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耶利米書之結構


(1). 一~二十五章
先知的話,以詩體和散文寫成。第一章是耶利米的選召。「先知的自白」約略置於十一~二十章(11、12、15、17、18、20)。

(2). 26~45
有關先知的敘述,以敘述文寫成。其中三十~三十一章「安慰書」自成一單元,而三十六~四十四章描述耶路撒冷被攻佔前後先知的遭遇。

(3). 四十六~五十一章
有關列國的經文(格言、論語),特別以較大的篇幅提到摩押和巴比倫。有關耶利米的話到五十一章結束(耶五一64)。

(4). 五十二章
附錄、後言。依據王下二十四、二十五和耶三十九,描述猶大王國的終結。

第一章第一節以「耶利米的話」開始(原文),五十一章最後一節以「耶利米的話」(原文)作結束,耶利米的話圈住整個耶利米書,而耶利米的話就是上帝的話,這在第一章即強調講明。



耶利米書之特色

沒有一個先知像耶利米,使我們接近先知的內心世界那麼近。相較於其他先知,耶利米書給予先知的生平、遭遇有一個較清晰的描繪,它似乎帶著自傳的色彩。

當猶大國面臨存亡的年代裡,上帝的先知──耶利米,如何當上帝的「口」,來宣揚上帝的意旨、督責與勸勉,縱有來自各方的壓力,上帝與他同在,使他成為堅毅不撓的「堅城、鐵柱、銅牆」。

耶利米哀歌導引

 1.主題

  耶利米哀歌的主題是在哀悼耶路撒冷在公元前 586 年的陷落、焚燬和百姓被擄。雖然書中充滿哀傷的詞句,卻也不斷地表現出對主的信賴和期望。本書最適合內心受苦時的呼求。

 2.作者

  認為耶利米是本書的作者,因為它與耶利米書有許多共鳴之處。

 3.體裁與形式

  本書的名稱在希伯來文是輓歌。本書之形式,前四章是離合體字母詩,每章 22 節或是它的倍數。在充滿哀傷的感情裡,還能用這種固定的形式,又不失其活力,實在難能可貴。第五章雖然也是22 節,但它並非字母詩。

 4.在舊約裡的地位

  這本哀歌在希伯來原文的舊約聖經裡,並非屬於先知書,而是屬於第三部份的聖卷。它與雅歌、路得記、傳道書、以斯帖記同列為五卷,分別在逾越節(雅歌)、五旬節(路得記)、住棚節(傳道書)、普珥日(以斯帖記)、耶路撒冷被毀週年紀念日(贖罪日之前,哀歌)等五個節期時公開誦讀。

 5.分段內容

  第一章:耶路撒冷的今昔
  第二章:上帝的忿怒
  第三章:作者受苦與哀嘆
  第四章:上帝發怒原因是人的罪
  第五章:受苦者的禱告

  這當中,第三章是核心,最為重要。想起這一切的悲哀痛苦,作者原先是看不到任何指望(哀 3:18),後來卻在禱告仰望中,心裡有指望,因為每早晨都是新的,耶和華是他的分(哀3:21-24)。作者呼籲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歸向耶和華,誠心禱告(哀 3:40),因為「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他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哀 3:25)。這真是人們在受苦中的盼望呀!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耶利米書裡的表記式講章

   耶利米為了讓百姓更加明白上帝的話,用了許多表記式的講章:

 1.麻帶糜爛,表示猶大敗壞無用(耶 13:1-11)

 2.酒罈盛滿,表示百姓大醉(耶 13:12-14)

 3.不娶、不入喪家及宴樂之家,表示斯土必滅(耶 16:1-9)

 4.窯匠製器皿,表示上帝如何對待列邦(耶 18:1-10)

 5.打破瓦瓶,表示猶大必滅(耶 19 章)

 6.好壞無花果,表示被擄的和留在耶路撒冷的人(耶 24 章)
                                                          
7.以繩索與軛束頸,表示列邦要服事巴比倫(耶 27:1-7)

 8.在耶路撒冷被圍困時購地,表示將來要歸回(耶 32:6-15)

 9.大石頭藏在磚砌灰泥中,表示巴比倫必勝埃及(耶 43:8- 13)


耶利米書的信息

  他最主要的信息有:

 (一)    責備祭司、官長、先知、百姓:

 1.離棄上帝活水的泉源(耶 2:13、7:13)

 2.背約,轉去拜偶像、多神(耶 2:8、2:27-28、7:8-11、8:19、11:10、11:13、                                                         
13:10、16:10-13、18:15、19:4-5、19:13)。百姓事奉外邦神的結果變成事奉外邦人(耶 5:19)。

