪歸到祭牲頭上並被挪去,這象徵代罪。兩方面都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大工的圖畫。之後,亞倫再進入聖所,換上榮耀 華美的衣服,他把大祭司的華冠戴在頭上,在金牌上列著:「歸耶和華為聖」。在藍色袍子上再穿上細麻做成的以弗得。兩肩上有兩塊紅瑪瑙,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派 整體的名字。胸牌上有十二塊不同顏色的寶石,刻著十二支派個別的名字,每塊都包上精金,放在心上。最後他便束上腰。他穿上這些服飾,在上帝面前代表百姓祈 求。這大日將要結束前,他就出來,在壇上獻完最後的祭,便舉手給百姓祝福:「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 仰臉,賜你平安。」(民六:2426
   
    希伯來書第九章論贖罪日的應驗。開始時說幔子內的金香爐,完結前說:「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
   
    今天,主在寶座上作祭司,為他的百姓成就三方面的工作:
   
    1. 作申辯者,他解決我們的罪過

「我小子們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申辯者),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
  
2.  作我們的代求者,他解答我們的祈求

「這位既是永遠常存的,他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凡靠著他進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七:2425
   
3. 作我們尊榮的大祭司,他解除我們的憂傷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較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 四:1416
   
雖然基督作祭司的獻祭和代求是照著亞倫的樣式,但也與之有所不同。在許多事上,亞倫都不完全。他永不能坐下,他每年也要獻祭,最後他要脫下祭司的袍子死去。然而,我們的大祭司是無罪的,他已坐在寶座上,已獻了一次永遠完全的贖罪祭。
   
所以本篇第一節論基督今日在上帝右邊,作大祭司的工作。他會繼續工作,直至他把仇敵踏在腳下,成為他的腳凳。其中經歷信徒被提、基督審判台前和他在榮耀中顯現。直等上帝第二次吩咐:「在你仇敵中掌權。」

          2)作君王和祭司(24節)
   
首先是「你坐在」(1節),跟著是「你掌權」(2節)。「你掌權」指著基督在千禧年的主權說的,這個時期持續一千年(啟廿:16)。「耶和華必使你從錫安伸出能力的杖來。」牧羊人的「杖」成為百姓的金杖,卻向仇敵變成鐵杖。這是摩西蒙上帝差遣,到法老前所持權柄的記號。他以這杖使紅海的水分開;擊打盤石,流出活水(出四:24;七:19;八:51617;十四:16)。詩篇第二篇九節和啟示錄第二章廿七節稱它為鐵杖。皇帝在加冕的大日,親手接受令牌,象徵治理的權柄。在千禧年的時候,基督作獨一的王,擁有至高的權柄和能力。

      「當你掌權的日子,你的民……甘心犧牲自己。」(3節)

這裡指明,當基督帶著榮耀作王,一群以色列的遺民將出來迎接他。他第一次降臨時,「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一:11

教 會被提後,上帝要打開以色列遺民的眼睛,使他們明白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和彌賽亞盼望的真義。恰如保羅在大馬色路上歸主的情況一樣,他們同樣得著上帝的靈的 光照。他們在災難的日子得著印記和保守,成為雅各遭難日子上帝在地上的見證。他們將是天國福音的傳道者,並誠心樂意向上帝獻上自己,分別為聖,委身奉獻。
   
三節下半部說:「你的民要以聖潔的妝飾為衣……多如清晨的甘露。」

這 段的涵義較難解明。清晨喻指萬里無雲的晨更,基督帶著榮耀降臨,如公義日頭升起,其光線有醫治之能。啟示錄第十九章十一至十六節和撒迦利亞書第十四章三至 四節述說主榮耀的顯現、啟示、降臨和光照。天上的眾軍追隨他們榮耀的元首基督降臨。隨主來的人「以聖潔的妝飾為衣」,好比祭司的聖衣所彰顯的特性。當基督 作君王和祭司,帶著榮耀顯現,同他一起的聖民,將成為君尊的祭司。論到上帝的以色列民, 主說:「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

論到教會,使徒彼得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彼前二:9

使徒約翰在啟示錄開首的歌頌說:「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啟一:56
   
    有人把第三節下半部「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比作成為祭司的人,因細字作「你少年時光耀如清晨的甘露。」
   
    「甘露在晨光下閃耀,每一顆都反映屬天的完美,故此每位聖徒都輝煌地彰顯上帝兒子的樣式。」(W.E.Vine

    「他們是一隊自願軍、作戰士的祭司,他們的兵器不是屬肉體的,乃是美麗如甘露,不斷重新得力。他們像清晨的甘露,每顆都映照太陽的縮影。」(Max IsaacRetch

    啟示錄第十九章十四節描述說:「在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穿著細麻衣,又白又潔。」
   
