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啟示錄的安息

A. 歷代爭持為安息

1. 啟示錄開頭的大部經文講述上帝的救恩是如何展開,過程中又如何經歷那惡者的攪擾和破壞,但上帝的計劃始終得勝。

2. 上帝的救恩計劃無非是要將祂的安息再次賜給願意信靠祂的人。

B. 新天新地滿安息

    及至上帝的救恩計劃完滿成就,舊天舊地要過去,新天新地要降臨。安息要隨伴新天新地的降臨而臨到因信得以住在其間的人。

C. 上帝與人同在賜安息(啟二十一1-2

1. 在新天新地裡,上帝要更新一切(啟二十一5):

a. 不但有上帝與人同在(啟二十一3):“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 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

b. 人更要得著有上帝同在的安息(啟二十一4):“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2. 啟二十二2b-3a說生命河邊的生命樹能醫治萬民。“醫治”,即“使康復、復原”,即重得先前所失落的。對上帝所創造但又犯罪離開了上帝的人來說,其中最重要的,顯然就是重新得著與上帝同在的安息。

D. 回應創造再安息

1. 啟示錄這兩章經文不但描述末世的情景,它更是回頭跟創一至二章的圖畫相呼應,例如:

創世記
啟示錄
1. 創世記的開始記這個世界的開始
1. 啟示錄的末了記這個世界的結束
2. 創二10-14說有河水滋潤伊甸園,再由伊甸園分四道河水流出
2. 啟二十二1說在新天新地的聖城街道中,有一道生命水的河從寶座流出,大概是要滋潤沿河兩岸的生命樹(啟二十二2
3. 伊甸園座落在一個有金子和珍珠、紅瑪瑙等珠寶的環境裡(創二11-12
3. 新天新地裡有金子和各樣的珠寶(啟二十一10-21
4. 創二91622說在伊甸園裡有生命樹(就是說園中樹上有可供信靠上帝的人作食用的果子)
4. 啟二十二2說在新聖城生命河的兩邊有生命樹(眾數),連葉子也能醫治萬民
5. 犯了罪的亞當和夏娃要被隔離在伊甸園之外(創三22-24;殺了弟弟亞伯的該隱,更要被趕到再遠的東邊去,創四6-16
5. 啟二十一27也說到在新天新地裡不潔和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都不得進入新天新地的聖城
6. 創一至二章記六日創造時每日都說“有晚上,有早晨”,作為一日的結束,但記第七日時卻沒有說“有晚上,有早晨”,暗示那是一個沒有終止的日子
6. 啟示錄說在新天新地裡也是沒有日頭,也沒有黑夜(啟二十一23-25,二十二5
7. 人在上帝之下看守修理伊甸園(創二15
7. 人在上帝之下作王事奉(啟二十二3b5b;可能也包括管理大地)

2. 這暗示上帝創造後第七日的安息,要在主再來的末世裡再度出現。

3. “安息”的主題出現在創造之時,貫穿於聖經的啟示,重現在末世之日。可見“與上帝同在的安息”實在是聖經神學的主題。

普通書信的安息

A. 希伯來書的安息

1. 希伯來書指出以色列人因不信,雖然入了迦南,但仍未進入上帝為信祂的人所預備的安息。

2. 希伯來書以以色列人的經驗,預表新約的人的信仰歷程,在新約裡信靠主耶穌的人就得著安息。

3. 這份在信心裡得著的安息,不只是在主耶穌裡的安息,也是上帝在創造後第七日安息日的安息。

4. 這樣,希伯來書清楚指明,上帝的創造的目的是要給人安息,人雖因犯罪而失去安息,但上帝給人恩典和機會,可以在主耶穌的救贖裡重新得著這份與上帝同在而有的安息。

5. 大祭司主耶穌以祂的血成就救贖,將信的人帶進至聖所(來十19),使他們得以進到基路伯所覆蓋的伊甸園安息裡;主耶穌也常在施恩座前給與恩惠和憐憫(來四16)。

B. 其它普通書信的安息

    其 它普通書信(雅各書、彼得書信、約翰書信、猶大書)雖然沒有直接強調或討論安息的問題,但就如保羅許多書信的情形,作者在這些普通裡作出適切的教導、規 勸、吩咐、警告,好叫我們能夠正確地活在上帝的心意裡,也就是積極地活在上帝的同在裡,從而討上帝喜歡,也就經歷了今日在基督裡的安息。

保羅書信的安息

A. 安息日與基督

1. 保羅西16-17“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或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表明舊約十誡裡的謹守安息日不是一個永恆不易的誡命,它的實體,就是它的精義,乃在基督。

2. 換言之,相信耶穌的人,是已經在基督裡得著安息日所指向的安息,並且是一次過的守足了十誡中關於謹守安息日的誡命了。

B. 信徒生活與安息

1. 保羅在他的書信裡就著各樣的景況和需要而作出的教導、規勸、吩咐、警告,就是要我們正確地活在上帝的心意裡,也就是積極地活在上帝的同在裡,從而討上帝喜歡,也就經歷了今日在基督裡的安息。

2. 從反面來說,人若不遵照聖經的教導來生活,他就得不著心裡的安息。這不是說他失去了救恩,但他實在失落了主耶穌的救恩所要給他的一個重要的祝福。

使徒行傳的安息

1. 使徒行傳沒有討論安息日的問題,猶太信徒仍按照律法所吩咐的,遵守安息日。

2. 當代的猶太人繼續守安息日(徒十三144244),猶太信徒和使徒也如儀的遵守(十五23,十六13,十七2,十八4)。

3. 但猶太信徒的宗教生活,開始超離了往常“七日一個安息日”的慣例,他們是“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徒二46)。

4. 徒七49說:“主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司提反的辯詞說明耶路撒冷的聖殿並沒有讓上帝得著真的安息,因 為前來守節敬拜的猶太人並沒有在上帝的同在裡得著正的安息。這表明真正的安息是在宗教禮儀之外,也就是在司提反所要高舉的主耶穌的生命裡。

福音書的安息

A. 基督與安息日

1. 主耶穌曾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十二8;可二28;路六5)。

2. 主耶穌的意思不只是說祂有權去解釋安息日的意義,有權去決定怎樣遵守安息日的誡命(例如指明“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二27)。

3. 主耶穌更是說安息日的安息是在祂裡面。凡是明白“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說話的意思,繼而願意回轉歸向上帝,蒙上帝憐恤的(太十二7a),他就在生命裡遵守著安息日的誡命,他也就得著真正的安息了;他也不會執著安息日律法的字句去斥責別人了(太十二7b)。

B. 基督與安息

1. 所以主耶穌又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28-30)。

2. 福音書所記主耶穌的救贖的精義,就在“賜人安息”這一點之上。

基督耶穌的教訓


   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講的無不是實用的基督教教義。也許對許多人來說,這些教訓並不太實用。但是,主所訓悔的,從頭到尾都是有關日常實際生活的事。從祂 的這些教訓中,我們獲得有關行事為人、意念動機、禱告、憂慮以及其它種種生活方面的實際教導。但是這些具體課題背後的根據是什麼呢?

    主耶穌在教導中指出,信仰生活的根基在乎對上帝的認識,即對上帝的本質和上帝的道路的瞭解。主告訴我們,我們禱告最基本的出發點是:承認上帝是我們的天父,我們是衪的兒女,並且確信衪在我們祈求以先已經知道我們的需要。

    整篇「主禱文」可以說是一份教義手冊,(如果真的有「教義手冊」這回事的話)。 「主禱文」提到上帝為父,衪高居在天、衪的聖潔、衪的名、衪的國度和衪國度的降臨、衪神聖旨意的本質、衪的保守和供應、衪的赦罪、以及魔鬼的存在和試探誘 惑的問題。在登山寶訓中,那被譽為 「天國生活藍圖」的教導,乃是對上帝的知識,以及上帝的屬性和作為的展述,而這些即成為我們在世一切實際信仰生活的依歸。

  對於主的其它教導亦然。《馬太》二十四章至二十五章、《馬可》十三章、《路加》二十一536這幾段被喻為「袖珍啟示錄」的經文,乃是主在世上對「末後的事」的教導。看它至今產生了何等實際的迴響!主耶穌並沒有只為傳講知識而傳講。衪教導、裝備門徒,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之中都要活出基督徒真正的生命素 質。

  在《約翰福音》十三章至十七章中,主耶穌在被賣之前於馬可樓上給十一個門徒的最後贈言,更清楚地表現了這一點。在那個時刻,我們的主心裡感受到極大的痛苦,《聖經》說衪「心裡憂愁」(約 13:21); 而他的門徒呢,顯然也感受到沉重的壓力和極大的苦惱,《聖經》說他們也是「心裡憂愁」(14:1,27)。這時,主怎樣行、怎樣反應呢?我們的主只把思 想集中在今日教會視之為至高至聖的基督教教義上面。主的思想提升到「三一上帝論」的教義上,衪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 在,就是真理的聖靈。」(14:1617),「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 (14:7,9,10),「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16:15)

    同時,我們的主也思想到有關「上帝的榮耀」的真 理,祂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上帝要因自己榮耀人子,並且要快快的榮耀祂。」(13:3132),「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 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17:1),「父啊!我在哪裡,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裡,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 我了。」(17:24)

   如今,我們應當如何著手發掘這些寶貴、豐富字句中的含義呢?我們首先必須清楚認識一點,這些偉大的真理、就是那些常常被我們妄自視為只屬於「教義」範 疇的東西,正是主在最有實際需要的時刻用以激勵門徒、甚至用以自持的基礎。衪好像在說:「唯有抓住這些真理的核心,人才能在屬靈經歷的幽谷中站立得住。」