 3.祭司先知說假預言把持權柄(耶 5:31),又謬用上帝的話語(耶 23:36)。

 4.貪婪、虛謊、行姦淫(耶 5:7、6:13-15、23:14)

 5.焚燒自己的兒女(耶 7:30-31、19:4-5、32:35)

 先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無一人行公義(耶 5:1-2)。

 (二) 宣告審判的來臨

   耶利米書 4:19-31、5:14-19、6:18-26、13:18-19、  19:1-3、19:14-15。

 (三) 呼籲悔改

  上帝雖然藉著耶利米宣告審判的來臨,事實上,上帝並不喜歡降災禍(耶 29:11),乃是希望百姓能夠悔改得醫治。因此,耶利米一再地呼籲百姓要改正行動作為:耶利米書 3:22、4:4-5、4:14、7:3-7、18:11。

(四) 先知的禱告與哀哭

  耶利米所傳講的信息沒有人要聽,他的心裡非常難過,為此他常常哭泣,淚眼汪汪(耶 9:1、13:17、14:17-18)。雖然上帝一再地對他說,不要為這些百姓禱告(耶 7:16、11:14、 14:10-12),即使有摩西、撒母耳的代求也沒有用(耶 15:1),耶利米仍然不死心,不斷地為百姓禱告(耶 10:23-24、14:7-9、14:19-22、17:14、32:16)。

(五) 上帝的應許

  耶利米雖然宣告審判的信息,一方面也傳達上帝的應許。

上帝應許百姓要將好牧者賜給他們(耶 3:15),要建立他們(耶31:4)。日子將到,被擄的要歸回(耶 24: 4-7、30:1-3、30:18-19、31:16-17)。耶利米書 29:10-14 更明確地指出,七十年滿之後,百姓要歸回。這樣的應許,百姓怎麼知道會不會實現呢?

耶利米告訴百姓,上帝是這樣的一位:

 1.喜悅在地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耶 9:24、31:3)

 2.有大能大力(耶 10:6、16:21、32:17-22、50:34)

 3.是真神、是活神、是永遠的王(耶 10:10)

 4.是創造萬物的(耶 10:12、32:17)

 5.是察驗人心的(耶 11:20、16:17、17:9-10)

 6.在上帝沒有難成的事(耶 32:17、32:26-27)

  上帝既是這樣的一位,祂的應許必然會成就!

先知耶利米的職責

先知耶利米的職責就是傳達「上帝的話」,這在本卷中一再強調。

從一開始被選召的異象中,一直到他生命晚年有關他的記錄為止,都一直呈現耶利米所說的「上帝的話」。他所捲入的爭執皆因「上帝的話」或所託付的象徵動作而起,他的孤寂、他所受的患難也都肇因於「上帝的話」,並外界對「上帝的話」反應的後果。

但耶利米並沒有因為權勢、潮流、環境、危險的影響,縮減或改變上帝的話,以求取社會大眾的認同,以保護自身的安全。他的表現是盡忠職守,將上帝所吩咐的一切話,原原本本的說出,無視於各方的壓力,無視於大眾的唾棄,可謂至死忠心,如亂世警鐘,響遍黑暗的天空。正因為他對「上帝的話」的堅持,上帝「同在幫助」的應允確不落空,更使他成為攻不破的「堅城、鐵柱、銅牆」。

「上帝的話」如火,可燒滅悖逆的民(五14);「上帝的話」如大鎚,能打碎磐石(二十三29)。

先知「災難的宣告」在耶路撒冷被攻陷佔領、民被擄時得到具體的實現。但之前,先知殷切呼籲走偏的民回轉,百姓卻不願歸向上帝;但最後,末後的指望在於未來的回歸,上帝自己將領他們歸回本地,並使他們回轉歸向上帝,上帝要與他們修復「約」的關係,將律法寫在他們的心上,使之無法打破。

這顯示耶利米「災難的宣告」中並未失去對「未來福祉」的展望,因為上帝所懷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而是平安的意念,後者,才是祂真正的目的。

末後的指望——新的開始

耶利米書二十四章;二十九~三十三章

上帝應允被擄之後一個新的開始,因為上帝向百姓「所懷的意念是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日子期滿(七十年)(二九10、11),祂要改變以色列百姓命運的遭遇,要將他們帶回應許之地(二十四6;二十九10、14;三十3、10、18;三十一6、8、10、12、16、17、21、23),他們要重建家園,重拾歡樂(三十一4、5、12、13;三十三11),照常買賣(三十二6~15、43、44),城邑再有人居住(三十18),社會經濟修復如往常。因為,暴風已過(三十23):「我先前怎樣留意將他們拔出拆毀、毀壞、傾覆、苦害,也照樣留意將他們建立、栽植,這是主的話」(三十一28、40;二十四6;此乃先知選召中的用詞)。