    或許,「清晨的甘露」也可比作基督自己。他升天時正是壯年的日子,三十三歲。兩千年的時間未使他皺紋滿額。他永遠是完全的人,同時,他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第四節引述本篇的中心和高潮:「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聖經只有三段的經文提到麥基洗德。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七 至 廿四節是在歷史方面,詩篇第一百一十篇是在預言方面,希伯來書第五至七章是在道理方面。他的特點是,他既是君王,也同時是祭司。他突如其來的出現在歷史 中,奉至高上帝的名給亞伯拉罕祝福,接受他所獻上的十分之—,然後也轉瞬消失。他實在是歷史上的人物,而更重要的是,他同時作君王和祭司。從人來說,上帝 並不容許人兼任這兩個職分。烏西亞王曾試圖充任祭司,卻遭上帝擊打。他患了痲瘋病,直到他死的日子(代下廿六:1623)。 上帝已預留祭司的冠冕和君王的華冠,要戴在他愛子的頭上。撒迦利亞書第六章十二至十三節告訴我們:「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看哪,那名稱為大衛苗裔的,他要 在本處長起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他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並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
   
    創世記第十四章記載第一次戰爭並麥基洗德的出現,是哈米吉多頓大戰這場末日戰爭的寫照。那時基督作君王和祭司,他在制伏他的仇敵,拾起他的令牌,掌管全地。
           
    3)作審判官(56節)
   
    新約聖經顯明基督的再來,共分兩個階段。首先,他為他的新婦、教會再來(帖前四:1318;林前十五:5158)。這是主的再來,基督與屬他的人同在。然後是基督的審判台。基督的日子在天上,賞賜那忠心事奉他的人。
       
    似 乎以色列的地位已無望。「因為我必聚集萬國與耶路撒冷爭戰,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搶奪,婦女被玷污,城中的民一半被據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致翦除。那 時,耶和華必出去與那些國爭戰,好像從前爭戰一樣。那日,他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 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們要從我山的谷中逃跑,因為山谷必延到亞薩。你們逃跑,必如猶大王烏西雅年間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樣。耶和華我的上帝必降臨,有一切 聖者同來。」(亞十四:25
   
    詩篇第一百一十篇五至六節列出四次重擊,說明主在哈米吉多頓大戰時,全然粉碎仇敵的力量。
   
    「在 你右邊的主,當他發怒的日子,必打傷列王。」兩個顯要的領袖是指啟示錄第十三章的兩獸。大罪人,就是從海中出來的獸要求全宇宙敬拜他,並在耶路撒冷的聖殿 裡設立他的像。另一個是他的支持者、假先知、以色列國中離道之人的領袖。前者的總部在羅馬,後者在耶路撒冷。這兩獸都要被擒拿,活活的扣在火湖裡(啟十 九:1920)。

    「他要在列邦中刑罰惡人。」(6節)大戰後,列國要受審判(太廿五:3146)。 「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

    他們要照著他們向那傳天國福音之使者所作的受審判。那些接待他們,並接受他們所傳信息的人,就得以進天國裡;相反,那些拒絕基督之 僕人的,必進永刑裡去。
     
    「屍首就通滿各處。」(6節)以西結書第卅八至卅九章描述歌革和瑪各、米設和士巴,與他們的盟軍一同侵略以色列。他們自遠北而來(結卅八:15)。一般相信他們是俄國和她的盟邦,他們要來獵取擄物(12節)。但當主刑罰他們後,人要用七個月的時間埋葬死屍,並用七年時間清理全地(結卅九:912;啟十九:1721)。

    「他要在許多國中打破仇敵的頭。」(6節) 解經家常把他當作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三至十節的大罪人,啟示錄第十三章的第一個獸。但他可否喻作魔鬼自己,邪惡三體之第三位嗎?這是三位一體真神的模 仿,第一個接受敬拜的獸好像父;第二個獸是假先知、是那位奉自己之名而來的、離道之以色列領袖,這敵基督使人敬拜第一個獸,在他面前行神蹟;在他背後是那 邪惡的靈——魔鬼,賦予他們力量的。前兩位活活的被扔在火湖裡,但魔鬼卻被擒拿,扔在無底坑裡,監禁一千年。創世記第三章十五節應許說:「我又要叫你和女 人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撒但的頭在各各地被傷。到千禧年後,他要作領袖,頑抗叛逆,至終被扔在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啟廿:710)。
  
   附錄(7節)

    「他要喝路旁的河水,因此必拾起頭來。」

    得勝之基督抬起頭來,與第六節被打破仇敵的頭,剛好相反。他在地上時謙卑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九:58

    論到喝路旁的河水,可參考跟隨基甸的三百人,他們下到水旁,用舌頭舔水,像狗舔的。他們沒有跪下喝水,相反卻提高警覺,隨時迎敵(士七:57)。

    或許大衛正回想自己在亞杜蘭洞的經歷。那時他遭拒絕,思念故鄉,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打來給我喝。

    三 個勇士不用受命,便離開營火,配備刀劍,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裡打水,拿來奉給大衛。當大衛看見這三個人為他冒死打水,他便不肯喝。因 著他們的委身,那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大衛便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他沒有忘記他們那次的捨身,後來當他作王,坐在寶座上,他便獎賞他們。今日亦然,我們能 委身奉獻,叫我們屬天的大衛得著暢快。將來一日,那會披荊棘冠刺傷的頭,必在榮耀王權中抬起來。