   種種例證足以告訴我們:基督教教義是有其實際功用的。我們必須再度反省我們向來對教義性教導所持的態度和反應,好叫我們今後能更正確地將我們的屬靈經驗 與教義一同結合起來。長久以來,有太多的信徒一直視教義為不切實際、枯燥乏味、甚至是沒有多大用處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厭棄上帝在《聖經》裡所賜給我們 的教義,我們怎能說自己是在順服、聆聽主的教導呢?我們的主在世的生活,是再現實不過了。然而衪卻是用教義性的教導來餵養我們,好叫我們的生命成長得健全 紮實、滿有恩典。

符類福音中之悔改的信息


    符類福音(又稱對觀福音),通常是指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三卷書,其中記載有關耶穌的職事,是施洗約翰工作職延續。

    施洗約翰宣告耶穌之使命時,他呼召人要“悔改”。主耶穌開始其傳道之事工,也是以“悔改”為起頭(馬可福音1:14;馬太福音4:17)。

    “悔 改”是人面對上帝呼召的第一個行動,其性質為回應。然而“悔改”在耶穌和猶太人之看法有基本上之不同︰猶太人是將悔改與律法相連,視之為對律法態度之轉 變,亦即斷然從悖逆轉為順服;耶穌所要求之悔改,包括對人生方向之徹底改變,不光外表之行為,更是要從心發出,是完全歸向上帝。

    施洗約翰將他的洗禮連於悔改(馬太福音3:1;馬可福音1:4;路加福音3:3),他向來要受洗的人挑戰,要他們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之果子(馬太福音3:8)。

    耶穌差遣十二門徒時,也同樣為宣揚悔改的道(馬可福音6:12)。路加福音特別強調這個主題,記載耶穌宣稱自己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32)。

    悔改對於一位要跟從耶穌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表達對救恩之需要,人無法自救,只能倚靠上帝的救恩,才能與上帝建立關係。而悔改包括積極和消極二方面:一方面遠離罪惡,一方面歸向上帝。

教會的生活

    「教會」一詞,在四福音中只出現過兩次,即太十六18、八l7。由於兩次都是出於馬太福音,有人覺得「教會」這一名詞是馬太的用語,而不是耶穌基督自己說過的話。也有人根據這現象推論,說教會的出現是由於以色列人拒絕天國的福音。這問題主要的關鍵是在乎教會的定義。

    太十六18的「我要建造我的教會在這磐石」這句話,表面的意義似乎是說教會是座建築物,但文中「磐石」一詞指的並非真正的石頭,而「建造」這動詞也不僅是用在建築有形的物體,舊約的希臘文譯本便會用這字來表示「建造」群人(參得四11  ;耶,10,卅,4,卅、7;詩廿八5;摩九11)。換言之,太十 六18的話,並非告訴我們教會是現今的「禮拜堂」。在聖經中我們反而可以找到「建造教會」便是「建立一群人」的線索。在舊約七十七譯本中,敬拜耶和華的「會眾」,有時便譯為「教會」(申五22;結十12,詩:二十二22等);我們若將「會眾」代替太十八17所說的「教會」,那麼,太十八1617的意思非常明顯:「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會眾;若是不聽會眾,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因此,我們可說在主耶穌的眼中,「教會」是一些奉主名聚會的弟兄們所組成的團體。

    在這定義下,我們可再注意一下耶穌基督與以色列人的關係。首先,我們要承認他會公開表示他的使命是在以色列人中間工作:「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十五24

    其次,從工作的早期,耶穌便指出猶太人會拒絕悔改的信息(可二20),而且這情形越來越嚴重,以致路加把拿撒勒人棄絕耶穌的事件作為耶穌事奉工作的代表(路四1630)。由於這情形,耶穌為以色列人哀哭,也預言耶路撒冷被毀(太廿三3738;路十九4244),以及外邦人接受福音(路四2527;太八l012等)。再者,我們在福音書中又看到:雖然以色列人整體不信福音,稅吏和罪人卻進了上帝的國(太廿二2832),而且「上帝的國必從你們(法利賽所代表的以色列人)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太廿二43)。在他的教訓中,這些人有時候被稱為上帝的羊群(路十二32;可十四27;約十129,十六32),伴郎(可二19),光明之子(路十六8;約十二36)及上帝家中的成員(可三3335,十30,太十一25)。

    根 據上述的觀察,我們可以說主耶穌工作的目的,便是在建立「教會」,而且,倘若他所要建立的教會包括外邦人的話,這些外邦人自然是列在上帝國的百姓之中。 「教會」一詞,絕不是馬太硬塞在耶穌口中的話,它的產生雖然與以色列人拒絕耶穌有關,卻也是從以色列人中間產生,而且包括所有悔改的以色列人。

    在這種定義下,「教會」與「天國」有一種相當複雜的關係。教會是上帝國的子民所組成的團契,卻不等於「上帝國」。上帝的旨意要通行在上帝國和教會中,上帝國在地上最具體的表現,是在上帝國子民——教會——的身上。

    確定了教會的定義之後,我們要進一步探討教會的基礎 、權柄、使命與團契。談及教會的建立,我們便不能不注意耶穌基督對彼得說的話:「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太十六18

    有人認為這話中的磐石,是指耶穌基督,或指以耶穌為基督的信仰,這一解釋主要的根據,是說希臘原文「彼得」petros一詞是雄性,而「磐石」petra一詞是雌性,所以所指的不一樣;但這種理由的說服力並不大,因為倘若我們將「彼得」與「磐石」以當日流行的亞蘭來表達,兩個名詞便會一樣,同為「磯法」kepha。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說彼得在任何情形下都是教會的基石,更不能說他是唯一擁有教會權柄的人,因為在文脈中,我們看到彼得阻止耶穌走十架道路時,便成為耶穌基督的絆腳石(廿三節),而且耶穌基督在其他場合也指出教會及其他使徒同樣擁有權柄(太十八l8  ;約廿23)。換言之,太十六18最合理的解釋,是說教會是建立在像彼得這樣承認耶穌為基督的人身上。

    談到這裡,我們便容易明白在耶穌基督的心目中,教會最主要的使命就是宣教的使命。我們已經提過耶穌基督復活後的命令便是宣教使命,他也預言在再來之前福音要傳遍世界。在福音書中,我們更可進一步看到他在世時,便將門徒加以組織,差遣出去傳揚福音信息。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的事,馬太、馬可與路加都記載(太十1;可三14;路六13),但只有路加說耶穌「稱他們為使徒」(路六13)。馬可福音說這選召的目的,是「要他們常與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可三14

    傳道趕鬼的工作,正是耶穌自己所做的事(可一39),馬太福音則更明顯地指這選召與耶穌的工作有關:在選召門徒之前,他曾走遍各城各鄉,由於需要廣大,他吩咐門徒「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3538

    在馬太福音中,門徒的權柄是趕鬼醫病,這也同樣是耶穌所行的事(太八16)。而在這趕鬼醫病的工作中,馬太與馬可都把重點放在趕鬼,因為在這工作的背後實際上是上帝國與撒但權勢之間的「兩國相爭」(參太十二2230;可三2030)。

    路加記載選召十二門徒的事,但沒有清楚地說明他們的工作。從他的角度而言,十二門徒最主要的責任是作耶穌復活的見證(路廿四48;徒一22);但是,他卻記載了耶穌另一次組織門徒傳道的事(路十116)。這一次的人數是七十人,而且是「兩個兩個的,在他面前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第一節)

    他們成了開路先鋒。倘若我們將路十216與耶穌在太十142的內容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這七十人被差遣的原因、工作內容、原則及他們的遭遇都與十二個門徒一樣。他們是耶穌基督的代表,也擁有他的權柄。

    路加福音記載這七十人的使命,可能是要指出門徒在當代雖然是以猶太地為工場,他們的使命卻蘊藏著萬國的使命。無論如何,在前文中我們已多次看到耶穌基督確曾指出宣教使命是它再來前必須進行的工作(太廿四14,廿八1820),而且在猶太氣味最濃厚的馬太福音書中也特別提及。在第十章,他記載耶穌基督預言門徒「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太十18

    馬太十三章的七個比喻,特別是稗子的比喻,也同樣指出審判延遲來臨是因為要等候莊稼成熟。

    約翰記載復活主賦予門徒宣教的使命後,曾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約廿23

    這話最合理的解釋應是指門徒在宣教事工上實際掌握了世人的命運。另一方面,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彼得的權柄是:「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

    倘若我們根據太十八18同樣的話來解釋,這句話指的應是教會的另一個權柄:施行紀律,引領犯了錯誤的弟兄歸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維持紀律的事上,基本的精神是「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太十八14

    這種精神的要義,是在乎不使人跌倒,要挽回與饒恕。用主耶穌自己的話,這是謙卑──他自己所具有的精神(太十一29)。但這謙卑精神更積極的一面,則是他在可十4245所說的:權柄的表現不在乎凌駕他人,而在乎服事他人。換言之,教會的生活應反映出耶穌基督福音的內容,以及他個人生活的模式。

人子的登基與掌權

    耶穌基督有關人子的言論中,有一類是談及將來的事。在這一類的話語中,有些似乎比較容易明白,例如他在橄欖山預言中所說的:「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廿四30,參可十三26

    我們可輕易地解釋為主再來的預言。但若將這橄欖山的預言與路加福音同樣的記載比較,我們發現路加很明顯地認為橄欖山預言與耶路撒冷被毀有關(路廿一2024)。這種現象引起了一個問題:到底人子在甚麼時候掌權?

