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從死裡復活(約20:1-20;太28:1-15;可16:1-13;路24:1-12)
初早期教會對耶穌的復活有兩個傳統:耶穌復活向門徒顯現(林前15:5-8),以及發現安葬耶穌的墳墓已空了(可16:1-18)。約翰巧妙地把兩個傳統結合一起講論。約翰最主要目的是要向教會講明那“復活節式的信仰”(Easter Faith)。約翰也記錄兩個往墳墓去的事件:一個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另一個是彼得及主所愛的門徒。目的要說明「看見就信了」(約20:8)這神學主題。
「七日的頭一日」指安息日已過,按猶太人的算法是指星期六晚至星期日晚的六時。抹大拉的馬利亞到墳墓去。馬可說數位婦女到墳墓去要膏耶穌的身體(可16:1),當時也發生地震,有天使把石頭滾開,在場的羅馬兵丁和婦女都害怕。約翰記載兩個獨立的事件:抹大拉的馬利亞,還有彼得和約翰看見/見証耶穌的復活。約翰特別七次使用「看見」這字眼來表達他們的見証。符類福音記述天使報告「他已經復活了」的好消息,是照他所說的(太16:21;17:23;20:19)。約翰說這復活是照「聖經」(舊約)的預言。不知道約翰是指哪一處的預言;相信是一般性的舊約預言,詳細的出處可能是詩16:10。
約翰特別講論抹大拉的馬利亞見到復活主的事情,緊接著是耶穌預言他的升天。馬太記說婦女在回耶路撒冷的路上遇見復活的耶穌,也認得出他來。耶穌也如他所說的,要在復活後到加利利去等候門徒(太26:32)。
符類福音交待說明耶穌的屍體不是被偷走:那些看守的兵丁回去告訴祭司長所發生的事。兵丁受了錢,也照祭司長所吩咐的去作:就是「夜間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來把他偷走了」。兵丁夜間睡覺當然是失職的行為,但是祭司長可以在長官面前「保你們無事」。後來,我們見到謊言也耐不了多久。
耶穌向門徒顯現(約20:19-21)
耶穌顯現的四十天 - 從復活到升天 - 的記錄如下:
星期天早上:
1.天使把墳墓門口的大石滾開(太28:2-4)。
2.婦女發現空的墳墓(太28:1;可16:1-4;路24:1-3;約20:1)。
3.抹大拉的馬利亞向彼得和約翰報告復活的消息(約20:1-2)。
4.彼得和約翰到墳墓去(路24:12;約20:3-10)。
5.耶穌第一次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可16:9-11;約20:11-18)。
6.耶穌向其他婦女顯現(太28:8-10)。
7.兵丁向祭司長報告(太28:11-15)。
8.耶穌向彼得顯現(林前15:5)。(第二次顯現)。
星期天下午:
9.耶穌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向兩人顯現(可16:12-13;路24:13-32)。
星期天傍晚:
10.兩位從以馬忤斯來的門徒告訴人他們見到復活的主(路24:33-35)。
11.耶穌向十位使徒(多馬不在場)在大樓顯現(路24:36-43;約20:19-28)。
下一個星期天:
12.耶穌向十一位使徒顯現。多馬相信復活的耶穌(約20:26-28)。
另外的三十二天:
13.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向七位使徒顯現,也行了神蹟(約21:1-14)。這是第六次顯現。
14.耶穌在加利利一山上向五百人顯現,包括十一位使徒(太28:16-20;可16:15-18;林前15:16)。
15.耶穌向他的弟弟雅各顯現(林前15:7)。第八次顯現。
16.在耶路撒冷,耶穌再向他的門徒顯現(路24:44-49;徒1:3-8)。
17.在橄欖山上,對著眾門徒,耶穌升天(可16:19-20;路24:50-53;徒1:9-10)。
約翰的目的極明顯:就是要表明耶穌的復活是真實的。耶穌說話、把釘痕的手及被扎的肋旁指給門徒看、差派他們、向他們吹氣,甚至連懷疑的餘地都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也說明門徒是受耶穌所差派遣的。
門徒受差遣--傳福音使命(太28:16-20;路24:36-49)
馬太和路加特別記錄門徒受差遣的使命。首先,耶穌先向門徒肯定他所擁有的權柄:「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所以」是命令門徒承擔這使命:「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使命中有三個特別的分詞(participle):就是「作門徒」(making disciples)、「施洗」(baptizing)、「教導」(teaching)。在希臘文,分詞含有繼續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