詩篇第廿四篇:榮耀的王

人常指出,詩篇第廿二、廿三和廿四篇是三連詩,包括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三首詩論到基督是受苦者、牧者和王,也使我們想起會幕院子中的祭壇、聖所內的桌子和至聖所裡面的寶座。

詩篇第廿四篇能從三方面詮釋:

1. 歷史方面:上帝的約櫃帶到錫安(撒下十六章)

2. 預表方面:開天。司布真稱其為「升天之歌」。韓德爾寫作神曲彌賽亞時,方法類同。

3. 預言方面:主榮耀再來的大綱。
   
詩篇第廿四篇是地上的景象,不是屬天的,山、殿和聖所都是很實在的。本篇假設一個空的寶座,又是掌管世界的寶座,並且發出挑戰,看誰有資格坐在上面。聖經裡有幾個寶座:
     
1. 上帝的寶座——新舊約裡經都多次提及。

2. 施恩的寶座——現今恩典的世代(來四:16

3. 榮耀的寶座——列國受審判(太廿五:31
     
4. 白色的大寶座——未後大審判(敵廿:11
     
5. 上帝和羔羊的寶座(啟廿二:1
   
論到地上的,另有一個寶座轄管世界,多個世紀以來,這寶座均被外邦人所佔據。許多野心、暴虐、流人血的人曾想坐在上面,但在現今混亂的世代,這寶座仍無人坐在其上。詩篇第廿四篇清楚說明,誰配坐在上面。
   
本篇稱主為「榮耀的王」,詩篇中曾五次以此為題,不過在其他經卷中則未曾出現過。使徒行傳第七章二節是「榮耀的上帝」;哥林多前書第二章八節是「榮耀的主」;以弗所書第一章十五節是「榮耀的父」;只有本章記載「榮耀的王」。
   
本篇共分兩段,第六節的細拉是分界。
   
l)世上掌權者的挑戰和資格(l6節)
   
2)得勝者進城和聖所(7Ic節)

     1)世上掌權者的挑戰和資格(16節)
   
    挑戰:「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3節)
   
    耶 路撒冷城有兩處重要的地方:一邊是錫安山的王宮,另一邊是摩利亞山的聖殿。這就是本篇所說的山和聖所,故此,坐在上面的,必須是君王和祭司。在千禧年時, 耶路撒冷將成為世界的中心。以西結詳細描述重建的聖殿、復興的敬拜和從聖所流出來的河(結四十至四十八章)。同時,大衛的約中應許一永恆的王朝、寶座和國 度(撒下七:817;詩八十九:2O37)。那挑戰是:誰有資格坐在王宮裡,並同時能在殿裡作祭司?

    資格——「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義。」

    我們在這裡看見關於那配登山和站在殿內的人四樣道德上的資格。
   
    第一位自稱為王的是撒但。當主在曠野受試探時,撒但宣稱擁有世上的國度和當中的榮華(路四:56)然而,他顯然只是妄自尊大,沒有任何資格。
   
    我們亦看見地上四個外邦大國,分別是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其中的王有尼布甲尼撒、古列、亞歷山大和該撤亞古士督。近代的名人有拿破家、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澤東。我們若查究他們道德上的資格,他們真是望塵莫及。
   
    希特勒自誇要建立一個千年國,他的手清潔嗎?他雙手曾沾染六百萬猶太人的血。他在歐洲的氣爐內把他們殘殺了。
   
    羅馬暴君尼羅的心清潔嗎?他是一個狂人,親手殺死自己的母親,用腳踢死懷了孕的妻子和未出生的骨肉。
   
    拿破家甚傲慢虛妄,他登基時,本該由主教主持加冕大典,但他卻不屑的拒絕了。他自高自大,自我加冕。
   
    斯大林簽署協議時,他懷詭詐起誓,後來更毀掉盟約。有人認為,他更策劃殺害在烏克蘭和俄國其他地方的人,導致一千一百萬人遭剪滅。
   
    這些稱寬領袖的人,當然沒有道德上的資格,叫他們配坐掌管全地的寶座。
   
    然而,讓我們思想另一個人——拿撒勒人耶穌。他達到標準嗎?
   
    他的手清潔嗎?他的手清潔、有能力、被刺穿、供祭司職任。主曾慈悲的按手在痲瘋者和瞎子身上,也曾按手在孩童頭上,祝福他們。
   
    他的心清潔嗎?他是無罪無玷污的。他思想裡沒有詭詐,也沒有給試探留地步。因此,他能向世人發出挑戰說:「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約八:46)沒有人敢接受他的挑戰。
   
    他心存虛妄嗎?他能說:「我心裡柔和謙卑。」(太十一:29)驕傲是撒但起初的罪,他妄自尊大。耶穌卻屈尊,死在十架上。
   
    他懷詭詐起誓嗎?他是真理的化身。他能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
   
    世上一切的領袖都經不起道德的考驗,只有一位達到標準,就是拿撒勒人耶穌,他是世上唯一道德完美的人。
   
    馬加倫(Alexander Maclaren)曾寫道:「論到清潔的四方面,最重要的兩樣是內裡的生命,藉生活的言行彰顯。手不因流血而染紅,或因在糞堆裡掘金而弄髒。只有內裡清潔,行為才正確。」
   
