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耶利米哀歌的字母詩
耶利米哀歌總共有五章,第一章有22節,第二章有22節,第三章有66節,第四章有22節,而第五章有22節。其中,第一章到第四章都是字母詩,只有第五章不是。
字母詩是一種希伯來文的體裁,它是按照希伯來文字母的順序來作為每一段落的開頭,又被稱為「離合詩(Acrostic Poems)」。最有名的離合詩是詩篇 119篇 。字母詩是用來表達「完美」、「完整」。耶利米哀歌可能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徹底的傷痛」。
由於希伯來字母共有22個,因此,由於第一、二、四章都是有22節,因此每一節的第一個字母,就是每一節都是以一個希伯來字母起頭,按照字母的順序開始寫(希伯來文是從右邊寫到左邊,如圖一),直到最後一個字母,一共寫22節。如果以英文字母詩來做比喻,就是以英文字母的順序,例如,第一節是A....,第二節是B....,從左到右寫下來,以此類推。
所以,耶利米哀歌的這三章(第一、二、四章),都是以這種希伯來文字母詩的寫作方式來呈現。而第三章有66節,它的安排方式是AAA,BBB,CCC的方式,也就是每一個希伯來字母都寫了三節,因此總共66節(22*3=66),所以第三章也是字母詩。
耶利米哀歌,顧名思義,是先知耶利米所寫的哀悼的詩歌。猶太人對哀歌十分的重視,在他們猶太曆埃波月(五月)第九日(大約是陽曆的7-8月)的時候,有個節期叫做「聖殿被毀日」,在那一天,所有的猶太人都要讀耶利米哀歌。
聖殿被毀日的由來,是因為:
(1)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西元前586年)的時候,其護衛長攻破了耶路撒冷,並且毀了聖殿,當天是五月初十。(耶利米書52:12-14)
(2)西元70年,羅馬軍隊毀滅耶路撒冷第二聖殿(為所羅巴伯率眾第一次歸回所建造,之後為大希律王所整修),據說當天與前一個聖殿被毀的日子是同一天。
耶利米哀歌被認為應該是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破耶路撒冷後不久所寫的。之後猶太人固定在五月九日的傍晚開始,到五月十日的傍晚結束,都要誦讀耶利米哀歌,以紀念聖殿的被毀。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認識先知耶利米
耶利米先知(Jeremiah)是舊約中重要的先知之一,他的生平與預言在《耶利米書》和《耶利米哀歌》中有詳細記載。耶利米的事工橫跨猶大國的最後幾位君王,包括約西亞、約雅敬和西底家,他的預言主要針對猶大國的敗壞,並警告即將來臨的巴比倫滅國之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歷史背景和當時的文化情境,以便更好地理解耶利米的先知角色與信息。
1. 歷史背景
耶利米的事工約在主前627年開始,這時候南國猶大國正處於滅亡的前夕。當時猶大國處於政治動盪的局勢中,不僅受外敵威脅(主要是巴比倫帝國的興起),而且國內也充滿宗教腐敗和道德敗壞。
l 國際局勢:在耶利米的早期,亞述帝國已經走向衰落,並於主前612年被巴比倫帝國所滅。巴比倫取代了亞述,成為中東地區的強權,而埃及也試圖掌控這個區域。猶大國夾在這兩大強權之間,成為政治鬥爭的棋子。猶大幾度嘗試與埃及結盟,但都未能阻止巴比倫的入侵。
l 猶大國內的政治:耶利米的預言期橫跨猶大王國的末代王朝。在約西亞王的改革後,猶大曾短暫恢復對上帝的敬拜,但他的改革並未持久。繼位的君王,特別是約雅敬和西底家,屢次選擇反抗巴比倫,最終導致耶路撒冷在主前586年被毀,猶大國亡國。
2. 宗教背景