    這問題的產生,不僅是由於比較橄欖山預言才引起,在耶穌基督的教訓中,他還說過兩句話,似乎表示他再來掌權的日子很快便會臨到。當他差遣十二門徒去傳福音時,馬太告訴我們他曾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太十23

    在該撒利亞腓立比路上,他也告訴門徒:「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有人未嘗死味以前,必看到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太十六28;可九1;路九27

    同樣,在約翰福音最後晚餐的談話記錄(約十四至十六),我們也可看到耶穌基督談及他再來的日子,有時似乎是相當遙遠(約十四3)有時卻似乎是說在最近的將來便會發生(約十四18)。

    對於上述的現象,史懷哲A.Schweitzer的解釋是:耶穌本以為上帝國在他的時代會實現,後來發現沒有實現,遂以死催促它的降臨;實際上,整個初期教會都要面臨的,便是上帝國遲遲都未實現這問題。不過,也有人根據聖經找出較合理的解釋,認為耶穌基督的話在登山變像或復活、或聖靈降臨、或耶路撒冷被毀時應驗。

    耶穌基督的復活是最重要的事件。馬可福音記載門徒在復活的早上,見到耶穌而害怕(可十六56),因為他們見到了「上帝的兒子」;路加福音強調基督復活是進入榮耀,應驗先知的話,從此開始了救恩計劃(路廿四25274449);約翰福音亦同樣指出他的復活顯出上帝子的榮耀(約十二29,廿28),而且開始新生命的創造(約廿2223);馬太福音的主題則更加明顯,耶穌基督宣告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已賜給我了。」(太廿八18

    他受試探時拒絕了撒但所提供的權柄,卻在復活之後,終於從上帝那裡得到了,從此便開始了向萬民傳福音的時代。因此,我們可說耶穌基督在受洗時是被膏立為王,在復活時則是他登基的時候。登山變像所彰顯的榮耀,事實上便是他復活後的榮耀。

    上述的解釋,並不否認聖靈的降臨和那路撒冷被毀與基督為王的事有關。聖經中一再強調聖靈是那要來者在未世所要賜下的恩典(路廿四49,參徒一45,太三11等),所以聖靈的降臨事實上可與復活看為一件事(參約十四1618)。至於耶路撒冷被毀,無論我們看它是未日的預象或前奏,它顯然是一種審判的結果——報應日子的來臨(路廿一22)。

    綜合耶穌基督關乎未來的教訓,我們可說耶穌基督的復活是他正式掌權之時,聖靈的降臨與耶路撒冷被毀都是他權柄的彰顯。但是,這種解釋並沒有排除他再來掌權的事實。根據路加的記載,耶路撒冷的被毀並沒有立刻帶進末日的來臨,隨著被毀而來的是一段「外邦人的日期」(路廿一24)。馬太福音也記著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

    而且在前三福音中,都提及一段天翻地覆人子再臨的話(太廿四2931;可十2427;路廿一2527)。因此我們可以說,耶穌基督在全地掌權之時,是他再來之時。

上帝的兒子之膏立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雖然耶穌基督降生是要為王。但他正式被膏立,卻是在受洗之時。根據馬太、馬可、路加前三福音的記載,耶穌受洗時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7  ;可一11  ;路三22

 目前解經家多同意這句話是取自詩二7及賽四十二1

 詩二7出自一首著名的論彌賽亞的詩篇,因此這天上的聲音可說是耶穌基督在受洗時被膏立的證明。在耶穌受試探的故事中,我們也看到撒但接受了耶穌是上帝兒子的事實,而且承認他主要的任務是要得到地上萬國(大四111)。從此,我們看到耶穌從事兩種工作──方面他宣講上帝國的福音,另一方面趕鬼醫病(太四2325)。他趕鬼醫病的工作,證明了「上帝的國臨到」(太十28;路十一20)。

    不過,在福音書的記載中,我們卻也發現一個相當獨特的現象,那就是福音書中直接或間接稱耶穌為「基督」或「彌賽亞」的經文非常少;幾段重要的經文,都是記載該撒利亞腓立比的事件以後才發生的事。與這現象有關的,便是馬可福音特別記載耶穌屢次禁止污鬼和人宣告他的身份(可一253344),甚至是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的路上,門徒承認他是基督時,他也禁止他們向外人宣揚(太十六20)。這種現象的出現,並非表示耶穌自己否認基督的身份,而是因為當代人對這名稱的瞭解與耶穌本人的看法甚為不同。

    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當代一般人對「王」的瞭解顯然帶有濃厚的政治意識,因此耶穌拒絕猶太人「龍袍加身」(約六1415),而且也對彼拉多解釋他的王權不是政治性的(約十八3337)。在耶穌自己的眼中,他的身份與工作可用兩個更好的名詞來表達。

    第一是「耶和華的僕人」。他受洗時天上的聲音所引用的另一段經文——賽四十二1,便是出自「耶和華受苦的僕人」的詩歌。耶穌基督在拿撒勒,也會引用當中以賽亞六十一的詩歌來表明他的使命與工作。當他說自己的使命是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5)時,則可能是採用了賽五十13至五十三10的話。馬太福音作者便是以此為線索,解釋耶穌基督醫病的行動(太八17,十二1721)。

    另一個說明耶穌工作與使命的名稱,便是「人子」。在新約中,這名詞主要出於四福音,而且是耶穌最常用的一個名稱。在四福音以外,只有司提反(徒七56)和約翰(啟一13)各用過一次。由於這名稱在使徒時代幾乎沒有人用過,而四福音中又是耶穌的話,最合理的解釋,便是承認它是耶穌在世時自己的稱謂,但後來的基督徒發現另一些名詞更足以表達他們對耶穌的認識,因此便不再採用。

    「人子」這名詞到底表達些甚麼呢?我們可從兩方面探討。首先,這名詞在舊約出現過。在詩八4,「人子」指的便是世人,在以西結書,「人子」是耶和華對先知以西結的稱呼(結二13等);在但以理書第七章,那「像人子」的一方面「駕著天雲而來」,有屬天的來源,另一方面是患難中上帝的百姓的首領,從上帝領受了國度與權柄。

    其次,我們可研究耶穌所講的話,這些話可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論及人子在地上的權柄。例如「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可二28  ;太十二8;路六5);「人子有赦罪的權柄」(可二10  ;太九9;路五24)。有人認為這一類話語中    「人子」是指「人」而言,但整段經文並不支持這種理論。「人子」是主耶穌自己的代號。特別是當他宣稱自己有赦罪的權柄時,他清楚地表示他與一般人不同。第二類經文是論及人子必須受苦,如可八31,太十六21,路九22。在文脈中,耶穌用「人子」代替門徒所用的「基督」,而在上面我們已看到他以「耶和華受苦的僕人」說明他對基督使命的認識,而這種先受苦後做王的觀念,在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及但以理書第七章都同樣出現。第三類的經文是論到入子要駕雲而臨,滿有榮耀和權柄,如太廿四27、廿六64  ;可十三26、十四62;路廿一27、廿二69。這一類的經文顯然是取材自但以理書第七章,而且也有受苦者得伸冤的看法。

    在 上述三類有關人子的話語中,我們可看到耶穌基督在世時,會清楚地表明他自己的身份與工作,他有超乎自然的源頭,卻又是聖徒的領袖。在世上他要宣告上帝赦罪 之 恩,但卻也為世人的罪受苦,以便引進上帝的國度。在他離世前的聖餐中,他便將自己死亡的意義清楚地表明出來:他的死是建立新約的血,要引進上帝國的來臨 (路 廿二1420)。

上帝的兒子之降生

    聖經裡有關耶穌基督降生的記載,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無論是馬太福音,路加福音或約翰福音,作者們都同意耶穌基督的降生是舊約預言的應驗。約翰福音以道成肉身滿有恩典與真理說明他降生的意義(約一14),馬太福音告訴我們耶穌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太一117),他的降生應驗了以賽亞(賽七14;太一23)和彌迦(彌五2;太二6)的預言。路加福音則特別用耶穌降生時代幾個敬虔人的詩歌和天使的詩歌,清楚地指出他的降生乃是舊約盼望實現的曙光(路一46556779142932)。

    第二個共同點,是馬太和路加都指出:主降生的整個過程都是在超自然的力量和控制下實現。路加刻劃耶穌降生的可能性,可用一37的話作代表:「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馬利亞因相信了上帝的話而蒙福,撒迦利亞則因不信而受懲罰。在馬太的記載中,上帝超自然的干預特別顯明在約瑟的內心掙扎、「博士」問路、耶穌父母逃離猶大以至定居加利利這些過程中(太一18至二23)。

    第三、耶穌降生的目的,是要作以色列人的王。馬太引用彌迦的話說他出生伯利恆,表示「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太二6)。路加雖然強調他的降生是要成為萬人的救主(路二1011),卻也記載了天使對馬利亞說的話:「主上帝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路一3233)他的降生,為「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路二38)帶來了安慰。

    第四、他的身份是上帝的兒子。在馬太福音,這個「兒子」是以色列人的代表(太二1518),然而,他的降生卻也同時表示「上帝與我們同在。」(太一23)路加的記載則更為明顯:「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路一32)一方面,這「兒子」的稱呼顯然有舊約的背景,與上帝給大衛的應許有關(撒下七14),但是路一31又同時暗示他的降生也實現了賽七14的預言(童女懷孕生子),可見這兒子的身份不僅是君王(因而為「天子」)那麼簡單了。無論如何,這「兒子」的觀念在耶穌生平中多次地表現出來。根據路加的記載,耶穌在幼年隨父母上那路撒冷時,已提及「我父的事」(路二49)。在他生平的教訓中,也有二段話表示他這兒子身份的特點。