上帝要將百姓與祂的關係建立在一個新的基礎上,要賜他們認識上帝的心。這是一個重新設立的「約」的關係:「他們要做我的子民,我要做他們的上帝,因為他們要一心歸向我」(二十四7),是百姓全心全意的回轉。百姓若專心尋求上帝,就必尋見,上帝要傾聽百姓的呼求(二十九13、14)。

這末後指望的至高點是上帝將與百姓立一個「新約」,上帝要將律法直接「寫在他們心上」(三十一31~34),這與前面二十四7的「賜認識上帝的心…一心歸向我」相呼應,對上帝的認知無需藉教導,而寫在心上的律法所立的約也不會被打破,不像之前他們因其惡行所做的那樣(32;二十二9),這約在百姓這方面,是對上帝完全的認知;在上帝這方面,意含所有罪過的赦免(34)。三十二章,上帝要與他們立「永遠的約」,在永遠的約中,上帝將不停止施恩,並要賜給他們敬畏上帝的心(37~41)。這一切的轉變,都是出自上帝恩慈的作為。

末後「大衛公義的苗裔」將興起,他要在地上施行公平公義(15~17;參看二十三5、6)。至於上帝的「約」如同白日黑夜按時輪轉,堅定不移(三十三20、25)。上帝也要像這樣對待祂與大衛、與利未人(18)與祂所揀選的猶大和以色列(23~26)所立的約。

代求的先知

耶利米書十四7~13、19~22;十五1;十八20

耶利米在上帝面前認罪祈求,求主不要因百姓的罪離開百姓(十四7~9),求主紀念與百姓所立的約(十四21)。

我們注意耶利米為百姓代求時所使用的人稱「我們」:「我們的罪孽」、「我們承認自己的罪惡」、「我們得罪了祢」。

他不是用第三人稱,這顯出耶利米的關懷,他與百姓是一體的,休戚與共,更何況以色列的命運就是他的命運。

然而上帝的旨意已定,縱有摩西撒母耳的代求也無濟於事(十五1;十一14;七16;十四11)。



耶利米書中象徴式的先知傳講

耶利米不只以語言作為宣告的方式,常常也必須以象徵的行動表達上帝的旨意:

耶利米自身(十六1~13)、

窯匠製陶(十八1~12)、

毀瓶(十九)、

各邦國喝憤怒的酒杯(二十五15~29)、

負軛(二十七)、

折軛(二十八)、

贖地(三十二)、

置麻袋於伯拉河(十三1~11)、

藏大石於法老宮門的地磚內(四十三8~13)、

投書於伯拉河(五十一59~64)。

這些象徵的動作,不只是為了讓宣講更明確,它本身就是一種宣講方式,其內容從邦國史,到先知個人的生活領域,從以色列無可逃避的災禍宣告,到末後滿有指望的福祉宣告。

假先知

耶利米書二十三9~40;十四13~16;五30;六13~15;二十七16;二十八8、9

耶利米書中有一特別的論題,就是「假先知」。耶利米處於猶大王國末期,國王身邊有先知接受國王的諮詢,或向國王提出建言,社會中也有許多自稱為先知的人,然而這些先知中有許多是假先知,耶利米書中對於假先知傳達假信息,有許多的論述和批判。

論到這些假先知,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他們一再的宣告「平安」,極力反對耶利米災難的宣告,無視於國難當頭,而向國王、首領、百姓不斷欺謊說平安(六14;十四13),強詞奪理說主會折斷巴比倫王的軛,並且使聖殿被擄之物歸回(二十七16;二十八2~4),他們的目的只是為討好國王和首領。

他們假託主的的名說預言,用虛謊的話欺騙國王和百姓,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被差遣,主根本沒有吩咐他們(二十七15;十四14~15;二十三25;二十九9),他們卻振振有詞、似真還假的說預言(二十八1~4、10~11)。

耶利米書中指控他們:

在道德行為上,他們貪婪、虛謊,毫不誠實(二十八9),甚至行姦淫之事,敗壞自己和別人(二十三10、15;二十九23);在宗教行為上,他們在上帝的殿中行惡褻瀆上帝(二十三11、15;王下二十一3~7;二十三4~7);在預言上,他們藉著夢(二十三25、32)或偷竊別人的話(30),而假託是主的話說預言(二十三25;二十九23);在身分上,他們自稱被差遣而說主的話(十四14~15);他們這麼做的結果使得百姓遠離上帝、忘記主的名(二十三27)。正因為他們如此的墮落,所以上帝對他們施行懲罰,上帝要對他們發烈怒(19)、使他們受苦(15)、被追趕(12)、被摧毀、被殺、仆倒死亡(二十三12;六15;十四15)。

