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誰應該讀釋經學?
讀釋經學不是牧師、傳道、宣教士、佈道家、神學院的教授、講師和學生們的專利權。每一個信徒從他信主那一刻開始,就應該開始閱讀聖經。 但可惜的是,很多教會都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正確地教導信徒怎樣讀經。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一套教育制度,循序漸進地教導學生,從幼兒園,小學,中學直 到大專畢業。
我們很少看到教會按著信徒的教育程度、屬靈生命的 深淺和年歲分班教導。我們很少告訴信徒們應當要用什麼參考書和工具來學習聖經。我們更少看到聖經老師有受過釋經學和教育學的裝備。我們也很少看到教會有系 統地評估聖經老師的教導和信徒學生的學習。這就難怪一般信徒不是視聖經為一本封閉的天書,就是“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跟隨好些師傅。(提後四:3)
所以我說,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我們如果要完成主耶穌給我們的托付 - 使萬民作他的門徒和教訓他們遵守主所吩咐的,最好的辦法是人人讀釋經學,自己曉得去閱讀、理解及應用上帝的話語。
讀釋經學所必備的條件
· 他是一個重生的人。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約三:3)(即:不能了解神國的性質,也不能分享上帝國的福分。)一個未信者,無論他學歷多深,就算他精通釋經學的原理,也不能叫他成為一個好的聖經解釋者。他可能還會走火入魔,成為異端。
· 他必須有追求認識上帝話語的熱情。他必須有火一般的熱誠,他才能心存敬畏,又肯付上努力。
· 他必須深深的敬畏上帝。若對上帝和祂的話語抱著懷疑,可有可無或傲慢的態度,一定無法正確地釋經,明白真理。
· 他必須完全倚靠聖靈的引導和指示。對研究聖經的人,有一個很實用的座右銘:“好的禱告就是好的研究。”(安格斯和格林)
· 他必須謙卑。釋經和解經的人必須承認,歷世歷代以來已有許多人致力於研究經文的意義,他們有很多真知灼見讓我們參考。沒有一位解經的人是無誤的,因此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對經文的解釋不一定完全正確。每一個釋經/解經的人對聖經不明白的地方要敢說:“我不懂。”
· 他必須永不間斷的在別的知識上裝備自己。不是每個學釋經學的信徒都有高深的教育背景,但只要一個資質中等,加上自己的努力、教師和書籍的充分指導,對各種不同知識都有一顆敞開的心,他一定能夠掌握到釋經和解經的技巧。
雖然讀釋經學好處多多,我還是要提醒大家,釋經學也有它的限制:
· 學 釋經學的規則,並不能叫一個人成為一個好的聖經解釋者。一個記性好的人,可以把下棋的規則背得滾瓜爛熟,可是真正下起棋來,卻是平庸之輩。一個人可能因為 天賦能力的限制,雖然能夠熟讀釋經學的原則,卻不能巧妙地運用這些規則。一個頭腦好的人,因為受到非常強烈的偏見之壓力,解釋聖經時也會有偏差。
對釋經學有良好的認識,可以幫助一個人教育的不足,卻不能補充缺少教育而造成的那些缺陷。要作最好的解釋聖經的工作,必須倚靠原文﹔可是指出這個事實並不能叫那個解釋聖經的人懂得原文。一個解釋聖經的人,若不熟悉解經的歷史,可能落入前人已經陷入的錯誤之覆轍。
認識聖經詮釋
什麼是釋經學? , 釋經學的定義 , 為什麼要讀釋經學? ,
誰應該讀釋經學? , 釋經學的字義 , 聖經詮釋學的定義 ,
釋經的定義 , 基督教詮釋學的一些預設 ,
聖經詮釋的理論 , 詮釋學崇拜:另一個極端 , 聖經的詮釋 ,
讀經、解經的態度 , 真理是主不是客 , 「原意」崇尚者怕甚麼 ,
不要限制聖靈的工作 , 原文解經與原文崇拜 ,
哥林多前書15:1-11釋經報告 , 上帝的揀選與救贖 ,
尼希米記
1.作者:尼希米(二)內容:
2.日期:420-400B.C.