    第一、在葡萄園的比喻中(可十二111),他清楚地表示自己的地位與以前的先知完全不一樣,他不僅是上帝所差到世上來的人,而且是那「承受產業」的一位。

    其次,馬太與路加都記載了一段他論及自己與天父關係的話:「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十一27  ;路十22

    這句話指出三點真理:

    第一、子從父領受了權柄和知識;

    第二、父與子之間彼此有深切的瞭解;

    第三、啟示的權柄是掌握在子手上,他是上帝與人之間唯一的橋樑。

    因此,在福音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耶穌說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時,他表明自己與上帝同等,有聖父所賜的權柄,而且是上帝向人啟示的最高權威。難怪約翰論及他的降生時說他是道成肉身的(約一14),並且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一18

天國是天父的賜予


    舊約論及上帝國時,經常以上帝為國度的君王(參撒上八7,詩廿九9等),但是在耶穌基督的教訓中,他卻只有一次間接地暗示上帝是君王(太五35),通常乃是說上帝的國是天父的賜予。

    路加福音曾記載了一句獨特的話:「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將國賜給你們。」(路十二32

    因此,門徒若要天國降臨,必須向天父禱告:「願你的國降臨。」(路十一2,太九910

    舊約經常以地上父親的行為與品格說明上帝的作為(詩一013;箴三12;參申一31,八5等),但直接說上帝與人的關係是「父子」的,只有十五次。這些經文要不是說上帝與以色列人是父子(申卅二6;賽六十三16,六十四8;耶卅一9;瑪一6,二10等),就是說上帝與以色列王有父子關係(撒下七14;詩八十九26等)。這種父子的關係,是根據上帝對以色列人的揀選與救贖而來(參出四22;申十四1以下;何十一1以下)。上帝為以色列人的父,表示他的慈愛與赦免(耶卅一920);以色列人為子,必須對上帝有尊敬和順服的行動(申卅二5以下;耶三4以下;瑪一6)。因此,在這種關係下,先知耶利米預言以色列人在禱告中要稱上帝為父(耶三419)。但是,在舊約聖經中,我們卻找不到個人直接稱上帝為父的例子。

    雖然在舊約聖經以外的作品中,我們可看到偶爾有人在禱告中稱上帝為父(瑪喀比338;智慧書十四3),耶穌基督稱上帝為父時,卻有一個特點:他用的稱呼是當時家庭中親暱的話:「阿爸」(可十四36)。

    這種以上帝為父的思想,在耶穌的教訓中有雙重的意義。一方面他以父子形容上帝與自己的關係,另一方面用以形容上帝與人的關係。當他說上帝與人有父子關係時,他首先用來說明上帝與以色列人的關係。也就是說,他在這一點實在是承受舊約的觀念。在「兩個兒子的比喻」(太廿一2832)及浪子的比喻中(路十五1132),他便以父子的身份,比喻以色列人中間的「義人」和「罪人」與上帝的關係。

    耶穌基督並沒有教導「普世人都是上帝的兒子」的觀念。耶穌基督一生在以色列人的中間工作(參太十56),外邦人得醫治,不過是例外,而不是正規(太十二2128)。在登山寶訓中,當他提及天父時(太五4445,六26),這位天父只是門徒的父而已。同時,在浪子的比喻中,他其實只是說以色列人不過是在名義上做上帝的兒子而已;故事中的長兄實際上是心靈的浪子,與次子在本質上並無差別。上帝真正的兒子,是那些悔改的稅吏與罪人——也就是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太廿一31  ,可三3435)。這觀念其實也是舊約先知的教訓。

    當耶穌基督說上帝是天父時,他並沒有忽略他神聖的一面。他是一個在暗中察看人心的上帝(太六46),是榮耀的(可八38),會施行賞罰的(路十七710  ,太二十116),他的旨意必須在天地之間被遵從(太六10),而且,門徒必須追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太六33),他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

    但是,另一方面,耶穌基督也同樣強調:進入上帝國的可能性,事實上是出於上帝的恩典與慈愛。他指出上帝的國是在創世之前已預備的(太廿五34),而且借用舊約中以耶和華為以色列人牧者的話,說明上帝以創世的大能來拯救世人,社會將國度賜給他的群羊(路十32);同時,在太十一2526,他又強調上帝獨特的旨意,是使嬰孩明白,而聰明通達人則會失去機會。藉著葡萄園的比喻,他指出這真理的兩面是協調的。由於他是公義與信實的,他從不食言,而且是按照協約支付工人的工資,但是在他的自由之下,他卻有權在協約以外,另外給予工人所不配得的工資(太廿1116)。他的愛超越了公義,因此原本不配進入上帝國的人也得以進入了。

天國關於現在與未來


    雖然法利賽人不瞭解耶穌基督神蹟的意義,他所行的實際上是表示「上帝的國臨到你們」(太十二28),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天國實現在地上卻有待於將來。在耶穌基督的教訓中,我們也可以從多處經文看到同樣的教訓。

    談論耶穌基督與施洗約翰的關係時,我們曾提及太十一12的話:「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

    上半句話所指的,是說天國是從施洗約翰以後開始。下半句話的意思,解經家有多種解釋,最適切的應是「天國激烈地臨到」,所用的動態是現在時態,意思是說上帝國以聖靈的大能彰顯了出來。

    另一句重要的話,是路十七21  :「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上帝的國就 在你們心裡。」

    這 話顯然也表示天國的存在是一種事實。但它存在的方式,則與「在你們心裡」一語的意義有關。「心裡」一字,原文亦可譯為「中間」,和合譯本小字已經說明。由 於這話中的「你們」指的是法利賽人,倘若譯為「心裡」,含意會說法利賽人已擁有天國,而天國也變成一種心理狀態,與耶穌基督的教訓都不吻合,因此「天國就 在你們中間」較適合。這樣,這話與太十一12所說的便是一樣,我們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已可以看到天國的能力。

    但是,另有一些經文卻又明顯地暗示或說明天國尚未來臨。我們可將這些經文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經文是耶穌基督論及這個世代的話。他並沒有說當時的世代是光明良善的天國,反而指出當時是一個「邪惡的世代」,污鬼雖然會被趕出,卻仍然可以恢復它的活動,而且可以比以前更猖狂(太十二4345)。同時,他在世時,仍然會受魔鬼的試探(路四13,廿二28),門徒也不例外,因此他們需要祈求上帝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太六13)。

    另一類的經文,是耶穌基督所講的天國的比喻。這些比喻表面上顯淺,但實際上卻隱藏了天國的奧秘(可四3334),甚至門徒亦不會明白(可四10);它們的功用,是表明上帝對不信者的審判(可四1112)。在撒種的比喻中,他指出現今的世代是一個挑戰的時刻,世人必須對上帝的道有所反應;真正的門徒是經得起撒但的試探而結實的人(可四120)。稗子的比喻(太十三24303643)基本上與撒種的比喻一樣指出天國一方面已存在,但審判的時刻卻在將來;而它更進一步指出這段時間內,麥子與稗子同時存在。跟著,在芥菜種的比喻(太十三3132)、面酵的比喻(大十三33)和撒網的比喻(太十三4750)中,耶穌基督指出這天國的生長是確定而且大有能力的。換言之,在這些比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天國實現之前,有一段義人與惡人同時存在的日子,也是一段傳播福音,天國增長的時期。

    第三類的經文,是一些談論將來的話。這包括了,第一、審判的話。在太十九28,耶穌告訴他的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

    門徒在天國裡要與耶穌基督分享王權!另一方 面,馬太廿五章記載的三個比喻——十童女的比喻、按才幹的比喻和綿羊公山羊的比喻,也都提到門徒本身必須面臨審判,而這審判與榮耀的國度都是將來才實現的事。

    此外,也有一些與橄攬山預言有關的經文(可十三,太廿四,路十七2237,廿一536)。這些經文指出世界末期來臨之前,有一段災難的日子,門徒也要遭受逼迫與患難。

    從以上三類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到在現今的世代中,天國與邪惡的世界同時存在,而且這情況會延續一段時期,直到審判以後榮耀的國度才完全實現。

天國屬天而在地

舊約形容所應許的彌賽亞國度,給人的印象常是一個地上的王國(賽九,十一;摩九1115等);但是,在另一些經文中,上帝國的特徵似乎是上帝的統治權柄(詩一O 19,一四五1113)。換言之,上帝國是一個「轄區」,也是一種「轄治」。

    耶穌基督論及上帝國時,這兩種意義也一樣存在,而且似乎是以「轄治」為基本的質素。這一點可從主禱文中看出:當他教導門徒祈求「你的國臨到」以後,他跟著教他們說:「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在這禱文中,上帝國降臨的最基本意義,便是他的旨意被遵守。

    耶穌基督談及他的國度,也曾多次指出他的國度與世上的帝國絕不一樣。在彼拉多面前,他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約十八36

    這句話顯然表示上帝國不是以武力建立的地上王國。其次,當雅各與約翰要求在天國中居首位時,耶穌基督教導他的門徒說:「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可十4243

    統治天國的方法,不是依循世上的鐵腕政策與暴君制度;得權柄的途徑,是依靠捨己的事奉。

    從 行為的要求看,天國對人的要求,也以屬天的品格為標準。耶穌基督在世時,並不廢止舊約律法的要求,他一生遵行上帝的律法,而他責備法利賽人,並不是因為他 們 謹守十分一奉獻的命令,而是說:「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太廿三23