     我們的主不單有德性上的資格,使他配坐寶座上,他還有:
   
創造的權——「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12節) 前者是指地球上物質和礦物的寶庫,如金、銀、銅、鐵、鑽石等,還有煤、油。電力、水和原子能。野地和森林的資源有:菜蔬、植物和五穀。一切為叫全地肥沃富 足,使人類和動物得以安居其上。第二部分是世界的人口:「住在其間的」。今天,世上有一百二十多個國家,三十億以上的人口,三千七十六種語言和數千種方 言。
   
保羅用五個介詞來形容基督創造的工作(西一:1617),在他裡面(en)、藉著他(dia)、為他(eis)他在萬有之先(pros),萬有也靠他(en)而立。這偉大的經文顯示,了是宇宙的創造者和維繫者。保羅也教導,他是救贖者並和好者。
   
連同德性上的資格,他擁有創造和救贖的權,使他可以坐在掌管全地的寶座上。
   
 與他一起的,有尋求上帝面的族類(6節)。七十士和敘利亞譯本有「雅各的上帝」一名。(論到雅各的名,請參看民廿三:7;申卅二:9;詩四十四:4;四十七:4O)這裡大概有兩個明顯的意思:尋求耶和華的人是真以色列人;當列國看見以色列尋求耶和華,他們也跟著以色列。(論到第二類人,請參看亞八:23;賽五十五:5。)

        2)得勝者進城和聖所(710節)
   
詩篇第廿四篇沒有記載教會時代和教會被提,這篇所預言的背境是啟示錄第四至十九章。教會被提後,跟著是七年期,就是災難的起頭(太廿四:8)和大災難(太廿四:21)的發生。最後彌賽亞從榮耀降臨,在哈米吉多頓大戰擊敗他的仇敵,然後向以色列國顯現。在此之前,他們一直拒絕接受他作彌賽亞。但在這裡,那悔改、回轉的以色列人必與基督一同得勝。
   
舊約最後兩句彌賽亞的預言是:「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瑪三:1)「但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瑪四:2
   
詩篇第廿四篇第二段記載這些偉大預言的應驗。
   
哈米吉多頓大戰勝利後,以色列人得到拯救,悔改歸正,得勝者和他的隨員一同就近耶路撒冷的城門。他們擊敗仇敵,先鋒在前呼喊:「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城內回應說:「榮耀的王是誰呢?」

先鋒回答說:「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

主勝了三次大仗:在曠野勝過魔鬼的試探,在十架上勝過地獄的眾軍,在哈米吉多頓戰勝上帝的仇敵。那時城門大開,他就進城,佔領全城和王宮。軍隊繼續步向聖殿,就是主第一次謙卑坐驢駒進入但被拒的地方。在這裡,他騎看白馬和他立約的使者突然進入聖殿。
   
先鋒再次挑戰說:「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聖所內的回應是:「榮耀的王是誰呢?」

君尊的回答是:「萬軍之耶和華,他是榮耀的王。」

這是以賽亞書第六章五節用的詞,論到聖殿內坐寶座者。以賽亞呼喊說:「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

跟著榮耀的王進城, 擁有聖殿。聖山和聖殿都是榮耀的王的座位。
   
當我們的主第一次謙卑來到世上,他被人稱為:「猶太人的王。」

這是他被拒時的稱謂。但在千禧年顯現的日子,他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當論到與他百姓的關係,他是榮耀的王。他也要成為祭司、君王。

「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亞六:1213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詩篇第八十九篇:大衛的約

本篇的作者是以斯拉人以探,他的另一個名是耶杜頓(參看歷代志上第廿五章及十六章4142節)。他是所羅門最有智慧的謀土之一(王上四:31)。論到上帝怎樣指斥所羅門的罪和他拜偶像的事,並國度要從他兒子手中奪去,以探必然早已知道(王上十一:913),因此本篇的未段記載他向耶和華熱切的懇求。或許以探較所羅門長壽,親眼看見國度的分裂,正如他所描述的。

    這是一篇訓誨詩。訓誨意指教訓和指教。本篇共分兩大段落:

      (一)大衛的約建基在上帝的信實上(137節);

      (二)現今雖失敗,將來必應驗(3852節)。

            (一)大衛的約(137節)
   
    上帝與他百姓所立的約是聖經的要題之—,其中四約關乎以色列國。

    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創第十五章),這約關乎一位後裔和一片地土。

    西乃山上立的約關乎從埃及為奴之家得贖的以色列民。他們的國運從此而生,律法和敬拜的地方——會幕也交託了他們(出十九:25)。

    巴勒斯坦的約提醒他們不要敬拜偶像或叛離真道,又說明上帝所賜下至終復歸故土的應許。

    與大衛所立的約論國家和王朝的應許,他和他的子孫要坐寶座上,永遠堅立(撒下七:817)。

    詩篇第八十九篇主要論到與大衛和他後裔的約。第三及四節作扼要的描述,但第十七至三十九節則詳盡解釋。這約是基於上帝兩方面的屬性——他的信實和他的慈愛,每方面都記載七次,前者帶領我們回顧過去,後者使我們前瞻未來。