3.地點:耶路撒冷
4.主旨:藉尼希米重建聖城與聖民,恢復神治社會。
5.主題:以色列重建聖城與聖民
大綱:重建聖城(1-6)、重建聖民(7-13)
a.重建聖城(1-6)(三)特點、要點:
(1)尼希米之重歸(1-2)b.重建聖民(7-13)
(2)聖城之重建(3-6)
(1)以斯拉加上尼希米之工作(7-12)
(2)尼希米之工作(13)
1.尼希米的政績撮要:(四)信息:
a.分配住耶路撒冷的人口(十一1)。釋放猶太人的奴隸(五8)。2.尼希米的困難:
b.嚴禁高利貸(5)。
c.重頒安息日及安息年之命令(十31、十三15-22)。
d.規定為聖殿輸獻之例(十32)。定獻祭壇之柴的例(十34)。
e.嚴訂十一奉獻(十37)。潔淨聖殿(十三4-9)。
f.離棄異族之夫或妻(十三1-3)。
g.城門開關之例(十三19-22)。
a.外在:譏諷(四1-6)、攻擊(四7-23)、陰謀(六1-19)。禱告、儆醒、工作、爭戰。3.要章:工程完成(6)、禁食認罪禱告(9)。
b.內在:洩氣(四10)、懼怕(四11-14)、貪婪(五1-13)。運用屬靈權柄,當機立斷、誠懇、勇敢無私。
1.尼希米所認識的神:(五)難題:誰是「尼提寧」(殿役):也許是外地擄來之戰俘,專作建造廟堂之類的工作(拉八17)。他們組織成一護衛隊,保護自己的田地,又受自己的領導所指揮(尼十一21)。
a.神無時無刻不管理萬物。2.尼希米的特質:
b.神存在於任何地方(無所不在)。
c.神垂聽一切突發又危急的呼求。
a.禱告的人-求神參與。
b.信心的人-不畏仇敵。
c.勇敢的人-對付罪惡。
d.行動的人-終告完成。
以斯帖記
1.作者:末底改(二)內容:
2.日期:470B.C.
3.地點:波斯皇宮
4.主旨:神奇妙保守免選民受屠殺,證明神信實、智慧、能力
5.主題:以色列得蒙神保守拯救
大綱:以斯帖的入宮(1-2)、猶太人的危機(3-7)、神奇妙的拯救(8-10)
a.以斯帖的入宮(1-2)(三)特點、要點:
(1)瓦實提的被廢(1)b.猶太人的危機(3-7)
(2)以斯帖的被選(2)
(1)哈曼的毒計(3)c.神奇妙的拯救(8-10)
(2)以斯帖的妙計(4-7)
(1)猶太人的復仇(8-9)
(2)末底改的升官(10)
1.以婦女名為書卷名。是劇本,具戲劇性。沒有提到神的名。(四)信息:
2.普珥節可建立猶太民族的歷史觀,也可建立基督徒的歷史觀。
3.要章:王后的位分(4)、普珥日的故事(9)。
1.雖未提神的名,但神的作為卻明顯充滿書卷中。(五)難題:王的諭旨准許猶太人殺戮:因王唯一可行的補救方法,是將相同的權益賜予,以便終止撤回他先前頒佈的諭令,而猶大人的作風,是一種自衛的作風,並無趁機劫掠。
2.神的主權仍容許人的自由,人有自由意志可選擇,人需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神的智慧可超越人的選擇,使祂的旨意成全。
3.人的作為,神可轉移,使神的旨意成全。哈曼有周密計劃,但無神,終至失敗。
4.人的敗壞,神會報應。
5.神要成就其旨意,有其後備隊。神為祂的工場預備工人。
6.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四14)。我若死就死罷(四16)。
馬可福音
馬可,曾經與巴拿巴和保羅一同旅行佈道,後來與彼得同工。此福音書內的基督生平之資料,都由彼得所提供的。
<寫作日期>
約主後65年,也有可能早於主後50年所寫,因為彼得約主後65年殉道。
<寫作地點>
羅馬
<寫作對象>
羅馬人,特別是沒有就約背景之外邦人,是四本福音書中最淺白之一卷。
<主題>
順命致死的僕人
<鳥瞰>
馬可做此福音書是要讀者認識耶穌不僅是偉大之教師,更藉著他偉大之工作證實他感人之訓誨。全書一開始就看到施洗約翰再約旦河邊宣告一位「大能者」之來到,並記載耶穌大能之神蹟(1:1~8:26),全書的轉接點在於耶穌身分之表露(8:27~30),之後則述說耶穌悲慘之結局(8:31~15:47)。
<特色>
1. 馬可福音只有16章,是福音書中最短之一卷。
2. 全書沒有記在耶穌之出生及童年事蹟。
3. 全書沒有提及猶太人之律法,很少引用舊約經文。
4. 強調耶穌所行多於所說。
5. 會解釋非猶太人所不明白的話。
馬可福音作者: 馬可
- 馬可, 又名約翰.