耶利米所在的時代,猶大社會充滿偶像崇拜、道德腐敗和宗教欺騙。
l 偶像崇拜的普遍性:猶大民眾大量崇拜外邦神祇,包括迦南的巴力和亞舍拉,以及亞述和巴比倫的神明。甚至在聖殿中也有偶像崇拜的行為。耶利米嚴厲地譴責這些行為,認為這些是導致猶大即將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l 聖殿崇拜的錯誤觀念:許多猶大人對聖殿的存在抱持迷信,認為聖殿是上帝居住之所,因此無論國家如何墮落,上帝都不會讓聖殿被毀。耶利米多次指出這種錯誤的信仰,提醒他們如果不悔改,聖殿同樣會被摧毀。
l 假先知的存在:耶利米面對的另一大挑戰是來自假先知的反對,這些先知對民眾說吉利話,安慰他們說危機很快就會結束,巴比倫的威脅不會持久。但耶利米卻宣告,這場災難是不可避免的,必須面對被擄的苦難才能迎來復興。
3. 耶利米的角色和信息
耶利米被稱為「流淚的先知」,他對猶大即將滅亡深感悲痛,並多次流淚禱告。耶利米的預言大多充滿警告和責備,但他並非出於憤怒,而是出於對百姓的深切愛與關懷。
l 悔改的呼召:耶利米反覆呼籲猶大人悔改,離開罪惡並回到上帝面前。他強調上帝願意赦免悔改的人,但猶大人卻屢次拒絕。
l 必然的審判:耶利米多次警告猶大將被巴比倫征服,這是上帝對猶大背道行為的審判。這個信息在當時極具爭議,因為他基本上在預言國家的滅亡,甚至鼓勵人們順服巴比倫,這在當時被視為不忠的言論。
l 未來的盼望:儘管耶利米的預言多是審判,他仍然傳達了復興的希望。耶利米書31章中的「新約」預言成為日後彌賽亞救贖的重要預表,他宣告上帝將與以色列立新約,賜給他們新的心靈,讓他們真誠敬拜上帝。
4. 耶利米的挑戰
耶利米的事工充滿了艱辛與反對。他多次被監禁、羞辱,甚至面臨生命威脅。他的預言使他在民眾中不受歡迎,但他堅持忠於上帝的託付。
l 社會排擠:耶利米被自己的家鄉拒絕,甚至面臨死刑威脅。假先知不斷攻擊他,指責他宣告的是「負面的信息」,而不是上帝的旨意。
l 孤獨與掙扎:耶利米對自己的使命感到痛苦,甚至懷疑自己的選擇。他常在上帝面前哀嘆,甚至一度咒詛自己的生日(耶利米書20章),顯示他內心的掙扎。
總結
耶利米的先知職份充滿挑戰,他所傳遞的信息深刻揭示猶大的靈性敗壞,但同時也顯示出上帝對悔改之人的慈愛與赦免。耶利米不僅為當時的猶大人預言,還透過「新約」的預言為日後的彌賽亞時代帶來盼望。理解耶利米的背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看見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以及祂對人類救贖的持久計畫。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出埃及記》介紹
《出埃及記》(Exodus)是舊約聖經的第二卷書,記載了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蒙上帝拯救,並在西奈山與上帝立約的過程。這卷書的希伯來文名稱是 שְׁמוֹת(Shemot),意思是「名字」,源自該書開頭提到雅各子孫的名單。而英文名稱 Exodus 則來自希臘文的 "ἔξοδος"(意為「出來」或「離開」),呼應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核心事件。
以下是《出埃及記》內容的概述:
一、出埃及記的結構大綱
- 以色列人為奴的背景(1:1–2:25)
- 約瑟去世後,埃及新王忘記了約瑟的恩惠,開始壓迫以色列人,逼他們做苦工。
- 摩西的出生與奇蹟性保護:母親將他放入尼羅河中,被法老的女兒所救。
- 摩西蒙召與上帝的拯救計劃(3:1–6:13)
- 摩西在曠野看見燃燒的荊棘,但荊棘沒有燒毀。上帝在其中呼召摩西,吩咐他去埃及解救以色列人。