    大衛一生曾經歷失敗、犯罪,正如今日上帝的百姓一樣。雖然我們剛愎犯罪,我們的上帝仍是信實、慈愛、憐恤,這是我們可以同證的。

    詩人詳盡解釋此約,巧妙地提及彌賽亞源於大衛家。「我也要立他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我要為他存留我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與他立的約,必要堅定。我也要使他的後裔,存到水遠,使他的寶座,如天之久。」(2729節)

    「長 子」這稱謂只指著基督說的。保羅在論及創造和救贖時,也提到「長子」這詞。論到基督神性的榮耀,他說:「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 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 的。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 住。」(西一:1519

    注意這裡所提及的「首生」,是指著創造和復活兩方面說的。祂不是受造物,乃是創造主,也是救贖主。再看啟示錄第一章五節:「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

    他也是「世上最高的君王」,這稱謂也只能指以馬內利(賽七:1315;九:67;彌五:2)。

    論到大衛的後裔,第卅至卅二節發出一個別告:「倘若他的子孫離棄我的律法,不照我的典章行。背棄我的律例,不遵守我的誠命。我就要用杖責罰他們的過犯,用鞭責罰他們的罪孽。」

    歷 史記錄這事如何絲毫不差的應驗了。猶太人在巴比倫作俘擄七十年,後來分散到地極,在仇敵手下受苦害等等,一切一切都見證先知預言的真理。但上帝的約仍存 在,也不會改變。「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我一次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我決不向大衛說謊。他的後裔要存到永遠,他的寶座在我面前,如日 之恆一般。又如月亮永遠堅立,如天上確實的見證。」

    (二)現今雖失敗,至終必應驗(3852節)

    第卅八節出現一個突如奇來的改變,讚美的詩歌並充滿希望和確據的語調忽然變為灰心失望。原因何在?作者論到籬笆被拆毀、保障變為荒場。他頭上的冠冕墜落在塵土中,他的寶座被推倒於地。

    今 天,我們彷彿居高臨下,得以回顧舊日的歷史,才曉得在本篇未段詩人失望灰心的原因。正統的猶太人以頭擊哭牆悲哀地嗚咽,正是今日不信之以色列人的寫照。當 大衛的兒子生在伯利恆,大衛家正由一位虔誠的婢女——童貞女馬利亞和一位工人——約瑟——所代表。他不是生在錫安山的皇宮——大衛昔日的山寨和保障,乃是 生在馬槽的搖籃內。當他向百姓顯示自己是彌賽亞、大衛的兒子和應許之約的應驗者時,那些人竟藐視拒絕他並釘他在十字架上。四十年後,耶路撒冷城和聖殿變成 廢墟,百姓又再分散各國。誠然,籬笆已被拆毀,保障也被摧殘。
   
    但 上帝沒有忘記他所應許的約。大衛的兒子和主被釘十架並從死裡復活,差不多二千年了,然而上帝看千年加一日。何西阿書第六章一至三節甚有意思:「來罷,我們 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他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 竭力追求認識他,他出現確如晨光,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
   
    當 我們思想以色列今日的光景,他們在故土存不信的心而活,不知先知預言的第三天將在何時始露端倪!上帝已用杖管教以色列的後裔,並且雅各遭難的黑暗日子即將 來到,但我們可安心,上帝沒有廢棄,也沒有忘卻與大衛所立的約。按照他所命定的時間,應許必得應驗,寶座、皇位和國度必復歸原處。但那坐在寶座和配戴冠冕 的, 將是大衛的兒子;他是主,是那首生的,勝過世上一切的君王。黑夜將要變成黎明,而本篇最後的話也得著應驗。「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阿們。」

詩篇第七十二篇:主在千禧年作王

    詩篇第二卷書由第四十二篇開始,到第七十二篇完結,其中有四篇彌賽亞的詩篇。第六十九篇是十字架,第六十八篇是升天,第四十五篇是作王作新郎的主,第七十二篇是主在千禧年作王。
     
    舊約有多段經文,預告飽經禍患的世界,將享受一段長時期的和平與安息。六日創造大工完畢,上帝歇了他一切的工,以色列人最後一個節期——住棚節,是預表的真理。

    大衛和所羅門作王,治理以色列十二支派,是政權的寫照。
   
    先知以賽亞文筆絢麗的描述裡,也預言此真理。他的預言共有四段:以賽亞書第二章、十一章、卅二至卅三章、六十五至六十六章。有關千禧年國的榮耀,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和撒迦利亞書都有詳盡的描述。
   
    詩篇也有多篇論到彌賽亞千禧年的國,如第二篇、八篇、廿二篇、廿四篇、九十五至一百篇。
   
    新約聖經方面,馬太福音第十七章一至九節和路加福音第九章廿七至卅六節記載主在山上變像,是向門徒啟示有關彌賽亞國度的榮耀的預兆。
   
    在啟示錄第廿章一至七節裡「一千年」共出現了六次,這是撒但遭監禁的時期。那些遭獸逼害,在頭一次復活有分的,均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既然經文多方論證,今日竟仍有自稱為無千禧年派的論者,實在令人詫異。他們否定彌賽亞將來真的會在耶路撒冷作王,就是在他先前被拒絕和被釘的地方作王,他們甚至將這偉大的真理靈意化。
   