- 他有敬虔之母親. (使徒行傳12: 12 想 了 一 想 , 就 往 那 稱 呼 馬 可 的 約 翰 、 他 母 親 馬 利 亞 家 去 , 在 那 裡 有 好 些 人 聚 集 禱 告 。)
- 他是巴拿巴之親戚. [歌羅西書4:10 與 我 一 同 坐 監 的 亞 里 達 古 問 你 們 安 。 巴 拿 巴 的 表 弟 馬 可 也 問 你 們 安 。 ( 說 到 這 馬 可 , 你 們 已 經 受 了 吩 咐 ; 他 若 到 了 你 們 那 裡 , 你 們 就 接 待 他 。 )]
- 他是保羅和巴拿巴之助手. (使徒行傳12: 25 巴 拿 巴 和 掃 羅 辦 完 了 他 們 供 給 的 事 , 就 從 耶 路 撒 冷 回 來 , 帶 著 稱 呼 馬 可 的 約 翰 同 去 。)
- 早年猶豫不決, 意志不堅定. (使徒行傳13:13 保 羅 和 他 的 同 人 從 帕 弗 開 船 , 來 到 旁 非 利 亞 的 別 加 , 約 翰 就 離 開 他 們 , 回 耶 路 撒 冷 去 。// 使徒行傳15:38 但 保 羅 因 為 馬 可 從 前 在 旁 非 利 亞 離 開 他 們 , 不 和 他 們 同 去 做 工 , 就 以 為 不 可 帶 他 去 。)
- 晚年成為保羅得力助手. (提摩太後書4:11 獨 有 路 加 在 我 這 裡 。 你 來 的 時 候 , 要 把 馬 可 帶 來 , 因 為 他 在 傳 道 ( 或 作 : 服 事 我 ) 的 事 上 於 我 有 益 處 。)
- 除了是保羅之助手, 也是彼得的同伴 . (彼得前書5: 13 在 巴 比 倫 與 你 們 同 蒙 揀 選 的 教 會 問 你 們 安 。 我 兒 子 馬 可 也 問 你 們 安 。)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福音書
四福音書 , 四福音書總論 , 四福音總論 , 四福音書總論 ,
認識福音書 , 福音書的需要 , 四福音和使徒行傳之語文特色 ,
四 福 音 合 參 , 各福音書特色 ,四福音作者 , 對觀福音之編修批判 ,
耶穌生平的奧秘 , 耶穌福音行傳的奧秘 , 耶穌身分的奧秘 ,
福音書中的耶穌 ,
耶穌事工年代表 , 基督生平概略 , 耶穌,真有其人? ,
為什麼新約福音書需要30或40年後才編寫 , 福音書的來源 ,
耶穌的歷史性與意義 , 關於基督降生的預言 , 彌賽亞之預言 ,
各福音書的序言 , 施洗約翰和耶穌的降生 , 耶穌傳道前的準備 ,
耶穌與舊約 , 耶穌的家譜 , 施洗約翰的傳道工作 ,
耶穌受洗 , 洗禮來源與耶穌受洗 , 基督受洗的意義 ,
耶穌受試探 , 耶穌如何勝過試探 , 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 , 初遇門徒 ,
耶穌在迦百農 , 在加利利的傳道, 耶穌在加利利的傳道 , 設立十二使徒 ,
耶穌是誰? , 猶太人心目中的彌賽亞 , 八個特殊事件 , 耶穌的身份和使命 ,
耶穌基督的神蹟 , 餵飽五千人 , 死人復活的神蹟 , 趕鬼的神蹟 ,
自然界的神蹟 , 醫治的神蹟 , 醫治的神蹟 ,
耶穌在約但河外(比利亞)傳道 , 耶穌在拿撒勒 ,
如何解釋天國的比喻? , 預言受難復活 , 葡萄園的比喻 ,
一個被熱烈討論的神學題目:永世的基督與歷史的耶穌 , 新派神學的去基督化 ,
「歷史的耶穌」:以道德代替信仰 ,
Q材料 , 「Q」典 , “ Q ”來源 , 符類福音之Q資料 , 符類福音書的來源 ,
符類福音所發現的現象與問題 ,
從考古學看耶穌基督的誕生 ,
登山寶訓(1) – 論八福 , 登山寶訓(2) —鹽和光 , 登山寶訓(3) –耶穌來成全律法 ,
登山寶訓(4) – 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 登山寶訓(5) , 與尼哥底母論重生 ,