對於判別真假先知,申命記十八章20~22節提供真假先知判別的基本準則,耶利米書所論到的判別標準幾乎和申命記相同,就是看他所說的話是否應驗(二十八9)。至於上帝的先知,上帝將祂的話給在他的口中,他傳達上帝所吩咐的一切話(申十八18;耶一7、9),耶利米書所用的用語和申命記所用的都一樣,正顯示耶利米真上帝先知的身分。另外耶利米書中多次提到上帝差遣耶利米(二十五15、17;二十六12、15;四十二6、21;四十三1、2),強調耶利米的身分和言論乃源自上帝的權柄。相反的,假先知上帝既沒差遣他們,也沒有吩咐他們(十四14、15;二十三21、32;二十七15;二十九9)。所以,一個真神的先知,第一他必是受上帝差遣(七25;二十五4;二十六5;二十九19;三十五15;四十四4),第二他所說的必是上帝所吩咐的,是上帝的話(申十八18)。

而耶利米書中假先知的實例,二十九章論到亞哈、西底家、示瑪雅;至於真假先知爭戰的實例,二十八章耶利米和哈拿尼雅的論辯和結果則提供了典型的範例;這一切皆證明了耶利米確實是上帝所差遣的先知(耶一5、7~10)

耶利米先知的自白

耶利米書十一18~23;十二1~6;十五10、11、15~21;十七12~18;十八18~23;二十7~18

耶利米書十一章以後,有一連串的經文,非耶利米在公共場合對百姓的講道。這些經文中,耶利米言及自身的狀況,以獨白、祈禱、與上帝對話的形式呈現,它們與詩篇「個人的悲歌」極為相近,可以稱為「耶利米的悲詩」。

a.耶利米因傳主道受逼迫、凌辱,人設計謀害他,如即將被宰殺的羔羊(十五15;十一19;十八18、20、23;詩四十四22;四十一7),以惡相待的,甚至是他的同鄉、他的兄弟、親族、他知己的朋友(十一21;十二6;二十10;詩十一11~13;四十一9;八十八8),耶利米求鑑察人心的上帝主持公義(十一20;十七10;二十12;詩七9;二十六2)。

b.上帝答應替耶利米申冤,而耶利米在這當中卻看到另外更深層的問題,為何惡人得享亨通?(十二1;詩七十三3、12)上帝並沒有正面答覆他的問題,而是給與一個反問句,要他去思考在艱難中如何去面對、完成上帝所交付的任務(十二5)。

c.耶利米升高他的悲嘆,哀嘆母親生他,哀嘆自身的存在(十五10;二十14~18;伯三),先知災禍的宣告給他帶來極大的困擾,造成他與當時社會的衝突(十五10),使他成為別人的笑話、毀謗譏刺的對象,如果為了保護自己,不再講論上帝的話,心中卻有如火把燃燒,催逼著他,使他無法忍著不講(二十7~9)。

d.耶利米的哀痛升高為控訴,上帝對先知而言成了虛假詭詐的泉源(十五18),乾涸停止流動,儘管上帝是活水的泉源(二13),儘管上帝的話使人快樂(十五16),但另一方面又成為他的負擔,因上帝的話他必需忍受逼迫、凌辱、苦痛,此刻的耶利米,上帝對他而言如靜止不動的泉源。活水變質了嗎?沒有,上帝沒有變質,問題在於先知,耶利米此時已離上帝太遠,以致於他感受不到上帝,感受不到上帝的生命與力量,這是先知最低潮的時候。因此,上帝呼籲耶利米歸回,歸回到他最初與上帝的關係,歸回到當初受召時的感動,歸回到當初上帝交付給他的職責中,倘若他言論正直高尚(正如所託付的),而非輕浮卑賤(正如他的控訴),他就可以成為上帝的口,成為上帝話語的代言人、宣告者(十五19;一9),上帝重申當初選召耶利米給予他的應允(一18、19),將堅定他,使他在受攻擊的時候可以勝過,因為上帝與他同在,要搭救他脫離強暴、苦難(十五20、21)。

我們看到先知為上帝工作,遭受患難、逼迫、毀謗、攻擊時,有軟弱的時候,此時若能聽上帝的呼喚歸回到當初受選召的使命,上帝將不致讓他羞愧,他的應允同在幫助不落空,將使他的工人從軟弱中再復興起來,重新出發做上帝無愧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