    新約雖未有逐字引述詩篇第七十二篇,但這詩實在蘊含關於千禧年這段榮耀時期的所有細節,並以詩的形式將之表達出來。這詩誠然是彌賽亞的詩篇,共載六個主題:

l)王和王子施行的審判(l7節)

2)王國的領域(811節)

3)公正無私的統治(1215節)

4)大自然的景象,咒詛除去(16節)

5)給亞伯拉空之應許實現(1719節)

6)大衛禱告的答覆(2O節)

      1)王施行的審判(17節)
   
    本篇是「給所羅門」的詩。他的統治是千禧年的寫照。他作王時,先審判國內的仇敵。亞多尼雅曾背叛他父親大衛;當押沙龍背叛時,示每曾咒詛大衛;約押不理大衛內心的感受,復殺押尼珥和亞瑪撒,傷透大衛的心(王上二:19)。所羅門登位後首先要作的是判斷這些人,必須按公義行事。本詩第一部分共提及「公義」四次。
   
    同樣,彌賽亞開始作王時,必先施行審判。這審判先臨到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中,圍攻耶路撒冷的盟軍,然後臨到地上的列國和大災難中倖存的人(太廿五:3146)。那些在大災難中,接納天國福音和福音使者的人,將得進千禧年國度;但那些拒絕的,將進到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刑裡去。

    2)王國的領域(811節)
   
    「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他施和海島的王要進貢,示巴和西巴的王要獻禮物。」
     
    千禧年時,耶路撒冷將成為全地的首都。古時,他施是西面最遠的城,示巴和西巴是東面最遠的國。聖經中的「海島」似乎是指歐洲的西岸(王上十:22)。 在創世記第十五章十八節,應許給亞伯拉空的地是「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其中包括利巴嫩、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和沙地亞拉伯等地。「從這海直到那 海,從大河直到地極」大概是指從地中海至波斯灣,從尼羅河至伯拉大河。以西結書第四十七章十三至廿三節列出千禧年間以馬內利地的疆界,但彌賽亞的統治,包 括全地,東、西、南、北四方。一切都在他公義而仁慈的管治下。那時,通訊既迅速又安全。
   
    加福音第十九章十一至廿七節銀子的比喻教導我們,那些在今日教會時代忠心的人,將在千禧年國得站管治的地位。

    3)公正無私的統治( 1215節)
     
    「因為窮乏人呼求的時候,他要搭救;沒有人幫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救贖他們脫離欺壓和強暴,他們的血在他眼中看為寶貴。」

    先前外邦的四大強國都是以流血和強暴得勢。他們立國後,國中充滿壓逼、奴役和殘殺嬰孩的罪。當彌賽亞作王時,國中必沒有賄賂、敗壞或偏私。那坐在寶座上的擁有完全的智慧、愛和能力。

4)大自然的景象,咒詛除去(16節)

    「在 地的山頂上,五穀必然茂盛,所結的谷實,要響動加利巴嫩的樹林。」山頂常是岩石處處,寸草不生,但這裡如豐沃的田野。因為人的墜落和咒詛,荊棘和蒺藜。雜 草和害蟲,隨處可見。農夫必須汗流夾背,才能收成穀物,賺取餬口。但這一切都要改變。「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 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利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侖的華美,必賜給他。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上帝的華美。」(賽卅五:12
   
    「豺 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櫝、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 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賽十一:69
   
    當上帝的眾子顯現,受造物的勞苦嘆息(羅八:1822)將變成頌讚的歌唱。

      5)給亞伯拉罕之應許實現(1719節)

    當主在創世記第廿二章向亞伯拉罕顯現,他給他七方面的應許,最後一句是:「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

    關 於他的後裔,上帝賜下三重的應許:如地上的塵沙、天上的星、和海邊的沙。他有地上的後裔,以色列人;屬天的後裔,與他有一樣信心的人——教會;藉著他,地 上的列國成立。保羅在加拉大書第三章十六節指出,「後裔」是指一個人,就是基督。猶太人、外邦人或上帝的教會所得著的每一樣福氣,都源於那位在十字架受苦 的基督,他將要在寶座上作君王、作祭司。

            6)大衛禱告的答覆(20節)

      「結 尾經節十分重要。論到上帝計劃中教會的啟示,大衛並未知曉。但作為接受應許的和上帝的先知,他仰望榮耀的基督,治理以色列和地上的列國。他祈禱完畢,說出 這個心願。論到屬天的事,正如聖靈今日在教會中所啟示的,他全不知道。但作為以色列的君主和先知,他說到屬地的事。」
   
    大衛是禱告者。在生命上種種經歷和重重危機中,他都「求問耶和華」,這是他與掃羅顯著的區別。但現在禱告完畢,他看見千禧年輝煌的異象,大衛的兒子和大衛的主坐在寶座上!