    在同樣的原則下,他討論潔淨的問題時對法利賽人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可七20

    內心的潔淨,才是基本引導人聖潔的關鍵;外表行為的規範,並不能除掉內心的污穢。因此,他論及進天國的條件亦是從內心著手。「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這種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不但止於不謀殺,而且是禁止導致謀殺的心態:咒罵和懷怨(太五1848)。

    另一方面,耶穌所談論的國度,確實是在地上彰顯出來。在主禱文中,上帝的旨意是要在地上被遵行。根據這禱文,我們甚至可以為上帝國下定義說:「上帝的國就是上帝的旨意通行無阻的地方。」

    因此,主耶穌說:「我若靠上帝的靈趕鬼,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太十二28

    上帝國的降臨,是在地上彰顯權柄,趕走污鬼。

    因此,耶穌基督在世時,雖然強調「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他卻不否定物質的需要,而且也將這一切包括在上帝的恩典中。在主禱文中,地上生活的需要──「我們日用的飲食」──,與赦罪和勝過罪惡的需要同樣是禱告的項目。世人追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之後,「這些東西」──地上的衣食住行──部會蒙上帝賜予(太六33)。同樣,他與少年財主討論上帝國的問題時,說出「永生」是上帝國主要的內容(太十九1631)。這永生的價值勝過人地上一切的財物,但是,在上帝的恩典中,當他賜下永生時,也給人百倍的「房屋、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兒女和田地。」(29節)

    更進一步說,上帝國不僅包括物質的世界,而且最終必定彰顯在世界上。這可從三方面看出:

    第一、上帝國彰顯之前,必有死人復活與審判(太八1112);

    第二、耶穌論及復活的時候(太十九28),指出這是一個宇宙性的新生;

    第三、當他提審判時,他提到與眾天使降臨,而且義人要「承受那創世以來……所預備的國。」(太廿五3146

    這些話也都是舊約的應許的實現(參但七13)。

天國是上帝應許的實現

    舊約聖經常提及耶和華是以色列入真正的王(出十五18;撒上八7;賽四十三15),也是全地的王(王下十九15;賽六5;耶四十六18;詩廿九10,九十九14)。雖然以色列人背逆,先知們還是強調耶和華終必作王(賽廿四23,五十二7;番三15;亞十四9)。在但以理書,上帝更藉異象啟示先知,世上的國度終必被廢棄,上帝要將國賜給他的聖民(但七18)。最後這節經文,其主題與本段所說的一樣,但是在用詞上,「天國」或「上帝國」這個名詞並沒有出現。

    耶穌基督論及天國時,有些話表示它與舊約的應許有密切的關係。在太八1112,他看到外邦百夫長的信心表現以後,對當時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來有許 多人來,在天國裡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根據第一句話動詞的形態,我們可以說 從他說話的角度而言,天國是將來才實現的國度,但列祖的名字在天國裡出現,顯然表示他們在這國中有份,而且是主要人物;第二句話中「本國的子民」明顯是指當代的猶太人,他們被稱為天國的子民,表示他們是舊約時代上帝王國中的人。

    兇殘園戶的比喻(太廿一3346)也是說明類似的真理。耶穌基督指著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說:「上帝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43節)

    這個比喻的重點是針對法利賽人棄絕耶穌而發的警告,沒有清楚說出這上帝的國甚麼時候出現,但它既是能被「奪去」,起碼表示從某種意義上這些人已「擁有」上帝的國。由於比喻中的葡萄園在賽五17和耶七25都是指以色列人,我們可說法利賽人「擁有」上帝的國的原因,是因他們原是選民中的一份子。

    從耶穌基督與施洗約翰的關係,我們也可以看到天國這觀念與舊約連續性的問題。從信息的內容而言,馬太福音記載施洗約翰與耶穌基督宣講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三2,四17);他們二人都宣告以色列入快要面臨上帝的審判(太三7,十二41起);又說以色列人若不悔改,上帝會興起別的人(太三9,八11起);而且二人也都拒絕自義的人(太三710 ,廿三),接納罪人(路三12  ;可二16)。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時代的分界上,約翰屬乎舊約先知和律法,從約翰以後天國開始了另一個階段和局面(太十一1113,路十六16)。

    根據施洗約翰及耶穌基督的教訓,他們二人的分別可從二個不同的洗禮看出。約翰是用水施洗,耶穌基督是用聖靈與火施洗(太三1112;徒一5)。聖靈的澆灌是舊約預言末日現象之一(賽四十四35;結卅七14  ,珥二2832),而火的審判在舊約中也提及(賽一31,六十六24  ;耶七20)。

    在耶穌基督的言行中,我們也因此看到他談論天國時表現出「新」的一面。與約翰比較,「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子來了,也吃也喝……。」(太十一18

    約翰和他的門徒禁食,但他和他的門徒不禁食,因為新酒不能放在舊皮袋中,新布也不能補在舊衣服上(太九1417);約翰猶如伴郎,耶穌基督是新郎(太九15  ,參約三29)。

    馬太福音描述耶穌基督的言行,也指出他與當時文士不同。一方面,「他的教訓,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七29)另一方面,他帶進了上帝的恩典,人不必生活在律法的重擔之下(太十一2830)。

    馬可福音記載當時的人對耶穌基督言行的反應,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新道理」(可一27),因這道理有馴服污鬼的權柄。而這其中的秘訣,則是路加與約翰所說的:「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路四14)「上帝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約三34)在聖靈的能力彰顯之下,耶穌的教訓與救恩成全了而且超越了舊約的應許。

新約的牧養事工模式


  我將按著教會的各種事工來探討這課題,例如,傳道、崇拜聚會、團契、教導、紀律、對抗異端、關懷事工、捐助、行政管理、鼓勵和挽回、宣教等等事工形式來分析新約的牧養模式。

一.傳道(及醫治)

  傳道(傳講/講道/宣揚)是新約最主要的牧養事工,遠勝過其他一切事工。主耶穌開始出來傳道(太4:12-17)。這傳道的內容是:時候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可1:15)。 可見傳道必定有其內容。這是新約清楚記載的。耶穌對自己的傳道是有計劃的,先在加利利一帶,然後才是耶路撒冷。附在傳道工作的 是醫治的事工。因為當時傳 道所及之處,見許多人有這樣的需要,主耶穌也因為看見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而憐憫他們,因此醫治、趕鬼、行神蹟。今日教會輔導事工可比較當日的醫治工作。

  路加一早就記錄耶穌在會堂作釋經式的講道(路4:18-21)。初早期教會對傳道/講道事工也不容遲緩,使徒行傳多次記載使徒們的傳道工作:彼得兩次的講道,保羅在各地的講道,亞略巴古的講道信息被清楚記述下來(徒17)。使徒在忙碌行政事工中忽然醒覺說:「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4)。

    保羅說他到哥林多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講上帝的奧秘」(林前2:1)。保羅並且認為他被上帝賜給這職份是「要把上帝的道理傳得全備」(西1:25)。更吩咐提摩太要當「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對提多,保羅教導說:「這傳揚的責任,是上帝交託了我」,要求提多「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保羅捉準任何機會傳講上帝的道:在非斯都的申訴前(徒26:24),因此是「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後4:2)。

  希伯來書開頭就說明上帝在古時是藉著先知「曉諭」,在末世是上帝的兒子「曉諭」我們。

  最後,天使將「永遠的福音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啟14:6)。

二.崇拜和其他團契聚會

    崇拜聚會原本是猶太人在安息日的聚會,路加形容耶穌在「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敬拜。

  教會一開始在五旬節成立後,立刻施行崇拜和聚會的事工(徒2:42,46-47)。在聚會中他們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原文:團契)、擘餅(聖餐)、祈禱、讚美上帝。

    保羅指明聚會事工要辦得好(林前11:17,18,20;14:23,34)。

  希伯來書特別說明「不可停止聚會」(來10:25)。

    當然,按著猶太人的聚會習慣,唱詩讚美是附帶在許多聚會之中。基督教也承繼了這優良傳統。今日教會的音樂事工也應這形式出事。

三.教導事工

  馬太把耶穌對信徒的倫理教導談論擺在第一組的談論中,可見教導事工的重要。許多時候,這些資料是對初信者的教導。耶穌對法利賽人的指責也含有教導的性質,目的是要門徒不要學習法利賽人的行為(太23)。當然,耶穌在差派門徒出去作宣教事工之前也教導一番(太10)。一些特別的教會課題,例如離婚之事、如何對待小孩子、如何對待錢財等等也必須指導(太19)。最後還說,「凡我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28:20)。

    路加卻是藉著耶穌的事蹟和使徒們的行傳來教導提阿非羅這位慕道初信者(路加-使徒)。

  保羅看重教導事工,幾乎每一卷書信都是要教導受書人,在教義、在信徒生活行為、教會問題、面對逼迫、面對異端等等都一一給以指正。

  提摩太前書,提多書等都是保羅對提摩太和提多個人的教導/指導。

  雅各書就是對信徒錯誤行為的指正和教導書信。一方面指導信徒如何面對試驗(雅2-17),另一方面指導信徒如何以好行為來見証信心(雅2:14)。甚至教導信徒如何作生意(雅4:13)。