- 上帝啟示自己的名字:「我是自有永有的」(耶和華,YHWH)。
- 摩西雖多次推辭,但最終順服,與哥哥亞倫一同返回埃及。
- 十災與法老的心剛硬(6:14–11:10)
- 上帝降下十災來擊打埃及,顯明祂的能力。每次災害後,法老的心或剛硬,或暫時妥協,卻又後悔。
- 十災包括:水變血、蛙災、蝗災、黑暗災等,直到最後的災害——埃及所有長子被擊殺。
- 逾越節與出埃及(12:1–15:21)
- 上帝設立逾越節,吩咐以色列人宰殺羊羔,將羊血塗在門框上,免去滅命之災。
- 在災後,法老終於准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他們出發後,法老又派兵追趕,結果以色列人經過紅海得救,而埃及追兵全軍覆沒。
- 曠野的試煉(15:22–18:27)
- 在曠野中,以色列人面臨飢渴、戰爭等考驗,上帝以嗎哪和水供應他們,並藉摩西在利非訂打敗亞瑪力人。
- 西奈山立約與頒布律法(19:1–24:18)
- 以色列人來到西奈山,上帝在此向他們顯現,並與他們立約。
- 十誡的頒布(20:1–21),成為以色列人生活與敬拜的根基。
- 帳幕的設立與敬拜規範(25:1–40:38)
- 上帝吩咐如何建造會幕,包括約櫃、金燈臺、祭壇等細節。
- 上帝設立祭司職分,亞倫和他的後裔被揀選為祭司。
- 書末記載帳幕完成,上帝的榮耀充滿帳幕,象徵上帝與祂的百姓同在。
出埃及記的核心主題
- 救贖與拯救
- 出埃及記的核心信息是「上帝的拯救」,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來。這象徵上帝是信實的,祂應驗了對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應許。
- 上帝的同在與榮耀
- 上帝不僅救贖祂的百姓,還與他們立約,賜下祂的律法,並透過帳幕顯明祂的同在。
- 律法與聖潔生活
- 十誡和其他律法教導以色列人如何活出與上帝立約的子民身份,包括敬拜、倫理道德與社會規範。
- 逾越節的象徵意義
- 逾越節是以色列人每年紀念上帝拯救的節日,在新約中預表耶穌基督的救贖——祂是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參見林前 5:7)。
神學意義與新約關聯
- 救贖的預表
- 出埃及事件成為聖經救恩歷史的重要典範,象徵從罪惡與死亡的奴役中得到解脫,與基督救贖的工作相呼應。
- 耶穌基督的逾越節羔羊
- 在新約中,耶穌被比喻為逾越節的羔羊,祂的死帶來永遠的救贖(約 1:29;林前 5:7)。
- 新約信徒的曠野經歷
- 正如以色列人在曠野接受上帝的鍛煉,基督徒也在生命的旅程中經歷試煉,學習依靠上帝。
默想與應用
- 上帝在困境中的拯救
- 我們是否在生命的艱難中信靠上帝的拯救?出埃及記提醒我們,上帝永遠不會忘記祂的百姓。
- 遵守上帝的話語
- 律法的頒布顯示上帝對百姓的要求——他們要成為聖潔的子民。同樣,我們應當遵行上帝的話語,活出祂的心意。
- 上帝的同在
- 帳幕象徵上帝的臨在,提醒我們今天上帝也透過聖靈與我們同在。我們是否珍惜並追求上帝的同在?
《出埃及記》不僅記錄了一段歷史事件,更揭示了上帝對祂子民的心意與計劃。它提醒我們:上帝是信實的,祂呼召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並邀請我們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這卷書在整本聖經中的救恩敘事有著深遠的影響,預示著上帝在耶穌基督裡完成的終極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