詩篇第八篇:首先和末後的亞當

   新約聖經共引述詩篇第八篇四次,每次都喻指主耶穌。馬太福音第廿一章十六節:主在殿裡顯示他的身份——大衛的子孫,推倒兌換銀錢的人。群眾和小孩子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當時的領袖非常惱怒不悅,主便說: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唸過麼?」

    上帝仍然從小孩子單純的信心得著榮耀,他們高唱榮耀他名之歌。

    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廿七節:在這裡,我們看見復後榮耀的基督得看最後的勝利,他被稱為第二個人和未後的亞當。「末期」共分四個階段:

    那時,基督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他必要作王,等上帝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上帝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

       以弗所書第一章廿至廿二節:教會的元首復活、升天、坐在寶座上。萬有都服在他的腳下,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希伯來書第二章六至九節:在這裡,基督是未後的亞當,得著榮耀尊貴為冠冕,重拾首先的亞當所失掉的冠冕和權柄。他與教會一同作王,掌管得贖的受造。這段經文給我們何等豐富的教訓,影顯復活之基督燦爛奪目的榮耀!

       思想上帝在天上的榮耀和王權後,在本篇詩裡我們回到伊甸園。然後前瞻千禧年的時候,那時,彌賽亞要坐在寶座上,治理得贖的受造。

    題目: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猶太解經家認為「迦特」本源於「革」,樂器之一。其他則解作「酒醉」。達度博士(Dr. Thirtle)說,第九篇的題目「慕拉便」是屬於第八章的,意指「兒子的死」或「王者之死」——歌利亞。若是這樣,這詩可能喻指大衛戰勝歌利亞,是基督受試探時和在十字架上得勝撒但的寫照。因著撒但的狡計和試探,首先的亞當墜落,失掉了權柄;未後的亞當卻榮耀得勝。

    詩篇第八篇共分四部分:
     l)敬拜和見證(12節)
     2)創造的奇妙(3節)
     3)人的權柄(48節)
     4)敬拜(9節)
 
          1)敬拜和見證(12節)
   
    本篇的開始和結尾都是同一頌歌:「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完全是敬拜和頌揚上帝尊貴的名。但在這敬拜的背後,那稱為「仇敵和報仇的」 ——撒但——埋伏左右。那蛇曾侵入伊甸園,施行迷惑,破壞上帝指頭所作的工。
   
    這報仇的不是親屬、買贖者及報仇者(goel),乃是為自己而報仇的(naquam,詩四十四:16)。 他因嬰孩和吃奶的見證,閉口無言。蓋伯林說嬰孩是剛重生的靈魂。無疑,這是真實的。但若將之比作小孩子的信心和倚靠,豈不更令人欣悅嗎?我們的主在馬太福 音第十一章廿五節感恩禱告時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 此。」
   
    一般來說,有學問的人常與仇敵和報仇的並列,懷疑、否認上帝的話。主在馬太福音第十八章一至六節再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在馬太福音第廿一章十六節,主引述本篇:「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唸過麼?」

    在這裡,仇敵和報仇的是當時以色列國中拒絕認主的領袖。

              2)創造的奇妙(3節)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上帝呼喚人向上仰望,思量諸天。撒但卻鼓勵人向下望,如同田中搖尾乞憐的野獸。希臘文的「人」字(anthropos)意指「向上仰望者」。大衛唯一的望遠鏡是信心。當他在伯利恆之野地牧養羊群,晚上躺臥火光旁時,他有充足的時間,仰觀天上的繁星。詩篇第十九篇描述白日的太陽,但詩篇第八篇卻描寫晚間的月亮星宿。

    天文學顯示人微不足道。試想無數的星系,無盡的宇宙,人的自我該如何五體投地!但這些只是上帝指頭所造的,如上帝的刺繡。至於信徒的救恩和安穩,上帝運用他的手和膀臂來作成。

    聖經說:天上的星如海邊的薩那樣無數。懷疑者卻常嘲諷這真理。在清晰的黑夜,我們能用肉眼數到三千顆星。但在今日天文學發展迅速的日子,利用世上最強大的望遠鏡「bigeye of Mount Palomar」觀看,宇宙便截然不同。我們雖然詫異宇宙的奧妙,卻不能全明其真相。在獵戶星座的OrionBetelgnese星之大,包羅整個太陽系,太陽、月亮和行星在裡面繞行。喀萊爾(Carlyle)說:「論到永恆平靜的宮殿,我們的太陽只如一盞小提燈。」

    我們的地球只加大海洋邊的一粒小沙。

            3)人的權柄(48節)

    當 我們想到宇宙的浩瀚宏偉,實要讚歎不止。然創造宇宙、全能的上帝竟關心地上的人,眷顧我們。在另一方面,一滴河水所充滿的生命,原子內所蘊藏看不見的能 量,同樣令人莫名其妙。因此,大衛發問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亞當之子)算甚麼?你竟眷顧他。」(比較詩一百四十四:34

    自從人的墮落和受咒詛,一隻蚊子或一些細菌都能使人病臥床上,甚至使身葬墓中。詩人轉離人的渺小和軟弱,察看上帝的恩典,使他成為偉大。上帝為較弱的人作了三件事:

     上帝的意念和計劃都顧念人。
       上帝成為肉身,親自眷顧人。
       上帝賜他冠冕,管理萬物。

    在這裡,我們看見人的尊貴、權柄和命運。第四至八節教我們回顧創世記第二章和前瞻希伯來書第二章。
   
    創世記第二章:人被造時比天使微小一點。希伯來文Elohim 上 帝常用的名稱,只有在這裡譯為天使,希伯來書也引述其義。人犯罪之前,上帝使他管理被造之物。他是照著上帝的形像和樣式被造,兩次接受管治的命令。他所管 理的,包括四個領域:家畜、田野的走獸、空中的鳥和海裡的魚。在創世記第二章十九至廿節,他為動物起名。故此,人在犯罪之先,得著四樣恩賜:主權、安息。 配偶和事奉。伊甸是一處很完美的地方,在那裡上帝賜給亞當令牌和冠冕。蘇艾力(Eric Sauer)稱他「受造中的王」
   
    但在創世記第三章,因著亞當墮落,後果不堪設想,一切美好的都遭破壞。他頭上的冠冕掉了下來,手中的令牌落在塵土中。希伯來書的作者憂愁的說:「我們還不見 萬物都服他。」

    我們現今所見的,是在咒詛下嘆息勞苦之受造物。人看見獅子和蛇便感懼怕,甚至連狗和老鼠也能叫他生畏,首先的亞當和他的後代已失掉原有的權柄。

    希 伯來書第二章,作者在介紹新造和新家庭的元首時說:「惟獨見……耶穌」。在這裡我們看見第二個人,就是未後的亞當。希伯來書第一章說明他七重的神性,並引 述七處舊約經文,加以證明,其中多節錄自彌賽亞的詩篇。第二章表明他作人子七方面的榮耀,並引述四篇彌賽亞的預言,加以證明,第一段就是詩篇第八篇。「將 來的世界」(第五節)是希伯來書的術語,意指千禧年。這將來的世界不是交給天使管轄,天使未有得著管治的權。作者引述詩篇第八篇四至八節說:「我們還不見 萬物都服他。跟著又立刻說:「惟獨見那成為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

    他敘述四件劃時代的事實,應驗詩篇第八篇的預言。兩件是歷史方面,兩件是預言方面:

    因為要受死的緣故,他暫時比天使微小一點。從道成肉身,到被釘十架,共三十三年。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得榮耀,共二千年。管理你手所造的。加冕,共一千年。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完成,永恆的景象。人子在地上時的生命,顯明他將來的能力和權柄。他掌管大自然的力量(可四:3941;約二:311;六:514)。曠野的走獸服從他(可一:13)。動物服從他(路十九:3O)。海中的魚服從他(太十七:27空中的鳥服從他(路三:22「人子」的稱謂(詩八:4;來二:6
   
    詩篇第八篇四節首次用「人子」這稱謂,後在希伯來書第二章六節也引用。這名代表治理全地的主,掌管海裡、地上和空中的一切,但首先的亞當失掉了這地位。福音書裡首次引用這稱謂是在馬太福音第八章廿一節:「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本該統管,卻遭拒絕。福音書用「人子」這名共八十四次,並常為主自己所用,這是主在世界的稱謂。尤其基督在曠野受試探,就好像伊甸園的景像在重演一樣,首先之亞當失敗了,但基督卻榮耀的得勝。因為他是人子,審判的權柄已賜給他(約五:27)除了使徒行傳第七章五十六節司提反死時和希伯來書第二章六節,這名再沒有被使用,直至啟示錄第一章。新約各卷書信均省了這稱謂,實非偶然。但啟示錄提到未日審判時,卻常用這稱謂。最後一次的記載告訴我們,他頭上戴著許多冠冕降臨,手拿鐮刀和劍,行使管治的權柄(啟十四:14)。當提到他再來作王,他都被稱為人子。但以理書第七章十三節:「有一位像人子的,駕看天云而來。」

    他得著權柄、榮耀和國度。在猶太人中,這是用於彌賽亞最普遍和正式的稱謂。以西結用這名字九十三次,都是喻作軟弱命短的人,與永生的上帝相異。

       因此,這名字在聖經中共有四個意義:
     
    完全的人,預表的真體。亞當失敗,基督卻得勝(詩八;來二)
     
    彌賽亞(但七:13;啟十四:14
     
    他完全的人性——我們的主愛用的名稱。
      
    那將要來的王和審判官,在千禧年間執掌權柄。
   
    「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這句話在新約出現了三次,都喻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希伯來書第二章五至十五節描述他得著榮耀尊貴為冠冕;以弗所書第一章廿二節描述基督和他的教會;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廿五至廿七節描述他帶著榮耀降臨。
   
    「人被造時得著尊貴和權柄為冠冕;但這尊貴權柄只能給予那完全人,就是擁有完美的性格、智慧和能力的人。現在基督已成了人子,在他裡面,我們找到上帝的完全和完全的上帝。」
   
    既然如此,詩人能重複他開始時向耶和華的稱頌:「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