  彼得前書可說是專門教導信徒如何面對和應付逼迫。

四.紀律事工

    耶穌處理紀律時,雖然接受律法的功用(太5:17),但是卻不受律法的轄制(約12:1-12)。

  亞拿尼亞夫婦欺哄聖靈的事由彼得立刻採取紀律(徒5:1-11)。
    哥林多前書可說是保羅處理教會問題的書信,保羅按步就班,先處理哥林多教會提出的兩個問題,然後才處理他所聽來的五個問題。當面對嚴重錯誤,紀律必須標明:「把行這事的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林前5:2),「這樣的人你們不可與他相交,連吃飯都不可」(林前5:11)。

  處理教會重要問題,不管是宣教策略或是教義性問題,有時也把它們帶到大會中(徒15)。

  帖後3:6更說明如果「弟兄不按規矩而行,不遵守教訓,就當遠離他」。
    希伯來書特別說明上帝的管教是必然的,也是對信徒有益的(來12:5-11)。
    當然,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証人不要收(提前5:19)。

五.對抗異端事工

    因著處境的需要,在新約資料中不時察見作者教導如何面對各種類的異端邪說。太24:261指出,「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曠野裡...不要信」。

    歌羅西書更是教導信徒如何面對異端邪說:「要謹慎...」(西2:8)。

    從約翰一書中看見作者如何指導信徒對抗異端(約一2:18-19;4:1-6)。

    帖撒羅尼迦後書可算是一卷對抗異端的書信。保羅不只是要求信徒抗拒異端,並且講明該異端是怎樣的。

    希伯來書指明不要被那諸般怪異的教訓勾引(來13:9)。

    彼得後書第二章也是教導信徒如何防備假教師。

六.關懷事工

  這裡所指的關懷事工是指教會對有需要(不管是經濟或是靈命上的需要)的信徒的供給和關懷。

  使徒行傳因為處境的出現,不得不特別為關懷事工設立執事來管理(徒6:1-5)。

  希伯來書提出說「要彼此相顧(關懷照顧)」(來10:24),更「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來13:2)。

七.捐助事工

    這裡所指的捐助事工是教會之間的互相捐助。當時由耶路撒冷和安提阿所發展出去的教會已遍及羅馬國其他的地區。有三個形式隱約可見:

  一.耶路撒冷母會的需要:林前16:1-4保羅要求哥林多教會捐助耶路撒冷教會。其他教會已這樣作,同時要求這捐助是按計劃來進行,在每個主日都募捐。另外,林後8-9章都是談論捐助的事。保羅也說出捐助的原則:一是應該慷慨,另外是要樂意不可勉強。保羅也見証說其他馬其頓教會是多麼「多了力量」的樂捐。這次的捐助是給耶路撒冷教會的貧窮聖徒(羅16:25-27)。不知是什麼原因耶路撒冷有那麼多的貧窮聖徒?一般上有兩個解釋:一是耶路撒冷教會開展許多救濟窮人的事工,另外猜測當時耶路撒冷正處於飢荒時期。

    不管是教會的救濟事工或處境的需要,捐助事工一早就在新約的教會中進行著。

  二.教會或信徒的需要:熱心的「記念窮人」(加2:10)。 「分給那缺少的人」(弗4:28)。馬太福音記述耶穌對捐助善行的教導(太6:1-4)。相信馬太這裡所指的捐助包括信徒對社會一般慈善的捐助。捐助的事當然是出於基督的愛心,但承繼猶太人的認識是一個善行公益之事。希伯來書更提醒信徒不可忘記捐助的事工,因為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來13:16)。並且行善不可喪志(帖後3:13)。

  三.教會同工的需要:保羅曾經多次受腓力比教會的供給(腓4:15),保羅也把這些捐助當著是獻給上帝馨香的祭物。

八.行政管理事工

  當教會隨著人數的增加,使徒們不得不特別設立行政架構來應付這些需要。

  設立執事管理飯食的事(徒6)。

    按著需要,有監督,執事,女執事(提前3)。並要在各城設立長老(多1:5)。這說明當時的教會行政已有清楚的模式。另外,教會與教會之間也有密切的聯絡(15;林後9:1-5)

九.鼓勵和挽回事工

  新約中許多資料都屬於鼓勵、勸勉和挽回的談話。

  「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把他挽回過來」(加6:1)。

  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三章含有許多保羅的勸勉。目的是要信徒堅持主的教訓,另一方面勸勉信徒如何勤力工作不要管閒事。

  提摩太後書可以說是保羅個人向提摩太的鼓勵並欲挽回他事奉冷淡的心志。

  希伯來書可以說是一卷鼓勵、勸勉和挽回冷淡信徒的書信。當多除了有五個勸勉的部份,整卷書的談論就是要以教義作為挽回冷淡信心的基礎。作者苦口婆心,引經據典,諸般辯証,都是為了鼓勵和挽回的事工。

  在腓利門書保羅短短數言目的是要向腓利門挽回和接受阿尼西母這位信主了的弟兄。

  無論啟示錄是多麼的談論著末世所要發生的事情,但是參考其當時背景,信徒是落在逼迫中,作者就是要藉著這些啟示文學資料來挽回落在逼迫中的信徒。

十.宣教/傳福音事工

  馬太福音把宣教事工擺在第二組的談論(第十章),緊接第一組關於基督徒倫理教導談論之後。可見宣教事工在馬太中佔重要的地位。太9:35-38固然是第十章的導論,馬太先肯定門徒所作的宣教事工完全是由耶穌而來,也必須遵照耶穌的指示。耶穌是:一.「走遍各城各鄉」,二.「宣講天國福音,又醫治」,三.「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四.「要收的莊稼多,...打發工人...收莊稼」。可見馬太說明門徒所要作的宣教事工必須建基於這四個理由。今日教會的宣教事工也必須建基於這四個不變的理由。

  接下來,一.耶穌「叫」(呼召)門徒,二.「給他們權柄」,三.耶穌「差...去」(10:3)當然是「隨走隨傳...醫治...」,這裡說明傳福音的優先,提供關懷需要的排次,四.「吩咐他們」不只要這些宣教士有清楚的宣教地區,也因為當時耶穌的處境只想他們作短宣的形式。

  宣教的態度也清楚指明:有五樣東西不要帶說明要依靠上帝的供應,因為當時的猶太人都會招待同為十二支派的猶太人。最後還說明出去作宣教事工如羊進入狼群,必須以靈巧和馴良來應付一切的危險。馬太至最後說出宣教事工是耶穌所吩咐的大使命(28:18-19)。當然,在宣教事工中,耶穌也吩咐門徒要為信主者施洗(太28:19)。

  約翰對宣教事工含比較重的神學意義。在第四章,藉著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的談話,不只要表達說耶穌一早就有意向與猶太人敵對的撒瑪利亞人傳福音,並且藉著耶穌與門徒的談話(4:35-43)指明宣教事工是不需要等待“未來”的。

  路加福音使徒行傳對宣教事工的表達最為顯著。一開始就說明耶穌有意向「窮人...瞎眼的...被擄的」(路4:18)及邀請「到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瞎眼的,而且出去到路上和蘺芭那裡,勉強人進來」(路14:21-23),後來在使徒行傳說明教會如何一早就開始宣教工作,由耶路撒冷開始(徒2)至撒瑪利亞(徒8:5),然後至外邦人(徒10),最後由安提阿教會差派保羅等人把福音傳至地中海一帶國家。當然,附著宣教事工的發展卻見到許多新教會/新堂被植立。

  保羅書信雖沒有明顯地形容宣教事工,但是在書信中卻不時表達宣教心意。羅1:10,15看出保羅未去羅馬之前就先寫信過去為了要嘗一嘗把福音傳給羅馬的人。林前4:15保羅說是他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了他們。

  在宣教的記述中,我們見到各類型的宣教對象/群體:有猶太人、猶僑、撒瑪利亞人、外邦人。社會各階層群體也被反映出來:有作官的(徒10:1;17:34;18:8)、有猶太學者(徒18:24)、有術士(徒19:19)、有作買賣的(徒16:14)。

結論:新約的牧養模式是開放式和多元化的,使徒們和初早期教會,一方面存著一個心志 要繼續主耶穌基督在地上的工作,另一方面隨著處境的需要而提供不同類形的牧養模式。我們今日的教會可從新約的牧養模式中找到這個最好的參照系統:一方面繼 續不斷的承續主耶穌基督在地上的工作,另一方面卻隨著處境的需要而提出不同類形的牧養模式,為的是要建立教會。

新 約 倫 理


    藉 著福音的廣傳,許多教會在地中海沿岸一帶地區被建立起來,基督徒生活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倫理性的;無論是個人道德倫理或是社會的倫理。新約中沒有一套完 整的「新約倫理」,反而有許多因著處境的需要而有的零零散散的倫理教導資料。今天基督徒面對許多倫理問題卻不知如何處理或從聖經中找尋答案。歷來教會從新 約倫理中大約找到三個基本的原則:

 . 絕對性的(Absolute ethics):按著經文表面的意思來處理今日的倫理問題。例如,「女人必須蒙頭」就認為教會中的女性必須遵守這樣的教導,時常蒙頭。
 . 相對性的 (Relative ethics):也稱為處境倫理,按著處境的需要和變遷來解釋倫理問題。例如,認為「女人必須蒙頭」是當時社會的需要,今日社會不必遵守這教導。
 . 原則性的 (ethics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比較今日情景,取出其中原則為今日倫理問題作解釋。例如,「女人必須蒙頭」是當時女信徒順服主或順服丈夫的一個記號,因此今天的女信徒只要遵守順服主或順 服丈夫的態度就可以了,例如即使一位在教會裡是當主教高位的女牧師,但是在家裡卻願意順服丈夫等,不必再以蒙頭作為記號,因為對今天來說,蒙頭已不能作為 一個順服主或順服丈夫的記號了。