耶穌基督所講的比喻(1) , 耶穌基督所講的比喻(2) , 耶穌的比喻 , 大筵席的比喻 ,
撒種的比喻 , 藏寶於田與尋珠的比喻 , 浪子的比喻 , 綿羊山羊的比喻 ,
關於十二使徒 , 十二使徒 , 門徒認信與預言受難 , 做門徒的代價和賞賜 ,
作門徒的代價 , 耶穌設立與差遣門徒 , 耶穌講道隱藏的奧秘 ,
耶穌改變形像 , 耶穌為小孩祝福 , 失羊、失錢及浪子的比喻 ,
醫治癱子 , 論離婚 , 耶穌的名字 , 藏寶於田與尋珠的比喻 ,
三次周遊加利利 , 天國的教訓 , 使瞎子得看見 , 耶穌的時代背景 ,
耶穌之降生 , 登山寶訓 , 論仇恨 , 論金錢 , 論禱告 ,
約翰的懷疑及被斬 , 前往耶路撒冷 , 預言末世 ,
論述法利賽人之禍 , 耶穌和法利賽人的衝突 , 該不該納稅給該撒 ,
耶穌以王的尊榮進耶路撒冷 , 耶穌進耶路撒冷 , 潔淨聖殿 ,
爭論之日(星期二) , 最後吩咐及禱告(星期四) , 逾越節 ,
納稅給該撒 , 論重生 , 耶穌受膏 , 耶穌受審到被埋葬 ,
耶穌受難 , 耶穌復活 , 主耶穌復活後的顯現 ,
門徒受差遣–傳福音使命 , 耶穌升天 ,
耶穌時代的背景之兩約之間 , 聖經中對耶穌基督復活之預言 ,
四福音書
福音書有四本分別為: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四福音各有其特色,分述如下:
馬太福音 – 是寫給猶太人看的,表現基督為君王(撒迦利亞書9:9)。
馬可福音 – 是寫給羅馬人看的,表現基督為僕人(以賽亞書42:1)。
路加福音 — 是寫給希臘人看的,表現基督為人子(撒迦利亞書6:12)。
約翰福音 — 是寫給全世界看的,表現基督為上帝(以賽亞書40:9)。
前三卷書稱為「對觀福音」或「共觀福音」主要強調耶穌之工作;約翰福音則強調耶穌的話語。
路加 - 第一流的史學家
你看他在這兩本書的開頭怎樣寫:
路一:1 - 4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
徒一:1 - 3 “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直到他藉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他受害之后,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的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神國的事。”
藍賽爵士(Sir William Ramsay)被人視為世間最偉大的一位考古學家。他在十九世紀的德國歷史學校中受教,在校期間他學得使徒行傳乃屬主后第二世紀中葉的作品,他不僅深信此說,并且決心要証明此說。然而經過他的努力,收集了無數的証據之后,他反而推翻了自己以往的信念,他這樣說:“當我最初開始從事此項研究工作時,絲毫沒有想到路加的作品應屬第一世紀。相反的,我反對這種說法,別出心裁與聽來完善的托賓根(Tubingen)理論完全把我說服,我已沒有 興趣對使徒行傳寫成的時間再去仔細研究。直到近來因研究小亞西亞一帶的地勢、古跡及社區情況,我才再度有機會詳讀使徒行傳,無意中卻發現其中的記載是出人 不意的真實。事實上,我一直視此書為主后第二世紀的產品,根本不信其中所包括的証據能印証第一世紀時的實況,但我卻慢慢發現這本書實在是研究費解難題的一 位良友。”(St Paul the Traveler and the Roman Citizen, Baker Book House, 1962)
藍賽對路加寫作歷史的能力甚為佩服,他說:
“路 加是位第一流的史學家,他所寫的資料不但真實可靠,他也擁有史學家應有的歷史感。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控制歷史演進的一些理想和計划上,又能適當處理每一件重 要的歷史事跡。他能掌握住重要的事件,據實長談,對不足輕重的史跡,他則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有些則完全刪除不記。總之,路加的名字應與世間偉大的史學家 同列。”
下表是根據澳洲考古學協會的前任會長Dr John Thompson 的著作 《路加 - 史學家》(Luke the Historian)所編寫的。表中說明路加在使徒行傳所記的是何等的真確可靠:
|
項目
|
經文(使徒行傳)
|
1。 |
使用正確的地理和政治詞匯: |
|
A。省份(Provinces) |
十六:6 - 8,十五:41,十六:2 | |
B。地區(Regions) |
十三:49 | |
C。城市(Cities) |
十四:6 | |
2。 |
對地方習俗有真確的認識: |
|
A。以哥念人(Lycaonians)的言語 |
十四:1 | |
B。一個雅典的婦人信從耶穌 |
十七:34 | |
C。以弗所(Ephesus)的稱號:看守大亞底米的廟 |
十九:35 | |
3。 |
對地方上官員的稱號有真確的認識: |
|
A。居比路的方伯(Proconsul of Cyprus) |
十三:7 | |
B。腓立比的官長(magistrates at Philippi) |
十六:20,35 | |
C。帖撒羅尼迦的地方官(Politarchs of Thessalonica) |
十七:6 | |
D。亞該亞的方伯(Proconsul of Achaia) |
十八:12 | |
E。哥林多的以拉都(Erastus of Corinth(Aedile)) |
十九:22,羅十六:23 | |
F。以弗所的書記(Town clerk of Ephesus) |
十九:35 | |
G。馬爾他島上的島長(Chief Man at Malta) |
二十八:7 | |
4。 |
對事件發生的時間有真確的認識: |
|
A。革老丟年間的大飢荒(Famine in days of Claudius Caesar) |
十一:27 - 30 | |
5。 |
對宗教習俗有真確的認識: |
|
A。路司得人對丟斯和希耳米的崇拜(Zeus and Hermes worshipped together at Lystra) |
十四:11,12 | |
B。以弗所的亞底米崇拜(Diana of the Ephesians) |
十九:28 | |
C。做宗教偶像的生意(Trade in religious images) |
十九:26,27 | |
6。 |
對司法程序有真確的認識: |
|
A。在腓立比的集市受審(Trial in market place at Philippi) |
十六:19 | |
7。 |
對地方上的建筑和地點有真確的認識: |
|
A。腓立比的集市(Market place at Philipi) |
十六:19 | |
B。腓立比的城門和河流(Gate and River at Philippi) |
十六:13 | |
C。雅典的集市(Market place at Athens) |
十七:17 | |
D。雅典的亞略巴古(Areopagus at Athens) |
十七:19,22 | |
E。哥林多的集市(Market place at Corinth (place of judgement)) |
十八:12 | |
F。以弗所的戲園(Theater at Ephesus) |
十九:29 | |
G。以弗所的大亞底米廟(temple of the Great Goddess at Ephesus) |
十九:27 |
有這樣一位治史嚴謹的史學家寫路加福音書,你還敢放肆地說耶穌的事跡是虛構的嗎?
所以,當你要開口質疑新約聖經的真確性時,最好先問問那些石頭:“石頭啊!石頭,你有什么話要說?”
凡有耳的,就應當聽!