符類福音
  從符類福音書中我們發現許多耶穌對倫理道德的教導。明顯的這些教導並不是有系統的,而是零零碎碎,因著需要而引發出來。當然,許多教導並不是耶穌「新創」,而是延續著猶太人的倫理背景而「變通轉化」而來。   

1.  耶穌接納十誡(10:18-20)及「成全」律法(5:17-19)。他也總結律法於兩大條文內「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和愛人如已」(22:37-39;12:30;10:27)
2.  定下行事為人的金律法(Golden Rule):「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7:12)
3.  以內心為出發點:指明好壞行為的判定是在於內心(5-7)。這教導超越了文士和法利賽人以儀表行為的標準(5:20)
4.  帶著饒恕的(18:22;17:3-4),並附帶愛心的(5:44)
5.  天國性的:
  a.  把上帝放在第一位,物質不能在天國中立足(6:33) 
  b.  以上帝的祝福(“八福”)為標準,為條件(5:3-8)
        追求上帝的祝福有:第一福,「虛心」(原文是“在靈裡貧窮”),是指那些受因難而需要上帝幫助的人(37:14;40:17;69:28-29,32-33;61:1;66:2)。“在靈裡”說明不是依靠物質的幫助。第二福,「衰慟」是指受逼迫或受壓制的人,因此得安慰(61:2)。第三福,「溫柔」(原文是“謙卑”)與賽61:1含意一樣。第四福,這裡似乎是回應賽55:1;61:3;49:10。指喜好追求上帝公義的人。第五福,「憐恤人的」是施慈悲的人”(18:25;cf.6:36)。第六福,這是引用詩24:3-6的教導; 手潔清心的人才可以朝見上帝。第七福,「使人和睦」是指那些“以善制惡”的人。第八福,為義受逼迫的人,這裡似乎是指當時教會中已有逼迫的事在發生。
  c.  背十字架的,也就是帶著受苦和犧牲的心志(8:31)
6.  行為應以討上帝喜悅為目的。達到如上帝一樣完全(5:48)

保 羅
    保羅熟悉當時教會中的倫理傳統,時常按聖經的教導給與答案。另外,有時他在為不同的倫理事件解釋時,他也帶進了他自己的看見 (Insights)、經驗 (Experiences)、訓練 (Training)和強調 (Emphasis)

基本道德倫理觀

1.  人是屬肉體的 (Flesh):說明人是屬物質的 (不是如希臘人所說肉體就是有罪的),有人性的 (Humanness),有限制的 (Limitation),有道德軟弱的 (Moral Weakness)(參羅7:25;8:4-9)
2.  "" (Of Human Spirit):或說是有靈性的 (萬物之靈),比動物有更高的智慧,會作道德的選擇,可以認識上帝及明白上帝的旨意(1-2)。 
3.  萬物已墮落 (Universal Failure):說明人類在罪惡的轄制之下,也因此犯了罪 (1-3)。因此人的理知,良心,人格皆受了蒙敝和破壞。
4.  上帝的反應 (Divine Reaction):說明上帝對罪的忿怒,以致祂要施行審判 (1:17;3:21;帖前5:9)。審判不是上帝的發怒而是祂的公義聖潔。祂也不因此對罪人就此停止反應,祂差派基督為使罪夫脫離罪惡。藉著悔改、信心,人可以得救,成為世上的義人,結聖靈(倫理上/生命的)的果子。
5.  道德上的改變 (Moral Transformation):說明基督徒就是一個「新造的人」(6:15;林前6:11;2:3-4;4:23-24),目的是更像基督(4:13;西3:10; 林後3:18;4:19)。  

倫理道德原則

1.  愛心為一切行為基礎。愛完成律法(13:8-10;5:14;6:2;西2:2)。愛聯
    絡全德,解決各分歧(西2:2;林前13)
2.  新生命新樣式的生活。 
  a. 知識心志上的改變。學習、更新、認識主的旨意(西2:3,7;3:10,16;林前1:30;14:20;4:23;5:17;1:9)
    b. 成為聖潔的聖徒要求有聖潔的生活(5:26;林前6:11;林後 1:12;7:1)。當基督徒把自己獻給上帝時,雖然肉體仍然活著,但是是聖潔的(12:1)。當信徒從外邦人中被分別出來時,是「因著聖靈,而成為聖潔」(15:16;帖後2:13)。另一方面,保羅也因為基督徒在靈命方面得了聖潔,就呼求信徒當在身體上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濊,敬畏上帝,得以成聖(林後 7:1)
    c. 奉獻的生活 (Consecrated Life)。一種在實踐生活中把生命獻為祭的生活(12:1;4:18;15:16;提後4:6)

其他新約書信
1.  希伯來書注重基督徒生活的先決條件是信心。這信心與保羅所講的有顯著的分別。保羅所注重的是一個人對耶穌的信賴與委身。在希伯來書,信心是一種覺察力,能看見未見之事的實體,使人追隨著這"未見"的目標(11:1,6)。這信心也是依靠耶穌來開始和完成(12:2)。希伯來書作者也說明過去有許多人在信仰生活上失敗了是因為「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4:2)。只有那些「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安息」(4:3)。這裡信心生活所真正盼望的卻是屬靈(卻是永存的)的天家(11:10,16)。也勸勉信徒對這世界抱著一個客旅/寄居的心態來度世。作者也以實際處境的情況來警告信徒要堅守這信心(3:6,14)
2.  雅各書的宗旨純粹是談論實際的生活問題。警告信徒在受試探犯罪時,會推卸責任,說是受魔鬼的引誘。雅各卻要那犯罪的人認知真正的責任在於他的慾望(1:14)。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試探也是上帝的試練(1:2,11)。另一方面,雅各也要有好行為來証實所擁有的信心(2:14-18)。虔誠的表達卻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1:27)。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保羅與雅各所處理的,是兩種不同的處境:保羅是針對猶太人行律法的自義和敬虔,而雅各則針對枯死的傳統。
3.  彼得書信注重基督生活有兩大重點:第一,在苦難中堅定不渝。苦難是信徒正常的經歷。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苦難可以操練人的信心(1:7),而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3:13),第二,是關於好行為(行善)。這種的好行為,對不信者是一種見証,可挫敗他們的敵意(2:15),順服國家的制度(2:13,15),維持家庭(3:1,6),保持主僕制度(2:18)

新 約 的 牧 養 觀


引言 

  「牧養」教會是上帝託付的使命(約21:16;徒20:28);因此歷世歷代上帝都按祂心意呼召一些人治理教會,這些領袖在不同派別傳統中,都有不同的稱呼,大體上稱為牧師、傳道、長老、監督、主教等,他們都是上帝所設立,是上帝給眾教會的恩賜(弗4:11)。

為了能好好牧養教會,因此亦產生不同制度,這些制度分別有主教制、長老制、會友制和 國家制,各別強調組織的合一;有些強調代議制;有些強調眾人皆祭司;有些強調由國家管治!無論任何制度,若只注重外在的型態並非美事;若只能維持禮儀的實 行而忽視生命的建立也非好事;若只強調個人主義而輕忽上帝的心意和群體關係,也非教會存在世上的目的!因此作為上帝的子民必須明白牧養的意義。

  「牧養」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一共出現了十一次,分別記載在馬太福音26;路177;約2116;徒20281915等等。究竟牧養包含了甚麼意義呢?對今日教會的牧師、傳道有何提醒呢?本文嘗試從新約神學這角度探討牧養的觀念,嘗試從以上的經文及有關的經文探索牧養的意義,希望能明白牧養的觀念、牧養應有的態度、以及牧養應有的模式。


Ⅰ 福音書中的牧養觀

  究竟福音書如何表達牧養的觀念呢?以下將會從馬太福音26;路177;約2116;以及一些有關連的經文作探討。

A 馬太的牧養觀

    馬太談到牧養這個字時,只在馬太福音26出現過,這節經文是這樣說:「猶大地的伯利恆阿、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馬太引用這段預言最主要的目的是表明猶太人所期待的彌賽亞,已經應驗在耶穌身上。然而這節經文亦說出一些牧養觀念,例如牧養者的身份是君王,而牧養的對象是以色列民,這種觀念在舊約中亦有出現,例如撒母耳記下52...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又如撒母耳記下77...我何曾向以色列一支派的士師,就是我吩咐牧養我民以色列的...」。

前者說到大衛牧養以色列民;而後者說到士師牧養以色列民;前者是君王;後者是士師,兩者都是以色列民的領袖,因此作為牧養者的身份是尊貴、是超然的、是上帝所揀選的領袖!因此牧養的觀念亦含有統治、治理、領導等意義。

B 路加的牧養觀

  路加談到牧養這個字時,在路加福音177有所表達:「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

"牧養"這詞語與直接受格""這字連用,這節經文表達出牧養羊是僕人應有的責任;而僕人要完全聽主的吩咐!路加表達出牧養者是僕人的身份,而牧羊的工作是僕人應份的工作,亦是受命的工作。

C 約翰的牧養觀

  約翰談到牧養這個字時,是引用在耶穌與彼得的對話中:「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這節經文的背景,指出彼得重操捕魚工作後,因復活的耶穌向他顯現而改變!在早飯時耶穌三次查問彼得對祂的愛,每次查問之後,耶穌對彼得有所吩咐!這三次吩咐分別是:「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

從耶穌再三向彼得的囑咐中,可見耶穌何其重視「牧養」;而牧養亦包含了「餵養」,顯然是指信仰生命上的餵養;牧養的對象是羊,根據約翰福音1010「羊」是指「人」。可見牧養不但重要,亦是耶穌交託門徒的使命的責任;約翰這樣記載,可見亦有以上的看法。

D 耶穌的牧養觀

在四福音書中,有許多經文雖然沒有「牧養」這個字;但是仍可清楚地顯示出牧養的觀念,尤其是耶穌的榜樣,比喻及言訓。牧人如何牧養羊群,好在乎牧人的牧養觀及牧養態度,在四福音中亦有不少經文與牧人有關,例如:馬太福音93625322631;可6341427;路28151820;約10211121416                   

  耶穌指出牧人的牧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牧人的牧養,人就會好可憐,因為人就會「困苦流離」(太936),「困苦流離」原文是eskuluenoi kai errimmenoi兩個字組成,前者說明「困苦的」;後者表達「無助的」或「無依靠的」!

  耶穌稱自己為「好牧人」(約101114),究竟好牧人有何表現呢?根據約翰福音1011-18好牧人最少有兩大表現:第一,好牧人為羊捨命,第二,好牧人認識羊;羊也認識祂。

耶穌作了牧人如何牧養羊群的最好榜樣。「捨命」表達出為了牧養羊、顧念羊而作出犧牲,包括羊群面對危難時,牧人要犧牲一切,甚至性命!來保護他的羊。
「認識」並非指表面的認識;而是含有深層的認識!這種認識是雙軌性的,乃表達出互相的密切關係,所以好牧人與羊群彼此間有很深入的關係。「捨命」與「認識」是耶穌的牧養觀;亦是今日作牧人的應有觀念,榜樣和態度;也可成為今日牧養教會的模式。

    最後耶穌要離開門徒之前,也吩咐門徒聖靈保惠師會繼續作指導(原意是“在旁指導的”)工作。

這保惠師也是「真理的靈」(15:26;16:13;約一4:6)。耶穌清楚說明這保惠師將會負起三樣工作,這對門徒或牧養有許多的幫助:

. 勸勉(含有先知的勸勉的意義(徒2:40;林前14:3)或 安慰的意思(賽40:1;5:4;2:25)。

. 「為罪, 為義,為審判」:為罪是使人知覺有罪或是因為不信耶穌,為義是因為被判為無罪或說耶穌往父那裡去完成了救贖罪人的工作,為審判是因為罪人都要受審判或說撒旦(世界的王,代表罪首)要受審判。

. 引導門徒明白真理。聖靈在這里被稱為「真理的靈」,是因為他的工作而這樣稱呼。可見聖靈會代替耶穌的工作來引導門徒「進入真理」。

    這些教導讓我們看見在牧養工作中不可忽略聖靈親自在信徒心中的牧養工作。

耶穌設立牧者

    3:13-19記述耶穌如何設立門徒。在路10:1更進一步說明耶穌不只設立十二位,而設立更多的人去作牧養的工作。在這設立中,讓我們看見兩樣事情:一. 他們常與耶穌一起。目的是要他們跟耶穌學習牧養的工作。這種跟從學習也是歷來教會及神學院訓練牧者的形式。二. 耶穌交給他們一個使命:去傳講和趕鬼。
   
Ⅱ 新約書卷中的牧養觀

  除了四卷福音書外,究竟新約其餘書卷如何表達牧養的觀念呢?以下將會從使徒行傳2028;林前97;彼前52;猶12節;啟2277171251915

A 保羅的牧養觀

    保羅在米利都囑咐從以弗所來的長老說:「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2028)在這節經文保羅清楚地指出一些牧養的觀念,牧養者也是指教會的監督,又可稱為長老(徒2017),或是今日教會的傳道人,牧師及長老等;他們能作牧養的基本條件是由「聖靈立」,即有上帝的命定和呼召;如何牧養教會呢?就是「為自己謹慎」及「為全群謹慎」。

「謹慎」在原文含有小心地、注意地,即小心注意自己,小心注意牧養上帝的教會。為何 要謹慎呢?因為牧養的對象是教會,教會是耶穌用血所買贖的群體,是屬於上帝的,這樣尊榮的事奉,怎能不謹慎呢?一方面亦因有假牧者要進入教會,引誘羊群, 因此在牧養上怎能不小心呢?這些將會出現的假牧者,保羅形容他們是兇暴的豺狼,因為他們不但不愛惜羊群,並且引誘他們離棄真道(徒2030)。

保羅在使徒行傳2028所講的「牧養」,是含有治理、保護及看守教會之意。保羅在米利都的這番話是要教導牧者如何牧養教會(2017-35),包括牧者個人生命的質素和態度!保羅更以自己為榜樣,成為作牧養工作者的借鏡。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7提供了另一個如何牧養群羊的觀念,保羅說:「...有誰牧養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林前97)。這「牧養」觀念含有養育成的意義,保羅指出作為牧者享受福音養生的權利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為了福音、為了群羊的好處,他可以連這應有的權利也可以放棄(912),這也提供了牧養教會之應有心態。

  使徒行傳不但記載了保羅的歷史,也反映出他的牧者心腸,以及如何牧養;保羅在十三卷書信中亦充分表現出牧者的心腸,尤其教牧書信不但教導提摩太及提多如何牧會,更重要是顯示出他對同工的關懷及關係,他稱提摩太是親愛的兒子(提後12),稱提多為真兒子(多14),稱以巴弗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及「他常為你們竭力祈求...(西4:12),稱馬可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可見保羅對教會、對同工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這種和諧及滿有感情的關係,亦是牧養教會應有的之模式。 

B 彼得的牧養觀

  彼得談到牧養時說:「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上帝的群羊,按著上帝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彼前52)。

「務要」含有命令的語氣,表示牧養的重要性!究竟如何牧養教會呢?彼得認為按照上帝 照管他們,原文沒有「旨意」兩字!但卻有這含意,意思說作為牧者要按照上帝的心意保養及牧養教會。彼得更指出牧養事奉不但按上帝的心意牧養,在個人態度上 也應甘心樂意、更不應貪財、更要作群羊的榜樣!彼得又指出牧養事奉是榮耀的事奉,當基督再來時必得榮耀冠冕為賞賜(彼得51-4)。

彼得更指出真正的牧養靈魂的監督是基督自己(彼前225),所以作為牧師、傳道人,牧養的對象固然是人;但是真正牧養者是上帝自己。

C 猶大的牧養觀

    猶大這樣說:「這樣的人,在你們愛席上,與你們同喫的時候,正是礁石,他們作牧人,只知餧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彩、被風飄蕩...」(猶12

「餧養」亦是從牧養這字而來。猶大有意在這裡提出一個反面教材!猶大指出這些所謂牧人,並非是真正認識基督的人(猶4

乃是偷偷地進入教會群體的人!他們最大的表現是「只知餧養自己」,即表達出自己的利益為大前提,他們的結局是死而又死(猶12

從猶大的牧養觀可見若為自己利益而作牧人,並非真正牧者的所為!乃是假冒者/假師傅的所為。

D 啟示錄中約翰的牧養觀

  在啟示錄中,約翰一共提了四次與牧養有關的經文,分別是2271251915717,前三節中文譯作「管轄」而一節則仍譯作牧養。在227乃是對信仰上得勝者之應許,應許他們好似基督一樣用鐵杖管轄萬國!而1251915若從上文下理看,乃指基督將要用鐵杖「轄管」萬國,「鐵杖」含有威嚴、權柄、能力、堅固的意思!

而牧養或管轄的對象是萬國,可見基督再來時牧養方法是與別不同,而且帶有威嚴和能力。另一方面,在717看牧養態度顯然有所分別,基督如何牧養呢?祂領他們到生命的泉源;上帝也擦去他們的眼淚,這些被牧養的人乃是從患難中出來的;也是被主的血所買贖的人。可見約翰表達出將來再來的基督對萬國的牧養是帶威嚴;而對屬祂的人是帶著安慰的。

結論

  牧養的觀念,在新約作者不但有不同的表達。

  馬太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治理的觀念,也表達出君王與子民的親切關係。路加談論 牧養時,不但表達受命牧放的觀念,也表達出主人與僕人的身份關係。約翰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餧養的觀念,也表達出耶穌與門徒的關係。耶穌不但成為好牧人的 榜樣,更具體地表達牧養的應有態度,也表達出好牧人與羊群互相契合之關係。保羅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謹慎、看守和犧牲的觀念,也表達他與同工間親情之關 係。彼得談論牧養時,不但表達按照上帝心意的觀念,也表達出牧養事奉的榮耀。猶大談論牧養時,對於只知「餧養」自己的人,極其反感!更提出警戒。啟示錄論 及牧養時,大都表達基督再來時,是帶威嚴權柄牧養;但對於從患難出來及屬祂的人,則帶著安慰來牧養他們。

  牧養不但包含治理、受命牧放、餧養、看守、引導、照顧、養育等意義;更清楚指出作為牧人在個人生命質素上,乃應成為別人效法的好榜樣;其中更重要是牧者與羊群的密切關係;而牧者之首就是基督自己。

  新約的牧養觀,是包含著牧者與被牧者之生命建立,這種關係乃表達出「生命影響生 命」!因此牧者與群羊關係不需抽離、牧者也非高高在上;相反牧者還深入認識他的羊,而他的羊也認識牧者,必要時牧者為羊付出一切代價!這不但是新約中的牧 養觀念,也是今日牧養教會應有之模式!筆者稱之謂「作榜樣、重關係、付代價之牧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